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支持保障措施探析
2018-04-03高慧
高 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支持保障措施探析
高 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丰富而有针对性的综合专业实践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实践是既有利于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独特性的综合实践模式。文章基于对某高校当前志愿服务实践的开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问卷和深度访谈调查,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基本条件保障,建立多方沟通平台的措施,以便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
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支持保障
一、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的内涵
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一样,同属于综合性专业实践体系的构成部分,是一种本专业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志愿服务实践比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更具有社会适用性,是学生专业见习和实习的补充,是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育学界通常的定义,把教育实践界定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以教育智慧为指导的自身就是目的的实践活动[1]。也有学者综合多种观点将教育实践进一步界定为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认识和教育观念为基础所开展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及活动方式[2]。关于志愿服务,陈曦认为,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和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3]。整合对于志愿服务以及教育实践的认识,可将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理解为:指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结合所学特殊教育专业理论,以多层次、多类型特殊儿童为服务对象,在建立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理念和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为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提供的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志愿服务的一种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及活动方式。
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的群体中来,就社会影响和人才培养而言,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多重价值。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即为社会处境不利群体,而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正是包括校内外残障儿童和社会人群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多需求的群体,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决定志愿服务实践模式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教育实践的自然选择。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志愿服务的实践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其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要构成内容。
二、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大四的同学,学生的志愿活动服务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时,并且约一半的同学可以定期每周一次或两次参加各类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在康复训练机构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参与助残日、自闭症日等社会活动以及参加特殊教育学校和各康复机构组织的培训和讲座。其中,有91%的同学曾经承担过各种活动中的志愿者工作,有约67%的同学参加过康复机构的教学活动,也有不到50%的同学曾参加各类机构和学校的培训及讲座。具体表现为:在机构中听课、参与班级管理,有意识、主动和儿童及家长沟通交流,但在参与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多。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愿意尽早接触社会并且普遍认同志愿服务实践模式是有助于职前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完善。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实践不深入、浮于表面。每次志愿服务,不管是定期实践还是应实践单位要求的不定期的活动,基本上均缺乏整体规划,没有针对性实践方案。无论是实践委派单位还是实践接收单位,均没有明确实践中要完成的目标和实践内容,更没有针对性的分组要求和个别职责分配,加之,实践机构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专业能力定位不准确,并不能委以重用,仅希望大学生参与、帮忙即可,所以,对高校特殊专业大学生而言,实践是不充分、不深入的,并没有达到职前实践的目标。这一点从调查中学生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可获悉,在教育教学方面,学生并不能充分参与,更不能独挡一面,仅是教学辅助人员和活动协助者。学生也表示实践中总感觉茫然无措,参与活动的收获远没有达到预期。职前实践的核心目标是完成人的专业塑造,为胜任甚至于成为理想的职业人员拓展职业经历,完成专业精神的培育、专业思维的转换以及专业经验、能力的塑造,而肤浅的实践接触难以达成目前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难以胜任未来职业的需求。
2.志愿服务满意度不高,缺乏有效自主反思。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多数本科生认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实践能够促进下一段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增强专业能力以及适应未来职业,但是,由于每次实践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对内容也知之不多,所以,69.7%的学生对于实践的结果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也不知如何评价自己实践的成效,导致70%的学生对自己实践的满意度并不高。这一结果和柳笛等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实习满意度的相关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差异[4]。
学生虽然表示应该明确每次实践的内容,并有一定计划和来自教师及实践单位的相应指导,但是并不能做到主动了解任务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超过70%的学生仅针对儿童和家长以及相关教师了解情况,没有主动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同学之间就实践的深层次内容也缺乏有效、深入探讨。90%的学生回顾实践经历认为,在每次实践任务结束后并没有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表现。
(二)高校组织管理的问题。
