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儒者形象的建构
2018-04-04秦星星王曰美
秦星星 王曰美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卒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时年54岁。“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1]677,后跟随叔父诸葛玄避居荆州。诸葛玄卒后,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躬耕于田亩,并尝自比管仲、乐毅。其后感念刘备的三顾茅庐,为襄助刘备匡复汉室而担任军师,刘备即帝位后任蜀汉丞相要职。刘备驾崩,刘禅继立,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诸葛亮一生忠君爱国,善用谋略,治国有方,亲率大军北伐曹魏、声讨逆贼。尝上表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终究“出师未捷身先死”,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谥号“忠武”。
诸葛亮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其形象论述不一。言诸葛亮是法家者有之,道家者有之,兵家者亦有之。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亦有所评介,认为在政治方面:“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1]691军事韬略方面:“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1]689街亭兵败,诸葛亮领咎自贬三等,且戮杀马谡谢众,以责罚其街亭违命之失,此举又见诸葛亮治军循名责实、秉公无私的法家特质。陈翔华在《诸葛亮形象研究史》一书中,对诸葛亮形象变化的过程进行了细致考察,认为诸葛亮本是蜀国丞相,到东晋变为 “名士”,到南朝萧梁时又成为 “名将”,唐代时演变为“智将”,在宋元时期的讲史和杂剧中又被视为道家的“神仙”[2]。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偏重对诸葛亮“道家风范”形象的研究,关于其“儒者形象”的研究,稍显不足①。单就《三国演义》一书而言,笔者认为,其作者罗贯中在书中刻意改变或弱化诸葛亮的道家形象,而着力刻画诸葛亮所拥有的“忠”“信”等儒家道德人格,以及诸葛亮由隐而仕,以“匡扶汉室”、忠义报国为职志的一生,从而在人格特质、军政举措和言语文章等方面建构起了诸葛亮的儒者形象。
一、人格特质——遵循君子之道
(一)弃隐入仕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诸葛亮原本躬耕南阳,后出任刘备军师、蜀汉丞相,正是儒者积极入世之风范。《三国演义》第38回,孔明初见刘备时曰:“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再而曰:“亮久乐于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最后,孔明见刘备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并嘱咐其弟诸葛均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3]319但诸葛亮自出仕之后,终其一生为刘备及蜀汉鞠躬尽瘁,并不如他所言还乡归隐。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是从修身开始,中经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所谓“士见危致命,见德思义”[4]290。对于乱世,隐者是如长沮、桀溺那般“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4]282而具有儒家入世精神者则当如孔子一样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4]224。又如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4]295诸葛亮放弃闲散恬淡的隐居田园生活,选择以孔子为典范,怀抱道德与政治理想出仕,足可见诸葛亮为“仕”之代表人物,当之无愧。
(二)忠义之节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可用“忠”“义”二字形容,即忠于汉室,忠于刘备、刘禅父子,不曾有过二心。《三国演义》第44回,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劝说诸葛亮投靠东吴时,曰:“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日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诸葛亮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冑,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3]370可见诸葛亮对汉室与刘备的忠义之心。第85回,刘备托孤时,曰:“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又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3]697第101回中,诸葛亮曰:“臣受先帝知遇之恩,梦寐之间,未尝不设伐魏之策。竭力尽忠,为陛下克复中原,重新汉室:臣之愿也。”[3]842《论语·八佾》中,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34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六尺之孤,并言以光复汉室为报,充分体现了儒者应有的忠义之节。
(三)君子人格
《孟子》有言:“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5]78刘备是爵尊,诸葛亮是德尊,德高于爵,故《三国演义》第37回中,刘备怒斥张飞上言直接召唤诸葛亮时,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3]312足见刘备将诸葛亮作为君子贤德对待。诸葛亮足智多谋,擅长军事谋略,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器。”[4]17当时蜀汉、曹魏、东吴三方势力中,刘备势力最小,对于诸葛亮而言,不论是依附曹魏或东吴,都比依附蜀汉有利,但亮感于刘备仁德,对刘备毅然相助,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47诸葛亮受诏托孤、见危致命之举,正如曾子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4]10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行事处处合于儒家于君子之要求,足见罗贯中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了诸葛亮的儒者形象。
