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类成语的变式及辞格兼用
2018-04-03刘青
刘 青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比喻,又叫譬喻,是根据联系,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说明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1]P120比喻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辞格之一,具有隽美、神韵,幽默诙谐的特点,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加深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
长期以来,对比喻辞格的研究一直是修辞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外研究比喻辞格的文献很多,特别是对比喻类成语的研究。而对比喻类成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它的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结构,语义内容,艺术色彩等方面。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喻类成语的变式类型及辞格兼用情况做一个分门别类的探究,旨在进一步挖掘修辞的艺术特色及其赋予成语的独特魅力。
一、比喻类成语的变式类型
比喻是成语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根据本体、喻体、喻词三者间的关系及隐现情况,一般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明喻和暗喻的基本格式通常是“本体像喻体”和“本体是喻体”。但由于比喻的灵活多变,以及成语凝练丰富的表现力,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也改用“本体不像(不是)喻体”,“喻体像(是)本体”或“本体强于(弱于、等于)喻体”的格式,构成比喻的变式。因此,除三种基本类型外,成语中还有几种使用较多的比喻变式,分别是反喻、倒喻、较喻。
(一)反喻
反喻是用否定的形式构成的比喻,是比喻辞格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我们知道普通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是它们的相似点,而在反喻中恰恰相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是它们相反的特点。普通比喻通常直接从正面来肯定、说明本体,而反喻则是直接否定喻体,从喻体的反面去说明、突出本体真正的特点。根据本体、喻体的隐现情况,反喻成语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本体不是喻体
这种类型是反喻最常见的形式,即“本体不像(不是)喻体”,此类型中,本体、喻体、喻词三者都出现,喻词表示否定义。例如:
心非木石:人的心不像木头、石块那样,即人是有感情的。
人非木石、人非草木、人非土木:人是有思想感情的,易受外物影响,不同于没有感情的树木、石头。
上述例子中,本体“心、人”跟“木、石、草、土”等喻体之间有联系的特点是相反的,即人是有感情的,而树木、石土没有感情。将本体比喻为不是喻体,从正面来否定喻体,更深入地从反面突显了本体真正的特点。
2.不是喻体+不是喻体
在此类型中,本体不出现,喻体和喻词出现,且喻体有两个。例如:
非驴非马 :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不郎不秀:不像郎也不像秀。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不稂不莠:原指经过精耕细作,田里没有什么杂草。后比喻人没出息,不成器。
上述例子中,喻体“驴、马”,“郎、秀”,“稂、莠”分别被喻词“非”、“不”所否定。此类成语中,本体虽被省略,但是我们仍然能根据成语的语义信息捕捉到本体。同时否定两个喻体,从喻体的反面去说明一个事物,更深层次地突显、强调了被省略本体的性质特点。而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没有出现,给人思考的空间,进一步丰富扩大了比喻的内容。反喻成语是一种变格的比喻形式,这种变格形式给人以变态美的同时,使人感到新奇别致,不落俗套。
(二)倒喻
倒喻是本体和喻体颠倒使用的比喻。大多数比喻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有时候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人们有意地将喻体放前,本体放后,从而构成比喻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倒喻。在比喻类成语中,倒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喻体+本体
此类型中,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喻词不出现。例如:
金玉良缘:像黄金和美玉一样般配的好姻缘。
桃夭新妇:新娘像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铁石心肠:像铁和石头一样坚硬的心肠。
锦绣河山:河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
