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2018-05-14超1
王 超1,,蒋 彬
(1.贵州财经大学 工商学院,贵阳 550025;2.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研究院,成都 61004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2013年,习近平同志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并成为新时期农村扶贫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思想[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层面到精准扶贫战术层面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深化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繁荣,谱写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成就,亦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性。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相关机制、路径、模式、分析框架等的研究。例如赵曦、赵朋飞分析了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相关机制构建的问题[3];彭春凝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应该选择的路径[4];边恕、黎蔺娴等构建了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动态测度模式,以衡量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效果[5];杨帆、庄天慧基于社会发展模型,探索了精准扶贫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逻辑[6]。二是农村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研究,包括治理理性、治理路径、协商机制等。例如殷浩栋、汪三贵等基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探讨了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的关系[7];王超通过贵州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帮扶的扎根分析,研究了精准扶贫中精准帮扶与社会治理的路径[8];吴晓燕、赵普兵以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构建了农村精准扶贫中社会治理相关的协商内容与机制[9]。三是精准扶贫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农村低保、人口需求、产业发展等。例如李丹、李鹏等指出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的联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10];陈成文、李春根分析了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贫困人口需求的契合度问题[11];王超、罗兰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阐释了农村精准扶贫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提出了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系统路径[12]。
基于上述文献观点分析,目前没有学者讨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的创新生态系统问题。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思考目前农村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精准扶贫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是本文拟尝试解释的重点。
一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关系
(一)精准扶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者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
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有效促进农村脱贫的重要举措,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者的历史使命。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马克思主义代表,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共产党领导同志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当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们,面对中国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秉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精神[13],心系贫困群众,重视贫困问题,提出精准扶贫指导方针,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继续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任务[14]。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者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命要求保障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问题的政治要求,确保贫困人民在社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成果;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命要求社会公平公正,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和谐发展;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命要求冲破落后思想、克服贫困问题、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二)精准扶贫是我国政府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责任与要求
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体现大国责任,为世界扶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行动,是有效解决我国长期以来“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中国政府通过“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①和“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②的“五个一批”扶贫措施,深入推进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并在贫困户建档立卡、就业、社保、财政补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好精准扶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国政府的责任与要求。