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核心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
2018-04-07朱秀云
◎朱秀云
运用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频繁使用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运用问题去激发和聚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在更多的课堂中,却因充斥大量无效问题而使学生思维活动经常处于不自主的低下状态,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整合教学内容,整合课堂提问,以“核心问题”方式来改革课堂教学。所谓“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是指在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理解的问题。也就是能对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探究、问题解决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一般可以抓住知识的内容结构,在关联处设计核心问题;也可以巧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构,在迁移处设计核心问题;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结构,在难点处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效率。什么样的核心问题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抓住内容结构,在关联处设计核心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特点设计核心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一方面可以统帅该课的关键内容和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与该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之间便于比较,容易激活思维。就每一堂课而言,我们所教学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但把它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看,必然是前后关联螺旋上升的。如果我们老师能准确把握知识结构和其内部关联性,并据此统领教学,设计出统帅该节课关键和重点的核心问题,那么学生就能合理地构建知识结构,轻松地把握知识脉络,并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先让学生计算2+2+2=6,接着计算2+2+2+2+2+2+2,学生感到有些麻烦了,随后把写着很多个2相加的长纸条一甩,说:“怎么算”。学生答不上来,感到眼前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解决有困难了,这时老师就告诉学生这道题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于是就顺利引入新课。
二、巧用方法结构,在迁移处设计核心问题
现行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变化之一就是例题变少了,习题变活了,过去那种小步子教学、模仿性操练变成现在的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思维教学和练习。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突出思想方法,以不变的思想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方程”,教材仅编排了两个例题,例题虽少,但教材内容却很广泛,从例题到习题,虽然方程的形式变了,但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是不变的。抓住方法结构,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指例1的计算方法)计算12+4x=50 30x÷2=360.2.3x-1.02=0.36这几道题吗?”问题平常却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习题普通却具有很强的思考性。我们在指导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无论题目难易、情境变化,都要一贯地养成“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顺向思维等量关系——选择方程解或算术解方法——计算解答”的解题习惯。抓住方法结构,在迁移处设计核心问题,对老师而言,有助于改变习惯了的点状思维和割裂式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强调方法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迁移的“类方法”思维方式。对学生而言,能够给予其思维的挑战,培养其整体视野下学习数学的认知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三、激活思维结构,在难点处设计核心问题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支点,就是指事物的中心和关键。课堂教学的支点在哪里?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堂必须抓住重难点开展教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对于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问题设计引发的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不一样的,所获得的知识体验也就不同。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多一些,少一些》,方案一让学生对所提供的三组具体数量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关系,直接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概念的本质。这样的课堂问题偏重于知识性,是教师倾向于把学生的头脑纳入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急于通过问题达成预设的目标。方案二,在提出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激发学生的多元思考,进而通过表述上升对知识的理性的认识。这种“问题——探究——表述”的模式是“登山式”的多元化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通过“比较三种颜色球的多少”这一生活情景,抓住核心问题谁比谁( )?使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运用于某节课的核心问题必须统帅该节课原有的关键内容和重难点内容,与该节教科书中呈现的各种学科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核心问题还应“瞻前顾后”,既能与已学知识间挂起钩来,又能向后拓展延伸,便于学生建立起合理而富有张力的知识结构。此外,核心问题更多体现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会学习的实践活动上。它冲击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教学思维起点的惯性,将其改变为以核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教学思维的起点,使学生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伴随着自己的体验展开,使学生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在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且相互融合,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