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地域文化资源于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8-04-0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同安闽南美食

陈 娟

(厦门市同安区岳口小学,福建 同安 3611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施教区位于千年古城同安的铺前古官道上,周边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闽南民俗活动活跃……这些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都可开发和利用为习作教学的资源。

一、走古道,访名胜,知传奇,感历史之厚重

铺前古官道沿线,有厦门地区现存唯一的皇家建筑——郡马府,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小妾立的贞节牌坊,有表彰施琅统一中国、善治台湾的德政坊——绩光铜柱,有同安地区第二大宫庙东岳行宫和最小寺院天兴寺,有古代官府接送到任和离任知县的接官亭——甘露亭,有为振兴同安文运而兴建的文笔塔……这里是同安乃至厦门文物古迹最集中的区域,在它周边,还有历史悠久的梵天寺和梅山寺,游人如织的同安影视城,清朝水师提督吴必达故居,记录清军屠杀同安城民的碑亭——同归所……学生每天行走在路上,都能触摸到这片土地的脉搏,这也成为语文教师开展习作教学的有效资源。

教师们结合《咱厝的古迹》校本教材的教学,开展“古道通”小导游比赛、“古道传奇”讲故事比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古迹,搜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动人传说、传闻轶事,并鼓励学生利用空闲时间重游名胜古迹,换一种视角领略故土的别样风情。于是,在学生眼中,这些原本司空见惯的景致有了丰厚的底蕴和无穷的魅力,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古道游踪”征文比赛时,他们将搜集资料、实地走访得知的传闻、传说等,融入游记中,文章顿时鲜活起来,有的学生对传闻梗概进行二次创作,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别具风味。这些习作使沉寂的亭台楼阁、历史人物灵光四射,学生在传承和演绎的字里行间深入理解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自然升腾出热爱家乡的乡土情结。[1]

二、习方言,念童谣,唱乡音,晓文化之绵延

闽南语作为本地方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也是闽南文化的结晶,“请火、榉旗、跳童、师公”等记录的是宗教文化,“做田、钯田、播田、沃肥”等记录的是农耕文化,“高甲戏、歌仔戏、南音、傀儡”等记录的是戏曲文化,“番客、番婆、番薯、番火”等记录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一圆打四结——铁公鸡”“好酒沉瓮底”“落水才知长脚人”“趁钱有数,信用要顾”“饲老鼠,咬布袋”等俗语生动传神、富有民间智慧,“天顶一块铜”“献沙包”“人插花”“月娘月光光”等在闽南语土壤中滋长出的闽南童谣别有趣味,这些学生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如果能适当地融入学生习作,变成习作的素材与养料,那必然能让习作读起来更亲切有趣,令人回味无穷。

为了增加学生对闽南方言的了解,激发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兴趣,学校在校门口设置“闽南方言与文化系列展板”,每期介绍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一些有趣的闽南俗语或童谣、歌曲,邀请专家开“闽南方言与非遗保护”的讲座,课间播放《父子情深》《爱拼才会赢》《天黑黑》《同安好所在》《扒龙船》《春天伫叨位》等积极向上的闽南语歌曲,音乐课上由音乐教师根据乡土音乐教材教学生学唱《十二生肖歌》《西北雨直直落》,欣赏南音《直入花园》、观看芗剧《安安寻母》等,语文教研组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每日一句闽南话”活动,利用读书节开展“乡音乡情世代承”亲子活动,让学生回家后和长辈学学地道的闽南语,在各班开展“闽南童谣达人秀”活动……

这些经历不仅成为学生生动习作的素材——《家乡的歌仔戏》《我家来了个“阿北仔”》《〈天黑黑〉新编》等一篇篇“土”气十足的习作一气呵成,学生创编的新童谣开始在校园里传播,从中积累下的方言财富也变成了学生传神习作的语料:

1.“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在前两天“钉干落”(转陀螺)似的走亲访友后,我终于能在初三这天睡到日上三竿了,但没等我打开电视好好享受一番,妈妈便叫我穿戴整齐陪她去参加同学聚会。——黄心怡《我的春节谁作主》

2.只见媒人婆一边“撒铅钱”,嘴里还念念有词:“人未到,缘先到,铅钱撒门口,夫妻吃到老,铅钱撒高高,生子中状元……”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妈妈说这叫“念四句”,是媒人婆对新人的祝福。—— 叶诗晨《叶大哥娶妻》

