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策略
2018-04-08傅亚荣
◎傅亚荣
初中是历史教学的初级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要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论”的教学理念,采用有效的历史教学策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力。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策略呢?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时,应该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爱学生的学习与感受,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的发展规律。这样的教学策略才符合初中历史的宏观教学计划,才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本文我将从历史教学的导入环节、课堂活动、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研究初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一、有趣的导入环节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导入策略时一定要从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方面来动手,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历史课堂当中。
例如:在讲解《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这一节时,为了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有效地集中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我采用了歌曲导入法来进行课堂导入。导入过程如下:同学们,在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昭君怨》),这首《昭君怨》表达了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为大汉王朝出使匈奴和亲时忧郁哀伤的情感,昭君出塞时,望着故土的方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么历史上的昭君出塞实际情况如何?昭君为什么出塞?昭君的出塞为汉王朝的作用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进入课堂学习。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歌曲导入法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导入方法,它以悠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牵引着学生的心理,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思考有重要作用。
二、丰富的课堂活动
丰富的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堂的有效策略,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进行历史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历史素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历史剧的表演,历史辩论的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的组织等等,然而不同的课堂活动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来选择相适应的课堂活动,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活动对历史课堂所呈现的是积极作用。
例如:在进行《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复习时,为了考察学生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关于《近代化探索》的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在这次课堂活动中,我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了四个大组,两两进行答题竞赛,两组赢得一方再进行一次比赛,最后得出本次知识竞赛的冠军。为了给这次活动营造良好的答题氛围,我特意将教室的布局进行了规整,还借用了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答题题目,同时在这次课堂活动中学生也充分的展示了他们的答题热情,为这次课堂活动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丰富的课堂活动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三、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历史水平的有利因素,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欲望,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学《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这一节时,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首先,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问题,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其次,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回答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这个问题,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课程进行讲解。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材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对提高学生整体的历史水平有重要作用。
总之,教学策略对初中历史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与课程相符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对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课堂,提高学生整体的历史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1]何丽婷.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历史活动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2]闫严严.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OL].学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