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精准扶贫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以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能”为核心,以乡村基层党建为抓手,构建民主、高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健全贫困乡村基层善治;二是做好精准扶贫就是要落实“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举措,突破传统的“点线”扶贫和“外延式”扶贫路径,优化区域资源组合,形成聚力、合力的跨域思维,走向区域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跨域合作路子,推动贫困乡村区域联动发展;三是做好精准扶贫就是要走好“区域协调,科学统筹”的路子,以提升贫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乡村;四是做好精准扶贫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社会分化”的矛盾,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从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入手,对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减少贫困农村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三)精准扶贫是探索农村发展帮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指出:“在2020年前实现现行标准下57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一旦既定目标实现,我国贫困地区乡村将迎来振兴繁荣的新面貌。其中,精准扶贫工作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做好这个阶段性工作任务十分必要。乡村振兴的方式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探索实现农村多种发展帮扶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夯实了基础,也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些帮扶模式包括:一是能人带头实现精准脱贫的精英治理模式,该模式以农民脱贫致富、乡村基层善治为目标,创新性地引入体制外治理精英,辅助村民实现脱贫的扶贫模式;二是改变思想、提升脱贫技能的教育扶智模式,该模式以治贫先治愚、扶贫必先扶智的方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5];三是因地制宜打造脱贫产业的产业造血模式,该模式是根据地方资源特点打造乡村特色农产品或旅游服务,通过发展乡村农业或旅游产业,带动乡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扶贫模式;四是目标任务激发内生动力的主体励志模式,该模式注重贫困人口思想建设,着力于打破扶贫对象“等、靠、要”局面,积极关注扶贫对象“所急、所思、所能”,发挥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通过“扶志”削减来自精神层面的“贫根”;五是三方机构实现对口支持的社会帮扶模式,该模式强调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以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为辅助,推行专项扶贫、社会扶贫、企业扶贫工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六是培育项目孵化乡镇企业的龙头企业模式,该模式注重企业优势资源与贫困地区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的有机结合,主要从捐赠扶贫、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入手,帮助乡村贫困群体创业置业、增收致富。以上几种帮扶模式,不仅是精准扶贫阶段性工作任务的成就,而且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经济与社会和谐关系结构的基础之一。
二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成就
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16]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统筹,促进了新农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依靠“造血式”打造农村产业精准扶贫的方式,积极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从发展布局上有效推进了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差距,形成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例如,四川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正是在乡村精准扶贫全面科学统筹的推动下,从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方面,做出了新农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四川样本”[17]。
(二)优化结构,加快了贫困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
精准扶贫强调因地制宜脱贫,引入社会多元帮扶,加快了贫困农村农业供给侧改革。各基层政府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例如,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通过供给侧改革,以乌兔养殖为基础,大力打造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形成项目-农户-企业-电商“四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脱贫,实现了积极鼓励贫困户参与、依靠内生动力发展的精准脱贫目标[18]。
(三)创新机制,加大了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的力度
精准扶贫推动了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农村现代农业的力度,形成乡村繁荣振兴的产业基础,提升了贫困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下属乡村,重视农村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加大现代农业资金投入,紧紧围绕茶叶、烤烟、天麻、畜牧、核桃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并整合资金积极投入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宽带通信、环境整治、文化惠民等工程,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带动当地居民人均收入大大增加,让贵州贫困乡村面貌逐步焕然一新[19]。
(四)社保兜底,提高了深度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精准扶贫中“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至关重要。这些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户往往是因为疾病、年龄、家庭条件等原因,导致其在扶贫过程中通过自身脱贫十分困难。国家社会保障兜底,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到社会救助,保证了深度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难有所帮。例如,深度贫困户安徽桐城市叶顺祥,因病瘫痪在床多年,由村里进行社保兜底,通过国家健康脱贫兜底“351”及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慢性病费用补充医疗保障“180”工程等途径,保证了基本生活,提高了其抗风险能力,并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所需[20]。
(五)惠农政策,加速了贫困地区农村跨越式发展
