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探析
2018-04-03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西安 710128)
近年来,英语国家出现了大量使用so作为话语开头的热潮。这种现象引起了语言观察家、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关注。BBC Radio 4对此作了“So does starting a sentence with ‘so’ annoy you?”的专门报道[1];有三十年历史的美国广播脱口秀Le Show,2014年曾连续几个月每周开辟专栏“So’s of the week”评论此现象[2];《纽约时报》[3]、《高等教育纪事报》[4]和《商业内参》[5]也有专栏文章报道此事。从媒体的报道和网站专栏文章的跟贴情况来看,so的这种用法有逐步泛化、大行其道的趋势。用so作为话语开头的现象,在英语史上也曾有过,但并不常见。乔叟、莎士比亚和约翰·邓恩等人的作品中曾经出现过;古英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贝奥武甫》起首词“Hweat”也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译为“So”(“So. The Spear-Danes in days gone by/ and the kings who ruled them had courage and greatness”)。So置于句首的用法缘何在近年兴起广泛使用的热潮并引起社会关注?其用法具有哪些新特点?反映了怎样的语言认知机制?本文拟从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一 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历程
1.语法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话题,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6]17,即词义抽象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词义虚化,使之最终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变成只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功能的语法单位。语法化的研究早已有之,其概念则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梅耶于1912年在论文“语法形式的演化”中首先提出的。梅耶认为,自主词转化为起语法作用的成分就是语法化的过程[7]255。其主要观点为: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整个语法系统的变化;语法化虽然有阶段性变化,但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近年来,语法化研究也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密切关注的话题,语言学学者霍珀[8]、兰艾克[9]和石毓智[10]等对此多有关注。
语法化研究旨在将语言的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结合起来,寻找语言产生和发展的理据性,揭示语言演变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动因规律。其主要研究范围经历了一个逐渐拓展的变化过程。一是狭义语法化,主要是指“实词虚化”,重在研究词义由实到虚的变化,词汇如何变成词法和句法中的范畴和成分的过程。二是广义语法化,即将其研究领域从“实词虚化”拓展到句法和章法,甚至将典型概念结构所产生出的句法结构也囊括其内,强调语法化与隐喻、象似性和主观化等密切相关,是人类认知机制的反映。语法化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规律:(1)并存原则,即新形式出现后,新旧形式并存;(2)歧变原则,即一个实词可以朝不同方向演变为不同的语法成分;(3)择一原则,即能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多种并存形式经过筛选和淘汰,最终缩减为一、二种;(4)保持原则,即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这些残存特点进而对虚词的具体用法产生限制;(5)降类原则,即通过语法化过程,名词、动词等主要词类将降格为介词、连词等次要词类;(6)渐变原则,即大部分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7)单向性原则,即语法化过程总是从独立实体向非独立实体、从复杂表达向简单表达、从较为具体的向较为抽象的方向演化,具有明显的单向性特征[6]19-20。
语法化现象的产生,并非主观随意,而是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一是语义的适应性,哪些词汇向哪些语法标记的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只有那些语义上适宜的词汇才有这种可能;二是句法环境,语法的发展跟词义的引申不一样,必须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进行;三是比较高的使用频率,新语法现象往往首先产生于那些高频率使用的词汇上,高频率使用的现象容易固定下来成为一种语法手段[10]6。
2.So的用法溯源
韦伯斯特、牛津等大多数词典、柯林斯语法书和Strunk & White等写作指南都表明,so作为功能词的主要词性是副词和连词,其作为副词的主要意义是强调程度,作为连词的主要意义是表示前后语义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11-14]。规约派语法学家认为,书面语中,作为连词时,so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小句,体现因果关系,不用于句首[14]45-85。也有人认为,尽管在句首使用so,会有松散懒惰、不够严谨之嫌,特定的语境中,比如描写对话或者主题为日常生活话题时,在句首适当使用so可以给文章增添口语体生动活泼的风格[15]102-105。相比之下,so在口语中用于句首就显得更为普遍和随意,其使用量也因人而异。这种在书面语中谨慎使用和口语中相对普遍使用的句首so,在语言研究中被称为话语标记语,是口语或会话交流中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其主要作用是语篇衔接和语用表达。
So作为一种常见的话语标记语(So作为连词用于并列句中的情形,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引起了Schiffrin[16], Blakemore[17], Johnson[18]和Bolden[19]等研究者的关注。作为话语标记语的so,多用于问答话语中的疑问句句首以引出话题,也可用于陈述话语中表示由前及后的推导关系[20]。句法上相对独立,不影响其前后语句句法的合法性。韵律特征上多用平调或降调,不重读;使用升调或者重读时,具有特定的情感含义[21]78-83。例如:
(1)Interviewer: Ok. So let’s talk about how you see, what is Facebook’s role in the mobile world over the long run?[22]
