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思的传承与超越
——论陶渊明、杜甫对姜埰诗歌的影响

2018-04-03

昭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诗史遗民陶渊明

侯 晶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明清鼎革之际大厦将倾,战乱频仍,放眼全国,有不少文人志士拒不仕清,甘为避世遗民。中原动荡,民族矛盾的激化唤起了遗民诗人的创作才情,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关注现实、愤世救世心理与忧患意识,是晚明尤其是明末危机形势下最显著的社会心理,它们不仅存于文人中间,也一定程度地存在于百姓中间。在这种种社会心理影响下,文学创作上也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1]“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遗民诗人的沉痛的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清初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是遗民的作品”。[2]如山左遗民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展示,对隐逸乐趣的追求基本上成了一种定型的创作趋势,诗风呈现出清新淡雅的韵致。而陶渊明弃官归隐,纵情山水的生活态度正为遗民诗人隐逸山林的提供了借鉴。明遗民诗人虽是隐逸山林,但对山河破碎的沧桑巨变依旧难以忘怀。正是由于遗民诗人的深切体验与真挚的情感,使得他们的诗歌反映出了易代之际的惨痛史实与民族的共同情感,这种情感恰好又继承了杜甫“诗史”的诗歌特征。山左莱阳遗民诗人姜埰亦是传承了陶渊明与杜甫的诗歌风格。

一、鲠直清正 忠君爱国的一生

姜埰(1607—1673),字如农,号卿墅、又号敬亭山人,山东莱阳人,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其少年时期深受良好的家学家风与名师教育的熏陶,聪颖好学、胸怀大志。姜埰为官后十年如一日,刚正不阿、忠心为国,不受百姓一分一毫。“客至去,题其馆壁曰:‘爱民如子,嫉恶如仇’。而埰拒之曰:‘吾尽职尽责而已’”。[3]崇祯时期,朝廷恶臣当道,君王昏聩是非不分,而姜埰敢于向邪恶势力作斗争,后因言官无罪的争辩而获罪遭受廷杖之苦,谪戌宣城卫,后移家至江南,寓居苏州。姜埰一生忠心为国,下定决心不仕清廷,做一个爱国遗民,因此当其“尝奉母归莱阳,清抚某将荐诸朝,乃佯装坠马折服,乘间复驰至苏州。”即使在自己病危之际,仍然语其子曰:“敬亭,吾戌所也。未闻后命,吾犹罪人也,敢以异代指吾死吾哉?”[4]年七十,卒,尊其心志葬于宣城,门人私谥“贞毅先生”,立祠于虎丘剑池之侧。应撝谦则说: “陶渊明为彭泽令,卒元嘉四年,《纲目》书‘晋处士’,以去令而处也。如农姜公为给谏,卒于康熙十二年,书曰‘敬亭山人’,以去给谏而戍也。何以不言戍?遇赦也,从公志,免臣责焉耳。”姜埰身为明朝人,为明廷效力十数年,当遭受天崩地坼的朝代更迭,异族入侵时,此番锥心蚀骨的痛与不甘心出仕清廷的心志,只能随其“託哀鸣于异鸟,感音节于候虫”的“遗民”生存方式而激扬铺张。以此可见明清鼎革后的“遗民”情节对姜埰诗歌创作的影响之大,甚至是铸就了其诗歌的灵魂。

二、气尤激壮 一本杜陵的遗民情节

姜埰是一位具有崇高志向的文人,在流寓江南的三十几年间,与各个地域的明遗民相互交流,不断沟通思想、切磋学问,形成了一个爱国的遗民文人群体。姜埰少年时期刻苦用功,充满抱负,中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一生历尽坎坷。不同于其弟姜垓少有诗名,姜埰在做官时并没有太多的诗歌创作,而是在自奉戌南迁,于中后期遭遇了山河破碎的战乱之苦后,才开始了他不平凡的诗歌创作。正如其在《敬亭集自序》中言“自甲申赴戍,始学诗”。[5]545虽然姜埰作诗晚,但他一生著作仍然颇多,著有《敬亭集》《纪事摘谬》《正气集》、编有《嘤鸣录》,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散佚不可察,现仅存《敬亭集》,该书是姜埰卒后,其子安节、实节将其生前所作《敬亭》《馎饦》两部诗文集统编而成。姜埰作诗大体近体优于古体,五言略胜七言,而尤以五律最工。

