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课程化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4-07郭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管理人员德育

◎郭琪

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初中教育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成绩,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立德树人被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将对初中德育课程化的管理现状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初中德育课程化管理现状

1.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的管理 虽然在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实施的今天,应试教育还是深深扎根在很多学校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标准仍是以成绩来衡量,并没有将德育作为指标进行评价。这就导致学校并没有对德育工作充分的重视,没有把德育工作当成学校的重点项目进行开展,同时也不注重对德育工作的管理,进而让学校的德育活动流于形式。

2.德育工作管理理念的落后 虽然我国实行课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德育教育的模式和方式仍停留在以前的经验和基础上,并未从根本进行改革,德育课程化的实施仍是穿新鞋、走老路。这种情况下,由于德育活动的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无法与新要求匹配,导致在德育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参与,并与管理者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使得德育活动效率低下。

3.德育课程的内容制定不清晰 在德育课程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目标,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活动内容,确保在德育活动中可以让目标实现,让内容得到实施。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发现活动常常无法制定出清晰的目标,因此在管理活动时管理者也就无从下手。另外,德育课程的目标也经常缺乏前瞻性,不能与时俱进,同时目标也缺乏科学系和系统性,无法让学生根据一学期的德育活动受到完整体系的教育。除此之外由于在德育活动的实际开展中,常常千篇一律,这就导致在内容上枯燥单调,导致学生的参与程度不足,活动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初中德育课程化管理的改进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德育为先的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想要加强对初中德育活动的管理,首先需要更新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先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时,首先将德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进行探讨,然后将德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来开展。

2.强化德育管理,确保德育课程化的实施 首先需要制定清晰的活动目标,以便于德育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实施。首先在制定目标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政策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制定科学化的目标。其次为了让目标更加有效,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遵循自主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让德育活动能够有效实施,同时清晰、明了便于执行。最后目标的制定要有时效性,需要限定一定的时间,需要规定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以便于德育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执行。

在对目标实施时首先需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将其分配到各个管理人员的手中,在分工合作的前提下需要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以便于后期活动。其次真多活动目标的难点和重点需要着重跟进和对接,确保活动准确无误的进行。最后在遇到问题时不能慌乱,可以按照分工表进行协商,并逐步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分歧。

3.加强人员培养,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不断深入,德育管理人员的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德育管理人员的水平,让德育活动更加高效。

首先需要加强德育活动管理队伍的建设,学校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带队,选择年青有干劲儿的老师担任管理人员,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为德育活动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其次要加强培训的方式,如网络培训、讲座培训、考察培训等,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德育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得到全方位的能力提升。最好要进行专职队伍的建设,在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需要将德育活动开展优异的教师单独培训,并帮助其发展为德育的专职人员,让学校的德育活动开展的更加专业、有效。

4.开展德育知识竞赛活动,加强学生德育意识性 学校应多开展德育竞赛活动,例如以答题形式或问答形式等来测验学生们对德育知识掌握程度的能力,对此学校应对答题成绩优异学生适当颁发奖项,进行鼓励进而来调动孩子们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同学们即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从过程中获取荣誉性从而提升他们自信能力,对德育意识的加强有很大帮助。知识竞赛活动也可以转向同学们之间文明交流活动,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内在魅力的综合体现,知识竞赛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理论性知识的培养,文明交流活动培养孩子们实践运用德育知识能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运用,更容易增强学生们德育意识性,对此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应大力开展。

三、结语

初中德育课程化管理应不断进行完善,它是中学生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初中生离不开品德教育,它是学生思想从稚嫩蜕变成熟的指引导师。在保证学生文化课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正确开展德育活动,学校应为同学们创造优秀的文明环境,营造一个正确思想观念氛围,加强教师团队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将德育教育与其它学科教学相联系,从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化发展,在学习文化成绩使其变为优秀的同时也要成为一个不失品德行为修养的优秀青少年。最后初中德育活动应引发社会重视,学校更应结合相关对策大力改善制度体系不完全这一现状,为中学生德育素质培养奠定未来之路,铺好成功阶梯。

参考文献:

[1]李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教版)。2006(01),119-123.

[2]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06),74-76.

[3]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2),69-73.

[4]吴修龙.城镇化背景下乡镇中学德育活动课程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5]黄洁娟.广州市中职学校德育活动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管理人员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