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8-04-07李小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李小燕

一、初中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中遇到的阻碍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生活化教学逐渐走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这一教学方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果,但是目前来说,我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并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理解偏差和操作不当等原因,生活化教学法还会遇到一些阻碍。

首先,教学目标偏重知识目标。目前有些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偏重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对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同程度地有所忽视,使之变得形式主义,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仍然只注重学生是否记住或理解了课本上的语句,而不会采取各种形式考察学生能否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及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其次,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生活实际。长期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一直被误解为刻板的理论和空洞的政治说教。一些教师出于保守思维和行为习惯,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即使举事例也与学生生活贴近度不高。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未能起到思想教育的应有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方法主要依赖理论灌输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但很大程度是一种陪衬和点缀,是迎合上级检查督导的应急行为,传统教学方法的实际地位并未被真正撼动。在真正实施考核状态时,还是选用传统的答题方式。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使用新教学方法,但是把这些教学方法当作一种刻板、生硬的固定的模式,课堂看似气氛活跃,实际上却脱离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目标,只是敷于表面的形式,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误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与生活目标相结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只有目标设立正确,才可以使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知识目标生活化。学生所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并建立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之上。学生知识的学习也必须服务于他们未来的个人生活,并为他们今后更加精彩、更加幸福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能力目标生活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生活基础上,未来辩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应以服务学生未来生活为目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并以现有能力为依托,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再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活化。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引导树立正确情感价值观,积极促进个人成长及未来发展。总之,教学目标生活化,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每个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不尽相同的,教学目标应该紧密联系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才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生活化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从学生的思想特点、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出发,切入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学目标与城乡差异相结合。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具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提出关于时政和现代技术方面的问题,城里的学生能够和老师进行深入互动,而乡村的学生由于信息封闭,交通不便,导致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必然逊色于城市学生。因此,对于处于城乡的学校,相同的教学目标的应用策略应该体现区域性,根据城乡学生之间具体生活实际的差别设置侧重点不同的实际教学目标。

其次,教学目标应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初中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是不同的,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学目标也应有所区别。初一的学生刚刚脱离小学,思想由幼稚向成熟转变。因此,此阶段的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符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

3.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应贯穿渗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前的导入生活化,课中的情境创设生活化以及课后的练习生活化等。

第一,课前课程导入生活化。快乐、愉快的学习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恰当的导入方法,能够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时事导入法等。

第二,课中情境创设生活化。利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包括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活动感悟、角色体验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设置各种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以情启思、以思促情,达到情思共进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建构主义十分注重在真实而富有内涵的生活情境中普及教育,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主动学习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构建有自己特色的知识体系。情境创设生活化就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取生活事例,模拟学生生活创设社会生活情境,以求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形象多样的情境中去学习,去体会,将教材内容内化,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以达到启迪、帮助学生熟谙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情境的设置可以用图片、文字、小品、视频、辩论等多样方法,具体如何取舍就取决于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教师对课堂设计的需求。

第三,课后的练习生活。教师在练习题设置上,应选择学生身边的话题、社会热点问题。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这里包括实践探究、材料分析等。可以根据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尝试解决的办法。

总结语:总而言之,要想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寻找和生活相匹配的点,真正实现生活化的教学。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作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会琴.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漫谈[J].赢未来,2017.

[2]何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