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思考

2018-04-07马学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评价语文课堂教学

◎马学林

无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成了每位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相信一定还能找到许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定能够重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中语文立足于听说读写能力,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长期以来,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听课效率欠佳导致语文成绩不理想。本文拟就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语文学习兴趣缺失原因

1.功利实用主义将语文赶出公众视野 在一切看成绩、一切急功近利的今天,学生为了自己能有一份体面、舒适而又稳定的工作,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和乐趣用在英语、数理化上,而高投入少产出的语文受到的歧视自然就特别严重。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积累等具有弹性的任务就自然受到排挤,语文被学生和家长放在“另册”。

2.人文性养成过程的漫长性 语文学习有自身的特点,它应通过阅读、体味、感悟获得知识的积累、情感的体验、价值的判断等,学生得到的都是个体独特的感受,这些感受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有深有浅,有对有错,有的显而易见,有的难以言表,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成就感的获取比较慢。

3.教学中缺乏活泼而充满灵性的互动 少数教师文本解读深度不够,导致语文教学简单化,教学内容呈平面排列,缺乏立体感,逐层推进和螺旋深入欠缺,设计问题局限于文章表层内容的概括分析,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更没有语言的品味和感悟,易产生负能量教学。再结合考试评价来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与学都为高考而奋斗,语文成绩的优劣完全以分数来裁断,而且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评判的松紧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严厉,学生噤若寒蝉,但不能代表学生就愿接受;如果随意,学生也不一定会把语文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双方形成互动,才能迸发出学习动力。

4.学生的人文意识偏弱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大在意别人的感受,情感比较匮乏。而语文学科恰恰是人文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文章,无法在他们的心中产生共鸣。教师认为精美的文章,学生却认为无味、无趣,不符合其审美标准,对学习语文缺乏亲近感。

目前,在高中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二、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

“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评价,让考查成为激励兴趣的手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多元的发展性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是语文学科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语文学科评价,就是一张考卷,至多加上简单的面试,很少把语文学习兴趣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的,很少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作为评价目的的。

新课程要求评价要“立足过程”,通过评价发展语文学习兴趣,主要还是靠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过程性评价。如当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并写得比较漂亮时,老师肯定他的兴趣,表扬他写的字,这是对其习字兴趣及写字成绩的评价;当学生写得不好却很努力去练习时,老师褒扬他的勤奋,这是对其习字过程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得到发展。平时,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赞扬,一句引导,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好的评价。如果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小火星,那么这种评价就是助燃的氧气,其作用是相当大的。

考试虽然无法取消,但在考试中,我们应注意不能让试卷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们在试卷命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命题的科学性,那种“繁难偏旧”的题目,那种让学生灰心丧气的题目出不得。切不可让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语文学习兴趣被一张考卷“毁于一旦”。

四、持之以恒地采取系列化措施,尽量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可见度

语文教学成绩的可见度差,这是客观的,但只要充分发挥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采取有效的系列化措施,问题也就应刃而解了。比如用“数字积累法”,引导学生将自己会识、会讲、会用的字、词、句和读懂的文章、摘记的精采片段以及平时的作文、日记等分别积累于不同类型的本子上,编上序号,妥善保管,从一年级开始,年复一年地积累,直至毕业,并且定期检查评比,及时表彰先进,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这样的积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见度,还为复习巩固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年复一年的积累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保存资料、珍惜学习成果的好习惯。

五、提高多元化的课堂艺术

教师不断丰富授课形式,认真钻研教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营造平等民主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完整表述。充分利用各种学具、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可以适当地将游戏、表演等活动引入课堂教学,给学生以充分的动口、动手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由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为学生营造宽裕、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探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技能建构的全过程,发展思维、陶冶情感,彰显个性、灵性和智慧,不仅能让学生学好语文,而且能够让他们沉迷其中,学有所成,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教育大视野》(陈培瑞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刘芳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互联网网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猜你喜欢

评价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