1.高校在实践计划组织层面的职能缺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策对特殊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特殊需求人群基数大、类型多,特殊教育资源相对较为紧缺,实践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很大,而志愿服务实践模式是这一需求的集中体现。在这一模式中,实践单位和社会相关部门成为合作和需求主体,而高校则是应实践之需,相关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并没有做好安排该类型实践活动的全方位准备工作,在合作中的角色相比较来说是较为被动的。
2.缺乏有效教师指导。调查显示,84.8%的同学希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指导,并在实践结束后得到评价和反馈。在谈到希望获得哪些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大多数同学表示希望得到频繁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最欠缺的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包括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也有学生表示希望得到在实践前、实践中以及实践结束后的全程指导。而实际情况是,由于课程负担重,难以抽出实践指导的时间,高校教师并没有承担相关的指导职责,而校外的导师又并不认为应该承担学生专业成长的指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疑惑和存在的问题没有给予及时的关注,结果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最初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和期待。
(三)多方交流沟通的不足。志愿服务实践的顺利进行需要搭建多方的合作平台。促进多方沟通、交流。既需要推动高校和机构间的单位和人员间合作,又需要促进师生之间、同学间以及学生和特殊儿童家长间的沟通、交流。社会实践不仅考验着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学生的社会沟通和适应能力也是一种全方位的考量,加之,多数特殊儿童或多或少地存在语言障碍,其发展中有异于常态儿童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更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一方面,许多参与实践的学生均表示需要迫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以便明确儿童及家庭的真正需求,更有效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另一方面,高校和实践单位并没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没有就实践的目标、任务以及学生实践的保障工作达成共识,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实践积极性下降。
三、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支持保障措施
(一)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首先,从增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取向入手。依据我国学者对全国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12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梳理,我国本科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专科类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5]。近年来,各高校也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向,从培养目标入手,面向实践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适应将来复杂而丰富的一线工作奠定扎实的职前能力基础。同时,调查显示,有87.8%的学生表示只愿意承担教育教学部分的实践,以“自我成长”为实践唯一标准的思维,实践的功利性取向强于公益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建构中应注重特教人才人文素养和专业精神塑造。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特教师资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严峻挑战,而对于未来的特教教师的培育,人文素养及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专业精神比之于普教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在调整和完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应增强实践取向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为学生参与更综合广泛的社会实践提供保障。一方面,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另一方面,在实践课程安排上体现综合性、和多样化。高师特殊教育的实践体系建构,既要体现传统的专业实践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特教实践复杂性的需要,呈现出综合性和多样化。具体而言,即实施多模块化实践,具体运作方面,既包括定期的的教育教学见习、实习也包括分散的、应需而设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强化实践环节的管理及指导。缺乏指导和管理是实践趋于盲目、流于形式,难以达成最终实践目的的根本性原因。而科学的管理、全程督导以及面向多主体的评价是全面提升实践效能的保障。
1.加强志愿服务实践的组织管理。在实践环节的管理方面,关键是健全组织管理。主要涉及成立怎样的部门,由哪些人参与学生实践计划的制定、方案的出台及与实践基地的合作、建设等。为了明确责权,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学生实践教学的管理部门。志愿服务实践的管理可以由本专业教学管理部门委派专人专管,也可以由学校成立专门机构由第三方进行管理。然而,无论是院系专人负责还是委托第三方负责,均各有利弊,应衡量利弊,因需因地制宜。目前高校的教学任务繁重,由本院系教学管理部门抽调人员进行管理,由于没有太多的人力资源,难以实现专人专管,对于实践工作的全面有效管理不利,然而就保证实践的专业性及指导教师委派的合理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管理优势。而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实践管理的优势在于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致力于学生实践活动管理,可以做到专人专管,然而,在教师选派、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的衔接以及运作经费管理等方面还需出台进一步的完善措施。
2.形成并完善志愿服务方案。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萌芽于学生美好的愿景和职业期待,是形成初步职业体验,树立正确专业理念的重要综合实践形式。然而盲目而又欠缺科学管理的实践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体验,不利于专业思想稳固。因而,从高校管理的角度出发,要加强实践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首先,明确志愿服务实践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与专业见习、实习同属于广义的专业实践,但是又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和要求。相比较而言,志愿服务实践的任务超越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范畴,植根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兼具专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教师、学生比较了解专业见习和实习的任务以及个体在这些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对于在实践任务、内容方面更为复杂、综合的志愿服务实践则了解甚少。因而,在每次实践之前,需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并尽量使任务要求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有准备、有依据,约束自己的行为为达到任务目标而努力,也利于反思总结。其次,了解每次志愿服务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序。