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18-04-08张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礼节德育小学生

◎张媛

小学语文是一种情感十分丰富的思想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借助小学语文内在的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学生培育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也就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教学十分明显的优势所在。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首先需要从德育渗透的必要性进行考虑,进而分析有效举措,实现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培育的目标。

一、提高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重视程度

为了保证德育教育得以顺利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应将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要认识到,若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也应打破传统语文课程观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出适合小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及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带去更多正面影响;在教学过中,要为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德育环境,引导小学生学会互利互助,形成良好的德育风气。

二、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学科不仅集工具性、知識性和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语文课和其他学科相比,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打开课本,你会发现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教育的素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好既教育又育人,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泽东在花山》这些课文都是很好的思想教育内容。这些课文表现了革命传统,讴歌革命前辈的献身精神,使学生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利用多媒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教学情境,让学习在孩子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是我思想语文教学的宗旨。

在教学中,讲集会这个场合的礼节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了周一师生参加升旗仪式的录像场面。雄壮有力的国歌,徐徐上升的国旗,全校师生统一着装,整齐的队列,标准的队礼,学生亲自参加的集会,如此壮观的再现眼前。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自然就说出了参加这种集会和类似活动应该遵循的相关礼节。谈到少数民族待客礼节时,我利用搜集到的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这三个具有代表性、学生又熟悉的少数民族待客礼节录像资料,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少数民族的相关礼节。然后又请学生在全班面前以他们喜欢的形式,展示了他们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相关知识。

四、利用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写作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得更加细腻。但是在目前,很多教师似乎对写作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在他们看来,写作练习的功用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对学生展开德育渗透的一种阻碍。其实,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美、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感知。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时实施德育渗透非常有必要。具体的实施方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教室的多媒体看一些优秀的纪录片或者电影,比如《地球脉动》《小鞋子》《想飞的钢琴少年》等,通过这些充满“真、善、美”的影片,教师引导学生写观后感,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让他们感受在这个世界的壮丽,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人文情怀。然后在这基础之上,教师应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对世界河山的热爱,进而实现德育渗透的教学目的。

五、对学生时刻引导

在授课时,老师将本身的人格隐形教育发挥出来,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态度、行为举止方面做出榜样。同时在授课时时时强调,通过表达课文中的人物特点,赞扬美好德行的人,给学生树立一个发展目标。久而久之,通过老师自身的影响,课上表达就能把美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根植入学生的心中,为学生德育观的培育、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例如,老师在课堂教育中表达人物特点时,要强调人物透露出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也可以在课堂中随时插入关于德育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道德规范方向发展。再加上老师自身道德品质、行为的影响,让德育无声地润入学生心中。

六、教师以身作则

小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对教师的敬畏和崇拜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谨言慎行,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要遵守教师道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授课的时候,要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来激发他们对教师的尊敬和热爱。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很容易把对教师的热爱转化成对语文课的热爱,把教师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自身的言行,告诉学生什么对的,什么是错的。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德育的过程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课堂作为学习知识和道德意识培养的平台。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通过隐形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语文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正确科学的带领下健康茁壮的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明天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1]丁逢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1)

[2]周繁荣.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7(21)

猜你喜欢

礼节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A well-respect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我是小学生
探病礼节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