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课堂从巧妙多姿的导入开始
2018-04-07李霞
◎李霞
“万事贵乎始”,高尔基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科堂教学何尝不如此呢?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准备难免不充分,学习状态难免不在线,因此教师就要讲究导课的方法,艺术性的来唤醒与激励学生的智力情绪。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必然会先声夺人,为整堂课的定好愉悦有效的学习基调。可以说,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优化课堂教学重要步骤。以下是我日常教学工作中有关课堂导入方法的几点拙见。
一、“巧设实验”,激发探索欲望
科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更能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科学观点,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的能力,学会观察记录,实验操作等能力。课堂导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通过明显实验现象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提出相关问题,导入新课学习无疑是老师们常用的导课方法。
案例4《物质的酸碱性》一课时,老师事先准备在白纸上用无色酚酞涂好一朵花并晾干,在旁边衬上几片绿叶与枝条,将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在一个带喷头的试剂瓶中。并为实验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叫-----雨落绿叶红花现。上课时请一位同学上台用这瓶无色的溶液对准白色区域喷去,红花既现,课堂内也欢声四起,问题也即可升起。这样的开头,一定是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二、“互动表演”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具有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案例2:在上《神经调节》应答性反射内容时,让六位同学充当反射弧各个部分,合作完成一个手碰到高温物体的缩手反射活动,以及某个结构区损坏的后果。学生表演的非常有创意,观看的同学也跃跃欲试。通过学生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表演,把本来非常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轻松易懂,又趣味十足。
三、“生活应用”,撞击思维火花
耳听十遍,不如亲眼一见,亲眼所见不如亲身体验。利用学生的一些生活体验,或引导学生做一些生活体验,来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无疑会带来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案例3《耳和听觉》第二课时,”音调响度音色”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带了两个西瓜进教室,请谁来挑出其中一个优质的大家来一起分享,各个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如何判断西瓜的好差?请说出你判断的方法和理由。象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素材导入新课,使课堂气氛轻松,有亲切感,更产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关注生活。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定下良好的基调。
四、小故事导入课堂学习态
通过视频观看或听老师讲授,将一个似乎无关与课堂的小故事导入课堂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刚一上课学生的状态往往不稳定,注意力有时分散,一个故事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到课堂状况,激发学习乐趣。
案例1八年级上第四章《电路探秘》第一节学习电路,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电学既好奇又畏难,教师先通过讲述一则故事来营造课堂气氛,有一位农村的老汉,初次进城,发现城里的夜晚,到处灯火通明。第二天他就花了几毛钱买到了个灯泡美滋滋的带着回家,到晚上时拿出来等它发光,可左等右等也不见光。老汉心里责怪道,“真想不到,这东西也看不起山里人,在城里你就亮,到这里就不亮了。”学生听了呵呵笑,但他们都想证明自己比老汉有知识懂科学。那么如何让灯泡亮起来呢?需要哪些器材呢?给你器材,你能不能让它亮起来?
通过一则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想尽快解决问题的愿望,创建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五、“似是而非”,纠正错误经验
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有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来导入新课,使知识在矛盾中升华,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7《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一开始老师一边幻灯出示:公元前4世纪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这两个观点:桌子不拖不走,车子不推不动……,‘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拉动的桌子一放手就停,刚推动的车子松手就不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你们赞成还是反对?反对的人似乎不多,学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然后老师补充说这种观点在两千年里一直被人们奉为真理,直到17世纪才被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所推翻。说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什么原因呢?所有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这样的导入不仅新课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还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分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十分有益。
总上所叙,新课引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旧知识;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新课导入是教师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劳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多姿多彩,生动有趣。我的一点拙见只是“抛砖引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课前备课时应视具体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从教材、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三个方面出发适时采用恰当方法,随时变换花样,切不可千篇一律。使学生有常听常新,常见常异的趣味感,从而激发学生逐步探索的积极性,以便收到“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效果,使课堂教学达以全面铺开,以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顾妙珍.《活跃课堂气氛激趣乐学》[J]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小学[2]朱晓春.《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3]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4]王兆鸿.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