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肃年谱考论

2018-04-04刘运好

关键词:三国志经学

刘运好



王肃年谱考论

刘运好

(亳州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 安徽 亳州 241003)

王肃生于汉末,卒于魏末,一生纵贯从汉魏到魏晋之际的两大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动荡、黑暗的时期,又是中国文化变革、转关的时期。经学也从衰落中崛起,并逐步走向繁荣。王肃是继郑玄之后的第一经学大家,经学著述丰富,且列于学官,影响了整个魏晋经学的发展走向。通过王肃年谱的编年史形式,既可映现汉末至魏末政治风云的变幻,又能揭示出该时期经学盛衰演变的历史,故本年谱通过钩沉考论,将汉末至魏末影响经学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政治文化政策,系于谱主之下,以期直观地呈现魏晋经学从衰落中崛起走向繁荣的艰难历史进程。

王肃;郑玄;魏晋;经学

王肃生于汉末,卒于魏末,一生纵贯从汉魏到魏晋之际的两大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动荡、黑暗的时期,又是中国文化变革、转关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学也从衰落中崛起,并逐步走向繁荣。王肃是继郑玄之后的第一经学大家,经学著述丰富,且列于学官,影响了整个魏晋经学的发展走向。通过王肃年谱的编年史形式,既可映现汉末至魏末政治风云的变幻,又能揭示出汉末至魏末经学盛衰演变的历史。故本年谱通过钩沉考论,将汉末至魏末影响经学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政治文化政策,系于谱主之下,以期直观地呈现魏晋经学从衰落中崛起走向繁荣的艰难历史进程。这种文化思潮,也是魏晋文学生成的文化土壤。

汉兴平二年(公元195),肃1岁。

是年,董卓旧部郭汜、李傕相攻,长安大乱,皇室播迁。《后汉书·献帝纪》:“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刘汉王室沦落到如此地步,遑论国家的权力意志和政治职能?加之在讨伐董卓过程中崛起的各路军阀连年混战,曾经无比辉煌的汉帝国彻底走向衰落。曹魏集团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最终曹丕禅汉建立魏国。

王肃字子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兴平二年(195)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三国志·许靖传》:“许靖字文休……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注引《魏略》载王朗《与文休书》曰:“大儿名肃,年二十九,生于会稽。”魏甘露元年(256)卒于官。《三国志·王肃传》载:“甘露元年薨。门生缞绖者以百数。追赠卫将军,谥曰景侯。”又《朱建平传》载:“肃年六十二,疾笃,众医皆以为不愈……而肃竟卒。”由其卒年逆推之,则生于是年。

王肃生长在一个学术氛围浓郁的官宦之家。父朗,以通经而进入仕途,官至魏司徒,治政颇有谋略,且又是曹魏著名经学家。《三国志·王朗传》曰:“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务在宽恕,罪疑从轻。钟繇明察当法,俱以治狱见称。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上疏劝育民省刑……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朗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咸传于世。”

母杨氏,晋武帝追封为“乡君”。《晋书·后妃列传上》:“后帝追慕不已,复下诏曰:‘外曾祖母故司徒王朗夫人杨氏,舅氏尊属,郑、刘二从母,先后至爱。每惟圣善,敦睦遗旨,渭阳之感,永怀靡及。其封杨夫人及从母为乡君,邑各五百户。’”司马炎即位,是为晋武帝,封王氏为后,即文明王皇后,故称王朗夫人杨氏外曾祖母。

王肃幼年饱受家庭学术氛围的熏染,后来又转益多师,遍注诸经,逐步成为经学大家。《王肃传》载:“肃字子雍,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另,《孔子家语序》曰:“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然世未明其款情,而谓其苟驳前师以见异于人。”《王肃传》又曰:“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易传》,皆列于学官。其所论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余篇。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征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征论》以讥短玄,叔然驳而释之。”由此可见,第一,王肃幼习郑玄经学,十八岁始从宋忠学,读《太玄》。而善贾、马之学,亦应在从宋忠学期间。第二,王肃不好郑学,并且“寻文责实,考其上下”,发现“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最终“夺而易之”,从而引起了贯穿整个魏晋时期的郑学、王学之争。第三,王肃采会同异,为诸经作注。所注诸经,皆列于学官,不仅深刻影响了魏晋经学的理论形态,而且也成就了王肃魏晋第一经学大家的地位。第四,王肃经学经历了由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的理论形态的转变,既受其父王朗影响,也受荆州学派代表人物宋忠的影响。王朗、宋忠经学皆由研习今文转向研习古文。第五,王肃经论驳难,涉及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等诸多方面,也直接影响了曹魏朝廷礼仪制度的建设。所以王肃经学之于曹魏,具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建安元年(公元196),肃2岁。

曹操于是年二月击破颍川黄巾军后,采纳丁仪、丁廙之父丁冲的建议,迎天子至许昌。《后汉书·献帝纪》:“八月……辛亥,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又《三国志·陈思王传》注引《魏略》曰:“丁仪字正礼,沛郡人。父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见国家未定,乃与太祖书……太祖得其书,乃引军迎天子东诣许,以冲为司隶校尉。”又《后汉书·献帝纪》:“冬十一月丙戍,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又《三国志·武帝纪》:“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方略,逐步形成以许都为核心的政治格局,从而使自己占据了政治伦理上的至高点。自此,曹操专擅朝政,真正登上历史舞台。“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后汉书·皇后纪》)但是,曹操在乱离中恢复汉末基本政治秩序,使中原逐渐由乱离走向安宁,亦功不可没。

应劭亦删定律令,撰《汉仪》奏上,献帝善之(《后汉书·应劭传》)。《汉仪》或即《汉官仪》,应劭撰写此书,是为了重整朝纲,为当代执政者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故史载:“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应劭传》)劭寻卒于邺,具体时间不可考。

郑玄自徐州还高密(今山东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后汉书·郑玄传》)。又谢该出仕公车司马令(《后汉书·谢该传》)。郑玄是著名经学大家,青州学派的核心人物;谢该是著名《春秋》学家,门徒数百千人。这两例证说明:即使是汉末经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但崇尚经学已积淀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仍然成为支撑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工具。

建安二年(公元197),肃3岁。

袁术称帝。《后汉书·献帝纪》:“二年春,袁术自称天子。三月,袁绍自为大将军。”九月,曹操击破袁术。

郑玄至邺(今河北临漳),辩难袁绍宾客。《后汉书·郑玄传》:“时,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绍客多豪俊,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叹服时。”经学辩难成为大会宾客的主要内容,证明经学虽非独尊,却仍为显学。

建安三年(公元198),肃4岁。

朝廷平定李傕、吕布之乱。《后汉书·献帝纪》:“夏四月,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吕布叛……十月癸酉,曹操击吕布于徐州,斩之。”

征郑玄为大司农,不至。《后汉书·郑玄传》载:时,献帝在许都,“公车征玄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史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此例说明,即使时势动乱,经学家仍然是取士的重要对象。

王朗至许都,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初,朗为会稽太守,正值孙策渡江掠地,朗举兵与策战,兵败。曹操上表征之,朗自曲阿至江海,积年乃至。(《三国志·王朗传》)