特殊教育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涉及到的领域广泛,每次实践均需制定具体计划和操作程序,告知具体事项,加强过程指导,以避免无所事事和盲目实践的情况,减少实践中的不确定因素。再次,强化总结与评价,促进主动反思。通过做记录,撰写实践感想或进行实践研讨等多种形式对实践过程和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和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促进主动反思。通过将志愿服务实践纳入到学生的学分管理体系,并且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各类评优评奖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活动中,给予加分、优先等待遇。建立健全实践考核系统,增强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学生实践的教师指导。志愿服务实践的目标从短期来看是为了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训练机构教师短缺与特殊儿童类型多、在册人数多之间的矛盾,由实践之需应运而生。可是,从长远的目标来看,是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培养、塑造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职能。学生未来从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实践知识和智慧需要在资深教师指导、协助下,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来获得[6]。来自教师的专业指导是学生形成职业信念、将专业理论和实践有效连接,形成实践智慧的有力保证和支持。然而,进行综合实践,不仅仅是对学生专业思想和水平的考验,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时间、精力以及指导能力的挑战。高校教师受时间、精力以及目前教师评价模式所限,难以给予学生全程指导,而指导学生又非实践单位教师的本职工作,也并不明确指导要求,没有指导经验。有鉴于此,首先,需落实校内外双导师制。为学生选择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并且富有责任心的校内外导师。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促进双方的沟通交流,发挥各自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优势,给学生以最有效指导。其次,强化教师责任制度及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应该在观念上重视实践指导工作,把指导学生实践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相应的责任制度和奖惩措施,使校内外指导教师明确角色和任务,增强其对实践指导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还应该将实践指导纳入到教师日常工作考评绩效体系以及科研绩效,作为教师工作中可量化的考评部分,以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施运作的基本条件保障。志愿服务是以学生自愿奉献、不计报酬为出发点,然而,这仅仅是志愿者的主观选择。客观上,由于学校两校区运作,特教机构选址较远等实际情况,使得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经费、时间消耗等问题又是学生本身所无法解决的。调查显示,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均表示希望解决往返交通、误餐等费用,也指出课程的具体安排方面欠合理,并没有为本专业的实践预留时间。上述的经费、时间、食宿等基本条件保障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就会影响到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因而,在实践经费方面,考虑由高校和实践单位协商共同解决。志愿服务实践一般是由实践单位提出要求,并且缓解了这些单位的用人紧张状态,因而原则上,要由用人单位提供经费保障。但是为了保证实践的可持续性,不能单纯依赖实践单位,高校也要拨付一定的经费用于学生的定期实践。再一方面,在高校具体课程安排放面,充分考虑学生参与实践的需求,分配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时间,预留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如,可以每周预留出一两天的工作日不安排理论课程;或者在一周的个别几天留出半天作为实践时间。
(四)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的平台。多方沟通平台的建立是保证志愿服务实践顺利进行的长效机制。踏出学校,学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与社会沟通,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特殊儿童以及儿童家长之间,乃至于同学间的多方沟通,这些沟通与学生习以为常的课堂交流有着很大不同,许多问题是学校中不曾遇到而在实践中又需要独立解决的。首先,应加强校际间合作交流,搭建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沟通平台。通过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沟通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使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志愿服务平台,进而推动两校间教师的合作,以便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其次,搭建师生间的实践反思研讨平台。过去在学生见习或实习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一般是在实践开始和结束时组织动员会和总结会。教师忙于理论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很难全程参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针对性指导。学生之间也仅仅会针对儿童、家长或教学内容进行个别商讨。因而,需要以教师指导为核心形成研讨小组,聚焦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实践中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实践计划、内容以及实践的成败展开研讨。再次,为学生和特殊儿童家长的沟通创设条件、提供机会。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特别是在早期干预中均强调家长参与的重要意义,很多早期机构需要家长陪读,因而,能够顺利达成和儿童家长的沟通、交流是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在综合性的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必须具备的一项社会能力。高校首先应安排例如手语、盲文以及特殊儿童家庭沟通的相关课程,或者在课程中渗透相关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沟通方式及技能。与此同时,与实践单位积极沟通合作,为学生创造参与多方交流的机会,以便于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产生切身体会和感受。
[1]张鲁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再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5):19-22.
[2]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38-42.
[3]陈曦.大学生志愿服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4.
[4]柳笛,郑晓坤.高师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J].长春大学学报,2014(7):988-990.
[5]王雁,李欢,莫春梅,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3(1):28-34.
[6]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成长及发展[J].教育研究,2004(5):54-58.
G760
A
2095-0438(2018)01-0149-04
2017-03-10
高慧(1972-),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师教育、融合教育、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项目(C-1602)。
[责任编辑 靳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