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本特性和推进策略
2018-04-03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032)
面对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变化,教育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有必要反思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历史新阶段,研究制订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会同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制订实施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校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1]。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抓质量,就要抓责任、抓标准、抓激励、抓评估。……质量是有标准的,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2]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文件。《意见》针对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聚焦到育人方式改革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上来。《意见》强调要完善教育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针对不同层次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可以为学校办学树立标杆,指导学校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多方面结合,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过程。
要解决好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教育标准的科学制定。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主体,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实际执行者,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最终都要具体落实到学校标准。由于高校定位、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以及所处的地域差异,各高校需要形成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与高等职业院校也有明显差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区别于高职专科专门性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区别于普通本科研究性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该类人才具备全面性、发展性、指向性、实用性等特点。现实中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采取与重点本科院校类似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显现自己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为了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推进适切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避免学校与用人单位脱节,切实把育人和用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基本要求及其特性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当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更加聚焦,需要跳出学校看学校,站在高处、远处,站在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视角,审视和优化培养目标。必须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找到能促进个人发展、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基本特性。人才培养标准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或准则。只有参照教育目标,教育质量的制定才有依据;只有基于不同水平、可操作的目标,其制定的标准才有规范化的办法、规范化的指标及参数、规范化的程序及步骤等。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标准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培养目标,而是要将笼统的教育期望和教育愿景转化为可以观察到的和可以操作的学生表现与行为,形成可测量、可操作、分层次的目标体系。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则更系统地提出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等五类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对象目标。当前,“以结果为导向、以可应用为目标、以可测量为原则、以提高质量为宗旨等,构成了国际社会对以标准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认识”[3]。
应用型本科人才标准的制定,可以提升所培养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人才培养标准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人才培养标准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聚焦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规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4]。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标准,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基本要求,首先必须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亦这样的本科人才应达到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规格要求。
首先是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提出的统一标准和总体要求。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内涵更为丰富,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专科层次的技能人才已难以跟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技术步伐,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赖的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正如舒尔茨曾提到:“我对人口质量的分析方法是,把质量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来对待。”[5]9学生是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中心,社会需求是其导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生产实践一线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6]。作为一种新的人才类型,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是纯理论研究人才,而是要善于“知”与“行”合一、重在“学以致用”的能力,强调其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目标缺乏顶层设计,习惯于照搬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此外,为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现实困境,许多本科院校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凸显教学内容的社会适用性,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职业化”的倾向。实质上,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应突出“学以致用”的特征,强调“知行合一、重在行动”的能力的培养。要尽量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出具有研发创新潜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亦即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为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理论、实践和德行操守三个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遵循本科教育的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这三个核心理念:一是要求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必须要掌握扎实;二是能围绕专业进行辐射性的学习和拓展知识面,从而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能力;三是能在实践中观察、发现、分析问题。
其次,需要形成完整、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才能表现出来,它是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方面接受高等教育的具体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中主要包涵业务方向,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才类型与标准,服务面向等[7]。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必须遵循本科教育的普遍规律。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标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差异,但整体呈现出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相统一的趋势,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包括“自主发展”(主要是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社会参与及互动(处理个体与群体,社会、国家、国际之间关系)和文化学习(强调人类智慧文明成果的掌握与运用、精神生产工具的使用等)三大领域,体现出文化性、社会性、自主性。
1.文化性。它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随着知识和学科的进一步分化,高等教育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整体格局。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迅速瓦解着学科体系,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知识的贯通和综合成为发展趋势。人们可以便利地从网络上获得单一学科的知识,教育的优势知识体现在个体综合的运用,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综合各方的知识以便及时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文化方面应初步构建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发展知识、综合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四大类。专业基础知识起奠基性作用,专业发展知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要前提,综合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掌握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高度融合的知识,保证自身的变通性。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新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提供稳定的“生长点”,为实践打下基础。此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关注非认知技能。非认知技能的培养也是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2.自主性。体现在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在教育内容有限的情况下,掌握知识本身就成了教育的目的。但随着知识内容的迅速扩充,对具体的个体而言难以掌握全人类已有的知识,学会学习是指个人具有开展与组织自身学习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方法的领悟和掌握。新时代提倡主动接受、增加知识的观念,对于文化性知识而言,内容知识的掌握本身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在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能力,才是教学的目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只有建构起自身的意识、需要、方法等学习动力系统,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并不是以所学到的内容的多少来衡量,是否有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只是具备单一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规格的需求。应用能力是学生将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过程之中,通过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积极的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打破常规,产生新的解决方案,发现新知识、发明创造出新技术的能力。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捕捉最新最有用的信息,进而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避免技术性失业。最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直接的目标是就业,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最关键的能力就是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就业能力是人才取得工作机会、保持工作岗位、提升工作质量和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化的能力[8]。通过就业能力的提升,降低应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现象,促进有效就业。为此,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性。体现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社会参与,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能有效地和建设性地参与到社会和职业生活(尤其是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具体包括:不停留在对基本技能和课程掌握的层面,而是通过探索和扩大自己的学习机会以获得专业知识;主动地通过提高技能以达到专业水平;能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体现终身学习的信念;有合作意识,能与他人和谐高效地开展工作;能适应不同的角色和职责;能在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不仅仅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还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将学生作为提高学校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功利性工具,而忽视学生人格方面的培养。学生是人,是社会公民。学校要关注学生社会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能够站在国家、社会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平衡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必要的贡献。其次是培养学生成为“职业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择业时不盲目、不盲从,有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职业追求;在就业岗位上,热爱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具有较强的与他人沟通能力。