二、言辞文章——饱含儒家色彩
(一)谏劝之言
儒家提倡“名正言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4]187诸葛亮佐助刘备创立蜀汉,积极讨伐曹魏,源于其强烈的“正统”观念。《三国演义》第73回,诸葛亮谏劝刘备称帝以续汉统,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3]602又第80回:“于是孔明与许靖,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汉中王览表,大惊曰:‘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孔明奏曰:‘非也:曹丕篡汉自立,主上乃汉室苗裔,理合继统以延汉祀。’”[3]659诸葛亮谏劝之言中所谓的“名正言顺”观念,亦是儒家思想的体现,饱含着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
(二)辩论之言
诸葛亮“辩论之言”的部分,主要见于《三国演义》第43回“舌战群儒”。“张昭曰:‘何先生自归豫州……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孔明曰:‘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忽一人问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综曰:‘公言差矣:汉历传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于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南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哉!’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3]355-359诸葛亮践行“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不苟且偷安,完全符合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精神。孔子所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235即是此精神。东吴那些与诸葛亮争论者皆为苟且偷生的迂儒、腐儒,只会咬文嚼字,而不忠于国家社稷,故孔明斥之为“小人之儒”。
(三)著述文章——《出师表》
诸葛亮留于后世的文章虽不多,但其《出师表》堪称千古佳作,可流芳百世,诸葛亮浓厚的儒家思想亦可见于其中。《三国演义》第91回引《前出师表》曰: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3]745-755
又第97回引《后出师表》曰: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拜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3]802-803
两表字里行间,处处可见诸葛亮对于蜀汉、刘备、后主的忠心,为光复汉室、讨伐汉贼而夙夜匪懈,劳心劳力,正是儒家仁义忠信思想的集中表现。
《三国演义》第104回《诸葛亮遗表》曰:
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3]864
由此可知诸葛亮一生清廉高洁、不贪不取,这是儒家立身处世的态度与风范。诸葛亮对刘禅由始至终的循循善诱、良言直谏,期望他能布仁恩、达孝道。可以说,诸葛亮既是刘备之军师,亦为刘禅之人师。
三、军政举措——本于王道文化
(一)匡复汉室
诸葛亮佐助刘备创立蜀汉政权,积极讨伐曹魏的行动源于其强烈的“正统”观念,他尊刘姓为王,意欲延续汉统。他力主匡复汉室,尊称刘备为皇叔,并认定其为汉室正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葛亮指其为曹贼。《三国演义》中多处可见诸葛亮匡复汉室之心,如第43回,诸葛亮曰:“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3]358又如第80回,诸葛亮对刘备说:“曹丕篡汉自立,主上乃汉室苗裔,理合继统以延汉祀。”[3]659诸葛亮重视正统,认为曹操为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重视人臣之道,人臣不当僭越君主,这正是孔子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177的伦常观念。在诸葛亮看来,不恪守君臣之伦便是乱臣贼子,故而篡汉自立者即当诛除。
(二)勤政爱民
施政方面,诸葛亮于《隆中对》中提到:“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3]318这与孟子强调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76思想一脉相承。诸葛亮用人唯贤,体现于《出师表》的字里行间。诸葛亮为政,事必躬亲,如第85回中讲道,刘禅继位后,“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3]699。诸葛亮用心为政,任人唯贤,在其治理下,蜀汉社会安定、百姓安康、民风淳朴。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1]694足见其为政爱民之心。又第41回中,曹操挥军南下,刘备不忍弃百姓不顾,“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反观其余兵将,与诸葛亮多看法不一。“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3]340诸葛亮作为军师,善于用兵,他自当知道若带百姓一同迁移会大大影响行军速度,但他仍答应刘备让百姓同行,这与儒家倡导的“仁者爱人”准则完全一致,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三)践行仁德
孟子云:“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5]65《三国演义》第87回叙述诸葛亮南征擒获蛮兵云:“孔明教皆免其死,与酒食赏劳,令人送出界首,纵放回寨。”[3]714蛮兵鄂焕被孔明纵放后曾曰:“孔明乃仁人,背之不祥。”[3]715又有记载道:“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孔明唤到帐中,尽去其缚,抚谕曰:‘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所拘,今受惊唬。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之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吾今尽放汝等回去,以安各人父母、兄弟、妻子之心。’言讫,各赐酒食米粮而遣之。蛮兵深感其恩,泣拜而去。”[3]715又:“于是孔明招安蛮兵,降者无数。孔明一一抚慰,并不加害。”[3]726最后,孔明第七次擒住孟获,又将之纵放。“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获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于是蛮方皆感孔明恩德,乃为孔明立生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3]747诸葛亮用兵,不轻易杀戮,能降则降,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纵放俘虏,可见其仁德之厚。诸葛亮依靠道德,施行仁义,其行“王道”而不行“霸道”,以德服人,教化天下,就像孔子的弟子信服孔子一样,也正是儒家“王道文化”的充分表现。