作为忠君爱国的典型,姜埰的忧患意识、关注现实心理、愤世嫉俗、救世救民心理与杜甫是相似的。就像严迪昌先生对这种遗民诗人之凛然正气的描写:“这本是一个歌哭无端的时代,需要有此一格来反拨褒衣博带,甚至是肥皮厚肉式的诗歌腔调。即使谈不上敢哭敢笑,而仅仅是多出寒苦幽峭之吟,毕竟真而不伪,没有描头画足之陋习。处于月黑风高、凄霖苦雨之时,瘦硬苦涩之音无论如何要比甜软啴缓之声更接近历史的真实。”[6]杜甫诗歌中蕴含的“诗史”特质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最为后人推崇,而姜採的诗歌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体现。杜甫诗歌中表露无遗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主题,和诗人不惜牺牲自我的舍己情怀构成了他“诗史”的诗歌意识。姜埰在亲眼看到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景象后,内心的苦痛与悲愤便化作沉雄悲壮的诗句喷涌而出,展现出的是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凝重的诗歌风格。因此,姜埰的诗歌中的“遗民”情节亦经常带有杜甫诗歌沉郁悲凉的特性,正如朱彝尊《明诗综》称“公晚岁始自为诗,风格一本杜陵”。

(一)书写动荡历史 战乱苦痛的“诗史”意识

众所周知,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有“诗史”之称。杜甫“诗史”之说,最早见于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像《悲陈陶》、《悲青坂》和《三绝句》等有都着记史、补史的作用。除了描写当时的历史事件,杜甫在不少诗歌中也有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的表达,“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赴奉先咏怀》),深刻地揭示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在看到人民的贫苦生活时,他甘愿牺牲自己。即使是在屋漏天寒,稚子饥寒交迫,彻夜难眠之际,杜甫依旧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君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慨叹。

在距杜甫近一千年后的明末清初之际,这种为国为民的伟大胸襟又被一位遗民诗人传承下来,那便是姜埰。姜埰的诗歌中亦不乏对当时社会状况及战乱给百姓造成的灾害的描写。例如《饥馑》一诗云:“昨年有子卖,今年身且倒。已牵妇女去,仍被明府恼。”“况兹饥僅至,得不心如揭。欲言虑速罪,何以告有昊。倘肯念苍生,端为百尔祷”。[7]这首诗描写了明清易代之际,战乱使百姓朝不保夕、流离失所,而官府却仍然强征暴敛,逼得人民只能卖妻鬻子的残酷现实。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的动乱现象,与杜甫的“三吏三别”系列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地震》一诗“万户比屋封,完者才十一”,描写了当时地震和战乱带给百姓的苦难,所见之处满目疮痍。此外,《敬亭集》中还有很多类似记录当时社会状况的篇什。

(二)抒发战乱频仍、流离失所的沉郁悲凉之感

姜埰本身也秉承着学杜诗的倾向:“亡国君臣悲范蠡,归山服食法刘安。学诗必学杜工部,翡翠兰苕时辈看。”[5]590将亡国之痛融入诗歌之中,像杜甫一样以诗歌来表现现实社会。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为躲避战乱杜甫弃官入川。在避难期间,杜甫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注意着时局的发展。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与杜甫有着相似经历的姜埰,在流寓江南期间,羁思故乡,得知复明无望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姜埰内心的痛苦难以排遣,继而借用诗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因此他的诗歌也有着杜甫式的沉郁顿挫。如“乡思浑难减,何当旅雁初。谁逢沛父老,犹见鲁诗书。”(五律《赠别候广文畹梅》)表达出了诗人乡思难解又无可奈何之感,孤独之情催人泪下。再有《月夜忆舍弟》一诗:“骨肉年来苦,飘零在海涯。春秋催社燕,雨雪困梅花。吴会音书短,蓬莱道路赊。可怜兄弟辈,几处寄人家”。不论是风格还是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上,都与杜甫的诗歌极其相似。