建安四年(公元199),肃5岁。

袁术归帝号于袁绍,不久,卒。《后汉书·献帝纪》:“夏六月,袁术死。”又《三国志·袁术传》:“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潜山,复为所据,忧惧不知所出,将归帝号于袁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刘表上表请立学官。表牧荆州,平定州界群寇,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遂起立学校,播求儒术,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表亦著《周易章句》九卷、《丧服后定》一卷(《后汉书·刘表传》),形成了自郑玄青州学派之后的著名的荆州学派。荆州学派由今文转向古文的理论形态变化,由研究扬雄《太玄》为核心而形成的义理阐释之风,深刻影响了三国经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或作于是年。

荀悦作《申鉴》《汉纪》。《后汉书·荀悦传》:“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迁黄门侍郎。献帝颇好文学……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乃作《申鉴》五篇。其所论辨,通见政体,既成而奏之……帝览而善之。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又著《崇德》《正论》及诸论数十篇,年六十二,建安十四年卒。”其《汉纪序》有“汉四百有六载”之语,汉于公元前206年立国,至此则四百六年,故此书成于是年。

建安五年(公元200),肃6岁。

曹操杀董承。《后汉书·献帝纪》:“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九月,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大胜。

六月,郑玄卒于元城,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者千余人。(《后汉书·郑玄传》)郑玄是青州学派的核心人物,以古文为根柢,附益今文,遍注诸经,其学风行五十余年,是汉末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学家。魏晋著名经学家王基、崔琰、国渊、任嘏、程秉、宋均、徐整等,皆受学于郑玄。王肃虽长而“不好郑氏”,然其少时则“学郑氏学”。其学术渊源与郑玄必然有密切关联。由此也可见,肃少“学郑氏学”,显然不是直接师从郑玄,可能受其父王朗之诱导。以理推之,王朗亦受郑学影响,其学由今文而转向古文,或与郑学不无关系。

薛综避地交州,从刘熙学。《三国志·薛综传》:“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薛综从刘熙学详细时间无考,陆侃如系于是年,并云:“熙在交州讲学,当在建安初。”[1]141刘熙乃交州学派的核心人物,与郑玄同郡,学风差近。熙著有《谥法》三卷,《释名》八卷,《孟子》七卷。其注《孟子》乃汉晋第一人,开启了《孟子》一书的经典化历程。

建安六年(公元201),肃7岁。

曹操又大破袁绍仓亭军。《三国志·武帝纪》:“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自此,袁绍势力彻底衰微。

虞翻上《易传》。据《三国志·虞翻传》记载,虞翻《易传》成于孙策去世后,策卒于建安五年,姑系之是年。虞翻乃兼治今古文经学。“依经立注”,不盲从前贤,注重训诂,驳难与训释结合,是其注经的基本特点。其《上易注二奏》《上书注奏》,概括其注经特点、驳难前贤谬误,尤为详尽,可参阅。

建安七年(公元202),肃8岁。

曹操诏令置学师以教战亡将士后人。《三国志·武帝纪》:“春正月,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强调“置学师以教之”,说明魏武虽戎马倥偬,其重教观念依然浓郁。

任安卒。安广汉绵竹人,少游太学,师从同郡杨厚学图谶,究极经术,对蜀中经学影响深远。公车屡征,皆称疾不就,年七十九,卒于家。

袁绍死于是年。《三国志·袁绍传》:“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又《后汉书·献帝纪》:“七年,夏五月庚戌,袁绍薨。”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曾祖起,“四世三公”。早年志匡汉室,谋诛宦官。在征讨董卓中被推为盟主。先占据冀州,后夺青、并二州,并在“易京之战”中击溃公孙瓒,统一河北,是影响汉末历史的风云人物。

建安八年(公元203),肃9岁。

汉室恢复礼乐制度。《后汉书·献帝纪》:“冬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于北郊,总章始复,备八佾舞。”注引袁宏《汉纪》云:“迎气北郊,始用八佾。佾,列也,谓舞者之行列。往因乱废,今始备之。总章,乐官名。古之安代乐。”

曹操诏令郡国设立学校。《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是乃献帝以来第一次以官方文书的正式形式,下令设立地方官学。这一举措对后来曹魏的太学教育、经学学风的形成,都影响深远。

建安九年(公元204),肃10岁。

曹操破袁尚,抑制豪强土地兼并。《后汉书·献帝纪》:“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领冀州牧。”又《三国志·武帝纪》:“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这一政策是曹操打击豪门世族的重大举措,为寒门庶族登上历史舞台,打开了通道。

建安十年(公元205),肃11岁。

曹操破袁谭。《后汉书·献帝纪》:“春正月,曹操破袁谭于青州,斩之。”自此,袁氏家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是年,高诱始注《淮南子》,至建安十七年修订成书。《淮南子序》:“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建安十年,辟司空掾,除东郡濮阳令,睹时人少为《淮南》者,惧遂陵迟,于是以朝餔事毕之间,乃深思先师之训,参以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解……至十七年,迁监河东,复更补足。”其注“参以经传道家之言”,可见此书融合儒道的思想倾向。而这一思想既显现了汉末学风之转变,也对后来玄学经学的产生有潜在影响。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肃12岁。

乐详至许昌,从谢该问《左氏》疑难。谢该字文仪,南阳章陵人,善《春秋左氏》。乐详字文载,河东人。少好学,闻该善《左氏》,乃从南阳至许都,条陈《左氏》疑滞数十事以问该,该皆为通解之,名《谢氏释》行于世(《后汉书·谢该传》)。

乐详学成返还乡里,时杜畿为河东太守,闻详名,署详文学祭酒,使教后进,于是河东经学大兴(《三国志·杜畿传》裴注引《魏略》)。乐详“左传学”对杜预影响深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肃13岁。

二月,曹操大封功臣。《三国志·武帝纪》:“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曹操下《告涿郡太守令》:“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干也。”曹重刑名,且重儒学,于此可证。以儒家理想人格为典范,对一代士风也有深远影响。以刑名治理军政,以儒学教化人心,是曹操基本的执政方略。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肃14岁。

曹操为丞相,举兵南征,后败于赤壁。《三国志·武帝纪》:“正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

曹征荆州,得邯郸淳,甚敬之。《魏略》曰:“荆州内附,太祖素闻其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三国志·王粲传》)邯郸淳于初平二年(191)客居荆州。淳擅长文字训诂,乃汉末至魏初著名的古文学家。淳至荆州,对于荆州学派崇实学风的形成,亦应有深刻影响。操下荆州后,荆州饱学之士多入曹操麾下,如宋忠、王粲等。不仅促进了邺下文学之繁荣,也促进了邺下学术之繁荣。

孔融被杀,夷三族。《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汉初平元年(190),因三府举荐,孔融迁议郎,拜北海相。到官,鸠集吏民,更置城邑,立学校,表彰儒术,荐举贤良……又造门拜谒郑玄,作《告高密相立郑公乡教》(另见《后汉书·郑玄传》),为青州之学的勃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注意的是,融虽重郑玄,然其讲学与玄又有不同。曾与诸卿书云:“郑康成多臆说,人见其名,学为有所出也。”学有不同,却礼敬如此,可见,第一,汉末,经学家仍然受到社会名流的普遍重视,并非如今人所言之“中衰”;第二,因为世尚经世致用,汉末学风扫去浮华,趋于务实,深刻影响了魏晋学风。随着时势的变化,青州之学与荆州之学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中原经学在艰难中开始崛起。

