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4-08刘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探究

◎刘利

与小学、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有所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听讲,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与解决文问题,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对于高中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可以锻炼数学思维、弥补学习不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当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数学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恰当地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从而萌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导入,借助图片、视频、讲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前,教师应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创设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情境。如为了让学生安静下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题目1+2+3+……+100等于多少,要求学生计算,看谁计算得又准确又快。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说道:“曾经有一个人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就得出了正确答案5050,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同学们,你们知道高斯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等差数列这一数学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

二、转变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学习、课堂或课后练习,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教师的“讲”,教师一味地讲解,生怕学生不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学生学习方式是被动式、机械式地接受学习。这种重“教”不重“学”的方式与新课程倡導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教师要主动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讲、学、练”转变为“学、讲、练”,主动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一枚硬币拿出来,并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将硬币抛向空中,接住时让学生们来猜测是正面还是反面。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严肃性,学生们见到这种充满乐趣的方式会立即提起学习的兴趣,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教师再将教学内容进行引入,将概率问题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在接下来的概率计算中,教师可以引入排列组合的概念,并亲自示范在投掷10次硬币时,一次正面向上的几率,还可以利用树形图将概率直观地表达出来。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内完成抛接硬币的活动,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还要计算出正面向上的几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自主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课堂更具活力,更有气氛,在交流互动的同时增进友谊,提高学习效率。小组中分工明确,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也能不断强化团体意识,慢慢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例如,在学数列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应用题:例如有一个这样的应用题,某省某市某地区突发流感,1号那天感染人数为20人,然后在此基础上,每一天感染的人数增加50人,政府与医疗机构采取解决措施,从下个月某天开始平均感染人数和比前一天下降了30人,截止到下个月月底30号,本地区感染人数一共为8670人,求计算出下个月哪天感染人数最多,这些有多少人被感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感觉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研究与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一起解决问题。

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传统应试教育的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不需要动脑筋思考、教师以自己的教授、讲析代替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导”的作用,通过恰到好处的引导,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我们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课堂上不应该是我们教师教数学,而是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敢于提出问题,针对教材中的涉及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并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当学生对数学定理和数学概念提出质疑的时候,要认真听取学生产生质疑的理由,并对提出质疑和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自主能力提升的过程,学生提出疑问可以证明学生是真正的在思考问题,在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就是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已经注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的是引导作用,由于数学知識具有较大的抽象特点,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韩超群.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12)

[2]温建益.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时代教育,2018(2)

[3]张中华.利用学习共同体,提升自主学习力——对新课改下的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培养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8(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探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