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晚自习管理策略

2018-04-04刘海亮

职业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晚自习技能中职

刘海亮

(河南省财经学校,郑州 450012)

0 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分子。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除了向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要效益,向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要特色外,特别重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生管理。能够兼顾三者,并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管理理念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中等职业学校晚自习(以下简称为“晚自习”)。

1 概述

晚自习是指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标准为目标,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学生和行政管理的统一部署,安排在晚上19:00 - 20:30,在指定教室进行,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的学习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及校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预习新课;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扩大学习范围,优化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释放学生“能量”,减少不安全因素,促进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晚自习现状并不乐观,缺少明确的学习内容;形式单一、效率不高、秩序混乱、学生出勤率低;学习人数较少,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闲聊天、玩手游、看视频。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入口”和“出口”条件比较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对晚自习自学有厌烦情绪;学生出口太宽松,考试轻松通过,毕业证随便都能拿到;另一方面,现行“中学式”的晚自习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系学团干部有效管理乏力,实训室、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有效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灵活应用,教师参与度较低,课上课下联动效果弱。

2 影响因素和成因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开展座谈会、实地长期情况记载等形式,统计分析得到影响晚自习的因素主要有学生自我管理、班主任、任课教师、学团干部(含班干部)、教室或实训室条件、家长和社会等,其影响程度如下表:

晚自习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数据表

2.1 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清华大学曾对中职学生群体做过调研,得出结论:1.知识技能水平低、方差小;2.素养和价值观平均值低、方差小。

中职生是自然人、社会人和学校人的综合体。大多数处在15-18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志向、有朝气、思想活跃,逆反心理较强,易受外界干扰,纪律约束力弱,教育和管理难度较大;二是80%以上来自于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朴实勤奋、吃苦耐劳,但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自卑感,希望渴望得到尊重;三是多数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是,目标不稳定,行为习惯、文化基础和自学能力较弱,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不浓和能力不强,自律性及主动性更差,课上听不懂,课后无问题。

2.2 中职学生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然而,中等职业教育承担就业、升学双重任务,具有明显的专业技能性与文化基础性(突出专业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突出实践性)、实用性与通用性(突出实用性)相结合的特征。有人曾提出,中职学校应培养善发展、守规则、重义利的“经济人”、培养明方向、负责任、善参与的“政治人”、培养知荣辱、能包容、会鉴别的“文化人”。

3 管理策略

晚自习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合理、有效易用、符合学生特点、个性化的晚自习管理策略。既要保证晚自习秩序、安全,又要丰富晚自习的学习内容、增添学习的趣味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深度提升晚自习的质量。

3.1 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中坚力量和模范代表,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学生管理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中,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班级中的班长、团支书和学习委员成为系学团干部队伍成员,系学团干部成为校学生会团委干部队伍成员,形成相互联动、一盘棋式的全校性学生干部队伍”的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和队伍建设模式,在我校计算机技术系得以应用,印证其为行之有效。主要是协助计算机技术系管理人员、晚自习值班人员、系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开展晚自习管理工作,合理安排系内各类社团长期纳新、训练效果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提高综合素质。

效果良好的晚自习,模范带头作用的班干部队伍至关重要,这当中,班主任具有领导者的作用。组建以班长为主的班委,协助制定班级晚自习学习任务和过程、结果考核。组建“以班长为责任人的班委、以学习委员为责任人的学习组长小组和以学习小组组长为责任人的学习小组”班级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在晚自习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态度端正、学习优秀、行为习惯良好的优秀者担任班干部,班干部队伍才能稳定、长久。

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创精神,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每晚按照《计算机技术系班级学生出勤点名册》《计算机技术系晚自习情况登记表》登记和考核个人学习情况登记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3.2 班主任

班主任(master teacher)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成长的导师,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是班级的管理核心、“一把手”,是个“杂家”,在晚自习效果管理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

调查统计显示:每个班行为良好(及以上)学生数量和行为能力较弱学生数量之间的比例基本符合8:2定律,即行为习惯较好人数占到班级总人数的80%。优秀者占到全班总人数的20%,“堪当重任”,能够自我管理并起到模范带头;60%较优秀的学生,需要正向引导、激励带动;20%行为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细致关心、正确引导与加强考核管理,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改进。