文帝曹丕以孔融为建安七子之首,并深爱孔融文辞,叹为“扬、班俦也”,并募集其文章,凡二十五篇。融另有《春秋杂议难》五卷。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肃16岁。

曹操一下求贤令。《三国志·武帝纪》:“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第一,曹操求才,明扬仄陋,不唯门阀,为素门寒族弟子打开了仕进之途。第二,曹操求才,唯才是举而不唯德行,打破汉代选官重德的制度,影响了士林阶层的价值取向,对魏晋经学务实学风的形成,也产生了潜在影响。然而“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是曹操基本政治理念,也是其基本治国方略。论曹操绝不可偏执一隅,忽略其对经学文化建设的影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肃17岁。

曹丕任五官中郎将。《三国志·武帝纪》:“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是为曹丕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肃18岁。

曹操专权日甚。《三国志·武帝纪》:“春正月,公还邺,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王肃师从宋忠。《三国志》本传曰:“年十八,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宋忠原为荆州学派的核心人物,学由今文而转向古文,这种学风深刻影响了王肃。王肃以古文为标榜,实亦附益今文,除受家学影响外,主要源于郑玄、宋忠,宋忠影响尤深。而“更为之解”则可见青年时期王肃治学即树立了标新而不立异的古文学风特点。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肃19岁。

曹操被策命为魏王。《三国志·武帝纪》:“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置尚书、侍中、六卿。”又引《魏氏春秋》曰:“以荀攸为尚书令……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曹操虽位为藩国,而权侔天子,是时汉室已名存实亡。

王粲改定巴渝舞歌,并作《太庙颂》。《宋书·乐志一》:“唯魏国初建,使王粲改作登哥(歌)及安世巴渝诗而已。”王粲考校歌曲,改创其辞,并作《太庙颂》,以歌魏德。

袁涣请曹操广收篇籍。《三国志·袁涣传》:“魏国初建,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涣言于太祖曰:‘今天下大难已除……以为可大收篇籍,明先圣之教,以易民视德,使海内斐然向风,则远人不服可以文德来之。’太祖善其言。”此亦可说明,曹操治国,乱则以刑法治,安则以文德教。

卫觊、王粲并魏制。《三国志·卫觊传》:“魏国及建,拜侍中,与王粲并典制度。”自此,魏国开始建立完整的礼乐典章制度,为后来曹丕禅汉奠定了体制上的基础。

王朗领魏郡太守。《三国志·王朗传》:“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肃20岁。

曹操二下求贤令,又置理曹掾属。《三国志·武帝纪》:十二月,“乙未,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又曰:‘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于是,置理曹掾属”。

蜀中经学复振。刘备破雒城,降刘璋,领益州牧,蜀中大定(《三国志·先主传》)。因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以许慈、胡潜为博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文,蜀中经学复振(《三国志·许慈传》《孟光传》《来敏传》)。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肃21岁。

曹操按军功封爵。《三国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又注引《魏书》曰:“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唯封爵号而不赐禄,“今之虚封,盖自此始”。虚封的意义乃在于:以爵位荣其身,昭示天下,牢笼人心。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肃22岁。

曹操进爵魏王。《三国志·武帝纪》:“三月壬寅,公亲耕藉田。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耕藉田”乃天子之事,曹操躬自为之,实乃僭越之行。

曹操确立治世以礼、乱世以刑的基本政治方略。《三国志·高柔传》:“魏国初建,为尚书郎,转拜丞相理曹掾。令曰:‘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魏国建,拜卫觊为侍中,与王粲并典制度(《三国志·卫觊传》)。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肃23岁。

献帝命曹操设天子仪仗;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操建立泮宫。《三国志·武帝纪》:“夏四月,天子命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五月作泮宫……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第一,曹操享有天子之仪仗,篡位之势已成。第二,作泮宫于邺城南,乃魏晋官学之始。

曹操三下求贤令。《魏书》曰:“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武帝纪》注引)

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卒。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文选》李善注引《典略》:“二十二年魏大疫,诸人多死,故太子与质书。”建安七子的先后辞世,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建安文学结束。此后,曹丕、曹植、曹叡独步文坛,诗文风格也为之转变。曹丕被立为太子后,曹植诗风变化尤为显著,忧生之嗟与超越现实,成为其诗文主调,下开正始之音。

曹丕作《典论》。刘汝霖考证:“马总《意林》引《典论》曰:‘余蒙隆宠,忝当上嗣,忧惶踧踖,上书自陈,欲繁辞博引,则父子之间不文也。’亦可证《典论》之作在丕为太子时”。[2]462故系之是年。

吉茂坐事被收。《魏略》:“吉茂字叔畅,冯翊池阳人,世为著姓……二十二年,坐其宗人吉本等起事被收。先是科禁内学、兵书,而茂皆有,匿不送官。及其被收,不知当坐本等,顾谓其左右曰:‘我坐书也。’会钟会相国证茂,本服第已绝,故得不坐。”(《三国志·常林传》注引)内学即谶纬之书。上禁谶纬及兵书事,因史料缺乏,难以确考时间。然这则材料的经学史意义重要。或因汉末乱起,为防止妖言惑众而禁谶纬之书,后来晋武帝于泰始五年,亦诏令禁止谶纬之学。这种政治文化政策,客观上却造成了夹杂着谶纬神学的今文经学的衰落,魏晋谶纬几成绝学,亦不无原因。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肃24岁。

曹操诏令择寿陵于西门豹祠西。《三国志·武帝纪》:“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肃25岁。

是年,刘备称汉中王,乃蜀立国之始。

曹丕治魏讽之狱,王粲、宋忠之子连坐。《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王粲、宋忠之子皆与其中。

吴陆绩卒于官,年三十二。绩字公纪,吴人。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该览。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善。孙权统事,出为郁林太守。军政之暇,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绩约生于汉中平五年(188),卒年三十二,故当在是年[2]466。

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公元220),肃26岁。

曹操驾崩,作《遗令》。《三国志·武帝纪》:“春正月……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曹丕继魏王位,诏令曰:“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三国志·文帝纪》)这是曹丕继位后第一次下诏重视经学(六艺),标志着曹魏学风转向之开始。

十月曹丕禅汉,是为魏文帝,改元黄初。

曹丕以邯郸淳、苏林为博士给事中。《魏略》曰:“黄初初,以淳为博士给事中。”又曰:“黄初中,(林)为博士给事中。”(《三国志·王粲传》注引)

王象封列侯,领秘书监,受诏撰《皇览》,韦诞、刘劭、缪袭等均参与撰述。事见《三国志·杨俊传》《刘劭传》《隋书·经籍志三》。

王肃初出仕,任散骑常侍、黄门侍郎。《王肃传》曰:“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具体时间无考。然曹丕袭父位,嗣魏王,为取得世族支持,听取陈群建议,颁布九品中正制,为世族子弟打开仕途通道。是年二月,“置位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王肃出仕任散骑常侍,当在是时。是时丕为魏王。