(2)(扎克伯格澄清Facebook进军手机行业的消息,阐述了其真实意图。)Interviewer: So, it sounds like a customized version of Android seems like the best thing, the deepest integration you could do without building your own operating system.[22]
例(1)中so用于问答话语的疑问句句首以引出新话题。例(2)中,so置于句首表示紧随其后的内容可以从扎克伯格以上的回答中推导出来。两例中so的用法是其作为句首话语标记语时较为常见的。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于接续话题、使信息得以扩充和持续传递;结束话题、总结信息内容;填充信息空白等[23]。话语功能可谓十分丰富。近年来,在英语社会中兴起的这股广泛使用so作为句首话语标记语的热潮也是其丰富话语功能的一个佐证。
3.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
2000年左右,微软公司的IT工程师中开始兴起在话语句首大量使用so的风气。这种用法的特点是不仅在问答式对话的疑问句句首使用so,回答句也以so开头,甚至有些叙述性对话句首也使用so[24]。此风一起,迅速蔓延整个硅谷,IT界几乎人人都用这种方式讲话。Facebook公司的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苹果公司的时任CEO乔布斯就是这种讲话方式的代表人物。这种用法从硅谷辐射开来,渗透到政治界、媒体界和教育界,以希拉里·克林顿为代表的政客、电视和电台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记者、教授、学生都成为其拥趸者。从北美到英国、澳洲以及其他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年轻人认为这样讲话“很酷、很时尚(cool and trendy)”[4],也乐于效仿。由此,句首so逐渐流行开来,以至于有人每句话开头都离不了so,大有泛滥之势。
在扎克伯格的一次30分钟的访谈中[22],采访人共使用so作为话语标记语6次,全部用于句首;被采访人扎克伯格共使用38次,其中20次用于句首。这26次句首so的使用情况可以归为以下几类:①表示明显的因果关系(4次);②推导(2次);③总结前述话语(4次);④话题间的自然过渡(2次);⑤拉回话题(1次);⑥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3次);⑦连接两个可能共有某个词语或概念的话题,表示微弱的关联(7次);⑧无关联,相当于well或um(3次)。
其中,①-③中so主要传递富于因果逻辑的话语信息;④-⑥主要用于话语组织,是其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传统功能;而⑦-⑧则是近年来兴起之后的新用法,标志着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以上述扎克伯格的访谈[22]为例:
(3)Zuckerberg:(…)One thing that I think is really important—that I think is context for this, is that I generally think that most other companies now are undervaluing how important social integration is. So even the companies that are starting to come around to thinking, ‘oh maybe we should do some social stuff’, I still think a lot of them are only thinking about it on a surface layer(…)
(4)Interviewer: Ok. So let’s talk about how you see, what is Facebook’s role in the mobile world over the long run?
Zuckerberg: So I guess, we view it primarily as a platform.
例(3)中,句首so的前后话语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推导关系,仅在话题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微弱的关联,这里的so似乎用and替换也无妨。例(4)中,扎克伯格用在回答句句首的so并无明显的语义,只相当于well或um,为说话人赢得片刻思考和组织答案的时间。
以上几例中的so都无实在意义,在话题引出和接续上也非必需,删掉它们看似对话语的理解也无大的影响。这样的用法使so成为因果逻辑语义脱落、话语组织功能弱化的句首话语标记语。从连词演化为纯粹的句首话语标记语,so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示结果的连词;作为话语组织手段的话语标记语;结果语义脱落和话语组织功能弱化的句首话语标记语。语义由实变虚、功能由强变弱、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演变特点符合语法化的判定标准。So用作句首话语标记语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语法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so原本的因果语义、最初特定的使用语境以及较高的使用频率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句首话语标记语so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分析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的实质。
1.从结果语义到话语组织手段
So作为连词的基本语义是表示结果,即“事件A导致事件B”。如:
(5)I had a foot-long sandwich, so I am not hungry.(我吃了一个超大的三明治,所以不饿。)
如果将上例改为:
(6)I had a foot-long sandwich. So I am not hungry.(我吃了一个超大的三明治。所以,我不饿。)
那么so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结果语义的句首话语标记语。同样用在句首,例(4)中的so则不一定具有结果语义。
(4)Interviewer: Ok. So let’s talk about how you see, what is Facebook’s role in the mobile world over the long run?[22]
事实上,此处so是一种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的话语组织手段。之所以借助so来实现这一话语功能,而不用意义近似的and或well,正是因为so表示结果的语义特征在此发挥了作用。提问人使用so暗含的意思是:“刚才的话题已经结束了(事件A),所以我们可以进入下一个话题(事件B)。”在这里,前后两个话题的命题意义之间并不一定有因果关联,但一个话题结束和另一个话题开始这两个事件之间必然有关联。在采访类话语语境中,使用so来开头正是为了让新话题的出现不至于太突兀。
