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探析
2018-04-03刘雪含
刘雪含
(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手机图书馆这一概念最早于2000年日本富山大学图书馆提出,该大学开发出的I-MODE手机的书目查询OPAC系统是手机图书馆最初的雏形。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移动行业的迅猛发展,手机图书馆这一服务形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所谓手机图书馆即是利用智能手机作为阅读载体,借助网络通信技术来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的各项阅读服务。该服务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带来的各种服务,某种程度上来说,手机图书馆的出现即是将数字图书馆多种服务功能直接通过手机完成实现,使得图书馆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为用户阅读提供了更好的便利。
一、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建设条件可行性分析
(一)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手机图书馆访问提供了基础。当下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化,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几乎人人一部智能手机,事实上,据我国发改委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使用手机设备连接Internet的网民仍在稳步增长,截止七月底,我国手机网民已达11.8亿人次,远远超过了用户利用电脑连接Internet的用户,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移动终端设备。因此可以从中看出,利用智能手机上网已经是当下人们最常用地一种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为IOS与Android系统,上述两种手机操作系统约占85%,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手机系统操作及配置都能够满足手机图书馆建设要求,与此同时,随着3G、4G网络通信技术在移动行业的广泛应用,该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即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更快的移动信息传递速度,而将3G、4G技术应用在移动图书馆建设中,可以使得手机图书馆服务效率更高,为手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二)高校读者强烈的需求互动。而当下高校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师生对于阅读的需求,因此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推动着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此外,手机图书馆能够提供的一些特色服务也是促进高校学生对手机图书馆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还书方面,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微博等方式对学生的还书信息加以通知,让同学们及时掌握所借的图书相关信息(如提醒高校学生所借图书还有多少天到期)。值得注意的是,在操作方式上,提醒频率应适当,一般情况下,以还书一个月为期限,提醒三至四次即可,即一周提醒一次,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尽快将书读完并尽早还书,还能够让学生牢记还书时间,且不会有因频繁提示带来的厌烦感。当学生在约定还书时间快到时还没读完,高校图书馆可以在还书到期前三天与前一天提醒学生是否需要续借服务,并且还可以对已经超期的同学进行催还提醒。若学生提前将所借的图书读完,那么经过相应提醒其也不会忘记还书,从而使得图书尽快归还到图书馆,成为活动资源,方便下一位读者进行相应阅读。
(三)数字化资源为手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资源保证。高校手机图书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依靠数字化资源而存在的,与此同时,数字化资源自身所带的不受空间地域资源限制及时间限制的优势也有效转移到了高校手机图书馆身上,因此为手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巨大的优势。随着人们对信息质量与数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传统的固定地点、限定时间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逐渐与人们生活实际相脱离,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顺利获取到大量有效信息的同时不会被空间、地点及时间所限制,而通过在手机图书馆建设中应用数字化资源,为用户这一希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手机图书馆可以向当下因特网站一样有效地将各种数字化资源连接在一起,供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访问与使用。
数字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为高校手机图书馆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有效实现了从智能数字化检索到智能数字化的借阅,图书馆馆藏随着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出现也进一步实现了数字化发展,读者直接可以通过数字化图书馆进行在线阅读,而手机图书馆的出现即是将数字化图书馆功能转移到手机上来实现,并以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多样的阅读服务。