要落实精准扶贫,就要认真落实中央各种惠农政策,从农村教育、农家创业、农民增收、农地流转等多个方面加速贫困地区农村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后,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将陆续出台惠农的系统化政策,集合全党全国力量支持农村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实施农民补贴、重视脱贫攻坚工程、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等等。例如,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白水河镇的滑石哨村,通过中央各种惠农政策和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创建活动,以“农户+企业”的合作模式,建成了“布依民族风情田园风光特色村”,使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迅速增长,实现该村跨越式发展,也成为了贵州农村工作的一大品牌[21]。
三 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精准扶贫还需要精准帮扶农村家庭,并且贫困农村空巢家庭难以扶持
精准帮扶农村家庭关键在于重视家庭建设的推动,强调对贫困家庭不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而且应该从情感和心理上给予更多关怀。精准扶贫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对于一些西部深度贫困地区,由于产业经济的扶贫功能在短期内不能有效体现,外出劳动力短期内不能返乡就业,致使农村空巢家庭的扶贫问题突出。一是留守老人扶贫难度大。由于年龄和疾病因素,农村留守老人劳动能力有限,因病返贫风险大,无法有效地参与产业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孤寡老人和重疾老人等弱势群体,只能依靠社会保障进行兜底扶贫,做不到自主脱贫。二是留守儿童教育及健康问题。虽然政府积极鼓励贫困适龄儿童上学,以改变贫困代际相传的恶性循环,但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照看,父母的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亲情的长期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制约了教育扶贫的真正效果[22]。三是留守妇女承受压力大。选择留守农村的妇女,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面对巨大生活压力,难以辅导子女,且妇女劳动能力弱,独自发展生产困难。另外,两地分居导致各种婚姻感情危机率上升,影响家庭稳定,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二)精准扶贫还需要精准管理扶贫利益,并且农村基层利益冲突难以平衡
精准管理扶贫利益在于重视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平衡,强调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不仅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惠及贫困农户,而且要公正透明,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工作形象。这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也影响到村民对政府基层工作的口碑。努力做好农村基层利益平衡,需要避免以下几种基层冲突。一是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冲突。部分农村干部在处理关系到村民利益的重要事件上,责任意识欠缺、作风漂浮、滥用职权等,使村民利益受到损害,引发冲突。二是村民与乡镇基层干部之间的冲突。乡镇基层干部由于自身收入不够、补贴有限,滥用手中职权向村民随意收取各种税费、不办实事、腐败昏庸等,使村民负担过重,引发冲突。三是村民之间的冲突。农村邻里乃至村民之间的冲突在开发中不断突出,尤其在当今社会资源有限时,村民之间的利益争夺、资源抢占、文化差异使得冲突日渐加剧。这些涉及农村基层利益问题的冲突,在短期内难以做到绝对平衡。但是,基层政府通过精准管理扶贫利益,进行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类似冲突的发生。
(三)精准扶贫还需要精准以人为本发展,并且农村社会全面发展问题仍然存在
精准以人为本发展,强调精准扶贫不仅是让贫困人口生活步入小康,实现脱贫,而且强调农村社会全面发展,让全体村民获得幸福感。目前,农村社会全面发展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教育人才,教育水平落后。贫困乡村生活条件落后,生活艰苦,导致贫困乡村教育人员极度匮乏,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困难。二是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实施困难。一方面,由于农村医疗资源差,医疗设备少,导致看病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如报销不了、报销过程繁琐等。且偏远的贫困乡村地区,由于信息传递滞后,对该制度的了解程度不够或者存在疑问与偏见,导致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困难,农民生不起病、看不起病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养老压力逐渐增大。贫困农村落后封闭,自给自足的想法根深蒂固,农村养老保险力度十分有限,商业保险又无能力承担,再加上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农村养老问题逐步凸显。四是部分农村“政绩”脱贫现象存在,构建可持续脱贫路径缺乏。部分基层农村为了突出基层政绩,打造一些不具有可持续脱贫的“短平快”产业,未构建真正良性循环的“造血式”产业让贫困户参与,全面可持续脱贫短期内无法进行验证。
(四)精准扶贫还需精准基层社会善治,而且农村可持续反贫困有待加强
精准基层社会善治在于精准扶贫后农村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强调基层政府贫困治理不仅受到广大村民爱戴,而且为继续推进农村可持续反贫困工作、实现农村繁荣振兴营造良好氛围。但是,实际上在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治理问题,影响到农村可持续反贫困工作的开展。一是农村基层经济治理问题。双重领导现象的出现,责任划分不明确,政府人员钻空子,不负责任。贫困乡村的产业结构发展单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基层政府人员的贪污腐败,不干实事,政府经济资金不到位,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农村基层文化治理。农村文化人才稀少,文化活动组织困难。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一些政府过多的把财政收入分配到经济建设,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建设。三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封建残留思想、迷信思想、不正确的金钱价值观等,影响农村社会良好社风民情的塑造。四是农村基层政治治理问题。农民不能实现其主体地位,基层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的现象经常发生,且农民文化水平限制了其反抗投诉的力度,导致歪风邪气进一步增长。民主管理意识不足,民主监督机制的欠缺,使得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失去了意义,农民的民主权益受损。
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针对农村精准扶贫仍然存在的“贫困农村空巢家庭、农村基层利益冲突、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农村可持续反贫”等问题,思考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农村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激发农村潜在经济活力,实现本地就业,减少空巢家庭问题、扩宽农村扶贫渠道,建设利益共享平台,减小农村基层利益冲突、构建适合宜居的美丽乡村,重视农民个人发展,解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问题、打造农村田园综合体、落实村民生产性就业,实现农村可持续反贫目标。因此,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利用经济学创新观点的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构思,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全局性的理论参考。
