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社会下廉政文化建设的时代困局及治理策略*
2018-04-03龚春明申光丽
龚春明,申光丽
(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当下,为切实治理腐败,无论学界还是坊间都对“廉政文化”和“反腐”予以了密切的关注,故以此为主题的报道和论文、论著亦日渐增多,基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理论基础,人们纷纷见仁见智、献言献策。其分析的视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古代廉政思想与文化对当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借鉴与启示,如李阳的《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1]、李方菁的《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2]等。二是引介国际反腐倡廉的经验来助推中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如黄存金的《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及其对我国的现实启示》[3]、杨卫军的《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4]等。三是从各地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研讨廉政文化及其创新模式,如向鹏的《敬廉崇洁润人心 廉洁清风满校园——秭归县教育系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侧记》[5]、尹利民和黄敏倩的《地方性知识与廉政文化建设——论“白菜碑”的廉政精神与当代价值》[6]等。
当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制度约束、权力规范、网络反腐等不同维度对廉政文化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解读和论述,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予列举。应该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廉政文化的构建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参考价值,也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启迪。但是通过对已有文献的仔细研读和分类梳理却发现,研究者们大多对廉政文化生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缺乏应有的关注。殊不知,任何时代的廉政文化建设都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社会环境等;如果对之关注不够甚或完全漠视,那所谓的廉政文化必将构筑于“空中楼阁”之上,自然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发力,同时也难以开展有效的学术对话。因为,廉政文化建设只有与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有机结合,它才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功效。
一言以蔽之,对待古代的廉政思想与文化,我们可以鉴古通今、加以借用,但必须运用历史分析法去分析它生成的环境和土壤,而不能不顾时代的变化生硬地搬到早已发生重大社会变迁的当下中国;对待国外的成熟做法和有益经验,我们也可以适当推介、洋为中用,但在引进“舶来品”的同时,更应考虑场域的置换、具体的国情和文化的惯习,而非不加分析地予以嫁接与套用。鉴于此,本文拟从市场社会(而非市场经济)的分析背景来解构现阶段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深层困境,并运用有关治理理论为廉政文化的构建提供一些建议参考。
二、市场社会下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局及成因分析
法国前总理若斯潘曾明确提出:“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那么,何为“市场社会”?波兰尼的解释是:市场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即为市场社会,它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逐利动机排除了生存动机而成为支配性的动机,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破坏了社会的实质,社会被边缘化[7]。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社会下,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容易被市场与资本的力量所左右与扭曲,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国家已得到了印证。所以,资本主义所蕴含的市场社会是一种“正在前进,但却不知向何处去的”力量。其必然的逻辑就是“一切向钱看”,而不考虑是否取之有道,手段与目的被倒置了。
问题并不在于市场的存在,而是在于市场嵌入社会中的方式[8]。此外,市场的规范与否,只是权力腐败发生的外部条件,并非权力腐败发生的内在根源[9]。正因为如此,我国在1992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有效地规避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逐利性。虽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随之伴生了一些为社会所诟病的腐败现象,如少数政府官员的“拜物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打着“先富带动后富”的口号,利用体制漏洞设租寻租、权钱勾结率先暴富起来等现象。但是这些因市场失灵所导致的腐败,只是更易于把官员的腐败行为从隐性转化为显性,它并不是腐败的罪魁祸首。而更应该看到的是,市场只是社会诸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法律等方式来减少甚至杜绝腐败的发生。
不可否认,由于市场社会和资本主义享乐思潮的弥散和影响,我国的一些地方行政官员也抵制不住金钱和利益的引诱,竞相知法犯法、铤而走险,即使在被称为“一方净土”的象牙塔里也难以幸免。2015年4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高校腐败频发 十八大以来高校腐败案件已达50多起》为标题的报道说:腐败几乎渗透到了包括基建、招生、科研等一切关键性领域和重要环节。由于“理想信念滑坡、法纪意识淡薄、监督机制滞后”,使他们在贪腐路上迷失方向,直至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高校领导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丧失了党性原则,迷失了前进方向,变成了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信奉物质至上、金钱第一,最终抵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1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通过整理媒体报道中引用的腐败分子忏悔录也发现,谈及落马原因时,与理想信念滑坡和法纪意识淡薄等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出现比率超过95%。“信仰”“纪律”“底线”“廉洁”“信念”“思想滑坡”等词汇是高频词,“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失去了抵抗力”“脱离了组织生活”“法律意识淡薄”等语句最为常见[11]。
因此,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信仰、理念、法纪和监督,那么在市场理性压倒一切的社会里,必然滋生腐败的温床,“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故对于市场经济,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它虽然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而且在越为开放和法治透明的社会,其发挥的作用愈益明显;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原则不能渗透和支配全部的社会生活。在市场之上我们还需要道德、信仰、秩序、价值作为指引和基础,如果缺乏这些深层社会因素的规范,市场的副作用会更加暴露无遗。比如,近些年医疗改革成效甚微,就与这种“泛市场化”的理念不无干系。从社会科学的经典解释可知,任何良好经济制度的设计都是立基于一定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从更为长远的意义上而言,改革不仅需要造就一个好的市场及相应的运作机制,更需要造就一个人民能安居乐业、共享改革成果的好社会。针对法国当时的国情,若斯潘指出:“要建立一个更加人道的社会,一个不是由市场实行统治、而是价值高于利润逻辑的社会,一个并非一切都是商品的社会;要建立一个人人都能取得成就和掌握其命运的、充分民主的社会。”[12]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善治的分析视角
