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于降低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观察
2018-04-04彭莉李小华
彭莉 李小华
(云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北 孝感 432500)
急诊医疗中心是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和护理任务最繁重的医院科室之一,是几乎所有急诊病人进入医院治疗的初始路径。急诊科的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一个缩影,直接反映医院急诊医疗、生命保障工作质量和医护人员素质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要求。急诊内科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如果护理不得当,非常容易引起纠纷[1],在给护士和患者带来麻烦的同时,医院的名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急诊科开展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我院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急诊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良好,现在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的200例急诊内科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100例纳入观察组,100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年龄在17~74岁之间,平均年龄44.15±7.22岁,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3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25例,脑卒中22例,急性中毒2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43.68±7.05岁,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28例,脑卒中24例,急性中毒20例。两组患者的病种、病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内科常规护理:①接诊过程中的基础护理,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尽力为抢救患者提供时间;②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必要辅助检查,为患者病情确诊提供参考,为临床准确制定救治措施提供依据;③急诊室实施常规娴熟的护理操作,进行医护配合,保障救治效果。
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内科优质护理:①接诊环节优质护理:护士要注重服务态度,进行微笑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应学会用病人的角度思考,从根本上为患者服务。护理人员在急诊科设置分诊站,合理分流患者,避免造成“扎堆”现象。在分诊站配备专人配合患者尽快到达急诊室,为危重症救治争取时间。由于急救科室的特殊性,到本科室的就诊患者特点都是病情危急,因此应相应地减少相关的就诊程序,例如,可以节省挂号和部分检查,同时,对一些危重患者建立绿色通道,在实施抢救之后再补充相关手续,以抢救病人为第一任务;在抢救时还要依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先处理最为危急的病人。对于一些患者由于不了解不同病情的危重差异,要安排工作人员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解释和安抚,说明相关情况,力求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②救治环节优质护理:医护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细化急救处理过程中的配合,在平时进行不断地演练,不断加强一些急救设备的使用练习,平时充分的训练才能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安排,新老配合,充分发挥经验丰富护士的带头作用,并且在每一次排班时都有一名组长具体负责抢救工作,保障对危重患者实施急救处理的质量,操作应严谨有序,抢救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水平、救援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薄弱和缺乏,都可能引起相应的风险。③文书环节优质护理:平时加强有关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性。建立相关护理记录的表格,采用即时记录的方法,对病历的书写避免花太多时间。④心理环节优质护理: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恐惧,等等,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对疾病进行详细说明,做好必要的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保持一颗善良友爱的心,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可以将成功救治的病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⑤输液环节优质护理:加强静脉输液巡视,及时发现输液反应,避免严重后果,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风险性。
1.3 效果评价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按照分数分为四个级别:患者评分90~100 分为非常满意;患者评分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基本满意,≤6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以率的方式表示,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0%(97/100),明显较对照组的高(84.0%,8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3起,发生率3.0%,对照组护理纠纷10起,发生率10.0%,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1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在医学界,通常我们认为优质护理,是指在疾病护理工作中把患者放在中心位置,加强基础护理,采取完善的护理责任制,合理增加护理的范围,全方位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2]。其中,把病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尤为重要,要时刻问问我们是否在思想和行动上把自己放在病人的角度考虑,将病人的安危摆在首位,尽全力满足患者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同时控制护理流程,简化护理工作程序,节约患者的时间,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医护工作人员高质量的护理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取得患者的信任,获得社会的支持,解决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几乎每一家医院都把医护服务质量视为医院发展的生命,护理质量是衡量一个现代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标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质量必将成为影响医院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4]。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还在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院全员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希望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5]。而优质护理的出现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优质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关系沿着正常轨道发展[6]。
护理人员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行者,因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一件尤其重要的事情,更好地实施优质护理,就要求我们每个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加强个人的修养,优质高效地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此外还需保持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个人的职业修养,本着为患者谋福利的心态去工作。
急诊科护士必须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护理工作非常注重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所用与患者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急诊科护士要学会沟通、善于沟通,通过沟通交流,使护士与患者之间、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都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从而让护理工作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让患者在和谐、积极乐观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和护理,让优质护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7]。
优质护理工作对于集体和个人都有益[8]。优质护理的实施使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口碑,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促进医院的发展步入正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落实和推进,由于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着眼在于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院的变化,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了,患者的钱花得更值了,看病变得更轻松方便了,这正符合我们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优质护理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必要求护士不断强化护理操作技能,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出反映了各级政府对护理专业的重视,急诊内科护理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受到各级部门更大重视,正为护理专业的 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而专业的发展又势必会推动护理工作人员职业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合以上,可见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1段碧娟,殷黑兰,姚芳. 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8): 1397-1398.
2尹杰英. 加强环节管理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的效果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6): 103-104.
3孙晓莉. 某三级医院内科医患沟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4李艳. 优质护理对于行传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 39(3): 1-5.
5卢国连.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 39(1): 43-45.
6张智英,张宝珠.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防范[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 6(3): 21-24.
7陶毅兰. 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6): 35-36.
8邓传秀.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33): 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