创新生态系统是指“运用类比生物生态系统研究方法而提出的社会经济主体保持创新活力的复杂系统”[23],由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它强调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准确定位其产生动力的基本要素及其合理的结构关系,这样会使整个系统运行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方式[24]。深化农村精准扶贫,助力农村振兴繁荣,构建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对促进贫困农村主体经济活力的激发,形成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态势,打造农村发展的“恒产”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精准扶贫的创新生态系统路径,如图1所示。
图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示意图
(一)精准教育,构建智力资本保障子系统
1.政府因素:主导精准教育机制构建。一是建设按需培训机制,因材施教。要综合乡民自身意愿、发展需要及现实状况等情况来组织开展培训,将教育内容细分,基础教育、农林技术、养殖技术、农林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并统筹规划,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精准教育服务机制。尽快完善贫困地区无线网络、宽带等的建设,并积极利用当前农民手机普及、手机成为最主要上网工具等的优势,对贫困农民开展手机基本使用技能、网上基础知识的普及等的培训。加快推进“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行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有机结合,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等驱动培训方式创新。三是教育运作模式的创新机制。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精准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2.社会因素:帮扶技能培训。一是社会支持产业发展教育模式。贫困地区缺乏技能的支持,是该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贫困地区只依赖传统的手工艺和农耕产业,以传统的零售方式在市场运作,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企业因地制宜给予贫困户产业技能培训,促进产业发展转型,更贴切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产品综合实力,实现区域脱贫。二是社会就业技能教育模式。企业驻村帮扶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就业机会。企业对贫困户实施就业培训计划,使其获得就业技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另外,学校通过帮扶职业技能培训,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贫困居民的就业能力。三是社会提供技能培训的实践平台。企业驻村投资,兴办产业,能提供就业机会,是给予技能培训结果检验的平台,也实践掌握的技能。四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形成教育扶贫对口学校之间的长期合作。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贫困地区能接受到的教育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长期不均衡的状态导致贫困地区青少年自卑、不自信等负面影响。以一对一地区帮扶形式,对贫困地区输送更好的教育资源,让贫困地区青少年能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培养他们面对社会能有更积极的状态。
3.贫困居民因素:积极参与教育培训。一是转变贫困户传统思想,积极接受教育培训。改变贫困居民思想观念,让他们能积极参与这种扶贫模式之中,紧随政府扶贫步伐。为促进贫困户积极参与教育培训中来,帮扶主体之间应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引导贫困户转变传统思想。二是转变贫困户青少年受教育态度,积极接受学校教育[25]。贫困地区多数青少年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少年辍学的情况依然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受到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应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对贫困家庭做多项基础工作,鼓励青少年积极接受教育培训,成为后期扶贫力量。三是积极培训职业化农民。以农业或服务业相关技能提升自主脱贫能力,促进农民工作职业化,形成术业有专攻,让农民有“一技之长”,通过技能获得可持续收益,实现自主脱贫[26]。
(二)精准发展,构建产业经济支持子系统
1.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产业规划布局,这是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产品符合市场需要,形成良好的市场潜力,才能达到产业精准扶贫的最终目的。一是要对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资源、人才、区位等因素,解决不同的贫困地区“选择什么样的特色产业、如何发展特色产业”的问题,从全方位考量,进行科学规划;二是是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对市场进行科学的研发和判断,使特色产业拥有良好的市场销售环境;三是发展产业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产业的科学规划,这将有利于打造特色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销售的可持续化,带动贫困人口致富。
2.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重视生态保护。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发展产业,一定要以生态为先,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产业。一是可以发展生态种植业和生态养殖业。贫困地区土地和劳动力往往是贫困户拥有的最基本的要素资本,实现“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生态养殖”、“企业+基地+贫困户+环境”等捆绑式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使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可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生态产业。在多数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样就可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旅游与产业实现高度的融合,建立起“旅游+贫困人口+服务+产品”的生态发展模式,通过这样的模式将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产品等旅游元素相连接,实现旅游在精准扶贫的“金钥匙”功能。三是可以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使得“万山阻隔”的贫困地区“近在咫尺”,打开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大门,使得贫困地区融入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因此,贫困地区可以构建“产业平台+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零污染”。大数据产业将产销无缝连接,降低成本,实现产业的线上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现代科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普遍现象。多数贫困乡村的道路设施畅通度低,交通的保障水平低,尤其是山区,交通条件差,制约了产品的运输。交通条件稍好的贫困地区,由于其产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主要依靠劳动力,缺乏先进的科技对产业进行打造,造成产业不能持续化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的扶贫产业。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产业产品的质量,增加产业的效益,拓展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产品的深度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贫困地区产业经济的全域发展。