王朗为御史大夫,上疏谏育民省刑。文帝即位后,进为司空,始为安陵亭侯,进封乐平乡侯,上疏谏游猎(《三国志·王朗传》)。

黄初二年(公元221),肃27岁。

刘备称帝,改元章武。

正月,魏郊祀天地明堂。壬午,曹丕下诏曰:“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三国志·文帝纪》)是乃曹丕即位后第一次下令奉祀孔子,以“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高度评价孔子,标志着曹魏政治文化转向崇儒重经,其经学史意义重大。

魏改汉乐。《宋书·乐志一》:“文帝黄初二年,改《巴渝舞》曰《昭武舞》,宗庙《安世乐》曰《正世乐》,《嘉至乐》曰《迎灵乐》,《武德乐》曰《武颂乐》,《昭容乐》曰《昭业乐》,《云翘舞》曰《凤翔舞》,《育命舞》曰《灵应舞》,《武德舞》曰《武颂舞》,《文始舞》曰《大韶舞》,《五行舞》曰《大武舞》。其众歌诗,多即前代之旧。”

邯郸淳篆刻石经,寻卒。《水经注》卷十六:“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正始)石经古文,转失淳法。”由此可证,邯郸淳在魏初曾撰写石经。或因战乱,熹平四年蔡邕所撰古文石经已遭毁灭,文帝令淳重刻之,立于太学。石刻经书,一方面为太学生提供统一规范的经学文本,另一方面也使经学走出国家秘阁,加速了经学的社会传播。

黄初三年(公元222),肃28岁。

曹丕诏令以“儒通经术,吏达文法”为标准选拔官吏。《三国志·文帝纪》:“三年春正月丙寅朔,日有蚀之,庚午,行幸许昌宫。诏曰:‘今之计考,古之贡士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由此可见,刑德兼治,以学为体,以术为用,亦是曹丕基本国策。

孙权称帝,改元黄武。

吴以唐固为议郎。固字子正,丹阳人,修身积学,称为儒者。注《国语》《公羊传》《榖梁传》,讲授常数十人(《三国志·阚泽传》注引《吴录》)。唐固经学对东吴影响甚巨,东吴显达者多出自门下。其经学以今文为主,与青州之学、荆州之学大相径庭。

黄初四年(公元223),肃29岁。

刘备去世,禅即帝位,改元建兴。

曹丕诏令荐举贤才。《三国志·文帝纪》:“夏五月,有鹈鹕鸟集灵芝池。诏曰:‘此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恭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贤智之士,处于下位乎?否则斯鸟何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才、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是乃曹丕即事发挥,诏令荐举贤才、隐士。

隗禧为谯王郎中。《魏略》:“隗禧字子牙,京兆人也……黄初中,为谯王郎中。王宿闻其儒者,常虚心从学,禧亦敬恭以授……拜郎中,年八十余。以老处家,就之学者甚多。禧既明经,又善星官……豢又尝从问《左氏传》,禧答曰:‘欲知幽微莫若《易》,人伦之纪莫若《礼》,多识山川草木之名莫若《诗》。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豢因从问《诗》。禧说:‘齐、韩、鲁、毛四家义,不复执文,有如讽诵。’又撰作《诸经觧》数十万言,未及缮写而得聋。后数岁,病亡也。”(《三国志·王肃传》注引)隗禧学兼今古文,乃当时名儒。其尚学而重术,对曹魏学风影响甚深,告老还乡亦以授学为务,曹魏私学之盛,于此可见。

蜀益州牧诸葛亮以谯周为劝学从事(《三国志·谯周传》),以尹默为谏议大夫(《三国志·尹默传》)。谯周学兼今古文,乃蜀中经学第一大家;尹默受学荆州学派,以古文为主。

吴虞翻因语忤孙权,徙于交州(《三国志·虞翻传》),且设馆教授门徒,成为交州学派的殿军。

黄初五年(公元224),肃30岁。

曹魏立太学,制五经课试法,置博士;又诏令禁设非礼之祭。《三国志·文帝纪》:“三月,行自许昌,还洛阳宫。夏四月,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榖梁》博士。”“十二月,诏曰:‘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辰五行,名山大川,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第一,立太学、制五经课试法,是从国家教育和考官制度上,确立经学独尊的地位。第二,诏令禁止非祀之祭,巫祝之言,实质上是恢复古代礼仪制度,罢黜方士邪说,对于纯粹儒学,倡导古文经学的学风也有潜在影响。

黄初六年(公元225),肃31岁。

吴以程秉守太常。秉初为士燮长史,孙权闻其名儒,以礼征,拜太子太傅。“黄武四年(即黄初六年),权为太子登娉周瑜女,秉守太常,迎妃于吴。”秉为东吴经学名家,学师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经学大义,遂通五经。既受交州之学的霑溉,亦为交州之学的成员。著《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等(《三国志·程秉传》)。

黄初七年(公元226),肃32岁。

文帝曹丕驾崩,年四十。《三国志·文帝纪》:“五月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初,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又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从,凡千余篇号曰《皇览》。”文帝为维护中央专制集权,推行独尊经学的文化政策,集学者编撰《皇览》,以为儒生研习经学的范式。然因其英年早逝,并未建立起中央专制集权的一元政治文化。

明帝曹叡继位,改元。

吴薛综为合浦交阯太守(《三国志·薛综传》)。具体时间史籍无考,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系于是年。

太和元年(公元227),肃33岁。

明帝郊祀先帝。“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三国志·明帝纪》)

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三国志·高堂隆传》:初,隆为平原王曹叡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

高柔上疏,请以博士的学行优劣而择用之。《三国志·高柔传》:“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时博士执经,柔上疏曰:‘臣闻遵道重学,圣人洪训;褒文崇儒,帝者明义。昔汉末陵迟,礼乐崩坏,雄战虎争,以战阵为务,遂使儒林之群,幽隐而不显。太祖初兴,愍其如此,在于拨乱之际,并使郡县立教学之官。高祖即位,遂阐其业,兴复辟雍,州立课试,于是天下之士,复闻庠序之教,亲俎豆之礼焉。陛下临政,允廸叡哲,敷弘大猷,光济先轨……臣以为博士者,道之渊薮,六艺所宗,宜随学行优劣,待以不次之位。敦崇道教,以劝学者,于化为弘。’帝纳之。”第一,高柔上疏明帝,进一步强化曹魏崇儒尚经的文化政策;第二,充分肯定了曹操在拨乱之际设立郡县之学的意义;第三,回顾了曹丕经学文化建设对于社会教化的贡献;第四,建议以“学行优劣”作为选官标准,“帝纳之”则说明这一上疏,影响了此后曹魏选官制度。

明帝改制礼乐。《宋书·乐志一》:“明帝太和初,诏曰:‘礼乐之作,所以类物表庸而不忘其本者也。凡音乐以舞为主,自黄帝《云门》以下,至于周《大武》,皆太庙舞名也。然则其所司之官,皆曰太乐,所以总领诸物,不可以一物名。武皇帝庙乐未称,其议定庙乐及舞,舞者所执,缀兆之制,声哥之诗,务令详备。乐官自如故为太乐。’太乐,汉旧名。后汉依谶改大予乐官,至是改复旧。”曹叡改“后汉依谶改大予乐官”而复其旧称,其间也包含对东汉谶纬之学的否定,与其抑黜浮华学风是相一致的。

