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戏曲进课堂
——如何学习和传承戏曲音乐的感想

2018-04-08郑文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唱韵味唱腔

◎郑文杰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我国文化库中的瑰宝。今年国家教育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喜爱、继承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与音乐有关的就是戏曲,中国的戏曲种类流传下来的有上百种,在戏曲里流传最广的就是京剧,我校“开展戏曲进课堂”活动,把先国粹京剧引进课堂。怎样教好戏曲音乐,让学生接受它,喜欢它,传承它,这是我们音乐教师们必须重视并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怎么样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戏曲感兴趣,让学生学会唱京剧,有没有适合教学戏曲音乐的切实可行的教唱方法。为此,我想到了那种已经被我们音乐老师们冷落许久的梨园式教唱法——口传心授。

“口传心授”这种师傅唱徒跟的方式,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这种方式关系到我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牵涉到我国传统的哲学、美学、音乐思维和音乐形态等各方面的问题。从前的音乐教学采用比较多的就是这种方式,只是近来因认为其落后渐渐弃之不用了。现在许多的孩子对京剧几乎没什么概念,仔细起来,出现类似现象当然不能怪我们青少年,不是他们不喜欢京剧,而是没有给他们提供了解戏曲的机缘。没有给他们创造欣赏得条件。把戏曲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通过老师的演唱或欣赏曲目背后故事得分析和介绍及相关视频材料的欣赏中逐步改变他们对戏曲的无知状态。因此,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戏曲进课堂”并不是培养戏曲专业演员和票友的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及戏曲知识的教育,这种普及是希望青少年对戏曲得基本元素。

现在我们学习音乐严格忠于原谱,从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表情、等方面学习乐曲。而戏曲音乐从谱面上看旋律往往简单而重复,但其追求轻、重、缓、急,唱腔中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味美、微分音、装饰音的运用大都无法通过视谱来体现,尤其是语言,地方语言的运用是戏曲韵味美的一大特点,这也是视唱法无法体现的。如果戏曲音乐也像平时唱歌那样严格地按歌谱来学唱,那么其韵味将荡然无存。我在教授戏曲时,一开始学生就大力反对。后来我采用跟唱法,如我在教唱《唱脸谱》时采用先词后曲,并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我范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学生很快就摇头晃脑唱得津津有味。学会以后,再要求他们视谱,他们也愿意了。上完课我又问了一个问题:“京剧到底好听还是难听?”“好听!”“好听在哪里?”“拖腔的地方唱起来特别有韵味。

所以视唱法强调尊重原谱,用来表达戏曲音乐显得机械。因为戏曲是程式化的音乐,用视唱法相对显得机械,无法充分表达戏曲的韵味美,所以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无法体验到戏曲音乐的真正美,从而较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会觉得“枯燥”而缺乏兴趣。

视唱法中较难表现的是戏曲的韵味美。戏曲音乐从谱面上看旋律往往简单而重复,但其追求轻、重、缓、急,唱腔中的语言美、韵味美、意境美、微分音,装饰音的运用大多数都无法通过视谱来体现.尤其是语言,地方语言的运用是戏曲韵味美的一大特点,这也是视唱法无法体现的。如果戏曲音乐也像平时唱歌那样严格地按歌谱来学唱(奏),那么其韵味也将荡然无存。中国戏曲则与普通歌曲不同,戏曲有程式化的特点,从其角色的唱、念、做、打、等方面都体现出这一特点,在戏曲中,学会了一个唱腔等于学会了多个唱段,但每一个唱段间虽有相似的旋律却又在语言、韵味、意境、装饰音等诸多方面有着众多的区别。如果戏曲音乐也像平时唱歌那样严格地按歌谱来学唱,那么其韵味将荡然无存。这也是为什么视唱法适合普通歌曲而不适合戏曲音乐的另一方面原因。

