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2018-04-08杨莹莹
◎杨莹莹
引言:学校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简单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传统的生物教学由于受到教育影响,教学目的主要是如何让学生可以在考试当中得到高分数,往往会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核心素养这一名词就在高中生物中出现,而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我国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且将核心素养放在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标的基础地位,使得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灵魂。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出现的背景
现如今时代已经走进了一个知识社会的时代,在知识社会中,基础教育最需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的养成不单单只是依靠学生努力学习得与记忆型的学习得到得,更需要靠能动的思考力。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很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变革,在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之上,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和沟通、协调等社会技能,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样就使核心素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教育界高度重视。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生物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人们可以探索大自然之间的奥秘,深化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时代进步的重要基础。从古代经典的基因转变到杂交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生物学发展的过程当中也离不开生物科学家的科学办法、科学思想、认真的态度和科学探索的精神。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物科学素养。现代课程改革中注重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比初中生物更为深奥和复杂,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注重这一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培养。尤其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习素养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在高中学习以后会接受人生第一次重大挑战,那就是高考。与此同时,生物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进行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也有可能是后天形成的。核心素养则是可教、可以学习的,是后天通过自身学习而获取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连续性,也有着一定阶段性,学校教育不能错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教育就必须要抓住这一时期,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成这一时期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突然性的,而是需要整个教育阶段慢慢形成。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应该侧重以下几点:
1.生物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在生物分组实验教学当中,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有良好的习惯,才能变成一种信念,这就是生物学科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贡献之一。学生要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操作、记录数据、实验做完以后要收拾实验器材和收拾桌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在未来的社会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能。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环节,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性格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和培养学生的情绪,学生要学会尊重其他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与其他学生友好相处,采纳不同学生的意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才是每一学生必须要学生的礼仪文化。只有通过学生营造这样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才能促进学生可以正确的走向社会。
2.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不仅要学习生物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还要知道生物的真正思想和方法,才能形成终身发展必备的能力,这才是生物教学中应该完成的教学目的。此外,对高中学生生物的兴趣培养也尤为重要。
生物课堂教学,要着重生物实验,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去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只有勇于提问、勤思考的学生才会对生物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生物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只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指引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学学习的过程不断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才是高中生物教学所要倡导的教学方式。
3.生物学科与多学科的整合 尽管生物学科属于科学中的一部分,但是科学涵盖的范围不叫广,包括科学的方法以及技能,不同的科学领域以及科学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必然关系。不同的科学领域其中又包含了物质科学以及生命科学。这些领域之间联系紧密,无法割除。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必然也需要和依靠多学科的整合。
结语:目前核心素养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现学生心理认知、价值观、知识积累、技能掌握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一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增强生物学习探究的能力。
[1]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
[2]廖伯琴.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反思与课标修订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13(1-2):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