4.注重防范产业风险,实现持续发展。一是要建立产业发展的保险机制。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人员的产业保险意识,引导产业人员自觉抵御生产风险、突发状况风险等,确保产业在灾情发生后及时得到保险补偿,生产得到尽快的恢复。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少不了资金的大量投入,资金的注入将会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来源。因此,以国家财政或金融部门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牵头,在投资的资金中筹集一定的资本金,吸收社会、市场资本,成立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发展潜力好、生产效益高、带动力强、创造就业岗位多、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三是加强产业风险防范的信息化。贫困地区产业防范必须要与信息化相结合,把信息作为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重要要素,融入产业发展中,实现产业发展的大数据化,促进产业风险防范的科学化。因此,需要建立产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及时提示产业风险,发出预警信息。
5.建立脱贫联动机制,优化配置资源。联动机制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资源、人口、产业等全方位的协调合作相应,互动交流,联动协作,提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效率。一是要鼓励扩大产业链。实现优势产业的纵深延伸系统发展,鼓励大型加工产业、科技产业、经贸企业、大型超市到贫困地区建厂,与地区的扶贫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接。二是全面地整合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包括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区域资源等的整合,系统推进产业发展。三是建立产品直通机制。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因此,可以建立由政府协调交通、城管、卫生等部门的产品绿色通道,减少产品交易环节,实现产品从原料到顾客使用成品的直通,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四是实现产业利益共享机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成果利益共享,产业的全方位带动,保障广大贫困户的既得利益,从而形成良好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互赢、共同发展,联动脱贫致富[27]。
(三)精准参与,构建社会共建共享子系统
1.政府精准参与,做好政策支持服务。要在乡村振兴脱贫之路上不断前行,首先需要有好的带头人,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这就需要政府正确发挥其引导性作用,引导社会各要素积极参与扶贫,并努力提升各种扶贫政策的精准性。一方面,政府站在宏观角度给予贫困者正确的方向性、理论性指引,积极制定各种政策、策略,促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另一方面,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尤其加强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民生资金和项目投入。通过这些资金和项目,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2.企业精准参与,做好经济带动脱贫。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县乡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使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能契合实际,带动地方县域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可以做以下四件事。一是产业扶贫,包销农产品,增加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保障贫困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二是就业扶贫,精准安排就业,避免农村劳动力外流,带动农村产业链的发展;三是慈善扶贫,捐钱捐物,对于一些基本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极度贫困地区,企业带头捐赠,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四是精神扶贫,传导企业家精神,让农村的年轻人勇于创业,引领家乡产业的发展。
3.社会精准参与,做好社会组织扶贫。社会组织是指除政党、政府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组织,如学校、医院、联合会等。在政府和市场都不擅长的“失灵”领域,社会组织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弥补”作用,势必会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可以及时有效地整合社会上的人力、财力、物力,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可以从各个方面满足不同扶贫对象的脱贫需求,有效降低政府的扶贫成本,协助政府实现精准脱贫。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其监督作用,在具体的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由社会组织来负责执行,可以保证项目及资金运行的公平性,社会组织能够客观的评估各地所采取措施的力度,保证脱贫攻坚的顺利进行。
4.贫者精准参与,做好励志,助推主动脱贫。贫困地区的农民是精准扶贫的主体,是扶贫的根本所在,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参与主体之一。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者的生存问题,必须培育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村民们自己“造血”。农民参与精准扶贫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劳动力参与。农村是劳动力最充沛的地方,也是农民的优势所在。要充分挖掘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发展农村产业,为他们制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文化水平高者甚至可以自己创业。二是土地参与。农村土地资源丰富,种植业、养殖业发达,可以依靠自身优势,通过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大型养殖业、蔬菜种植、田园果树等,实现增收。三是宅基地参与。如今乡村旅游逐渐盛行,农民将自身住宅重新装修,建造民宿、餐馆等,自主经营。四是资金参与。农民依靠自身资源,利用资本入股分红,即鼓励农民将个人资产、资金、资源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参与分红,发展壮大农村的集体经济。
