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开放式办学”到“共享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策略新发展

2018-04-03钟亦洋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办学资源

钟亦洋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从“开放式办学”到“共享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策略新发展

钟亦洋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开放式办学曾是许多特殊教育学校采用的办学策略,这种策略在未来长时期内有继续实行的必要。然而,当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对社会进行反哺。“共享教育”办学策略的提出,是当前“共享”发展理念在特殊教育办学上的体现,也是教育领域新现象对特殊教育提出的要求。结合特殊教育学校自身优势,可以通过搭建相关活动平台、打破学校资源所有权的限制、加强校际交流、推行共享活动等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促进特殊教育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开放式办学;共享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儿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接受知识传授、技能学习和康复训练的最主要的场所。我国历来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和发展,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等文件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各方面的建设。遵从国家方针指导、充分调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来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在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历程中,受社会环境和资源供给的影响,办学者曾采用不同的办学策略。在计划经济时代,受政府管制、资源来源单一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实行封闭办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许多学校采用“开放式办学”策略,积极获取外界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有力地帮助了许多特殊教育学校解决办学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特殊教育投入增多和来源多样化,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和育人技术得到大幅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已不能再停留于“开放式办学”,而应该积极升级为“共享教育”,在大胆参与校际合作和社区合作和过程中,通过设施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和活动共享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从社会反哺中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一、“开放式办学”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必要策略

开放式办学,即改变以往特殊教育学校封闭或半封闭的办学模式,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社区、企业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其他组织、社团和人员的介入,获得场馆、资金、人力、技术等资源的支持,从而解决学校的困难、促进学校的发展。“开放式办学”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注重校园物理环境开放、活动开放的“开放办学”,而是着重于组织内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社会之间的资源配置与流动,从教育管理与学校运行上的开放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1]。例如,开放式办学中引入的家长人员,并不是到学校中简单地观摩活动,而是成为特殊教育课堂的“助教”。因此,开放式办学能有力地解决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师资不足情况下特殊教育的质量问题,改变特殊教育学校被社会边缘化的不利局面,成为许多特殊教育学校重要的办学策略和宝贵的办学经验。

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的当下,特殊教育学校经费、人力等方面的困难已经大大减少。但是,在当前和以后的长时间内,特殊教育学校依然需要坚持“开放式办学”策略,除了寻求资源方面的原因外,还包括:

(一)开放式办学是特殊教育本质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从特殊需要儿童最经常接触、对他们来说最为意义深远的层面来说,特殊教育是经过个别化制定计划而进行专门化的、强化的、目标导向的教学”[2]。因此,“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3]“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4],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生活情况和缺陷补偿需求来设计、提供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本质体现。而做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学区的行政人员代表、普通教育的教师、特殊教育的教师或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诊断或评价人员、儿童本人(如果有需要而且情况允许)参加个别教育计划的讨论与拟订[4],要组织众多特殊教育学校体系外人员参与到特殊教育教学这项核心工作中,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采取开放式办学策略。

(二)开放式办学是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困难的重要途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场地进行功能场室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补充教具辅具的损耗、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协同教学和教育支持。如果仅仅依赖国家和政府的投入,这些问题很难得到快速的解决;通过实施开放式办学、寻求和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这些办学困难就能很快得到缓解。例如,在过去“特殊教育经费不足是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这是各地特校都必须正视的事实”[5],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吸引社会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的注意和支持,以募捐、申请基金会项目等多渠道筹措经费,曾是许多特殊教育学校解决办学经费问题的重要手段。又如,当前许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场地不足,“从整体达标数和达标率可见,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明显不足,全国无一省份达标,在各分项指标中建筑面积和图书馆面积的达标率也皆为零”[6],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人力不足的情况,只有积极通过开放式办学,通过社区的场地支持、家长和志愿者的人力支持,才能解决这一类办学问题。

(三)开放式办学是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倡导。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通过大量的资源投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建设、提高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和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7]。但是,国家并未将特殊教育视为政府主办、独办的领地,而是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中来、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九条:“社会各界应当关心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提出:“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这些政策文件表明了国家对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特殊教育办学的鼓励,也是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采取开放式办学策略、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加速学校发展做法的倡导。

通过实行开放式办学,有利于社会形成关怀特殊教育、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许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困难也能得到解决,让学校实现快速发展。例如,在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危房比等指标上,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在整体上优于普通学校[6]。但是,当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弱变强”的时候,如何实现资源的更充分利用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将“开放式办学”发展为“共享教育”。