(四)以信为本
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大特征就是讲究诚实和推崇信用。在传统儒家哲学中,“诚信”作为修身立业之本,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传统话语体系中,诚、信既相互包含,也有所区别,“诚则信矣,信则诚矣”。“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意义相当广泛,涉及治国安邦、人际交往、个人修养等诸多领域。儒家对于“信”相当注重,既属孔门“四教(文行忠信)”,也列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信”的关键是“守”,即重承诺、讲信用、取信于人。孔子所提倡的“信”,从根本上说,其从属于“仁”,是“仁”的外部特征。故而,“信”欲符合“仁”,表现“仁”,就必须由内心出,进而达到内外、表里一致。孔子把“信”作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认为:“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4]233子夏亦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4]294有子也讲:“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4]8在《三国演义》第101回中,孔明曰:“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3]839诸葛亮不仅自身具备效“忠贞之节”的坚定信念,而且将“忠”的原则贯穿于治国治军、举贤任将的实践之中,强调对士卒必须“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将苑·习练》);对将帅,必须以“忠”为“兵要”,就是以“忠”为纲领原则。如《兵要》条所载:“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6]249把做人与“守忠”的关系喻为鱼与水的关系,人若不能守忠信之道,就像鱼失水一样,必然有凶果相报。可见,在诸葛亮看来,忠信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来说极其重要,就像鱼与水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诸葛亮“以信为本”,合乎儒家的立身处世原则,施于“用兵命将”,对兵将进行了良好示范。诸葛亮治军带兵,坚持以信为本,其立法有其标准,则百官行事有所依循。兵战中的调兵遣将更是如此,如马谡之失即在于背信违令,遂造成街亭兵败,其损伤后果更是难以估量,故而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立信立威。
四、结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儒家思想为依归,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儒者风范极为生动。他虽仰慕管仲、乐毅,却不凭法家思维掌政治军;虽不以著述为专长,但其前、后《出师表》等却情感诚挚、字字真切,体现了儒者胸怀天下的历史责任与社会担当。《出师表》在南朝时期被选入《昭明文选》,堪称千古佳作。诸葛亮一生充满传奇性色彩,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赋予其极为丰富的笔墨润色和生动的叙述描绘,将诸葛亮的儒者形象深植于后世读者的脑海中,成为一位名垂不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判别诸葛亮是否为儒家人物亦可由两种视角切入探讨,一种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另一种则是知识分子之“入世”是否真正具备如孔子那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胸襟。从《三国演义》观诸葛亮的一生,其在乱世中选择去隐入仕,实已具备孔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胸襟气魄。他不像道家那样,身处乱世而避世归隐,亦不像法家那样投身依附于比刘备阵营强大的其他政权。其忠义之节、匡扶汉室、践行仁德诚信,尽显儒者风范与君子品质。
据《三国志》所载,诸葛亮病卒于五丈原,蜀军退后,曹魏阵营的司马宣王行至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1]687又:“钟会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1]690可见诸葛亮的人品在当时已经受到人们的极大推崇与尊敬。《三国演义》以《三国志》为底本,进一步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诸葛亮仁爱忠信的儒家道德人格。陈寿称赞诸葛亮曰:“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1]684唐代杜甫对诸葛亮亦多推崇,其诗《蜀相》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736另外,孔庙中将诸葛亮列祀于西庑,位列于二十三名先儒当中,与公羊高、郑康成、王通、司马光等儒并列,亦足见诸葛亮在后世儒者中的影响和地位。
注释:
①曹学伟在《道教与诸葛亮形象的塑造》(谭洛非主编:《〈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巴蜀书社,1992年)一文中,强调道教质素在诸葛亮形象的文化构成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张冬云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扇纶巾’形象及其人格内涵》(《南都学坛》,2006年第3期)一文,从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外部形象体现出的疏淡娴雅和从容不迫的精神风范,来论述其表现出的道家“自然”人格特征,又指出诸葛亮具有“以道持守”的儒家道德人格,两者相济互补、相辅相成。相对而言,学界对诸葛亮“道家”形象的研究较多,而儒家形象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陈翔华.诸葛亮形象研究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3]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诸葛亮.兵要[C]//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7]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