三、洒脱自然 效仿陶潜的隐逸之志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姜埰的诗歌创作中时常带有“齐风”中淡泊名利的色彩,这种色彩恰与陶渊明的诗歌情感不谋而合。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不仅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也有着指引作用。在姜埰看来,所谓“遗民”首先是有着高洁的情操,安贫乐贱,不会因高官厚禄、贪图富贵而忘记初心。随着清政权的日益巩固,姜埰眼看复国无望,便决心像陶渊明一样远离朝廷,回归田园,即使生活困苦,也宁死不与清廷合作,这种精神正是继承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正如《用陶别殷晋安韵于董樵》中的“所以古贤达,结束有贱贫”。其所编《正气集》所录殉明之诸臣,正是宣扬了恪守气节,忠君爱国的人格精神。

(一)清新淡雅 真情流露的诗风

姜埰诗集中亦不乏排遣闲情之作,只不过此种闲情往往渗透着异世背景下遗民内心所特有的那份淡淡苦涩,以此归之为“遗民情怀”亦未尝不可。清新洒脱是万历诗坛的一大特征,这主要来自于袁宏道的“性灵说”。故国沦丧,远离朝廷,遗民诗人于流连自然美景之间,诗人与山水田园中寻求灵感、寄托情志,在山涧田野放浪形骸,由此构成诗歌创作的主要部分,使诗歌创作变得清新自然。姜埰受此影响,在隐逸期间,细腻地感受自然,融入到山水美景之中,借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造就了其诗歌的洒脱率真。《寓宣州作》正是带有几分洒脱自然之感的典型作品。“仙掌芙蓉冲碧霄,屏开云母欲回飚。遥天清境临山阁,细雨春帆过板桥。十里楼台江淼淼,六朝文物草萧萧。瑶华芳席多劳友,词客羁人未寂寥。”碧霄清境、细雨春帆、十里楼台这一应景物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卷,透露着欢快之情。而江水淼淼,物草萧萧又增添了一层寂寥之感。诗人喜中有悲然又悲喜分明,将一片真情寄托于山水景物之间。另有其《和陶时运》诗,也将山涧的鸟鸣与山野田园的青翠苍茫跃然纸上,同时又想到自己时运不济的命运,与山涧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更加衬托出自己涕泪交辉之情。由此令人不得不想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清真绝俗之诗情的自然流露。

(二)平淡朴实 富有情致的语言

元好问于其诗中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8]正是对陶渊明诗歌贴切的阐释。陶渊明诗歌的语言平淡无华,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然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塑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正如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姜埰诗歌中的语言亦是沿袭了陶诗的语言特点,给人一种平易自然,毫无做作之感,于平淡中见真纯的境界。如《园中》:“暖日鱼吹沫,平沙燕作泥。陌头无限意,春色自东西”,简单地描写春意,显得随性自然。又如《轩前一柳,十年前所植,便条干如斗,颇嫌毁我墙屋,为疏豁之》:“杨柳亭边杨柳生,枝枝叶叶总关情。墙头掩却云千尺,放叫秋山入笛声”。这两首诗,都是通过描写身边极其寻常的景物,燕子、杨柳、秋山与笛声,语言上也没有过多雕饰,只是随意扞发的是一种平和冲淡的隐逸之情。《用陶别殷晋安韵与董樵》一诗,诗句平淡自然、清新脱俗。与之相似的便是陶渊明《园居杂咏》八首其一:“地僻柴门静,天寒树色达。药欄添处处,岸柳插枝枝。屋宇仍三瓦,风花自四时。却看春雨后,乐意正萦滋。”[9]诗中描写的都是随处可见的景物,诗人的语言也是闲适淡然,这些共同组成了一幅悠然闲适的春色园局图。

