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逻辑进路*

2018-04-03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杜 欣

(中央戏剧学院 思政部,北京 1022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程上看,它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体现的价值给予更加凝练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事关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凝结、构筑和引领。由此,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成熟、更为完善、更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如何正确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追根溯源。作为基础性工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需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根源,在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而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予坚实的支撑。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历经了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制度到运动的三次飞跃,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思想”和宝贵努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本源;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上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也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目标,也必须能够从实践的角度反映这种最高的价值追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看,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能够充分反映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也要能反映出作为一般意义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社会价值观结合起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演进的逻辑中把握关于价值目标的建设问题,以更好地指导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各项工作。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无产阶级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走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始终贯穿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追求中华民族独立和尊严的意识,并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并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从过渡阶段的总路线中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围绕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这一时期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是围绕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提高无产阶级觉悟而展开的。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真正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由此全面铺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价值观建设的任务,突出反映了拥护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根本宗旨,反映了要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导向。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加深了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把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培育“四有”新人,重点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把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在新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基本价值遵循和共同的思想基础,为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凝聚共识、团结力量。

从具体构成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即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和培育什么样的公民三个重大问题。它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完整系统的价值导向,是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面向和维度。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和理想,为共同体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理想追求提供价值导向。社会主义的富强,是在经济保持稳定和较高水平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的文明,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的和谐,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相互协调平衡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在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和理想,是社会成员在历史与现实社会实践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准则和追求。社会主义的自由,是在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约束其行为不能够侵害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并不是绝对的自由;社会主义的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人人平等”;社会主义的公正,是社会制度体系和规则程序设计以及运行内在尺度的合理性;社会主义的法治,是维系自由、平等、公正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基石和治国方略。在个体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对公民的个体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成员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的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是理性爱国、责任爱国和行动爱国;社会主义的敬业,要求每一位劳动者敬畏劳动、忠于岗位、履职尽责;社会主义的诚信和友善,是社会成员诚实守信和睦善良的道德品行,是待人之道、修身之道和处世之道。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价值理想和规范,需要全民族、全社会来共同维护,共同努力和共同践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现路径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还要能够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上指导实践。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又能为之提供相适应的价值导向。首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基本经济规律,调节和支配着整个市场运作,这种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其中的竞争意识、效率原则、所有制确权等主张支撑着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的有效配置。如何能够正确、准确、客观地反映这些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任务导向。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激励型经济形态极大地激发了人自身体力智力的潜能,这也是市场经济能够成为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正如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为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构建上,也必须从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中寻找答案,并予以合理回应。再次,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终究绕不过资本的内在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就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相脱离。如果说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那么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运作则是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融合,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体现出的自发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体现出的自觉性的耦合。最后,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立场上,提出消灭阶级剥削与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社会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能够反映实现社会的思想状况,还必须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从理想与现实中全面超越资本主义,把共产主义的理想转变为现实。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必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同心同德,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个方面,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在价值层面,渗透于其中的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在最高层面上的价值,统摄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又能够涵盖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另一方面,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需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需要体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实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把理论的种子播撒到实践的土壤中,让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让价值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结合、让价值的外部传导性与价值的内在自觉性相结合、让价值的理论解释性与价值的实践认同性相结合、让价值的系统性与价值的开放性相结合。可以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科学理论严密、价值维度完备的价值系统呈现,从主体、客体、中介多角度推进的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实践创新带动理论方法创新,从而更好地推动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上来讲,关于现实的形式和本质的研究方法能让我们知道社会结构的因果关系,从而发展出相应的解释性和预测性模型,但如何能够反映并确立起关于主客体关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正如一项解释性的理论必须提供各种证伪和经验性假设一样,能够真正反映物质现实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论立场也需要辨识和理解现实,并提供理解这一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需要从其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与过程中把握规律,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当然,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连接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也正是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从另一个角度看,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坚持真理并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并创新性地提供现实基础与可能性空间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并行的。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是社会制度与价值体系在实践上统一的过程,贯穿其中的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改革与实践上的继承与创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目标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因此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让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为实现“按需分配”并最终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而不懈奋斗。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必然要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般和具体。作为“一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人本质的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即体现为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的最高统一。作为“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反映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价值,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具体目标,这就需要从价值发展的层次上把握两者的关系。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上看,马克思对自由的批判回归到了它最为本质的载体与核心,即人的身上。如果说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历史动态过程的三个阶段,那么实践活动就是促成人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的动态发展系统。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多层次的。“三个倡导”就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因而能够更好地对所阐述内容进行层次区分,从而能够更好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理论问题。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多维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必然会内嵌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实践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时代同行、与历史同步,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在具体中体现价值的深刻。