中国传统戏曲、曲艺千百年来代代相传靠的就是“口传心授”这种方法,口传是形式、内容,心授的却是灵魂。

“口传心授”是省时高效的学唱戏曲的方法,它最明显的优越性就是学得快。我国传统的艺术(音乐),长期以来受儒、道、佛等几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主要以“意会”为主的审美情趣、创美形式,是一种体验式、感悟式的高雅艺术,一种风格的把握完全是凭着对审美的经验和对艺术创造中的直接领悟和体会。当老师以“口传”这种方法教唱时,其实已经把戏曲的音乐旋律连同他所领悟到的唱腔中意境美、线条美、语言美、装饰美、韵味美等通过这种简单的口授形式直接传授让学生心领神会,也就是已做到了“心授”,为学生以后怎样处理音乐提供了一种快捷的途径,缩短了学生摸索的时间。

我们音乐课本中加入的传统戏曲和曲艺传统音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唱一些片断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曲艺;从而可以达到继承、弘扬传统音乐艺术的目的。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唱过程中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像民间艺人那样,在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基础上,根据老师自身的音乐修养、艺术素质、审美情趣以及嗓音条件,在基本唱腔的框架上对课本中的曲谱进行加花、润腔再做创造,通过外部表演,动作、眼神和情感就能充分让学生体会戏曲韵味美的所在。另外,戏曲唱腔中地方语言的运用也是戏曲韵味美的一大特点。也只有通过心传口授这个方式来教学。总之,“口传心授”是最能体现戏曲韵味美的教学方式。

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唱时,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就会明显缩小,师生间的交流也就频繁了。老师教唱时其生动的表情、优美的唱腔、细致的讲解,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一句句跟唱中体味到了戏曲的韵味美之后,就会产生浓厚学习戏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音乐教学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提高学生欣赏、演唱戏曲音乐的兴趣呢?在欣赏之前,应该寻找学生熟悉或喜欢的内容作为切入口。于是我投学生所好在空闲之余收集了大量融入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例如受到学生喜爱的歌手李玉刚的歌曲《新贵妃醉酒》,王力宏的歌曲《盖世英雄》和李宇春的歌曲《梨花香》等都引入了京剧唱腔。不少学生都很喜欢,而且都能唱几句。我从流行歌曲入手,把戏曲知识和学生兴趣相结合,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还让学生加强了解戏曲的故事情节、典故以及历史背景。如此可以发现,学生对戏曲内容、人物性格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在学习过程中也产生了浓厚的积极性。还比如学生耳熟能详的《说唱脸谱》、《北京的桥》;《北京一夜》(陈升);《以父之名》、《龙拳》、《霍元甲》(周杰伦);《花田错》、《在梅边》;《苏三说》(陶喆);《中国功夫》(屠洪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谁说女子不如男》(零点乐队);《对话》(吴琼);……在学生到了音乐教室之后播放这些音乐让他们聆听,并且让他们讨论歌曲是以何种表现形式融入戏曲元素,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他们总结出有的直接在歌曲中穿插戏曲旋律;有的是把戏曲音乐融入到歌曲旋律中;有的是运用了戏曲中的锣鼓伴奏;有的是旋律没变,而改变了唱法;有的是把戏曲作为引子和背景来表现,这样的音乐鉴赏收获是难能可贵的。学生在听这些音乐的过程中专注而投入的听着、唱着,让教师感到欣慰,久而久之学生会慢慢的去学,渐渐的他们就会去关注戏曲,并且会主动的去学唱中间的一句或者一段戏曲的旋律,通过学生学生明白戏曲并不是他们脑海中渣渣呼呼的感觉,更让他们了解戏曲加入到歌曲中别有一番风味,对于一些戏曲知识的渗透也是顺理成章!通过将传统与流行歌曲中的戏歌不仅唤醒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而且从观念上改变了学生的一些看法--原来戏曲并不是那么咋咋呼呼的,慢慢欣赏也有优美的一面的,这也打开学生心灵上接受戏曲的第一步!

所以我就得在京剧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快速学会唱,学会了以后再来体现戏曲音乐中的韵味美。通过实践我认为传统的“口传心授”和加一些现代的音乐教学方法,不失为课堂戏曲音乐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只有学生学会演唱京剧才能感受到戏曲的韵味美,被其吸引,为其陶醉,才能激起浓厚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我们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的目的。总之,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音乐教师要努力开拓创新,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提高,为培养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感情和素养进行长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猜你喜欢

教唱韵味唱腔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戏曲淮调中的唱念做打如何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中职校幼教专业幼儿歌曲教唱技巧的策略研究*
找朋友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探究戏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