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的思考

2018-04-07祁海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习题个性化目标

◎祁海娟

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系统性、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的重要学科,它有着非常严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高度形象化、抽象化的科学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知识无疑是众多学科中较为困难的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接受水平.

一、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深厚的师生情感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要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开对学生的束缚,认真贯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真正地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有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发展,然后教师在以温柔、幽默的形象在课下和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学生们很快就能够和教师成为朋友,从而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例如,图形是初中数学课程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活泼幽默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述,如在上课之初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三种以上图形的模型来拼凑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有的学生会拼凑出方方正正的小狗形象,有的则是大象、小鱼,有的学生甚至拼出了变形金刚的形象.在这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学有所用,而且还直接促进了自己学习个性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扬学生个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教师往往在课堂中不善于变通,只会一味地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如“填鸭式”教学或者“题海战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为了彻底地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必须认识到学生个体中存在的不同,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认知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合适的教育.

三、建立个性化教学目标

要想很好地实施数学个性化教学,必须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生活背景、知识阅历、思维水平以及原有知识基础等方面。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不可忽视,更不能在教学方面“一视同仁”,否则,我们的教学就谈不上个性化教学,而是走“灌鸭式”教学的老路。

教学活动是从教学目标出发,在经历一系列的活动之后,最终又回到教学目标,所以,建立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着明确的指示作用。建立个性化教学目标,不能够只是单一考虑学生差异性,也要从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去考虑。再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三个目标,制定出适合所要教学内容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执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生存和提高的空间。

四、个性化备课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打开思维之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教师在备课方面需要做到个性化,特殊化,力求做到教学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上的发展。个性化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备教材方面,主要有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和阅读参考书等环节,这些环节缺一不可。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必须要掌握以及熟识教材。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可以了解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教材前后内容的衔接,从而可以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改进。

再来就是备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有创见的教师比教科书的作者看得远多了,在解某道题的过程中他能实现的功能比预想的宽广得多。课堂例题是很重要的,课堂上教师举的例子应具有代表性,其主要作用是加强对概念的理解。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备习题这一环节,需要对课后习题作业进行有难度层次的区分。作业习题太简单,学习较好的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作业习题太难,会打击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每一次的作业布置,最好能做到:初级层次(基础知识巩固)、中级层次(引导思维能力提升)、高级层次(思维拓展)的习题都出现。

五、个性化学习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上。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差异,要每一位学生达到在数学领域上的一定成功,个性化教学是少不了的。个性化教学中,仅仅是有教师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有学生的学习。个性化学习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束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会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去学习,并通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去寻求新的知识的理解。个性化教学的目的是要在学生的差异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与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比起说是学习数学知识,倒不如说数学学习是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在这个思维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在教学中地位就是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毕竟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主体构建的过程,不是能够“一视同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要注重多样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黄忠裕.数学教育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

猜你喜欢

习题个性化目标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