第二,在继承和改革中坚持推进传播方法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给予中国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跃进,还有思想、制度、利益格局的巨变。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挑战,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和难题没有得到解决。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的现实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认识与理解十分必要。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特点上看,应坚持质性与量性研究相结合、技术与分析手段相结合、社会性与物质性相结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上看,应具有社会整合特性的一体化倾向、具有交互特性的媒介化倾向、具有规范特性的体系化倾向、具有需求特性的效用化倾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法上看,需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把建设活动有机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需要以精神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强建设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需要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研究新形势下政治传播的新特点和新情况,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活动的专业化和媒介化发展,提高建设活动的实效性;需要以公共空间为载体,通过利用和改造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客观环境,达到对社会中人的再创造和提升,需要把“知入手、信为本、行为实”的因果链条纳入到整个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具体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主导意识形态,在其传播活动的初期会更多地以“宣传运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各种社会资源也相应地聚拢在宣传机构周边,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大规模定向宣传,以期达成信息扩散、价值引导、社会整合等目标。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中所传递的话语、信息、符号并不会自动地由抽象意义过渡到具象意义,后者所蕴含的情感化特征是个人感官和知觉的天然“触媒”,个人体验也正是在这个层次被逐步塑造,并以经验的方式进入到逻辑思维的网格中去。当各种社会思潮在思想市场竞相争夺领地时,最终影响目标群体接触动机和注意力的是直接给予感官体验的“客观化”意义。从传播角度说,这也是在政治传播过程中必须考虑信息接受对象的社会文化情境,并且要以受众细分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缘由所在。

新媒体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应当通过不同于以往的宣传模式,把注重力集中在主动寻找和精准定位受众上,并以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来增强其传播力和引导力,如主流报纸媒体开始试水全媒体信息生产,用新型传播形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主动拥抱新技术变革并不一定会改善实际的传播效果,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明晰的逻辑关系,操作不当甚至可能加速原有的传播结构解体。当然,认识到新技术与受众之间关联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极为重要,然而“过于强调效果意味着其他围绕技术和生产这些技术的社会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被掩盖了,技术是在一定的意图和已知的社会需求指导下发展出来的,这些意向和社会行为出现时,技术是核心而非边缘的因素”[3]。换言之,传播领域的新技术转向不仅代表着一次简单的媒介技术变革,从更深层次来讲,它反映着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再调整;在这种新生技术力量推动下的社会关系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地理空间,一个更加自主、个人化、去中心、碎片式的社会关系网正在重构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于有限时空范围内的个人与群体的经验世界面临着一次结构性瓦解,这对所有传播机构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传播领域,不管是在时空范围内还是从所处的历史阶段看,都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种新技术语境下的传播活动;反过来,也不能简单地用“意识形态框架”替代“传播逻辑”而模糊传播的真正主体,而是要更加审慎地全面考察其传播过程的动态结构。

一般来说,任何价值理念或思想体系的传播活动都会涉及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就暗含着传播者与传播媒介、受众与传播媒介,以及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多重关系,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依旧面临这多重关系的困扰。之所以会造成传者与受众在信息沟通、意义表达、价值认知上的差异主要由于两者在传播媒介使用偏好上的不匹配,加之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的不相容也加重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事实上,这也反映出两者更深层次的、在社会关系上的不对等。一方面,传播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信息流动的方向性也决定了传者信息的主导地位,信息流近乎无阻地透过传播媒介进入到受众的可接触层面;另一方面,受众处于信息流的末端,面对的可接触面由各种传播媒介所构成,真正能够传递到的信息是经受众的使用偏好“过滤”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受众的实际接触面。如果将受众获取信息的可接触面与实际接触面进行剪刀差,其中的差额就是受众潜意识所抵触的信息。当然,无限制地扩大受众的实际接触面是不现实的也违背了传播的基本规律,但可以改善那些可传递而又由于传递耗损而没有到达受众的信息传递状况,这就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匹配和再认识,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动态发展结构与过程,并结合这一结构和过程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传播策略。

第三,加强以完善全面支撑体系为重点的统筹协调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巨变带来的美好的同时,其思想领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思想多元化、价值多样化让整个社会生活充满判断和选择。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逐步走向纵深,加强和改进党在意识形态领导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至关重要。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是物质生产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得以展开的客观条件。因此,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顺利进行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把握全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各方关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质上是思想建设,同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形”建设不同,是事关人心向背的“无形”工程,是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建设。居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的意识形态,是其基础的普遍反映,天然地是综合性思想系统的表达,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发力、有机联动,否则只能陷入“独角戏”。第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诚实守信为重点,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道德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和践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市场经济中复杂的利益纠葛,难免会影响到人们对日常事物的识别上,尤其是社会经济之网束缚住人们身体的同时,也黏合了人们的思想世界,产生了在经济迷雾中“雾里看花”般的道德困境,具有超越狭隘现实关系的价值观念便具有了某种正当性,它能够使人们摆脱短期的眼光,获得更为长久的发展。第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让人民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民民主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民主体性地位的彰显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作用力,这是思想建设可以利用最为有效的资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动力所在。第四,积极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和完善。与其说文化是人化的结果,不如说文化是人们思想再生产的土壤。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文化滋养和浸润行动者的内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前提。第五,把不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步发展。现实和理想总是难解难分,对于思想观念来说,它既能够反映现实,也能够超越现实,更能够引领社会发展大势。不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不仅不能放慢脚步,还应该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期许的那样,加快步伐、同向同行。第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惠及全体人民,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优越性的内在体现,其建设需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价值的本质规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内涵。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