何晏以浮华为曹叡所抑黜。《三国志·何晏传》:“南阳何晏、邓飏……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此事时间难以确考,姑系是年。

卫觊奏请立律博士。《三国志·卫觊传》:“明帝即位……觊奏曰:‘九章之律,自古所传。断定刑罪,其意微妙。百里长吏,皆宜知律……请置律博士,转向教授。’事皆施行。”九章之律乃指《汉律九章》。汉高祖践祚之后,相国萧何依照秦代旧制,制订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等九篇法典。置律博士,教授诸生,实际上是传播法典、强化吏治的以法治国意识。

太和二年(公元228),肃34岁。

明帝诏郡国以经学贡士。《明帝纪》六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勅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固然与经学人才匮乏有关,但亦可见对经学之推重,经学取士制度之完善。

王朗卒,肃袭父爵。《三国志·王朗传》:“朗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咸传于世。太和二年薨,谥曰成侯。子肃嗣。”朗卒于是年十一月。朗本名严,后改名为朗。是汉末魏初朝廷重臣,位至三公,也是著名的经学家。早年师从杨赐,习今文经学,晚年转向古文经学,其学风之变深刻影响了王肃。

太和三年(公元229),肃35岁。

肃拜散骑常侍,其经学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三国志·王肃传》曰:“太和三年,拜散骑常侍。”又《三国志·王基传》曰:“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可见,王肃经学形成自己的特点,并深刻影响朝廷礼仪制度,是在此年拜散骑常侍之后。自此以后,王肃遍注诸经,论定朝仪,匡正得失,修正郑玄旧说,在经学上开始崭露头角,并开始引发郑学、王学之争。

卫觊卒,谥曰敬侯。《古文苑》卷十七所载牟准《卫敬侯碑》:“所著述故训及文笔等甚多,皆已失坠。所著《孝敬固》,而《仓颉碑》,大篆书,在左冯翊利阳亭南道旁。”故训指经学著作,文笔是指文学创作。六朝以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魏改制鼓吹乐十二曲(《晋书·乐志下》)。吴亦使韦昭制鼓吹乐十二曲(《晋书·乐志下》)。第一,无论魏抑或吴,改制鼓吹乐十二曲,皆以歌颂君主的丰功伟业为主体,既显曹魏、东吴开国立基之辉煌历史,乐府的史学化倾向进一步彰显,对魏晋谀颂文学有深刻影响。第二,所改之鼓吹曲,原为“短箫铙歌”,叙战阵之事,改制之后,则具有浓郁的宗庙音乐的审美属性。

吴张昭著《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三国志·张昭传》)。

太和四年(公元230),肃36岁。

曹真征蜀,肃上疏谏止之。《三国志·王肃传》曰:“四年,大司马曹真征蜀,肃上疏……于是遂罢。”又上疏论述礼制:“宜遵旧礼,为大臣发哀,荐果宗庙。”事皆施行。

肃又《上疏陈政本》援引《甘誓》《周官》《礼记》,强调“官必有职,职任其事”“设官分职,申命公卿,各以其事”“六卿典事”“复五日视朝之仪,使公卿尚书各以事进,废礼复兴,光宣圣绪”。

明帝诏令抑黜浮华,以经学取士。《三国志·明帝纪》:“春二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明帝继承文帝的国家文化政策,罢黜浮华,崇尚实学。其核心是尊经,其学风乃务实。

董遇迁官大司农。《王肃传》注引)《魏略》曰:“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者。”是时,朝廷以遇及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等七人为儒宗。

刘劭征拜骑都尉,作《新律十八篇》《序略》《律略论》(《三国志·刘劭传》)。

吴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三国志·孙权传》)。此乃东吴王室设立的官学。

太和五年(公元231),肃37岁。

三月,曹真卒,肃上表论临吊之礼。《三国志·明帝纪》:“(太和)五年……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肃上《请为大司马曹真临吊表》请求明帝按照古礼临吊,“可依旧礼,为位而哭之,敦睦宗族” 。

是年,王肃女王元姬嫁司马昭。《晋书·后妃传上》:“文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郯人也。父肃,魏中领军、兰陵侯……年十二,朗薨……既笄,归于文帝,生武帝。”朗薨于太和二年(228),古代女子十五而笄,故系是年。

太和六年(公元232),肃38岁。

肃答明帝嘉瑞改元之象。明帝东巡,途过繁昌(今河南临颍)时,诏问:“受禅碑生黄金白玉,应瑞不?”肃奏曰:“以始改之元年,嘉瑞见于践祚之坛,宜矣。”[3]1176

肃引《春秋》陈禘告除服之礼。武宣皇后太和四年崩,至六年三月,有司以今年四月禘告,肃援引《春秋》,请“今当计始除服日数”,并答尚书难,陈殷祭之礼[3]1176。

曹植卒。《三国志·陈思王传》:“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青龙元年(公元233),肃39岁。

吴虞翻卒。《三国志·虞翻传》:“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注引《翻别传》曰:“翻放弃南方……以典籍自慰,依《易》设象,以占吉凶。又以宋氏解《玄》颇有缪错,更为立法,并著《明扬释宋》,以理其滞。”虞翻有《周易注》九卷、《春秋外传 国语注》二十一卷、《论语注》十卷。

青龙二年(公元234),肃40岁。

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肃上疏,援引古礼,陈述“榇敛之制,舆徒之饰,皆同之于王者,是故远近归仁,以为盛美。且汉总帝皇之号曰皇帝。有别称帝,无别称皇……今以赠终,可使称皇,以配其谥”[3]1177。 山阳公即被废之汉献帝。四月,明帝追谥曰“汉孝献皇帝”,葬以汉礼。

青龙三年(公元235),肃41岁。

肃上表陈述郎官秩位,以崇儒术。肃《论秘书郎表》,援引古例,认为“中书郎在尚书丞郎上,秘书丞郎宜次尚书郎下……此陛下崇儒术之盛旨也”。事在青龙中[4]227,青龙凡五年,姑系之是年。

青龙四年(公元236),肃42岁。

肃以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三国志·王肃传》曰:“后肃以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太平御览》又载:“青龙之末,主者启选秘书监……诏肃以常侍领焉。”[4]227又《明帝纪》曰:“夏四月,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故肃迁官当于是年,或稍后。

景初元年(公元237),肃43岁。

魏改正朔服色。《三国志·明帝纪》:“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马,建大赤之旂,朝会建大白之旗。改太和历曰景初历。其春夏秋冬孟仲季月,虽与正岁不同,至于郊祀、迎气、礿祠、蒸尝、廵狩、蒐田、分至启闭、班宣时令、中气早晚、敬授民事,皆以正岁斗建为历数之序。”又注引《魏书》:“初,文皇帝即位,以受禅于汉,因循汉正朔弗改。帝在东宫著论,以为五帝三王,虽同气共祖,礼不相袭,正朔自宜改变,以明受命之运。及即位,优游者久之。史官复著言宜改……议者或不同。帝据古典,甲子诏曰:‘夫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登降周旋,终则又始。故仲尼作《春秋》,于三微之月,每月称王,以明三正迭相为首。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其改靑龙五年三月为景初元年四月。’”魏晋时期,今文经学特别是谶纬之学衰落,但是以《春秋》灾异并羼杂有《易》学、五行说的阴阳之学依然盛行,改正朔、易服色即是阴阳家的主张。每一王朝易代也必然藉三统、五行说以证明其合理性。

