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8-04-08何小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英语

◎何小艳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故事文本大多富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无限的想象、联想的空间,为学生个性化思维品质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知识营养。故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故事教学应当促使教师摒弃一言堂式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让每一个独立个体能够个性化地学习,是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和对故事的理解产生的有思想的智慧碰撞,是每个个体经历的独一无二的课程。

一、创设轻松自由的英语学习环境

小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学习环境及教师态度的影响,有的学生比较胆小,不敢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害怕自己问的问题不对,遭到同学们笑话或者被老师看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干脆闭口不言,从而造成了很多“不懂装懂”的学习现象。另外就是在严肃、单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很大干扰,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主动性思维程度不高,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教学实践证明,轻松自由的英语学习环境与和蔼可亲、幽默的老师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负担,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二、以问、猜、画为引子

问,必须问到点子上,让学生对故事有预测,有期待,充满好奇心。而猜,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给出一定的信息,通过已知找到未知,是打通思维通道,进行信息重组的大脑极度活跃的过程。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画,则有着形象直观性,可边画边让学生联想着猜,由部分到整体,由线到面地呈现。如在拓展阅读小故事《Tadpoles Mummy》中,教师便提出一个适合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这个问题是关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主题,它快速调动起了学生的表达热情,学生们畅所欲言。教师再加上一句:Can you act it out?让学生表演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动物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可谓“一问激起千层浪”。接着,教师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故事上来:今天的故事主角也是某种动物,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谜底就是故事的主角。教师把谜语Its black.It has a big head and a long tail.在PPT上呈现出来。学生们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在解读谜语时主动思考,充分挖掘旧知,进行信息重组,千方百计想得出答案。最后,故事的主角通过教师的简笔画直观形象地隆重出场。而作为谜底的“tadpole”是学生们急于说却不会说的新词,也是本故事的难词之一,教师趁势教给学生,水过无痕般地突破了难词。

三、巧妙运用插图

故事的插图往往富含大量的信息。学生观察插图,往往最先整体浏览插图,再过渡到细节,他们会率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观察每一幅图画,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多幅图画进行重组;其次,学生还需透过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展开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领悟插图的深层意蕴。以课外故事读物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为讲好这个故事,教师首先介绍故事角色之一a little mouse,然后播放局部小图,让学生猜测Where is the littlemouse?学生的个体思维被激活,从汉堡到小山丘(画面中的狮子的爪子确实很像金灿灿的诱人的汉堡和小山丘)。一番天马心空的猜测后,教师出示完整的画面(动物的爪),在教授新词paw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猜测故事的另一角色a big lion,在播放整张大图后,用强烈的视觉差来突出lion的大与mouse的小,为后面的故事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四、克服定势

思维的创造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思维的创新、求异,常常表现为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发散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立足于英语课文,设计有价值的活动或学习任务,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主动、积极的探索,利用不同的策略探究出答案。比如,复述故事、表演故事和仿写故事就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课文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分角色演讲,指导他们变换使用有关的词组或句子,例如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变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的切换等等。也可以让他们仿写整篇故事,或仿写句段等。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就必须不断地拓宽他们的英语思路,促进他们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同时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五、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故事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只是设计系列活动单纯地把绘本内容呈现给学生,师生间的互动仅限于绘本内容等知识层面的表层问答,逐步导入所学内容,并进行读、演、写等活动,而学生的回答也大致以“Yes.No.Good…”等即可,或虽然师生间互动频繁,却很少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进行层层追问,以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实际教学中,我们可能采用追问策略,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悬念之上进行层层追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以此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运用好故事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成长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1]王晓燕.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英语教师,2017,17(11)

[2]钱希洁.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7(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维英语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