上述例子中,本体(良缘、新妇、心肠、河山)分别被比作喻体(金玉、桃夭、铁石、锦绣),且喻体前置,构成倒喻。其中,“金玉”与“良缘”,“桃夭”与“新妇”,“铁石”与“心肠”,“锦绣”与“河山”之间的相似点分别是“般配、美丽、坚硬、精美”。类似的成语还有金玉良言、秋草人情、香草美人等。
2.喻体+本体,喻体+本体
此类型由两个喻体+本体并列构成,也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喻词不出现。例如:
月眉星眼:眉如弯月,眼似流星。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刀山火海:像刀一样的山,像火一样的海。比喻极其危险、残酷的境地。
石心木肠、铁肠石心:心肠像铁块、石木一样坚硬。
上述例子中,本体(眉、眼,山、海,心、肠,肠、心)分别被比作喻体(月、星,刀、火,石、木,铁、石),且喻体前置。其中,“月与眉”的相似点是“弯”;“星与眼”的相似点是“明亮”;“刀与山,火与海”的相似点是“危险”;“石与心,铁、木与肠”的相似点是“坚硬”。类似的成语还有木心石腹、木人石心、木头木脑等。
(二)较喻
《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一书把较喻释为:“比喻兼比较,在某一相似点上,本体超过、不及或等于喻体(的一种比喻变式辞格)。”[2]较喻是一种“喻中有比,比中有喻”的比喻,也就是把本体和喻体放在一起比较,既表现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又能突显出它们在程度上的不同。
跟明喻、暗喻相比,较喻通常不用“像、似”等明喻词或“是、成为”等暗喻词来联系本体与喻体,而是用比较类喻词来体现二者在联系点相似性上的差异。根据比较程度的不同,成语中的较喻可分为三种:强喻、等喻、弱喻。喻词通常是“于、比、如、若、似、不如”等。
1.强喻
强喻是指两个事物(本体和喻体)构成比喻关系时,为了突出本体,使本体胜过喻体的比喻。即本体跟喻体相比较,程度更深,层次更高。在强喻成语中,常用喻词是“于、比”。当一个成语运用强喻辞格时,通常都是褒义的,并且强喻更能突显主体,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或内涵。根据比喻中本体、喻体、喻词三者的隐现情况,强喻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本体+于(比)+喻体
此类型中,本体,喻词,喻体都出现,喻词“于、比”体现了本体在程度上强于喻体。例如:
青出于蓝:青从蓼蓝中提取出来,但颜色比蓝色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学生的能力超过老师。
寿比南山:寿命比终南山还要长久。
上述例子中,本体(青、冰、寿)与喻体(蓝、水、山)的相似点分别是“颜色、温度、时间久”。与喻体相比较,本体的程度更深,从而更深刻地突显了本体的特征、特点。
(2)形容词+于+喻体
此类型中,喻词和喻体出现,本体不出现,且形容词修饰限制喻词。例如: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羽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作用和价值极大。
上述例子中,本体被省略,“鸿毛、泰山”是喻体,形容词“轻、重”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修饰限制喻词“于”。即某个本体与喻体(鸿毛)相比较,有着共同的特点“轻”,但是被省略的本体(某事物)甚至更轻;某个本体与喻体(泰山)相比较,在共同特点“重”的基础上,被省略的本体(某事物)比泰山还要重。
2.等喻
等喻指的是当两个事物(本体与喻体)构成比喻关系时,本体跟喻体在一定程度上相等或相似的比喻。成语中等喻的类型较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AB如(若、似)C
该类成语中,AB是本体,C是喻体,本体和喻体间的比喻词是“如、若、似”等。例如:
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繁花似锦: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嫉恶若仇 :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
上述例子中,本体与喻体间的关联性在程上相等或相近。“江山”与“画”,“繁花”与“锦”,“嫉恶”与“仇”间的相似点分别是“美、色彩缤纷、本质坏”。当然,“江山、繁花”是名词性词语,“嫉恶”是动词性词语。类似的词语还有一廉如水、浮生若梦、守口如瓶、挥金如土、胆小如鼠等。
(2)A如(若、同、似)BC
此类成语中,A是本体,BC是喻体,“如、若、同、似”是表示程度上相同的喻词。例如:
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色若死灰:面目惨白得像灰一样。
自同寒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
呆似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
上述例子中,本体(心、色、自、呆)分别与喻体(刀割、死灰、寒蝉、木鸡)在相似点上程度相同。其中,“心与刀割”,“色与死灰”、“自与寒蝉”的相似点分别是“痛苦、惨白、不发声”。“呆似木鸡”中被省略的本体(某事物)与喻体(鸡)的相似点是“呆”。喻体(刀割)是动词性词语,(死灰、木鸡、寒蝉)是名词性词语。
3.弱喻
弱喻是指两个事物(本体和喻体)构成比喻关系时,本体跟喻体相比远远不及喻体,即本体跟喻体相比,程度更浅,层次更低。成语中的弱喻辞格数量较少,词性基本上都是贬义,常用“不如”、“不若”等弱喻词。结构类型通常是“AB不如(不若)”,其中“A和B”是两个表并列关系的喻体,本体不出现。且喻体在前,弱喻词在后。例如:
粪土不如;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禽兽不如:连禽兽都不如,比喻行为极端卑鄙恶劣。
狗彘不若:连猪狗都不如,指人的品行极其卑鄙恶劣。
上述例子中,被省略的本体与喻体(粪土、禽兽、狗彘)的相似点分别是“无价值、行为卑劣”,而弱喻词“不如、不若”紧随喻体出现,突显了本体层次更浅、更低的特点,给人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
二、比喻类成语的辞格兼用
辞格的兼用也叫“兼格”,是辞格综合运用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在语言使用中,一句话的表达方式同时兼用了两种及其以上辞格的情况。辞格兼用可以同时达到多重修辞的效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强化了修辞效果。比喻类成语的辞格兼用主要是以夸张、比拟、移就、借代、通感为主,根据各辞格与比喻的兼用情况分为夸喻、拟喻、移喻、借喻、通喻五类。
(一)夸喻
夸张是为了表情达意,运用远远超过客观事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造成鲜明形象和独特意境的修辞方式。是受话主体对客体的变形反映,是一种“言过其实”的情感化的语言。[1]P161人们为了强调、突显某一对象的特点,往往会采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描写。夸喻即夸张和比喻兼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1.比喻与扩大性夸张兼用
此类成语运用比喻修辞的同时,还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故意把事物往大处说。例如:
一字千金:本体(一字)与喻体(千金)之间的相似点是“价值”。将一个字夸张地比喻成像千金一样,兼用了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
一言九鼎:本体(一言)与喻体(九鼎)之间的相似点是“重量”。将一句话夸张地比喻为抵得上九个鼎的重量,也同样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上述例子是比喻辞格与扩大性夸张辞格兼用的情况,类似的成语还有敝帚千金、一发千钧、人山人海、恩重如山等。
2.比喻与缩小性夸张兼用
此类成语运用比喻修辞的同时,还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故意将事物往小处说。例如:
鼠目寸光:像老鼠的眼睛一样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鼠肚鸡肠:老鼠的肚子,鸡的肠子。比喻气量狭小。
上述例子中,被省略的本体与喻体(鼠目、鼠肚鸡肠)间的相似点是“视线小、狭小”。而将一个人的眼界、气量夸张性地看成像老鼠的眼光、肚子和鸡的肠子一样,则是用了缩小性夸张与比喻的手法。
(二)拟喻
比拟是基于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此物为彼物的修辞方式。或者说用描写彼类事物动作形态的词描写此类事物的修辞方式。比拟是建立在彼事物和此事物在特性上临时转移这个基础上的,从而形成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1]P134
拟喻即比拟和比喻兼用的辞格形式,也就是拟人式比喻或拟物式比喻。比喻基于联想,注重静态形象的描写;比拟基于想象,注重动态形象的刻画。比喻与比拟两种辞格融合,能够互相补充,相映成趣,是意与象、人与物、物与物的典型融通。拟喻类成语主要有以下两类:
1.比喻与拟物兼用
比喻与拟物兼用,顾名思义是比喻辞格与比拟辞格中的拟物(使人物化,或使此物化为彼物)融合使用的形式。例如:
心花怒放:本体(心)和喻体(花)的相似点是“怒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化“心”(人)为“花”(物),描写心里高兴得像花朵一样地盛放,则是运用了拟物的手法。
2.比喻与拟人兼用
比喻与拟人兼用即比喻辞格与比拟辞格中的拟人(把物化为人来写)融合使用的形式。例如:
嘤鸣求友:鸟叫着在寻找它的朋友。比喻寻求志趣相同的朋友。运用比喻的同时,将鸟形象性地化为人来写,发出求友的声音,从而达到比喻与拟人兼用的修辞效果。
众星捧月:众多星星烘衬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个有威望的人。 一个“捧”字让众星物化为人,因为只有人才会发出“捧”这个动作。使比喻与拟人的修辞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纸醉金迷:原指被金光闪闪的东西迷惑住了。后比喻为奢侈豪华的腐朽享乐生活。同样,“醉”与“迷”这些词也是只有人才能发出的动作,同时兼用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与拟人辞格兼用,更有利于突出被描写事物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使浸染着主体情绪的内在心象物象化。此类成语还有眉飞色舞、追风捉影、芝焚蕙叹、迎风待月、倚玉偎香、莺歌燕舞、笔底生花、百兽率舞等。
(四)借喻
借彼代此,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的修辞方式叫借代。[1]P170借喻即借代和比喻兼用的辞格形式。例如:
萧郎陌路:“萧郎”指的是汉武帝萧衍,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多以“萧郎”指代女子所爱恋的男子,是用专指代泛称。用以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是借代与比喻的兼用。