3.一日趁(挣),两日开(花),三日等钱来,四日四处逛,五日夭(饿)到倒,六日等救助,七日卖衫裤,八日捡垃圾,九日莫法度(没办法)。——林静欣《懒汉歌》

三、品美食,玩游戏,学劳作,体生活之苦乐

随着历史变迁和道路改造,铺前古官道上繁华热闹的商铺渐渐演变为美食一条街,炸海蛎饼、炸枣、五香、薄饼、韭菜盒、沙茶面、碗仔粿、满煎糕、仙草冻、扁食、盐水鸭……这里是同安地区传统美食最集中的地段,学生吃过这些美食,但要介绍美食的特点来却说不出一二,原因在于只求饱腹,无心观察,只知其味,不知其所成。为此,学校在宣传栏上开设“闽南美食吃透透”栏目,每期图文并茂地介绍几种闽南美食。笔者在班级中举行“厨王争霸赛”,由三名同学当场分别烹饪他们熟悉的家常菜——凉拌海带丝、烙饼和糖醋里脊,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这些家常菜由什么材料做成?如何制作?味道如何?再让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传统美食,相机让学生动用眼、口、鼻等器官细细地观、闻、尝这些美食,笔者再借助图片、影像补充介绍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及其他小常识,引导他们回到生活中去观察身边的传统美食。《面霸——沙茶面》《糯米蔬菜卷——薄饼》《家乡的碗仔粿》等习作内容充实,赏心悦目。在对美食有所了解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家乡美食我代言”活动,请他们为自己喜欢的美食写一句广告词;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美食菜谱的制作;还开展“美食老板我能当”活动,让学生图文结合为自家美食出一份宣传海报。一道道美食飞入学生的口、眼、手、心,化成一份份习作大餐,色香味俱全,令人垂诞欲滴。

喜爱玩乐是孩子的天性。闽南童玩儿戏丰富多彩,“钉干落”“遨车圈”“跳飞机”“玩‘翁’”“佬仔白蚁”……这些童玩儿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电子产品的盛行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远,而我们通过“游戏作文”却将它们重新带回学生身边。在一堂“传统游戏——( )”习作指导课上,笔者通过“聊传统游戏,激发表达兴趣”“说游戏故事,丰富表达内容”“玩传统游戏,强化情感体验”“写传统游戏,分享创意表达”几个步骤引领学生步入游戏王国,感受闽南童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在“佬仔白蚁”游戏作文课上,笔者先出示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根据规则试玩,接着分组比赛,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游戏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最后让学生总结游戏经验,明白游戏既要眼疾手快,还要讲究技巧,斗智斗勇。游戏结束,一篇篇趣味盎然的游戏作文也就新鲜出炉了。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劳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插秧、拔秧、收割、捉稻田鱼这些农活已经逐渐远离这个被城市化的区域的人们的生活,但是浇水、割草、锄地等农活还随处可见,这些劳动看似简单,却蕴藏着许多农艺农技,教师鼓励学生身体力行,去领悟劳动之苦。收获之乐。有了实践基础,学生的习作言而有物,言而有情。

四、观民俗,悟人情,扬美德,赞乡情之质朴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安也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正月初三忌拜年,正月初九“敬天公”,三月初三“祭祖吃薄饼”,端午节“食粽扒龙船捉鸭子”,中秋节“吃月饼博状元”“装凹”“过火”,东岳行宫 “走康王宫”,龙虎宫“张府王爷出巡回巡驾”……与众不同的风俗背后隐藏着一个个民俗故事,蕴含着先人对幸福安康的向往,对万物生灵的敬畏与感恩,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节日民俗”习作、“宗教民俗”习作、“婚丧民俗”习作等。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去观察、体验、感悟、思考,批判地接受地域人文的精神沐浴,又培养他们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对民俗乡情的体验中进一步体会乡情的质朴,陶冶情操。[2]

在开拓习作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读、多问,以照片、录音、录像、文字的形式将知道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作为教师,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机地与人教版语文教材相结合,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每一单元主题和训练要点,主张从教材习得方法,在乡土资源中迁移运用:

学完《赵州桥》后用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介绍南门桥、东桥;迁移《桂林山水》排比手法写双溪水;运用《乡下人家》中的对比手法写闽南红砖厝;习得《颐和园》中移步换景的写法写梵天寺、梅山寺;学完《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的写法试写闽南的春节……

在开发与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为习作教学服务的同时,笔者还注意习作的展示与评改。笔者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将学生习作进行展示,家长和学生都可以欣赏和评价;在班级墙上设立“土人土语”习作版块,通过投搞积分得传统美食,优秀者还推荐登载到校刊上去,借助这样的展评方式让学生习作的热情不减。

地域文化丰富了习作教学的厚度,增加了习作教学的亮度,延展了习作教学的角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3]作为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积极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关注融合方法,落实语言运用,让习作之花盛开在这片乡土沃壤上!

猜你喜欢

同安闽南美食
闽南文化传承
全国首批“巾帼志愿阳光行动”试点站在同安揭牌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同安的山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