这种用法看似和so的结果语义并不相关,但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却是逻辑层面向话语层面的映射,其中的隐喻就是“结果语义是话语关联手段”。隐喻一般被认为是用始源域中的具体概念去理解目标域中的抽象概念[25]244-245。实际上,跨域映射中始源域和目标域的范畴有多种可能性,并不囿于具体或者抽象的概念[26]62-85。为了更好地理解事物,应当以喻体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凸显程度和语用效果为判定标准。在句首so的情况中,逻辑层面的“结果”概念虽然抽象但却是生活中常见的凸显的概念,于是就被映射到话语层面用来理解同样抽象但凸显程度较弱的“话语关联”概念上。
2.结果语义脱落和话语组织功能弱化
最初用作话语组织手段的句首so仅仅出现在问答语句的疑问句中,如采访类话语中的提问句。在其近年来的高频使用中,句首so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展至陈述句或问答话语的回答句句首,结果语义杳无踪迹,开启、接续、转换和结束话题的话语组织功能也已经弱化,甚至荡然无存。上文中的例(3)和例(4)即为这类用法。例(3)中,句首so的前后话语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推导关系,话语组织功能也十分有限,仅仅在话题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前后话语微弱的关联,似乎用and替换也无妨。例(4)中,回答句句首的so至多相当于well或um。句首so的这些新用法是如何产生的?如果不表示结果语义和启承转合的话语功能,说话人又为何要执着于使用so这种形式呢?
3.句首so流行的主要原因
任何一种语言现象产生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句首so的流行正是社会因素和其自身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从应用环境来看,句首so的兴起,适应了网络时代“简洁性”的交际要求。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个人有更多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机会,更倾向于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加之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真实身份的“隐蔽性”,也使得交际中一些过于细腻的表述方式成为“繁文缛节”,直白、概括、中性的表达成为使用趋势。相比意义近似的as a result,therefore, hence, accordingly和consequently等短语和多音节词语而言,so无疑具有输入和交际上的便捷性,自然成为使用中的首选。
从语用角度来看,句首so的兴起,呼应了碎片化信息中的“关照性”语义诉求。网络时代的交流,有着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我意识强烈的特点,在语言上的突出表现就是逻辑跳跃、结构松散、信息碎片化。如何防止这些迅疾、零乱、碎片的言语信息成为“脱缰野马”,最大限度地让其前后关联、重建秩序,是交流者一致努力的方向。根据会话合作原则的四准则之一——关系准则,交际主体都尽己所能让自己的话语给人以前后关联、富于逻辑的印象。具有因果关联语义的句首so之所以被用作话语组织手段,正是因为提供了这种交流中的关照性。一方面是对前后话语的关照,说明说话人始终关心自己话语的关联性,无论前面说得再远,总是试图回到主要话题上,是一种始终关注对方的包含式谈话,而非自言自语的排他性陈述。即使在上文例(3)和(4)中,前后话语已经没有了明显因果关系的情形下,说话人仍然使用so而不选择意义类似的and, well, um之类的话语标记语,反映了其主观上想要借用so使前后话语关联,表明讯息之间存在某种因果联系,是一个有机的逻辑整体。另一方面,也是对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照,反映了网络中交际者表达欲望强烈、不愿被打断、不愿放弃话语权的心理[1]。在信息获取只需轻敲鼠标或触摸屏幕的时代,人们无需再像上一代人那样对许多问题说“我不知道”,暗含自信笃定的so自然比听起来犹豫不决的well更受欢迎[3]。
从流行领域来看,句首so的兴起,反映了使用群体“逻辑性”的思维特点。So作为句首话语标记语的用法,始于IT界,渗透推广于政治界、教育界和媒体界。这些领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即注重准确严谨的逻辑思维。人们之所以频繁使用so作为句首话语标记语,是因为so原本的因果语义高度契合了逻辑严密的思维特点,实现了“思维逻辑”与“语言逻辑”在形式上的对接。回答问题或者作一般性叙述时,如果来不及找出合适的方式使片断化的信息相互关联,不能有序组织思维,说话人就会很方便地借助so来表达想要使话语产生关联的意愿。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其他部分的现象即为转喻。具体来讲,这个过程中包含一个“话语关联手段代表关联意愿”的转喻。“话语关联手段”是转体,充当参照点,激活并提供了解转喻目标“话语关联意愿”的心理通道。当最初使用句首so的精英群体日益成为潮流风向标时,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全社会的普遍跟风,句首so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从科技、政治、学术和媒体语境扩大至普遍语境。
三 结语
通过对句首话语标记语so语法化过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语法化理论一般认为,语法化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较为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甚至需要好几个世纪[6]19-20。然而,句首话语标记语so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得以语法化。究其原因,与网络时代交际手段和交际速度的改变不无关系。相较于传统交际方式,信息化手段可以瞬间穿透传播层级,将一种话语方式推向整个社会。这一现象启示我们:语法化过程未必不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迅疾的过程,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这一现象可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实际上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映射的结果,是so的结果语义从逻辑层面向话语层面的跨域映射,包含一个“结果语义是话语关联手段”的隐喻和一个“话语关联手段代表关联意愿”的转喻。语用和语义的驱动以及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从多维度、多方面为语法化现象提供了认知上的理据性。