(四)精准协调,构建全域平衡机制子系统
1.产业扶贫精准协调。一是重视整体规划协调。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产业扶贫,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例如山地地区可以选择种植树木、茶叶、食用菌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利用相关政策突出当地政策红利,例如产业模式创新、技术支持,能够大力推进完善产业的扶贫。二是重视产业融合发展。让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推进产业立体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构建从简到繁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和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28]。三是对于贫困户的产业培训要精准协调。要因地制宜,因产定岗,因岗育人,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培训、能力培训与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农业科技部门、后续的产业链等镶入产业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和可持续的发展。
2.扶贫参与精准协调。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精准扶贫的参与者也要进行利益方面的协调。政府要减少单纯以扶贫开发项目为依托的扶贫模式,实施切实有效的扶贫工作。对于政府的精准识别和帮扶过程要进行过失追究,对于企业的扶贫参与要进行有力的监管,建立公众监督举报制度,确立精准扶贫过程中公开透明、利益均衡。协调贫困户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避免因为局部的利益争夺而错失了良好的脱贫机会。对于农村贫困户,可以进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确保扶贫资金无缝对接、精准到位的同时,也要增强贫困户的守信意识,确保扶贫资金用于扶贫工作中。贫困治理体系不仅要有“自上而下”、也要有“自下而上”的贫困户主导的参与机制,同时也可以加入非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服务,帮助进行有效的协助和监督,例如民间帮扶机构、各地方院校、科研院所等,这样就有利于减少在帮扶过程中贫困户的排斥现象。精准扶贫各方面参与者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持续、广泛、深入地围绕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内涵进行有效的实施。
3.区域发展精准协调。要站在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针对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精准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贫困地区的精准识别是其基础,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实施差异化的扶贫,将有限的资源全部用在“刀刃”上,用于最迫切需要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这样,连片贫困和重点贫困地区需要加大区域综合扶贫协调。例如在连片贫困区域内的非贫困行政单位,也建议纳入区域协调,能够发挥相对发达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可在贫困连片地区制定区域扶贫规划,对区域的扶贫攻坚进行整体推进,提升连片开发的整体规模效应。在区域扶贫协调的过程中,在扶贫资源方面对于区域内部的贫困户或非贫困户要有重点的倾斜,协调好区域内贫困户之间、非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4.生态环境精准协调。生态环境对于贫困地区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缺乏自然资源的生态脆弱区,无法依托自然环境来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对于这样的贫困地区,贫困户不能从当地的生态环境上获取利益来促进发展,应该要以国家的财政扶持为主,进行教育移民或开发移民等转移的方式来解决贫困问题。另一种就是贫困地区有着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例如原生态的中草药、瓜果、蔬菜等等,通过利用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来带动和扶持贫困户发展,增加收入。可以建立无公害生态食品企业,打造本地方农业特色品牌,实现绿色农业产品认证、本地农产品认证。还可以结合生态环境特色,进行生态旅游业发展等。鼓励扶持当地的龙头企业进行运作,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通过特色生态产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五)精准保障,构建运行落实激励子系统
1.政府协调领导,保障系统的稳定力。政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必须全面协调领导相关工作的实施,鼓励多方参与,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同时,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坚持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打造系列优惠政策,保障精准扶贫的落实,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强化支撑体系,保障系统的生命力。农村发展受阻关键因素是人、财、物资源缺乏,因此需要以补短板作为突破口,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以保障基层扶贫工作有效进行。基层政府应协同多方社会机构,整合涉农金融资金,保障重大扶贫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大农业机械设备、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发展规模。
3.引导资本参与,保障系统的发展力。资本引导,激励乡村内生发展能力,是保障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力关键。包括:一是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引导贫困户予以劳动力资本参与;二是鼓励工商资本下乡,为农民谋求土地流转收益,引导贫困户进行土地资本参与;三是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为贫困户增加多渠道经济收益,引导贫困户进行房屋资本参与。
4.汇聚社会资源,保障系统的共建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建合力。这需要社会各方支持,包括:一是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理念思维等社会资源流入乡村,保障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二是汇聚扶贫社会组织中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治理模式建言献策,保障乡村的和谐发展;三是整合乡村自然资源进行宣传,营造社会力量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浓厚氛围,保障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5.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系统的带动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互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包括:一是以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城市科技投入乡村的力度,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保障农民的商品率;二是充分考虑城乡购买力分布、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动态发展,引入新的修正系数,及时把握城乡关系现状和走向,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改变“城乡二化,重城抑乡”的思路,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基础建设投资结构向农村倾斜,淡化和转变城乡二元结构[29]。