当下社会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共治,实现市场经济和廉政文化的有效结合,我们就不应忽视治理所追求的善治目标。“善治”落脚点应在“善”上,强调社会联系的纽带应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具体的、局部性的关系发展到现代社会普遍的、多元化的关系,这种关系扩大到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良性共治。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好合作及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以致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性,并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使社会良性共治、和谐发展。在善治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多管齐下,坚持以法治为保障,并兼顾道德教化的功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官员权力的内部制衡;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构建全民参与监督的网络平台。通过以上举措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一)依法治国基础上,发挥道德教化功能
有效的法治是廉政文化建设可靠的保障,没有法治保护的权利,其实质是在摧毁权利。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得严格执行依法治国方略,辅之以德治国,这在当前阶段尤为重要。所以,“硬法”要先行,这对于治理当下的腐败问题十分关键。在依法治国取得较大成效以及整个社会风尚得以根本好转和多数公民道德水准得以大幅提升之后,就有必要把道德教化提上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毕竟“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使领导干部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权力的内部制衡
由于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在各级职能部门中,官本位思想还较为严重,全能主义政府的色彩也较为浓重,但在此观念主导下的单向度社会管理手段已愈益不适合已经变化的社会,更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善政”的殷切期待。故此,政府就应适时跟进变化了的形势和人民多样化的需求,以法治、责任、有限、服务作为政府执政的理念,做到还权于社会。当然,这不是要否定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决策过程更加科学。与此同时,要使政府廉洁高效,还必须实现部门权力之间互相制衡,杜绝权力独揽和一人说了算,避免腐败事件的发生。
(三)发挥媒体导向功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各类新闻媒体在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信息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有着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及时宣传反腐倡廉的各项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公众了解党中央打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同时,积极宣传廉洁勤政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借助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文字、声音、画面等元素,以生动鲜活的形象和先进事迹感染人、教育人,在全社会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风气,为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清明、和谐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此外,对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将腐败分子的恶行昭然于天下,从而对全社会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四)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全民参与廉政建设
人民群众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力量源泉。如果没有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廉政文化建设无异于“水中浮萍”,难以取得实效与长效。因为人民群众是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直接受害者,他们对腐败现象有切肤之痛,斗争性也最强。人民群众也是反腐败斗争信息的主要来源。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功过是非,廉洁与否,群众最了解,也最有发言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有全党上下齐心协力,有人民群众鼎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近年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案件中,70%来自群众举报。2010年年底,广东省监察厅就表示,广东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线索中,约有80%来自人民群众的举报[13]。
因此,把“善治”作为目标,运用法治、民主的手段,转变政府职能,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打造合作共治的良好局面,才能使廉政文化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J].领导科学,2012(33):30-33.
[2] 李方菁.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J].人民论坛,2015(11):176-179.
[3] 黄存金.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及其对我国的现实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0(9):102-107.
[4] 杨卫军.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J].求实,2014(10):22-25.
[5] 向鹏.敬廉崇洁润人心 廉洁清风满校园:秭归县教育系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侧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4):75-77.
[6] 尹利民,黄敏倩.地方性知识与廉政文化建设:论“白菜碑”的廉政精神与当代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64-69.
[7] 刘拥华.市场社会还是市场性社会:基于对波兰尼与诺斯争辩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1(4):63.
[8] 董敬畏.从“嵌入”到“脱嵌”的“市场社会”:对《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质疑和反思[J].学术界,2016(12):132.
[9] 赵磊,单丽莎.市场经济与权力腐败辨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3(4):20.
[10] 高校腐败频发 十八大以来高校腐败案件已达50多起[N/OL].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4-27.[2017-12-2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5/4_27/7235448.shtml.
[11]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腐败分子落马后,大量忏悔录登上媒体端[EB/OL].(2015-02-12)[2017-11-15].http:∥fanfu.people.com.cn/n/2015/0212/c393889-26557341.html.
[12] 曹松豪.要市场经济 不要市场社会:若斯潘“现代社会主义”新理论[J].当代世界,2000(10):26.
[13] 李文幸.全面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EB/OL].[2017-11-22].南粤清风网,http:∥www.gdjct.gd.gov.cn/llyj/33055.jhtml,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