肃上疏谏止大兴宫室。青龙年间,明帝即大规模修建洛阳宫殿,百姓因服劳役而失农时,杨阜、高堂隆等数次切谏而未果。直至景初,犹兴宫室而不辍,故肃疏谏之。《三国志·王肃传》:“景初间,宫室盛兴,民失农业,期信不敦,刑杀仓卒。肃上疏。”又陈疏:“诸鸟兽无用之物,而有刍谷人徒之费,皆可蠲除。”《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曰:“是岁……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山。”董寻亦上书谏止。王肃上书当在是年。

司徒陈矫薨,王肃议其服丧。《三国志·陈矫传》:“景初元年薨。”矫本生于刘氏,养于陈氏。及其薨,刘氏弟子疑其所服,以问王肃。肃依据古礼,答其所问[3]1180。

魏改宗庙乐制。《三国志·明帝纪》:“有司奏: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武之舞。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毁,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制。”

景初二年(公元238),肃44岁。

肃答明帝问,阐释君主宽宥臣下之道。《三国志·王肃传》曰:“帝尝问曰:‘汉桓帝时,白马令李云上书言:帝者,谛也。是帝欲不谛,当何得不死?’肃对曰:‘但为言失逆顺之节,原其本意,皆欲尽心,念存补国。且帝者之威,过于雷霆,杀一匹夫,无异蝼蚁。宽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广德宇于天下。故臣以为杀之未必为是也。’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记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此则材料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王肃反对苛政,提倡君主宽宥仁爱之心,对曹魏政治有积极影响。第二,王肃辨别司马迁与汉武帝的恩怨,赞美司马迁实录的史学精神,批评武帝之“隐切”,这种不为尊者讳的批判锋芒,在大臣中是极为少见的。这一点多为研究王肃者所忽略。附带要说的是:《史记》传至曹魏,尚缺《孝景本纪》《孝武本纪》两篇。可见今本《史记》的此两篇,既非司马迁原作,亦非褚少孙所补。究竟何人所作,或为史学可考之学术疑案也。

刘劭作《都官考课之法》。《通志·选举略》:“自明帝太和之后,俗用浮靡,递相标目,而夏侯、诸葛、何、邓之俦,有‘四聪’‘八达’之称。帝深忌嫉之,于是恶士大夫之有名声者,或禁锢废黜以惩之。吏部尚书卢毓奏曰:‘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称相进退,故真伪混杂也。’帝遂诏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之法》,以考核百官焉。”[5]1253《三国志·刘劭传》:“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明帝罢黜浮华,其深层原因在于:所谓“四聪”“八达”之类,乃是汉末清流之遗风。汉末清流品核公卿,考量执政,激扬政治,本身既是对皇权政治的解构,也是对皇权专制的挑战。罢黜浮华,即向王公大臣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必须维护中央专制集权的绝对权威,并且制定官吏考课之法,将其制度化。

高堂隆卒。《三国志·高堂隆传》:“景初中,帝以苏林、秦静等并老,恐无能传业者。乃诏曰:‘昔先圣既没,而其遗言余教著于六艺。六艺之文,礼又为急,弗可斯须离者也’……方今,宿生巨儒,并各年高。教训之道,孰为其继?昔伏生将老,汉文帝嗣以晁错。谷梁寡畴,宣帝承以士郎。其科郎吏高才解经义者三十人从光禄勋。隆散骑常侍林、博士静,分受四经三礼,主者具为设课试之法。夏侯胜有言: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今学者有能究极经道,则爵禄荣宠不期而至,可不勉哉!’数年隆等皆卒,学者遂废。”

明确提出“六艺之文,礼又为急”,说明明帝重建儒家政治、伦理秩序的愿望非常迫切,尊崇经学的目的仍在于中央专制集权;强调“学者有能究极经道,则爵禄荣宠不期而至”,亦说明以“诱于利禄”网罗人才,也是曹魏的基本国策。汉代“诱于利禄”是独尊儒术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也是成功的经学家一种教育诸生的手段,至曹魏则成为王朝标榜的一种政治口号。这也隐约地透出两点历史信息:第一,明帝以“遽追秦皇、汉武”(《明帝纪》史臣评)的政治心态,渴望重振两汉以来的中央专制集权,然而时势迁变,曹魏王朝的集权专制,不仅无法重建明帝所向往的“汉官威仪”,而且已经潜隐着政治集团挑战的内在危机。第二,明帝赤裸裸地将独尊经学、“诱于利禄”的政治口号,引士林进入其政治弓彀之中,至少已隐约说明明帝以后士林政治激情的消退,士风与建安前期露才扬己、求为世用已是不同。由此可见,明帝虽无汉武、魏武的雄才大略,却也洞察君主治政御臣的方略。然而,明帝英年早逝,宏图未展,惜乎!

景初三年(公元239),肃45岁。

是年正月丁亥,明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殡于九龙殿,王肃依据古礼,作《答尚书难》[3]1180。齐王曹芳继位,改元。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三国志·明帝纪》)。葬明帝于高平陵,齐王芳即位,是年十二月,刘劭著《乐论》。《三国志·刘劭传》:“臣学寡识浅,诚不足以宣畅圣旨,著定典制。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会明帝崩,不施行。”

正始元年(公元240),肃46岁。

肃出为广平太守,下教问处士张珔家。《三国志·张珔传》:“是岁,广平太守王肃至官,教下县曰:‘前在京都,闻张子明,来至问之,会其已亡,致痛惜之。此君笃学隐居,不与时竞,以道乐身……愍其耄勤好道,而不蒙荣宠,书到,遣吏劳问其家,显题门户,务加殊异,以慰既往,以劝将来。’”张珔卒于正始元年,肃是年到任。明帝去世,浮华趋竞之风渐起,并终成风气。王肃出守广平,旌扬处士,显然是有其深层政治含义的。

正始二年(公元241),肃47岁。

肃征拜议郎,为侍中,迁太常。《王肃传》载:“公事征还,拜议郎。顷之,为侍中,迁太常。”或在是年,或稍后。

二月,王肃受诏祭祀孔子。《三少帝纪》载:“帝初通《论语》,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

正始三年(公元242),肃48岁。

肃上书陈殷祭之礼,以《左传》之义驳郑玄据《春秋》以定祭祀之礼。书曰:“如郑玄言,各于其庙,则无以异四时常祀,不得谓之殷祭……是以《左传》所谓‘禘于武宫’,又曰‘尝禘于庙’,是四时祀非祭之禘也。郑斯失矣。至于经所谓禘者,则殷祭之谓,郑据《春秋》,与大义乖。”[3]1178此则材料明确说明,肃论朝典,乃据古文经学以驳郑玄。与《孔子家语序》论郑玄,“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可以互相发明。

正始四年(公元243),肃49岁。

王弼注《老子》,往谒吏部郎裴徽。《世说新语·文学》:“时裴徽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刘汝霖考证:“《王弼传》谓弼年未弱冠往谒裴徽,考弼之十九岁在正始五年。然考……(管)辂年三十六谒冀州刺史裴徽。辂卒于甘露元年,寿四十八,则其三十六岁时正在正始五年,其时裴徽为冀州刺史,故知其为吏部郎时必在前,而弼谒之,亦必在前。细玩二人问答,似王弼已注《老子》者。”[2]512所考甚是。