白衣宰相:白衣是古代平民的服装,借指出身平民的士人,是用所穿的工具(衣服)指代人。通常用来比喻不在官位但对社会政治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也是借代与比喻的兼用。
借喻成语的使用,能够融合借代与比喻辞格的艺术特色,达到双重修辞的效果,加之成语本身的凝练性,增强语言突出性、形象性的同时,提高了审美情趣。类似的成语还有河东狮吼、肝胆相照、青梅竹马、手足之情、伯乐相马等。
(三)移喻
当遇到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时,把一般用来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移过来修饰和描写乙事物的修辞就是移就。[1]P144它是人们的特殊心理感受通过词语的变通搭配产生的,是发话主体思想情感、审美意识等的意象化形式。而移喻则是移就和比喻辞格兼用的修辞形式。成语中的移喻主要是移来修饰描写具体事物这一类的,例如:
灾梨祸枣:古代多用梨木和枣木雕版印书,刻印泛滥,梨树和枣树就要遭殃。比喻滥印那些无用或不好的书。“灾”和“祸”两个词一般不会用来修饰“梨”和“枣”,此处运用比喻修辞的同时还运用了移就的手法。
别鹤孤鸾:别是离别,孤是孤独的意思。比喻离散的夫妻。“别、孤”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用来修饰“鹤与鸾”,运用比喻修辞的同时兼用了移就辞格。
金口木舌:以金为口,以木为舌的铜铃,后借喻为传道的人。“金”和“木”很少会用来修饰“口”和“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同时,还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将描写其他事物性质的词“金、木”用到了“口、舌”上。
上述例子是比喻与移就辞格兼用的情况。比喻与移就辞格的交合,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其表达形象生动,有利于让所要表达的事物、情感更加意象化、美感化。类似的成语还有愁云惨雾、红男绿女、金波玉液、金口玉言、金相玉质、火眼金睛等。
(五)通喻
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感觉到的移到另一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1]P150通感是种特殊的,在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能化抽象为具体,创造优美意境的辞格。通喻就是通感与比喻兼用的修辞手法。例如:
甜言蜜语:表示像蜜一样甜美动听的言辞。该成语中本体(言语)与喻体(蜜)之间的相似点是“甜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蜜甜”是味觉上的,“言语”是听觉上的,因此“甜言蜜语”是味觉与听觉相通,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紫色蛙声:不正之色,淫邪之声,比喻以假乱真,邪僻不正。“紫色”是视觉上的,“蛙声”是听觉上的,“紫色蛙声”是视觉与听觉的相通。因此是用了比喻与通感兼用的修辞手法。
耳食目论:“耳”是用来听声音的,因此是听觉上的,“食”即吃饭,是味觉上的,“目”即眼睛,是视觉上的,“论”即论事,是听觉上的。该成语是视觉、味觉与听觉相通。被用来比喻轻信传言,不动脑筋,是比喻与通感辞格的兼用。
上述例子都是比喻辞格与通感兼用的情况,我们知道通感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冲动,打破读者与各种感觉之间的常规联系,产生一些变异式的感觉体验。比如听觉与视觉的融合,视觉到触觉的转变等等。而比喻辞格在运用上巧妙、隽美、具有神韵,甚至幽默诙谐,能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喻与通感的兼用,将二者的特色合二为一,使成语更有韵味,更具有新奇性、独特性。类似的成语还有国色天香、班香宋艳、 血雨腥风、花言巧语等。
三、结语
成语中比喻辞格的运用可谓是数量繁多,类型丰富。相比较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比喻的变式运用相对较少,值得我们关注。比喻辞格与夸张、比拟、借代、移就、通感等辞格的兼用,融合了比喻与其他辞格的艺术特色,达到了双重辞格艺术的效果,更赋予了成语精辟凝练、形象生动的修辞特点。因此,研究比喻类成语,尤其是比喻与其他辞格的兼用情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修辞的艺术魅力。
[1]骆小所. 现代修辞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120-174.
[2]杨春霖,刘帆. 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K].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唐松波,黄建霖.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K].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4]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5]说词解字辞书研究中心. 中华成语大词典[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