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合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作文教学
2018-04-08彭乾丽
◎彭乾丽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同时结合热点问题开展教学,由于学生对身边的本土资源比较熟悉,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应当不断探索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从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一、编写本土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出现了多渠道、多样化的格局,有全国统编的,有地方自编的,还有学校编印的本土教材,众多教材中有以以读、写方面的教材,有融文化、政治、和生活常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有主要介绍实用生产技能和基本生活常识的实用性教材。近年来,又出现了专项性的介绍家乡文化的教育教材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教材,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的编写原则,较好地兼容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应看到,由于教育教材的科学研究不足,教育教材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加之教育教学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千差万别的特点,教育不能也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具有全省统编教材,致使教育基础理论、引证考究的内容冗长繁杂,不适合中学生的口味,以书本类教材多,严重制约了中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教育本土教材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可行。
二、开展主题活动,筛选本土文化资源
主题活动是一个信息整合的过程,一个主题内容往往涉及到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如生活、学习、语言、思维、写作等等,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对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师生对知晓的生活内容大多是零散的,不提不知道,一提一大串,不能将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到学生写作的主题活动中,教学目标有些模糊、散乱,注重课堂教学,忽视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等等。这些现象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所有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不是都值得探索,选取的内容学生是不是学生都感兴趣,在活动中学生能不能理出一段思绪,能不能如愿地表达出来,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本土文化资源构建为有特课程资源。通过课题组团队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风情、地方文化,培养热爱家乡、关爱亲人、尊重他人等情感,二是开设“古城文化”大讲堂,为传承庄浪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学校可专门开设大讲堂活动,就沈万三创业等名人故事、创业精神进行宣讲,创设寓教于乐、感染心灵的道德文化活动,设计情境性的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教学设施,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学会认知、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与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的互动中,产生了浓厚的乡土情结。
三、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设特色作文课程
开展特色主题作文训练课,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及需求开设了充满情趣的有特色的作文写作活动课程,通过参观、理解等探究活动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提高观察、语言表达等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整合教学资源,开设艺术课程,我们古城文化蕴藏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审美是民间艺术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学生在民间艺术欣赏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不自觉地把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产生共鸣,因此,开展本土文化教育能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审美感受和体验。真正产生实际教育效益,教师是关键,在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大家共同学习、合作探究、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形成浓郁的本土文化研究氛围,唤醒了教师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养成良好的教学行为,产生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尝试新的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师教学思路,不断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技能,学会了捕捉信息、学会整理、收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与信息,懂得制定可调整的计划,认识到怎么与学生互动,能够根据学校的活动兴趣调整活动时间、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采用适宜的活动形式,会把活动课程的创设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相结合,使活动课程成为主题活动得到了一定的延伸,活动课程的材料投入更加丰富多样,活动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教师的教研活动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围绕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我校校本教研的重点,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了敏感性,开发课程资源成了老师的一个新本领,这也是我们课题组的一大收获。关注现实生活,探究本土文化课程资源,我们的开展的主题活动都来源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领域,在学生了解和认知我市优秀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组织了寻找作文素材的活动,教师学会捕捉写作信息、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能及时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纳入到教学活动计划中,会从学生喜欢生活中寻找教学主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择写作主题,由于活动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是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所以作文写作教学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总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作文课程的资源。”我市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等就属于本土文化范畴。在实际语文作文教学中每每涉及到这些知识,学生却知之甚少。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自觉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福泉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土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认为尝试着将本土文化资源引入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性学习值得推广。
[1]张志鸿:《现代教育与家乡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2016.12.
[2]李水山:《本土教育发展对策》 中国教育报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