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实现阅读教学延伸

2018-04-03江玉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霍金名著公众

江玉莲

(厦门市大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有效地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生活和获取资讯的最重要工具,微信公众平台更成为发布信息、传递思想的重要阵地。[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利用这一平台,更大限度地实现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一、同步补充,群文阅读重联系

“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教材就像是思维导图的中心,由这一中心可生发出无数的关联点。如果教学只停留在中心而无发散,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

美国语文非常重视从教材引出的能力训练,如《美国语文(12-18岁)》在教材的练习设计中,特别设计了“思考”“点子库”和“微型写作”系列。其中“思考部分”注重从课文出发,培养学生解释、评价、应用、扩展方面的能力;“点子库”分“写作”和“项目”两部分,将课文教学与社会研究、职业发展、艺术、健康等方方面面相联系;微型写作部分则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和各种实用类文章的写作。这正是目前国内的语文教学所缺失的。在语文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出发点,强化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人文历史、能力培养甚至生涯发展方面的联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补充阅读材料,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2]最核心的做法是树立群文阅读意识,即重视补充材料与课文之间的整体指向性,形成阅读群。阅读群的主脉可以是知论作者、情感体悟、文化浸润、人文精神、哲思析理等。与教学中编写校本阅读材料、周末阅读材料相同,同步推送补充阅读材料,既可成为为所教学生量身定做的“语文读本”,又可紧跟时代发展,以时文来延展学生的视野,实现课堂的延伸。而与校本阅读材料、周末阅读材料不同的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不受篇幅限制,不同程度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性阅读。

二、因势利导,时闻热评强思辨

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因为这一能力个性化强,无法通过集体教学来统一达成培养目标。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事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势必要落在课堂之外。

关注时闻热评,进而逐渐形成自我的认知与判断,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在于,发布的信息可以以文字、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更可以多种形式加以自由组合。以灵动的方式呈现新闻事件本身,配以精选时评,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平面化的思维,学会辩证、立体地观察事物,深入、有逻辑性地分析事件,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思维树,甚至多维度的思维空间。如霍金离世,各大公众号以不同角度深度报道此事:“中国新闻网”发布微文《传奇走了!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的故事一定要讲给孩子听》,介绍霍金身世及其经典语录;“国家人文历史”以《物理学家霍金逝世: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为题,引发读者思考……教师可以在面向学生的微信公众平台上链接相关文章,做好导读,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同时链接电影《万物理论》(2014)等。新鲜的时闻热点大餐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并且让他们在评论中体会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乐趣。

三、熏陶渐染,名作导读增积淀

名著、经典电影是学生完成文学积淀的重要食粮。但中学生的见识面不广,对优秀作品的判断能力偏弱,有些学生甚至无法做到独立阅读长篇文章。因此,导读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导读长篇名著阅读是一种拆书的形式,即把长篇著作拆分为几大部分,将其分割在不同时间段阅读。为学生设计的名著导读与一般名著导读有所不同:首先,根据学生特点,趣味性和页面视觉吸引力是导读推送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其次,导读应以任务性为主,有目的、有方向地引导,才能推动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而提升阅读质量。如笔者曾利用公众号导读《苏菲的世界》,开读之初先推送其中的精彩片段,第二次推送则以《怎样读〈苏菲的世界〉》来明确阅读要求。之后,常常用设计讨论话题、提出问题群和推送拓展篇目等方式来达成阅读目标。如第一章提出“你是谁”的话题,实践中分三期进行导读:先推送“我是谁吧”里关于这一问题的有趣讨论,让学生思考这一很少触及的问题;第二期选择了周国平的《你的“自我”在哪里》,为他们开始萌发却又纷乱的思绪提供了梳理性的指导;第三期才开始进行原著导读,并抛出深入思考的问题。几期下来,学生踊跃在后台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进行回应引导,学生充满好奇而又不乏理性的奇妙思维在名作导读中被激活起来。

电影是可视的名著,往往以凝练的情节,发人深省的故事,表达对世界的思考和对未知的探寻。因此,导影也是积淀人生体验、深化哲学思考的重要手段。电影的导读可用教师的观影评论为饵,其中在只言片语中透露出的情节信息和生发出来的人生、哲理思考感悟,往往会成为学生萌发观影念头的导火绳。

四、选优推能,优文优评展风采

心理学的“成功强化效应”,即“成功——自信——又成功——更自信”的良性循环,强化自我认同感,在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例如学生因某一次作文被教师当作范文,或在班级念出来,或用其他方式展示,该学生的作文会越写越好。

自我认同的实现不仅可以在课堂内、校园中,更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微信公众平台受众广、容量大、阅读时间不受限制等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自我认同。[3]同时,优文展示又可以与阅读进行无缝衔接。课前预习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脉梳理,展示独特、精美的思维导图;影片推介后,可以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阅读感悟,分批发表展示,并指导全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打分,进行评价;名著导读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主人公的朋友圈,择优展示……不仅展示的内容与阅读有关,展示之余的评价也是对优秀作品阅读后的理性分享。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接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中的诸多作品展示平台,如班刊、文学社刊、诗歌报等学校、年段或班级的各种刊物,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找到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霍金名著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霍金》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霍金,科学界的传奇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