二、“共享教育”是新时期对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要求

“共享教育”是新时期发展理念在特殊教育办学领域的反映。“共享”是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是新时期国家和社会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认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8]教育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要领域,特殊教育学校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社会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将发展成果、办学经验、办学资源、教学技术与社会、社区和其他学校进行分享,乃是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

“共享教育”也是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开放式办学”策略的发展。随着办学经费增加、育人技术发展、教师人才队伍成长等办学条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对资源质量的要求相应提高;同时,开放式办学带来的单向式流入的广泛性助学资源将使特殊教育学校难以消化,最终产生运行紊乱、资源浪费。因而,特殊教育学校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从广泛接受资源到选择优质资源,对一些不能转让、捐助或调拨的优质资源、稀有资源,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与所有者协商后共享利用;其次,特殊教育学校应从独占资源到共享资源,有义务将过剩的社会助学资源与其他有需要的社区、社团和学校进行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后,特殊教育学校有必要从寻求资源支持到输出资源,从设施设备、人力、技术等方面帮助有需要的学校和组织,共享特殊教育的发展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和增强自我效能感。

同时,当前新课程改革、全纳教育、随班就读、公民教育等教育新主题,也对特殊教育学校提出“共享教育”的要求。这个要求具体体现为:

(一)普特学校各自拥有的办学条件要资源共享。长期以来,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互成体系、相互独立,相互之间的资源交流较少。随着全纳教育的推进、随班就读学生增多,普通学校需要用到更多的特殊教育训练设备、康复器械和特殊教育书籍,特殊教育学校要为有需要的普校学生提供便利。例如,针对现在许多小学学生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感觉统合方面的训练,而这些训练器材往往在特殊教育学校才有配备。同时,为了推进社区化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也需要用到普通学校的教育设施和场地。教育上的这些新变化就要求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要进行频繁的资源交流和共享。

(二)普特教育各自擅长的育人技术要互相借鉴。与特殊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在育人实践和学科研究上起点早、发展快,课程编制、教材开发、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等育人技术自成体系,相当完备。过去,教育过程中特殊教育经常会借鉴普通教育的育人技术,而普通教育借鉴、应用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如IEP、ABA)的现象却很少、甚至不需要借鉴特殊教育相关技术。然而,随着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随班就读学生越来越多,普通教育也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对某些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设计、实施分层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基础开发导学案等。普通教育出现的这些新现象,就要求特殊教育在继续学习借鉴普通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要积极分享、传授自身在个别化教育、应用行为技术、分组教学和协同教学等方面的专长。

(三)普特学生各自独立的成长生活要相互融合。一直以来,教育界对特殊儿童的要求是“回归主流生活”,即从隔离状态转为参与普通社会、普通人的生活中;而对普通学生则作品德上的培养,要求他们能尊重、关怀残疾人。然而,残疾人权利越来越受关注和随班就读儿童增多,使残疾人不再停留于普通学生的书本中,而是真正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公民教育的兴起,也要求普通学生能以现代文明的方式对待残疾人,并肩负为残疾人的发展谋福利的社会责任。这些变化,都要求普通学生和特校学生进行更多的融合活动,通过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成长。

(四)普特教师各自专攻的专业领域要相互交融。受教育对象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影响,以往普通教育教师并不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更多地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向普通教师学习专业技能和教育知识。然而,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增多,普通学校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尤其是国家逐渐将特殊教育知识纳入普校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各自专攻的专业领域有了相互交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种变化要求特校教师在继续学习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向普校教师传授特殊教育的相关技能、知识、训练方法和学生行为问题解决策略,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

与“开放式办学”策略相比,共享教育实现了:1.从单向式资源流入到资源流入、资源共享、资源双向流动的多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2.从被动接受社会助学资源到主动选择和接收资源,并可以与其他组织共用优质资源和稀有资源;3.从独占资源到共享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了特殊教育学校公益性优势;4.帮助特殊教育学校从单纯的受救助者身份转变为合作互助身份,提高了特殊教育学校的社会地位。此外,共享教育将资金、设施、场馆、人力等有形资源和技术、知识体系、特有经验等无形资源视为社会进步的共有成果为各界进行统合和利用,是一种更集约、更开放的做法。

