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的方式探究
2018-04-03刘晓丹
刘晓丹
(山西传媒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6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提升,文化的传播发展已经进入了微时代。特别是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和使用,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而且让人们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成了信息的主动传播者。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比最大,达到了25.4%。在高校,大学生已经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并且在高校范围内也已经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交流和传播信息。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的大学生,一方面受到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对以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不愿意学习;也有学生认为,大学的思政课和高中的政治课大同小异,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这些内容,到大学阶段就不需要再学习。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相对于课本上传统的知识,他们更易于被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所吸引。但是,他们对于那些有害信息缺乏一定的甄别和判断能力,从而使他们对思政课授课内容和传播的价值理念的认可受到影响。
第一, 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受到挑战。微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快速,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些媒体或个人为了博人眼球,故意撰写一些错误的甚至是失实的报道,使一些社会的负面新闻被无限放大,并通过朋友圈、微博大肆传播。也有一些受雇于国外社会团体或政府的微博大V,他们创作一些看似客观公正实际上却在颂扬资本主义“民主”“人权”的信息内容,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信息。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更多地关注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错误地认为社会的上负面事件多于正面事件,课本上弘扬的主旋律都是失实的,并且极力认同西方各方面都优于中国。结果就是学生不再愿意相信课本,不愿意相信老师,而是相信网络上的各种所谓的“目击者”和“真实报道”。
第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的授课模式受到挑战。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课中穿插使用PPT、音频、视频、图像等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增加授课内容的可视性和趣味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采取了满堂灌的方式,对于微时代下新媒体方式的使用并不多,即便是使用,也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微时代这种教师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传授知识的模式不仅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相反,学生则可以通过更加多元的方式比如使用手机、平板、计算机等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学生获取的信息往往更快、更新、更多。由此可见,传统授课中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
二、微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通过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判断筛选,最后在大学生中进行传播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将正确的、丰富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并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因此,微时代背景下,要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第一,革新教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生才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因此,要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路径进行变革,首先必须要革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95后,甚至是00后。成长于科技发展时代下的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较强的表现欲望。教师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教学环境,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他们的思想困惑及时给予引导和解答。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文化的视觉传播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生不喜欢用文字去解释概念,不喜欢抽象化地解疑释惑,而是更倾向于用一些幽默、新潮、形象化的语言。因此,思政课教师在确保教学理论正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贴近大学生实际和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话语,如网络话语、动漫话语、生活话语”[1]来调动动课堂气氛,使得思政课教学既严肃又活泼,让“高大上”的思政课理论更加接地气,让思政课更加具有吸引力。
第二,更新教学内容。在传统的一堂言、灌输式的课堂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老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单方面地向学生宣讲是什么、做什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宣讲的“机器”,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参与性以及互动性,自然而然教学授课缺少感染力、吸引力以及说服力。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理论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但是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也缺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解读,缺少了思政课内容和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的对接。特别是在微时代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选取有用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回应学生关切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教师必须进一步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微博热搜、微信朋友圈等了解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将其纳入到思政课的教学案例中,使上课内容更与时俱进,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兴趣。在案例的选取上,教师要注意选择那些积极弘扬主旋律,能够增加学生对国家、社会、个人的认可和信心的例子,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正能量的新闻,激励学生更加地积极向上。对于网络上的一些负面新闻,教师也不能够回避,特别是网络上的失实报道和过激言论,教师要对其进行理性分析,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去看待事件的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和敏感度,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对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要进行“反渗透”。
第三,创新教学模式。马克思曾提出“异化”这个概念,认为主体创造了客体,客体本应该是为主体服务的,但是反过来却又制约了主体。就拿手机的出现来讲,手机的出现本意是为了便捷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是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但是,人现在反而成为手机的奴隶,离开手机就会不知所措。特别是部分大学生,不仅在课外时间沉溺于网络,即使是在上课过程中,也会时不时地去关注微信、微博等是否有新消息,成为“低头一族”。这种情况在思政课中更是屡见不鲜。针对这种现象,有的学校曾规定不能将手机带入课堂,但是收效甚微,甚至还引发了大学生的抵触情绪。
对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要学会利用学生手中的手机,把他们关注的微信、QQ、微博等方式应用到教学中。一是通过创建微信群、QQ群、开通公众号等方式,课前和课后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资源分享,答疑解惑,“使大学生在信息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并成为信息的传播主体”[2]。例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建立专门的原著阅读交流群,一方面,教师可在微信群里更加方便地分享资源;另一方面,师生可以更加便捷且及时地在群里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教师也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公众号,将思政课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行上传,用正面向上的、积极健康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使得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二是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去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校外网络教学资源。就我们所熟悉的“学堂在线”、“优课联盟”来讲,这些网站上有优质且丰富的课程资源,不需要支付费用就可以利用手机在线观看、缓存和下载。学生完全可以发挥主动性,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随时随地选取优质资源进行学习。以上的这些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了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课上教学和课下学习紧密衔接,充实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让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思政课教师应该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涤故革新不断更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新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和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介,用最接地气、最新鲜、最形象的话语讲解思政课。当然,要真正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除了以上三个基本方面,我们还需要改革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等。只有把这些内容综合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改革中,才能使得高校大学生既能坐得住,又能听得进,既有听课的抬头率,又有师生的互动率,从而使得思政课的教学能够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