正始五年(公元244),肃50岁。

肃与太尉蒋济、司农桓范论及时政,见“正始八年”条考证。是时,曹爽集团虽专擅朝政,但司马氏集团尚可与之抗衡。姑系是年。

何晏作《道德论》。刘汝霖考证曰:“《世说》载王弼未弱冠往见何晏,可考其事必在正始六年之前。又谓晏本注《老子》,及见王注,乃止不注而作《道德论》,是作《道德论》在王注《老子》之后也。”[2]514所考甚是。

蜀文立为州从事。《晋书·文立传》:“文立字广休,巴郡临江人也。蜀时游太学,专《毛诗》、‘三礼’,师事谯周,门人以立为颜回,陈寿、李虔为游夏,罗宪为子贡。仕至尚书。”是年,刺史费祎命立为从事。

正始六年(公元245),肃51岁。

王朗《易传》立于学官。《沙帝纪》:“十二月,辛亥,诏故司徒王朗所作《易传》,令学者得以课试。”

何晏著《论语集解》。刘汝霖考证:“与晏共上此书者有光禄大夫郑冲、侍中荀觊等四人。考《晋书》……可知冲之为光禄大夫、觊之为侍中,必不在正始初年……晏之上此书,至晚亦必在是年。”[2]516所考甚是。

正始七年(公元246),肃52岁。

齐王芳帝讲经学,使王肃祭祀孔子。《沙帝纪》:“冬十二月,讲《礼记通》,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是时,肃官太常。

刘劭执经讲学,另撰《人物志》。《三国志·刘劭传》:“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凡所撰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余篇。卒,追赠光禄勋。”劭之生卒、执经讲学、《人物志》成书(1),具体时间不详,姑系是年。

立三体石经,立于太学。《后汉书·蔡邕传》:“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三体,指古篆隶三体。具体时间无考,是时正始经学发展尤为君主所重,故系之是年。

正始八年(公元247),肃53岁。

肃免官。《王肃传》仅记“坐宗庙事免”,未言肃被免官时间。考《王肃传》,在“顷之,为侍中,迁太常”句后,又记曰:“时大将军曹爽专权,任用何晏、邓飏等。肃与太尉蒋济、司农桓范论及时政,肃正色曰:‘此辈即弘恭、石显之属,复称说邪!’爽闻之,戒何晏等曰:‘当共慎之!公卿已比诸君前世恶人矣。’坐宗庙事免。”可见,王肃免官与触犯曹爽集团有关。另外,王肃女嫁司马昭,免官亦可能与此事有关。而曹爽能够将其罢官,当是在其专擅朝政、司马氏集团暂时韬晦之时。曹爽与司马懿同受明帝遗诏辅佐曹芳,据《三国志·曹爽传》载:“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及晏等进用,咸共推戴,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于人……诸事希复由宣王。宣王遂称疾避爽。”可见,曹爽受遗诏辅政之初,并未专权。专擅朝政在正始八年表现最为炽烈。又《晋书·宣帝纪》:“(正始)八年……曹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所以,王肃免官可能在此年,或稍后。

正始九年(公元248),肃54岁。

王基作《时要论》。《三国志·王基传》:“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也……散骑常侍王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迁安平太守,公事去官,大将军曹爽请为从事中郎,出为安丰太守……时曹爽专柄,风化陵迟,基著《时要论》,以切世事。以疾征还,起家为河南尹,未拜,爽伏诛。基尝为爽官属,随例罢……是岁(景元二年)基薨,追赠司空,谥曰景侯,子徽嗣。”

王弼补尚书郎。《三国志·钟会传》:“初,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又注引《王弼传》:“于时何晏为吏部尚书,甚奇弼。叹之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正始中,黄门侍郎累缺,晏既用贾充、裴秀、朱整,又议用弼。时丁谧与晏争衡,致高邑王黎于曹爽。爽用黎,于是以弼补台郎……弼天才卓出,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性和理,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其论道,附会文辞,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补尚书郎是在曹爽专权后期,故系之是年。

正始十年、嘉平元年(公元249),肃55岁。

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铲除曹爽集团。《沙帝纪》:“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车驾谒高平陵,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戊戌,有司奏收黄门张当,付廷尉,考实其辞,爽与谋不轨。又尚书丁谧、邓扬、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大司农桓范,皆与爽通奸谋,夷三族。”一直隐忍韬晦的司马懿,抓住曹爽离开京城、陪同曹芳祭扫高平陵之机,发动宫廷政变,一举铲除曹爽集团,自此权归司马,曹魏政权已名存实亡。是年四月乙丑,改年。

肃官拜光禄勋。《王肃传》在“坐宗庙事免”句后,又记曰:“后为光禄勋。”以事理推之,王肃因触犯曹爽而免官,高平陵事变后,原曹爽政敌,倾向司马氏集团者,皆获任用,故王肃官拜光禄勋,当在曹爽失势、司马氏集团专权之后,故系之是年。

肃复任太常,《三少帝纪》“以太傅司马宣王为丞相,固让乃止”,注引孔衍《汉魏春秋》曰:“诏使太常王肃册命太傅为丞相。”可知是年王肃任太常,是乃王肃免官之后而官复太常之职。

嘉平二年(公元250),肃56岁。

王肃作《孔子家语解》。其《序》曰:“郑氏学行五十载矣。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然世未明其欵情,而谓其苟驳前师,以见异于人。乃慨然而叹曰:‘岂好难哉?予不得已也。’圣人之门,方壅不通,孔氏之路,枳棘充焉,岂得不开而辟之哉!若无由之者,亦非予之罪也。是以撰经礼,申明其义。及朝论制度,皆据所见而言。”是《序》或有自我溢美之嫌,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的求实学风,“苟驳前师,以见异于人”的学术魄力以及求真精神,还是应该推许的。自此,王肃以曹魏经学第一大家登上学术舞台,影响了魏晋经学的发展走向。

嘉平三年(公元251),肃57岁。

太傅司马宣王(懿)薨。《三国志·明帝纪》: “五月……戊寅,太傅司马宣王薨。以卫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嘉平四年(公元252),肃58岁。

钟会撰《四本论》。《世说新语·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注引《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论人物才性,发端于汉末许劭兄弟的“月旦评”,发展于刘劭《人物论》,成熟于玄学鼎盛之时。既是魏晋玄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物风度的理论化标志。

嘉平五年(公元253),肃59岁。

肃迁官河南尹。《王肃传》曰:“时有二鱼长尺,集于武库之屋,有司以为吉祥。肃曰:‘鱼生于渊而亢于屋,介鳞之物失其所也。边将殆有弃甲之变乎?’其后果有东关之败。徙为河南尹。”肃徙河南尹是在东关之败以后,考《三少帝纪》:嘉平四年“夏五月,鱼二,见于武库屋上。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等征吴。十二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败众军于东关”。东关之败在嘉平四年十二月。王肃徙官河南尹当在此后,故系之是年。

嘉平六年、正元元年(公元254),肃60岁。

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归藩。《三少帝纪》:“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于宗庙,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是日迁居别宫,年二十三。使者持节送卫,营齐王宫于河内[之]重门,制度皆如藩国之礼。”

