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分层教学

2018-04-07杨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习题分层

◎杨勇

一、分层策略概述和优点

本文所讨论的分层策略是指在学生物理知识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育者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利用不同教学策略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物理教学的一种方法。最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树立各个层次学生进行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潜力,提优补差,实现物理学习的和谐发展。

分层策略符合人的个别差异,有效的区别于“一刀切”的方法,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提高。分层策略也符合“最优化教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的目标主动上下浮动,在原有的基础上较快发展,达到成功。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实施,锻炼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1.合理分层,因材施教 部分教师认为分层教学中的分层只是根据考试名次、学习成绩分为几个层级,也就是所谓分出优等生和“差生”的学习小组,其实不然,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合理分层是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平时学习方法及学生的一些创新意识、判断能力等,综合这些方面的因素,对学生做出最为正确的分层,同时对这些不同层次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高全班同学的物理水平。

如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组为跃进组,物理基础知识扎实,思维逻辑水平、创新意识强,学习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方法正确,这些学生分在一个层次进行拔高式教学,致力于帮助他们在保持物理成绩稳定的前提下突破自我,进行研究式学习;乙组为发展组,物理基础知识一般,思维逻辑水平、创新意识不高,学习接受能力一般,学习自觉性较高但是成绩一直保持在中等水平,这些学生分在一个层次中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循序渐进,让他们在巩固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找寻到提高物理水平的方式;丙组为提高组,物理基础知识较差,思维逻辑水平、创新意识低,学习接受能力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自觉性较差,不能自主学习。这些学生分在一个层次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保证他们的学习效率,严抓他们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清晰的分层能够让教师的教育目标更明确,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综合情况上较相似,所以教学方式更针对一些,能够更好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同时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让物理课堂变成每一位学生提高自我的学习天地,打造高效物理课堂。同时注意根据班级内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对分层进行及时的调动,保证分层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教学效率。

2.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 我们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再是传统的“一刀切”、“千篇一律”的教学目标了,而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甲层次的学生,教师就要制定出较高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防止甲层次的学生“伸手就可以摘到苹果”,从而使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乙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知识点的扩充,使已层次的学生“跳一下才能摘到苹果”,让他们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感,从而增强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对于丙层次的学生,我们首先要消除的是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理,慢慢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意识。对于丙层次的学生,我们要避免“跳起来也摘不到苹果”的现象,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对于丙层次学生的教学中,要以表扬与鼓励为主,慢慢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课堂提问分层次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开小差的现象,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大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而后授课方式,因此,课堂提问备受青睐。但是问题的设置也是一门学问,提问的问题难度过大,容易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而一旦问题过于容易,则容易让学生骄傲自满,往往难度适中的问题才是最佳的。然而,这种问题的设置是困难的。教师要学着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尽量降低问题的难度,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适度提高问题的难度,锻炼他们的思维扩展能力,力求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不断进步。提问方法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课堂提问要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展开,在平等的师生之间发生。教师提问时,一个微笑;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赞赏的语气等等,这些都会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应答学生不定时提出的疑惑,及时给予解答。

4.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分层布置、分层评价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除了合适的课堂教学分层之外,有必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物理水平,布置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以便课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的做法是:对于甲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基础习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试题的练习;对于乙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基础习题的基础上,进行中档习题的训练;对于丙层次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能够夯实基础的习题。另外,在批阅和评价学生作业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分层批阅评价,分层指导。如对于甲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严格一些,对于丙层次的学生可以要求宽松一些,这样既可以使甲层次的学生更加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更进一步,又可以让丙层次的学生对于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习题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