APP下载

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8-04-08孟祥跃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消费情境探究

◎孟祥跃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材内容,略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手段。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科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初中思品课的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由学生表演“快食面风波”,小品表演的情景是一位同学购买几包快食面,回来后才发现快食面已经超过保质期,是自认倒霉还是与商店理论挽回损失?学生说法不一,其中2个同学主张与老板理论,并要求退货,于是同学们前往商店与老板进行交涉,在同学们的据理力争之下,老板终于同意更换快食面。设计这个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案例的情景片段,最大化地发挥了情境教学作用,整个表演过程,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他们不时发出议论,始终处于积极有趣的状态。

二、注重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新课改明确强调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注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紧密联系生活才真正符合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具体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学习知识、深化知识,实现知行的和谐统一。比如在学习《守法护法,健康成长》时,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在路上捡到100元钱不归失主,算违法吗?如果违法了,是不是属于犯罪?学生结合了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自己平时也有捡钱不还的时候,引起学生对“违法,犯罪”概念的认知冲突,正确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现代网络技术为教学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实现了多元化的教学,使教学资源共享。现在学生为了追求个性,都拥有自己的QQ、微博或博客等,为迎合学生的兴趣品味,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网站,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模块,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例如,教学《走进中学》的“校园情况知多少”课目时,可用多媒体设计一个网络课堂——我是学校主人;教师可先制作一个网页,分三个环节展示展示教学过程:一是短片展示一所学校;用录像、照片、文字材料把学校的位置、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学生公寓等学生可见或不可见的种种画面展示出来,犹如一个校史展示平台;二是学生的参与环节;用多媒体再“造”一所“新学校”,让学生分组对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设计、校舍设施、教学管理等进行讨论和交流;三是引导和反馈。其中,第二环节是最精彩的部分,通过运用多媒体给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观察、交流和讨论平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让每个学生在最少约束、最轻压力下自由活泼地发表言论,且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是真诚的,学生会充分感受到交流、讨论的乐趣,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同时也增强学生作为学校主人翁的责任感。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的真实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有效引导。

四、巧设探究问题,实现有效互动

初中思品课的互动式问题探究活动,由于问题设计源自于教学重点或难点,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融会贯通,探究结果体现共性的知识,所以,互动式问题探究活动既能突破教学难点,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学“合理消费”时,针对中学生的消费现状,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环节来探究问题。

1.“话说大家的消费” 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想一想你平时的零花钱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花这些零用钱的?这是学生生活中消费现状的呈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消费经历与体验,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有机地发生互动,为进一步的探讨作好铺垫。

2.“面对消费诉真情” 设计两个讨论问题:在每次消费之前,你首先考虑的是什么?同学中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两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学生实际,学生通过自己的消费反思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初步认识了“合理消费”的意识。

3.“消费心理大家谈” 也设计了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初中生的消费心理有何特点?结合你们父母的消费情况,谈谈父母的消费心理又有什么特点?由于人们的消费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的消费心理,通过学生与成人消费心理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合理消费必须建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与意识。在这三个环节中,克服老师单向说教,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学生个体间、学生与成人的互动,紧紧抓住问题,环环深入,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学到消费知识,反思消费行为,增强合理消费意识。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初中思品课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和转变教学形式,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李奎花.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师道:教研》2011年12期

[2]陈远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7).

猜你喜欢

消费情境探究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国内消费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40年消费流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