班会主题、四个学期班会自成一体,环环相扣,把管理班级的思想等不变地传达给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从学生技能培养的视野、从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三年中专生活的合理规划。有利于晚自习长期稳定下去,自成体系,且有效果。假期学生的开展社会实践引导是学校期间每位学生因材施教的延续。

强化应用基础、磨砺专业技能、培养正向兴趣、统筹校内外资源、落实第二课堂,形成内容丰富、井然有序、效果显著的晚自习氛围。按照书法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课程,安排进行书法练习和文字录入练习;结合专业课课标技能和技能竞赛要求,开展智能家居、物联网、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等兴趣小组训练,兼顾选拔技能竞赛人才;配合系部吉他社和表演社,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学生第二课程教育,培养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活动,颁发整洁奖(卫生评比)、创意奖(教室布置、班歌、班徽);组织收看革命历史题材、法制专题片,聘请法官、律师、公安机关人员开办法制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开展创业创新讲座,邀请校领导、专业人士开设创业讲座,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实践证明,在班主任的综合协调下,内容丰富多彩的晚自习,深受同学的欢迎,师生反映良好,有力地改变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同学们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3.3 教育教学

晚自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形式,除了传统的晚自习辅导外,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依托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技能训练小组,可以起到丰富生活、提高技能、输送队员、促进和谐的作用,并让有兴趣小组的学生定期集中展示技能。其中,教师担任技能训练小组(或社团)校内辅导教师。与班主任管理形成合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学能力、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自我良性成长的态势。

在“学生主导”的学生自我建构成长模式中,晚自习围绕教师授课内容或学生管理活动内容做好自我学习,借助微课和MOOC,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为翻转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自我学习。

制订晚自习辅导教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出教师的岗位及责任,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从课堂入手,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懂的知识先进行小组交流,解决后由教师讲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学习和纪律两方而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晚自习期间学习要有计划性,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作业,自觉遵守自习课纪律,让学生明白,在自习课上遵守纪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自我管理能力。

“上帝关闭了一扇门却又开启了一扇窗”。善于发现和充分挖掘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各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如智能家居、物联网、唱歌、跳舞、书法、演讲、应用文写作、礼仪、心理讲堂、弟子规、体育运动等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学生既得到了指导和锻炼,发展了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也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要创造机会为职业学校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们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实行自我价值,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消除自卑心理,获得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4 实训室的作用

教室从大类来讲也可以称为“实训室”

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给师生教学和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在晚自习期间向学生开放,把晚自习书本学习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校可在晚自习期间向在校生开放图书阅览室,供学生阅读报纸、杂志,了解天下大事。可限时开放多媒体网络机房,对上网学生进行正确用网引导,以变堵为疏的方式,有助于避免学生到社会上的网吧上网;组织学生欣赏带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等。

3.5 家长和社会

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家校配合度,以及学校周边饭店、网吧、娱乐场所等因素,对学生晚自习效果的影响都有正(负)相关影响。

4 展望

晚自习人数(出勤率)和学习效果,是晚自习好坏的重要衡量指标,核心在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管理和教育引导。依据晚自习特点,理清管理班级思路、合理规划班级活动,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协调任课教师、指导班干部、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类活动,经常开展通过活动培养班级凝聚力,塑造良好学风、班风。

依据管理的目标和效用,笔者把晚自习管理分为基础管理(Foundational Management)、中观活动(Medium Activity)和宏观引领(Macro Leading)。形成基础管理靠制度、中观管理靠活动、宏观管理靠理论,突显“学生自主、引导为辅”的师生共同管理新模式。培养自学能力、合理利用(安排)学生时间、释放学生正能量,加强安全教育、肯定能行、实际行动支持、正确引导、挖掘潜力、组建组织、形成制度、扩大影响、形成气候、自我发展、循环递进。

5 结语

在晚自习管理上还要积极投入人力和财力,不断深入践行反思总结,做相关理论在晚自习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促进晚自习有序、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齐学红.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优秀班主任成长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

[2]匡瑛,朱倩倩,崔景贵.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等职业学校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3]王羽菲.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提高晚自习效率之我见[J].兰州:卫生职业教育,2011:27.

猜你喜欢

晚自习技能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脸上有光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祸从口出
拼技能,享丰收
在家晚自习vs在校晚自习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