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玩转童谣
——“七彩童谣”园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2018-04-08张秋兰
文 张秋兰
一、坚持童谣资源开发之“新”
为了生成丰富的童谣资源库,我园创造性地拓展童谣资源开发的途径,确立以儿童为本的开发思路,做到童谣内容新、形式新。
(一)借鉴创新童谣游戏
为了让我们的童谣更具有教育价值,我们积极借鉴各种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通过梳理、筛选、整理、改创、迁移、融合等策略,开发出一系列充满趣味、富有价值的童谣游戏。例如,体育游戏“抢椅子”,我们改变其玩法并融合童谣吟诵,让幼儿一边听着清脆的歌谣,一边在椅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通过合作依然能够坐下来;再如四川童谣《小黑眼、小白眼》,我们结合童谣内容创编了“开茶馆”的游戏,幼儿手拉手逛着“茶馆”喝着茶,与“店小二”戏耍着,很有情趣和韵味。在实践中,我们不断加工、创新、融合,把许多童谣融进游戏,又把许多游戏融进童谣,生成了许多适合幼儿的童谣游戏课程资源。
(二)改编创新传统童谣
为了让一些民间传统的童谣游戏富有时代气息,我们组织教师改编传统童谣的内容、玩法等。例如,北京童谣《牵牛花》,我们结合童谣创编了一个圆圈游戏,让幼儿在边唱童谣的过程中边表演牵牛花向上爬、吹喇叭等动作,幼儿玩得非常开心。通过创新,使传统的童谣更切合现代幼儿的经验和生活,更贴切幼儿的学习方式,从而使我园的童谣资源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游戏性、教育性、趣味性。
二、坚持童谣教学策略之“活”
我们回归幼儿一日生活,从儿童的视角,将幼儿各年龄段需要发展的核心经验、生活技能等融入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童谣之中。在实践中,我们结合“三个融入”,玩转童谣。
(一)在区域中融入童谣表演
在表演区域中,我们注重选择富有情境性、游戏性的童谣,制作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置放于表演区,让幼儿在演演、唱唱、玩玩中感受童谣的趣味。例如,我们在表演区提供孙悟空的面具、唐僧的袈裟等,幼儿在进行装扮后开心地表演童谣《唐僧骑马咚那个咚》,他们一边念台词,一边表演童谣,情趣融融,充满欢乐。我们还在表演区提供了纸桶和塑料锤,他们听着音乐,唱着童谣,玩着“打地鼠”的游戏,真是有趣极了。
(二)在教学中融入童谣游戏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游戏,游戏与儿童如影相随。我们结合各个领域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有机融入童谣游戏,让幼儿在玩童谣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核心经验,享受童谣游戏带来的成长。例如,在大班童谣《钓鱼》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分两组层层递进地玩“钓鱼”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获得了凑数的经验、合作的经验、检验的经验等;在大班童谣《接电话》中,他们从玩“打电话”的童谣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寻找群体特征的方法;在童谣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中,他们循序渐进,在童谣游戏中领会了单双数的含义;在小班童谣《月亮巴巴》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童谣游戏,他们在吟玩中感受了静静的夜晚里其乐融融的家庭温暖。将童谣游戏融入各领域、各年龄段的核心经验,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
(三)在生活中融入童谣吟诵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将童谣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幼儿在生活中获得各种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幼儿每次洗手是最积极的,却也是最马虎的。于是,在洗手环节时,小音箱里传出悦耳的童谣,让幼儿一边听童谣一边洗手,“湿湿手,擦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来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儿在动听的歌谣中不仅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还感受到了洗手的无穷乐趣。
三、坚持童谣研究过程之“实”
我园在项目研究的开展中始终结合我们的师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踩实研究的每一个脚步。
(一)踩实课程审议
我们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课程审议,开展创编童谣游戏展示活动以及童谣教学审议活动。教师们定期将自己改编的童谣或收集的童谣教给组内其他教师,其他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自己的现场游戏体验进行审议,不仅优化了童谣课程,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游戏组织能力和专业反思评价能力。
(二)夯实教学研讨
为了形成优质的童谣园本课程,我们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每两个月展示一次童谣集体教学审议活动。课题组长结合自己的领域寻找有价值的童谣,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反复开展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并向全园进行展示。通过自主灵活的研讨,我们不仅积累了许多优质的童谣课程,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快速成长。
四、坚持童谣活动形式之“趣”
为了让每个幼儿爱上童谣,让每位家长传递童谣,让每位教师重视童谣,我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童谣活动。
(一)主动吸引家长,共品童谣之趣
优秀的童谣本身蕴情、蕴意,是传统文化之精粹;其多变的互动形式,也是推进亲子关系的一剂良方。因此,我园将童谣与节日、家长活动相结合,促配合,蕴情意。每学期的童谣节,各班教师利用大型海报招募家长,成功举办了多次盛大的“童谣、童趣、童韵”亲子童谣活动,幼儿和爸爸妈妈在玩转童谣的互动中,共品了童谣文化,勾起了家长们儿时的美好回忆,让童谣平添了一份淡淡的乡情、暖意和童真。
(二)融进一日活动,畅享童谣之趣
为了让每个幼儿的生命中都融入童谣之味,我们突破空间限制,将童谣融进了幼儿早操和自由时间中,融进了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融进了午睡前的音乐时间中。
早操时,幼儿一边自由地说唱童谣,一边自主地做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做操的热情;自由时间,他们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由组合玩童谣游戏,避免了时间的隐性浪费和消极等待;过渡环节时,他们一边整理玩具,一边玩童谣游戏;午睡前,他们边聆听着脍炙人口的歌谣边进入甜美的梦乡……童谣之味就这样慢慢渗入幼儿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他们的心田。
(三)注重活动体验,共享童谣之趣
我园常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玩童谣”的活动。教师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综艺节目中的游戏活动改编后融入童谣游戏中,例如,将《上山打老虎》的童谣融进了凑数活动,将韩国童谣《小青蛙》演变成替换式音乐游戏。无论是元旦还是“三八”节,由教师们自创的童谣游戏都玩出了无穷的趣味,融洽了大家的情感,丰厚了童谣游戏的玩法,为我园的童谣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近年来,我园回归幼儿本真,不断深入探索《七彩童谣》园本课程的建设,且行且思,且思且进,教师的专业能力获得了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也获得了发展。
(江苏省丹阳市荆林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