由此可见,“共享教育”是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地位和承担社会责任而采取的办学策略,通过利用平台或活动与其他组织、社区和学校共同享用设施、人力、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从而改变了特殊教育学校被边缘化的不利局面,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三、走向“共享教育”需要创新办学举措

“共享教育”强调资源的配置交流、合作使用、集约利用,特殊教育学校在转向“共享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程度与优势创新办学举措,实现资源获取和资源输出方面的双赢。推动学校的共享教育办学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搭建相关活动平台,建设多种资源流动渠道。资源平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组织间的合作互动,我们主要建设以下三种平台:1.针对当前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发展、社会康复机构纷纷成立的情况,我校推动成立了市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通过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统筹协调,利用物资捐赠、活动共办、教师合作、举行讲座等方式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资源互转;2.对地区教育部门举行的“名校长工作室”“名教师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申报或参与,利用工作室平台与其他学校的教师分享技术资源、活动资源和项目资源;3.与其他学校共建各类型的活动平台或地区联盟,通过平台与其他学校、机构共享人力资源、项目资源和活动资源。例如我们通过成立“珠三角地区体育联盟”,推动校际之间体育项目共享和体育人才的共同培养,实现了参与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打破学校边界,加强资源的合作使用。实行共享需要改变对资源独占、独享、独用的做法,突破资源所有权的限制,从“学校的资源”走向“学校可以利用的资源”。一方面,我们可以推行“走出去”的战略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例如在实行社区化教学时,与周边社区市场、商场和服务场所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合作者的场地、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又如我们在发展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时与本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利用学院的场馆和设施共建职业教育基地。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放自身资源,例如允许普通学校一些有需要的学生到校园中使用康复器材,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公开学校开发的测评工具、指导手册、活动教材等研究成果给相关家庭、机构和学校,共享设施资源和信息资源。

(三)加强校际交流,加强优质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水平专业人才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一方面我们与其他学校分享本校的人力资源优势,例如选派教育骨干和技术骨干兼任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巡回教师,负责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工作的技术支持,与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有需要的普通学校共享人力资源;又如我们举行的校本培训,邀请到高水平专家和大学教授时,也对其他学校教师敞开培训大门,让其他教师能共享专家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抓住机会学习,例如通过举办讲座、论坛等方式引入其他学校优秀人士进入学校培训,还积极到本区域优秀的普校、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科组交流、教学观摩等方式进行学习。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其他学校共享课题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例如与一些学校共同开展本校承担的课题、为相关学校提供各类残障类型儿童教育资源和教学技术,等等。

(四)积极组织共享活动,分享生活经验和教学体验。我们积极通过活动与普通学校、社区共享各类资源,包括邀请普校师生到特校参加融合活动和带领残疾学生到普校开展宣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特殊儿童接触了普通教育场景和普通学校学生生活;普校学生则在与残疾儿童的互动中加深了对自强、平等、生命价值等理念的理解,促进了良好道德的树立和发展。此外,普校师生到我校参观时,通常会参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并与教师交流,我们主动讲解、毫不保留,与普通老师交流育人技术和教学体验,形成对教育图景和工作使命的完整理解。

“共享教育”办学策略的提出,超越了以往开放式办学的单方面投入,让特殊教育学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可。通过创新共享的方式,我们在反哺社会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投入,实现了学校更好的发展。在未来不久,“共享教育”的办学策略将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学校的采用、并帮助大家更好地发展。

[1]石玲.开放式办学走提高质量和效益之路[J].重庆商学院学报,1999(S1):35-36.

[2]HewardWilliam L.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8.

[3]肖非.观念现代化:特殊教育发展的动力源[J].人民教育,2003(6):22-23.

[4]肖非.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2):9-13.

[5]王建云.实行开放式办学实现多元化发展——江苏省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开放式办学经验谈[J].现代特殊教育,2004(Z1):89-90.

[6]齐培育,魏怡鑫,赵斌.近十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变化与地区差异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6(14):3-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特殊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摘要)[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5n/xwfb_151130/151130_sfcl/201511/t20151130_221728.html,2015-11-30.

[8]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 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2016-03-17.

G760

A

2095-0438(2018)01-0135-04

2017-07-30

钟亦洋(1988-),男,广东河源人,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教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统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特殊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靳开宇]

猜你喜欢

开放式办学资源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资源回收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