五 结语
困难群众是习近平同志最牵挂的人群,解决困难群众的生存问题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化农村精准扶贫,解决农村问题,在乡村里建设属于困难群众的“恒产”,使农村百姓安居乐业、土地五谷丰收、乡邻欣欣向荣,以此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百姓热爱国家的“恒心”[30]。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路径从深化精准扶贫在精准教育、精准发展、精准参与、精准协调、精准保障“五个”方面的构思,探索解决目前农村精准扶贫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实现农村的可持续脱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其根基正是构建农村的“恒产”,其动力是关注解决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的“恒心”,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乡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的伟大振兴。展望未来,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守好农村精准扶贫成果,预防脱贫农户再次贫困,做好农村可持续脱贫与反贫困研究,是农村扶贫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②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参考文献:
[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EB/OL].(2013-12-24)[2017-10-30].Http://www.gov.cn/ldhd/2013-12/24/content_2553842.htm.
[2]汪三贵,刘未.“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40-43,93.
[3]赵曦,赵朋飞.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研究[J].经济纵横,2016,(7):58-63.
[4]彭春凝.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6,(5):91-95.
[5]边恕,黎蔺娴,孙雅娜.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的动态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22):94-99.
[6]杨帆,庄天慧.精准扶贫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逻辑解析——基于社会发展模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37-43.
[7]殷浩栋,汪三贵,郭子豪.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理性——对于A省D县扶贫项目库建设的解构[J].社会学研究,2017, (6):70-93,243-244.
[8]王超.精准帮扶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基于贵州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帮扶的扎根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78.
[9]吴晓燕,赵普兵.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协商:内容与机制——基于四川省南部县A村的观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5,(6):102-110.
[10]李丹,李鹏,杨璐.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联动研究[J].农村经济,2017,(12):62-69.
[11]陈成文,李春根.论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贫困人口需求的契合度[J].山东社会科学,2017,(3):42-48.
[12]王超,罗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8-18.
[1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2013-12-31)[2017-10-3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31/c_118787463.htm.
[1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学理论,2014,(1):11-15.
[15]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7(002).
[16]斯晓夫,钟筱彤,罗慧颖,等.如何通过创业来减少贫穷:理论与实践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6):1-11.
[17]陈淋.战旗村:四川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EB/OL].(2018-03-06)[2018-04-10].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80306/000859731.html.
[18]上杭县“三手抓” 建设全产业链现代农业[EB/OL].(2017-11-16)[2017-12-30].http://www.mof.gov.cn/xinwenlianbo/fujiancaizhengxinxilianbo/201711/t20171116_2751387.htm.
[19]李中迪.德江整合资金 打造美丽乡村[N].贵州日报,2015-03-24(9).
[20]潘月琴,汪华.群众话民生:社保兜底给我无限温暖[EB/OL]. (2017-12-12)[2017-12-30]. http://ah.people.com.cn/n2/2017/1212/c374164-31023124.html.
[21]吕慎.“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走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N].光明日报,2015-09-26(8).
[22]蒋巧慧,周巾裕,傅丽萍.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特点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7-41.
[23]孙福全.创造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2-02-01(15).
[24]王超,王志章.我国旅游社区的社会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1.
[25]刘延东.让农村孩子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J].求是,2013,(12):3-8.
[26]胡小平,李伟.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7-62.
[27]李昌平.新村建设: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J].求是,2013,(11):18-19.
[28]戴小文,曾维忠,庄天慧.循证实践:一种新的精准扶贫机制与方法学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31-137.
[29]韩长赋.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J].求是,2013,(7):23-25.
[30]冉光荣.西藏农牧民宗教生活变化简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