二、高校手机图书馆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宣传力度,难以实现有效普及。从当前手机图书馆发展形势来看,在国内高校由于地域分布不均衡及其他原因,手机移动的普及率并不高,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读者的使用率也非常低,这同时也与高校图书馆对手机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与宣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与宣传力度,使得读者对于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并不是很了解,并且在当下图书管理员中,也仅有极少数人对手机图书馆服务方式及功能做到相应了解与熟知。
(二)缺乏相应技术支持。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仍停留于较为传统的信息服务阶段,在技术方面也缺乏足够的支持,使得WAP服务与SMS服务的普及率难以达到预期标准。事实上,当下很多高校图书馆引进的数字化网络期刊根本就没有对应的手机移动版本,自然也谈不上实现手机网上阅读了。再加上相应配套的手机阅读软件的缺乏,因此对高校手机图书馆发展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对于有些高校手机图书馆来说,很多仍是仅仅局限于WAP及短信服务,导致手机服务方式与功能过于单一。从服务深度来看,由于在技术实现上并没有有效结合高校用户潜在需求,主动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权威信息,用户通过手机平台查询相关内容时,整个信息系统资源存储的信息价值并不高。虽然信息资源的来源众多,但从质量方面来看良莠不齐,需要用户进行相应筛选与加工之后才能够使用,同时在信息的关联程度与描述方面也不够准确,手机图书馆向用户推送的信息与用户查询的信息关联程度并不大,且最终查询的结果与查询的主体内容并不相符合,因此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本身具备的作用。而上述问题主要原因为缺乏相应技术的支持。
(三)知识产权保护。当下高校图书馆所有的电子信息资源与纸质信息资源在普及开放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限制,即只能由本校的教师与学生进行相应使用阅读,尤其是电子信息资源,其传输过程受到其所在学校的局域网的IP地址所限制,因此身在校外的人员是无法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访问与使用,既使是本校师生,如果其离开了学校的范围,处于学校局域网覆盖的范围之外,那么也无法实现对图书馆电子文献信息的访问。基于此,它虽然保护了相应知识产权,保障了全校师生的使用权,但由于其受到空间范围所限制,仍不能够满足手机图书馆实际具备的要求。但可以借助手机图书馆的建设来打破这种限制,同时做到既能够保护知识产权为全校师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权利保障,又能够不再受到空间范围限制,使得高校师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图书馆来进行相应阅读。
(四)高校图书馆普遍欠缺个性化服务。当前很多高校手机图书馆在管理方面依然以传统普适性方式开展相应工作,服务方式过于同质化,普遍缺少个性化服务。此外,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馆藏规模一直是其主要的竞争指标,这种观念在手机图书馆中依然被延续,使得手机图书馆的竞争衡量指标也变成了文献馆藏资源量的大小。而事实上,这一观念在手机图书馆并不适用,手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信息化服务能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文献馆藏量大小。由于手机图书馆忽视了信息化服务发挥的作用,因此导致手机图书馆对自身的定位认知并不清楚,其仍以图书馆自身为出发点,对资源量、阅读量以及硬件建设经费施予太多的关注,而很少考虑用户现有需求及潜在需求,因此在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管控方面,并没有统一的合理标准,更不用说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了。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开展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无论是从服务层次来看还是从服务功能来看都与高校用户实际需求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服务方面除了有些诸如图书推荐与购买、预约服务、借阅查询等基本服务外,更深层次的服务如个性化信息推送、信息私人订制等往往流于表面,并没有充分实现更深层次的服务与功能。某些高校图书馆在向用户推送一些基本的服务信息过程中,在推送方式上也都是以手机短信或邮件方式推送,这种服务及功能也仅仅是为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功能重新换了一件“手机”的外衣,只是以手机终端的方式对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一种沿用,并没有真正体现信息化服务应有的服务理念及水平。如对于用户满意度依然无法获取,同时还缺乏对后续服务的跟踪,对提供的信息质量无法加以衡量,这些问题最终对高校手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造成了非常大的限制。基于此,需要高校图书馆针对这一现状,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主动性,主动完善手机图书馆资源建设,主动去了解高校用户实际需求与信息,其次在完成服务提供后需要与用户进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用户想法,最后要虚心接受用户提出的意见,挖掘潜在客户,这样才能使得当下高校手机图书馆加以改善,全面实现高校手机图书馆服务质量及功能的有效提升。
三、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宣传推广力度。高校图书馆要对手机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提升重视程度,才能有效提升读者对手机图书馆这一服务形式的了解使用率。事实上,当人们了解并认可一项技术的价值,那么对于该技术本身的影响力与人们对其使用的感性认知也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手机图书馆的宣传与推广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对用户的引导作用,使得手机图书馆每一项新推出的服务都能够被大家熟知并应用,并以此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使用手机图书馆,使得高校图书馆与用户在手机图书馆宣传推广方面形成良性的影响与互动。