(三)以诗言志 酬唱赠答为主题

姜埰与陶渊明在人生选择上有着相通之处,一个是甘为遗民,保全忠义之志;另一个是弃官回归田园,保全高洁情操,这便更使得姜埰的诗歌主题向陶渊明靠拢。《宜睡轩》一诗中的“羲皇人未杳,容易学陶潜”与《送宋林嗣东归》中的“陶潜避世藕东篱”,都能使读者看出姜埰在精神情感上亦受到陶渊明的熏陶,在当时离乱的社会中选择远离俗世,闭世“东篱”。姜埰通过这些诗歌,表达出了不仕新朝的决心与情志。

在陶渊明现存的一百五十九首诗歌中,有近三十首是酬唱赠答诗,这也是他与同时期的文人进行精神层次交流留下来的印记。如《与殷晋安别》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些赠答诗情真意切,包含着眷眷友朋之情,抑或是诚挚地抒写一己之感。虽然姜埰与陶渊明相距千年,但在灵魂上是共鸣的,尤其是相似的人生追求,让姜埰在诗歌创作上也是有意效仿陶渊明。在姜埰寓居苏州期间,与江南各地和北方地区不少遗民文人都有着交游往来,期间更不乏大量的酬唱赠答之诗,《赠沈方鄄》便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首。“涂塗惊水涨,此际喜逢君。回首玉钟上,风流尔耳闻。衣冠一剑合,书翰五湖分。坐觉林塘晚,花丛送落味。”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相逢之际的欣喜之情,后半阙更是给人一种风流潇洒之感,饱含一片真情。

四、结语

姜埰虽然与陶渊明和杜甫相距一千多年,但陶渊明与杜甫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主题被姜埰传承下来,并且又赋予了其新的灵魂与情感,重著新的篇章。在姜埰看到因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景象时,对百姓的同情、对乱世的愤慨之情全部付诸于诗歌创作中,使诗歌风格变得像杜诗一般沉郁悲凉。姜埰诗歌亦不乏对当时战争以及社会环境的描写,纵观其诗歌,我们亦可以对当时战乱频仍的时代窥探一二,这又使其诗歌带有些许“诗史”的品格。当姜埰眼看山河破碎、故国已不再时,毅然决然拒绝清廷的官职甘为遗民,隐逸田园,以此保全自己的忠义之节。在这期间,姜埰寄情与山水田园,与友人酬唱赠答,这一点无疑是与陶渊明一脉相承的。但是姜埰并不是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超越。姜埰正是通过追随杜甫、学习陶潜的诗歌创作方式来寄托自己的“遗民”情节,既有陶渊明的意境,又有杜甫的情感。综上可见,姜埰之诗既潇洒自然、平淡率真,又沉郁雄浑、凄楚悲愤。并且充满着对江山社稷、故国前朝的牵念,意图救世却又无奈远离俗世回归田园之感。“大抵取法于柴桑、浣花,其志同,其调不觉其自同。”[10]正是钱澄之对姜埰诗贴切的阐释。

[1]王言锋. 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51.

[2]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四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王树春. 家族文化补遗·胶东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6.

[4](清)孙静庵. 明遗民录卷三十[M].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36.

[5](明)姜埰. 敬亭集卷·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93册[M]. 济南:齐鲁书社,1997.

[6]严迪昌. 清诗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40.

[7](明)姜埰 著,印晓峰 点校. 敬亭集[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8.

[8](金)元好问 著,施国祁 注. 元遗山诗集笼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25.

[9](东晋)陶渊明 著,袁行霈 笼注. 渊明集笼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3:67.

[10](明)钱澄之. 田间文集卷十三[M]. 合肥:黄山书社,1998:241.

猜你喜欢

诗史遗民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评介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为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
杜诗“诗史”说检讨
杜甫《北征》诗中“赋”手法的特色
高句丽灭亡后遗民的叛乱及唐与新罗关系
蒙元时期金遗民研究——以金遗民的地域特性为中心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