十一月,王肃受命,迎曹髦入宫,改元。《王肃传》:“嘉平六年,持节兼太常,奉法驾,迎高贵乡公于元城。”髦乃文帝曹丕孙,东海定王王霖子。正始五年,封郯县高贵乡公。

又是年,白气经天,肃劝司马景王曰:“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唱乱者先亡矣。”

正元二年(公元255),肃61岁。

肃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王肃传》曰:“明年春,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景王从之,遂破俭、钦。后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增邑三百,并前二千二百户。”俭、钦起事在是年,故王肃迁官亦当在是年。

司马景王(师)薨,司马文王为大将军。《三少帝纪》:“司马景王薨于许昌。二月丁巳,以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曹髦入太学,讲《尚书》。《三少帝纪》:“九月庚子,讲《尚书》业终,赐执经亲授者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各有差。”

甘露元年(公元256),肃62岁,卒。

《王肃传》:“甘露元年薨,门生缞绖者以百数。追赠卫将军,谥曰景侯。”肃有八子, 其显达者有恽、恂、虔、恺四人。“子恽嗣, 恽薨, 无子, 国绝……咸熙中, 开建五等, 以肃著勋前朝, 改封恂。”

王肃经学著作,前文有考。其所存之文,除上所涉及以外,较重要的奏疏尚有《上疏请恤役平刑》《议祀圆丘方泽宜宫县八佾舞》《郊庙乐舞议》《告瑞祀天宜以地配议》《祀五郊六宗及厉殃议》《已迁主讳议》《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衰议》《王侯在丧袭爵议》等。可参见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二十三。

王肃经学著作三十种。《易》类二种:《隋书·经籍志一》载《周易注》十卷,《周易音》不分卷。《书》类五种:《隋书·经籍志一》载《尚书注》十一卷,《尚书驳议》五卷,《尚书音》,《尚书义问》三卷(2);又《唐书经籍艺文合志》另载《尚书答问》三卷,或为抽取《尚书义问》独立成篇,疑不能明,录以备考。《诗》类五种:《隋书·经籍志一》载《毛诗注》二十卷,《毛诗义驳》八卷,《毛诗奏事》一卷,《毛诗问难》二卷;又《经典释文·叙录》载《毛诗音》。《礼》类十一种:《隋书·经籍志一》载《周官礼注》十二卷,《仪礼注》十七卷,《丧服经传注》一卷,《丧服要记注》一卷,《礼记注》三十卷,《礼记音》一卷,《祭法》五卷,《明堂议》三卷;又《唐书经籍艺文合志》《通志·艺文略》另载《仪礼音》二卷(《补三国艺文志》作一卷);侯康《补三国艺文志》另辑《周礼音》一卷;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另辑《丧服变除》一卷,此书又有《三礼音》三卷,当是王肃注《礼》音的合编本。《春秋》类二种:《隋书·经籍志一》载《春秋左氏传注》三十卷,《春秋外传章句》一卷,其“外传”云云,或为辑录“三传”以外的史料,以阐释《春秋》,按照三国注经常例,“外传”即指《国语》。《孝经》类一种:《隋书·经籍志一》载《孝经解》一卷。《论语》类四种:《隋书·经籍志一》载《论语注》十卷,《论语释驳序》二卷,《孔子家语》二十一卷(《唐书经籍艺文合志》作十卷)(3),《圣证论》十二卷。其他儒学类二种:《隋书·经籍志三》载《扬子太玄经》七卷,《王子正论》十卷。

此外,《三国志》本传载:“论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余篇。”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名之曰《魏朝仪》;《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肃《玄言新记道德》二卷(按:此书或为阐释《道德经》之作);《中国丛书综录》著录《魏台访议》一卷(此书或为《魏朝仪》,疑不能明)。

总括史书所载,王肃注解经学著作三十种,儒学类著作共二种,至隋代已亡佚八种。另有《魏朝仪》《玄言新记道德》《魏台访议》,内容不详。

通过王肃行迹考察可见:第一,王肃出身世族,除曹爽专权时曾受短暂挫折外,基本上仕途得意,官职屡迁,这在本质上折射了魏官僚体制以世族为核心的特点,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从建安到黄初以后官僚体制的变化。第二,王肃奏疏几乎涉及魏所有重大事件,而且每件奏疏几乎均是引述古文经学以证今,这既可看出其经学思想的立足点乃在通经致用,也说明了王肃经学对魏典章制度所产生的影响。第三,作为魏一代名臣之后的著名经学家王肃,在魏晋易代之际,迅速从曹爽集团中抽身,而投靠司马氏集团,这固然与魏末士人人格操守去就两可、准的无依的士风有一致之处,但是王肃主张对臣下施行宽宥仁政,崇尚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学精神,公开指责汉武帝“隐切”的残忍,强调执政者“修己以安百姓”“唱乱者先亡”,都对曹魏政治产生积极影响。关于其经学的特点及其影响,可参阅拙著《魏晋经学与诗学》上卷《魏晋经学考》(中华书局2018年版)相关内容。

注 释:

(1)王晓毅《〈人物志〉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认为:“《人物志》形成于黄初—青龙之际,是为了配合选举制度改革而作,保留了有关曹魏九品中正制草创时期的宝贵信息”(《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可备一说。

(2)《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尚书驳议》五卷,王肃撰。梁有《尚书义问》三卷,郑玄、王肃及晋五经博士孔晁撰。”

(3)此书清人定为伪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一曰:“故王柏《家语考》曰:四十四篇之《家语》,乃王肃自取《左传》《国语》《荀》《孟》二戴《记》,割裂织成之,孔衍之序,亦王肃自为也。”

[1]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卷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二十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4]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三:第四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Study on the Chronicle Life of Wang Su

LIU Yun-h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Media,Bozhou University,Bozhou 236800 Anhui)

Wang Su was born in the late of Han dynasty and died in the late of Wei dynasty, whose life spanned two historical transitional periods from Han to Wei dynasty and from Wei to Jin dynasty, which was not only a turbulent and dark period but also a time of Chinese culture change and social transition. During the perio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experienced the rise from decline and gradually stepped into prosperity. Wang Su was the first master of Confucian classics after Zhang Xuan, who wrote many books o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was listed as a scholar, who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study of the chronology form of Wang Su’s chronicles not only can reflect the political changes from the late Han Dynasty to the late Wei Dynasty, but also reveal the history of rise and fall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this period. Therefore, by means of exploring and studying, the chronicle sets the historical event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olicies tha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classics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late Wei under the master of genealogy, which can intuitively present the difficult process of Confucian classics of Wei and Jin from decline to prosperity.

Wang Sun; Zheng Xuan; Wei and Jin; Confucian classics

2018-05-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08BZW03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化视域下的陆机陆云研究”(15YJA751018)。

刘运好,男,安徽六安人,亳州学院特聘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5.01

I206

A

1004-4310(2018)05-0001-14

猜你喜欢

三国志经学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元代朱子后学经学著述整理之特色
梦回三国,忆英雄往事——探访“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大话三国志
经学还是子学?——对政治儒学复兴之路的一些思考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经学素养对刘桢生平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经学史研究专辑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