(二)建立图书馆联盟,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与通信运营公司、网络信息内容提供商、信息技术公司等加强相关合作,建立图书馆联盟,将移动信息标准、电子文献格式、内容版权协议进行相应统一,实现关联数据的通用,结合各种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开发出适应版本的移动运营平台与应用软件,而对于读者来说只需要安装一个与手机版本相适应的移动客户端即可享受到全面的手机图书馆阅读服务。一方面可以有效简化读者阅读的程序,减少读者手机内存空间的占用,另一方面,也使得出版商将更多注意力与精力应用于对数据库信息的更新上,有效提升高校手机图书馆阅读性能。
(三)保护知识产权。关于手机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便是做到信息共享的同时,还要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在高校手机图书馆发展建设中专门建立属于高校自己的手机图书馆门户网站,避开与通信运营商合作造成的恶性竞争问题,而采取与第三方进行合作,由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读者直接利用手机客户端便可实现手机图书馆的登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可以专门对相应读者用户进行专业认证,并分发给每一位读者对应账号与密码,并对账号使用权限时间加以限制,一般为四年。到期后账号密码会自动失效,这种采用独立账号密码登录的方式保证了读者能够享受到手机图书馆各种服务的同时,又能对登录读者身份的唯一性加以确认。没有相应账号密码的人无法进行手机图书馆的使用,读者可以对密码进行更改,但账号是唯一的,一般为学生借书证号,到期后自动失效,如想继续使用,可以单独向图书馆进行申请,这样不仅实现了用户产权的保护,对用户使用范围进行了有效规定,同时也打破了地域范围限制,使得读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手机图书馆带来的便捷化阅读服务。
(四)强化手机图书馆WAP网站服务建设。WAP网站服务系统与短信服务相比,具有更加灵活、高效、多样等特点,因此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多样化的服务,但该功能实现要求手机里必须要内置WAP浏览器,并且对手机内存也有着一定要求,但随着当下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手机内存与性能都有很高的提升,因此WAP网站服务系统运行要求一般智能手机都能够满足。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访问WAP网址,因此可以自由浏览自己的个性化服务信息。除此之外,WAP网站系统还具有各种知识服务性功能。例如可以结合用户看书习惯、兴趣爱好来为用户推荐一些新书情况,从而让用户对图书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都能够做到及时的了解,从而使得原来的被动化的服务方式得以改变,变为现在的主动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五)开发出更多手机图书馆服务新方式。在高校手机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方面可以结合各种手机功能进行服务创新,例如,现在手机都有着手机定位功能,为用户提供导航、安全及交通服务,在高校手机图书馆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该手机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移动位置可以为用户提供最近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检索以及一些与生活化信息相关的一些服务,使得高校手机图书馆服务更加人性化,服务功能更加丰富。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传输速度方式更加便捷多样化,因此高校手机图书馆也可以借新媒体的“东风”,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开展手机图书馆咨询服务,例如,可以借助QQ、微博、微信等信息沟通工具为高校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手机图书馆咨询服务,从而更好的了解满足用户需求,有效提升沟通效率。并充分借助上述新媒体平台引导高校用户来利用图书馆资源,还可以将图书馆图书搜索技巧及方法录制成教程短视频,分发给高校学生进行观看了解,从而使得用户对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做到更为全面的了解。还可以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建立手机图书馆官方账号,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流与互动,并在官方平台上不时开展一些有趣的读书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了解手机图书馆,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借助新媒体会使得高校手机图书馆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并能够充分挖掘用户间信息需求共性,结合对用户需求共性的有效整合分析,从而为后续图书馆提供更全面新颖的服务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手机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需要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功能与应用,并建立图书馆联盟,在技术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推进高校手机图书馆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充分发挥手机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及影响,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1]贾丽卿.分析高校手机图书馆的应用与前景[J].亚太教育,2015(32):49-49.
[2]杨焕昌.移动增强现实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52-54.
[3]王妍,叶蓉.高校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