3.对于so作为句首话语标记语的用法,不能简单用对与错、规范与不规范来看待。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网络化时代人们认知的特定产物,具有内部语义基础和外部环境需求。So“一身兼多职”的演变过程,实现了用较少形式传递较多信息的功能,是语言表达经济性的体现,是语言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功能拓展的完善过程。而这也是语法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原因。
4.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看似丰富多样、毫无规律可循,实则都统一于人们对该语词的认知特点之中。挖掘和梳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的确十分必要,然而把握其认知机制更加有助于理解话语和语言。话语标记语潜在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将会不断地受到关注,而更多交叉学科的关注,新的视角、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将为我们揭示话语标记语的更多特点和语言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So does starting a sentence with “so” annoy you?[EB/OL]. (2011-11-21)[2017-06-11]. http://news.bbc.co.uk/today/hi/today/newsid_9644000/9644002.stm.
[2]So’s of the week[EB/OL].[2017-06-11].http://harryshearer.com/le-shows/august-10-2014/.
[3]GIRIDHARADAS A. Follow my logic? A connective word takes the lead[N/OL]. (2010-05-22)[2017-06-11]. http://www.nytimes.com/2010/05/22/us/22iht-currents.html.
[4]YAGODA B. So it turns out that everyone’s starting sentences with “so”[EB/OL].(2011-12-02)[2017-06-11]. http://chronicle.com/blogs/linguafranca/2011/12/02/so-it-turns-out-that-everyones-starting-sentences-with-so/.
[5]STERBENZ C. So here’s why everyone is starting sentences with the word “so”[EB/OL].[2017-06-11].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heres-why-everyone-is-starting-sentences-with-the-word-so-2014-5.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季刊,1994,(4).
[7]UNGERER F, SCHMID H 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 Beijing: FLTRP, 2001.
[8]HOPPER P J, TRAUGOTT E C.Grammaticaliz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LANGACKER R 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umeII,DescriptiveApplication[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10]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So.”[K/OL]//Merriam-Webster[2017-08-24].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so.
[12]“So.”[K/OL]//OxfordDictionaries.[2017-08-24]. http://www.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english/so.
[13]CHALKER S.CollinsCobuildEnglishGuides: 9.LinkingWords[K]. München: Max Hueber Verlag, 1996.
[14]STRUNK W, WHITE E B.TheElementsofStyle[K]. 4th ed.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2000.
[15]葛传椝.英语写作(TheWritingofEnglish) [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16]SCHIFFRIN D.DiscourseMarker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7]BLAKEMORE D.UnderstandingUtterances[M]. Oxford: Blackwell, 1992.
[18]JOHNSON A. So…?: pragmatic implications of so-prefaced questions in formal police interviews[C] // COTTERILL J.LanguageintheLegalProces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19]BOLDEN G B. Implementing incipient actions: The discourse marker “so” in English conversation[J].JournalofPragmatics,2009,(5).
[20]胡春梅.句首话语标记语so使用的兴起反映出的两个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
[21]高阳.话语标记“所以”与“so”的对比分析[D].南昌:南昌大学,2013.
[22]ARRINGTON M. Interview with Mark Zuckerberg on the “Facebook Phone” [EB/OL].(2010-09-23)[2017-06-11]. http://techcrunch.com/2010/09/22/zuckerberg-interview-facebook-phone/.
[23]曹湘洪.“So”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24]LEWIS M.TheNewNewThing:ASiliconValleyStory[M].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25]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ORTONY A.Metaphorand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6]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