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分析

2018-04-07迟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法治

◎迟洁

引言: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讲,合理利用生活教学法十分重要,其是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关键。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需给予生活教学法高度重视,促使其含有的实效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为提高初中生综合素养做铺垫。本文主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1.重智轻德思想严重。我国一直以来都倡导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含有诸多问题,因以成绩选拔人才的机制,初中生的智育为考核的主要指标,而德育只不过是辅助指标。尽管新课改实行,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但是重智轻德的思想十分坚固,无法一朝改变[1]。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

2.同现实生活相脱离。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看,它自身具有极强的生活性,诸多课堂实例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只能进行口传,教学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都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硬背,而并非是让学生亲自经历,自行感悟。此种与生活相脱离的教学方式,让本来有极强趣味的德育教育变得单一,严重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顺利开展,阻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3.所用教学方法不当。从教学流程看,以往道德与法治教学比较推崇探究式学习,忽略接受式学习。过去教师所利用的填鸭式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当下素质教学的新要求,探究性学习占据了主体地位,慢慢的成为了诸多教师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若是说填鸭式学习已进入了死胡同,那么探究性学习便热过了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有效处理被动与主动间的关系,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被动学习也并非一无是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选好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

1.优化教学模式,展开生活化教学。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生只能被动的学习知识,缺乏互动,让初中生无法对道德与法治感兴趣。并且此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佳。所以需把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兴方式来优化教学。如在教授《友谊的天空》这节课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需要让初中生意识到友谊的概念。在讲解完友谊的涵义之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几个实际案例,如小明和他的妈妈,小明和他的同桌、小明和路人,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关系分别为什么关系,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友谊的认识,让充分理解友谊的概念[2]。

2.组织同道德与法治有关的实践活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依然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注重,进而让理论同实践有机结合变成空谈,初中生道德和法治教学回归生活的过程为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所以初中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重视理论结合实际。例如在《网络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时,初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一个短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短视频来让学生理解网络交友的利于弊。进而让初中生从生活层面入手去理解网络交友的现实意义。最后,初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网络交友的精力在小组中阐述出来。利用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让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提升到新高度,进而为加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做铺垫[3]。

3.加强教师综合素养,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需切实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确保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水平。另外,课堂教学环境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生也有极大影响。为此学校需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风气。第一,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上,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另外,还需注重收集与归纳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案例,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诸多讲解案例,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4.防止表扬滥用。在对道德与法治进行实际教学时,诸多初中教师都会利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尤其是对那些较内向的同学,激励与赏识能够让此类学生提高自信。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需选好时机,准确的评价为初中生所期待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具备较强的灵活性,还需严格遵守相关原则,对初中生进行准确评价,若是教师评价缺乏公平性,那么一定会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保证奖罚分明,对于表现较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独有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严厉处罚,防止其再犯。

三、结束语

道德与法制教育为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前提,但在以往德育教育中教学手段的滞后性,让道德与法制教育同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力不强。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需加强生活化教学法重视力度,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其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法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