总体而言,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构成上应具有“复合性、应用性特点”,在能力构成上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素质要求上具有“合作意识与踏实作风特点”。
二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它可以促使本科院校在整体方向、功能、机制等方面实现质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高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什么”[9]41。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往往是“对这一步骤持‘走过场’的态度,敷衍了事一番后便开始讨论本科教育的具体内容”[9]28。为确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切适性和可实现性,在应用型本科人才标准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1.多主体参与应用型本科人才标准的制定。注重面向社会,并与企业深入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以行业、产业和企业的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是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应积极开展对相关行业、同类高校、毕业学生的调研,切实了解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切实把适应社会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0]。因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是面向一定的经济社会领域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具体的用人单位对其教育质量如何最有发言权。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是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所以在制订其人才培养标准时应考虑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是要积极开展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充分听取学科专家(体现学科知识的前瞻性和超前性)、学生与校友(体现对学习者身心发展状况、知识与能力基础、学习态度与需求等关注)、工业界(代表了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职业必备能力需求)等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呼声,以明确行业人才的业务规格要求和标准。二是缩短学生学习与岗位需要间的落差,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采取实务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结合打造务实的课程体系,同时确保学生所学的技能在经济产业、企业生产上能够有效使用。
2.加强所面向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从业要求的分析论证。应用型技术院校的发展,必须依据依赖于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与其发展相一致,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才能有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依据企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的标准,使得标准的文本明确、具体、通俗易懂,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准确理解文本而不会产生歧义,并取得上下共识,这是制定标准的最基本要求。而且这些标准应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例如,美国波杜大学的学者对本科生科研进行了研究和评估,认为本科生科研项目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起重要推动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特别是项目设计和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每周与导师的见面交流研讨,可以提高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可以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参加会议,作大会论文交流,能提高学生正式交流能力等[11]。
3.应用型本科人才标准的制定有系统设计观。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标准不仅要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更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系统地改造教育,以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保持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的设置、评价的一致性。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条主线、三大平台、四大模块”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等三大平台为支撑,打造实验实习、技能竞赛、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四大实践教学模块,建立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而又相对独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顺利实现职业角色的转变打下良好基础[12]。
三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推进策略
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培养标准的成效不仅取决于标准本身的质量,更有赖于在实践中能否得到科学、有效的执行和反馈,并不断完善。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某种程度上带有很深的价值判断印记,往往会造成预设标准与执行过程的偏差;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对教学内容自由裁量的权力较大,导致标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经常出现逐层偏离的现象,亦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偏离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偏离课程教学大纲,致使人才培养结果偏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初衷。为此,为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提出以下建议。
(一)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各种认知能力中,记忆能力属于低级认知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锻炼达成的。而创新能力等“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谁先拥有新的知识和技术”,即创新能力。为此,其教育目标需要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升级并进行结构性调整。
要把教育目标升级落到实处,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程度上,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基础。如果说人才培养目标构成了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那么人才培养方案则是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关键。具体而言,一是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内容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应进行调整;二是转变测评方式,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三是转变管理方式,促进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构建自由宽松的氛围,释放学校、教师、学生的潜力。
地方高校要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制定课程,包括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其保障措施,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由通识能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运作中,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往往缺乏严密的论证和合理的设计,教师“主要从自己的专业兴趣出发,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学生需要什么”[9]26,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改变过去纯属专业负责人的个人行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审议机制,在充分听取企业、行业的相关意见的基础上,评估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实现的支持程度。
(二)制定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内容结构
教育目标变化必然要求课程内容结构调整,以便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标准精准对接。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关键,不是书本内容的增减问题,而是课程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目标联系的紧密程度问题。课程内容即便很多,但如果缺乏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则这种课程结构也是需要调整的。从本质上说,课程内容是按照教育目标设置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内容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结构性调整,使课程内容契合培养目标。“量少而精准”比“量大而杂乱”,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更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体现。虽然人才培养目标为设计课程体系提供了直接依据和参考,但仍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在标准驱动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标准是整个系统的起点、驱动力和归宿”[13]76。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依据。但在现实中,“教师及学术领袖们拥有了相当的自由,得以随心所欲地塑造本科教育、选择讲授内容。于是,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判断力、价值观与态度”[9]24。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课程教学大纲偏离课程教学目标的现象,高校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针对性强的教学大纲,保证教学大纲制订的科学、合理和规范,“每份大纲都有明确详细的课程目标,规定该课程的教学、阅读任务,以及其完成期限的时间表,有考勤及评分标准的说明”[14]160。二是教学大纲须经过学校内部教学委员会的集体讨论,以实现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支撑,防止其成为个别授课教师的杜撰行为;与此同时,要促进教师对课程教学标准的主动认可,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形成开放、满足、动态的课程标准研制、使用和完善的课程机制,使得教师主动遵守课程教学共同规范。三是严格督导教学大纲的执行,通过督教、督学检查,保证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宗旨与目标、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具体的教学内容范围、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的要求等实施教学。
(三)以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各级各类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贯彻和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化为谁培养人,需要健全相应的评估机制。通过教育评价,可以确保教育目标方向的一致性,确保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即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办学组织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一环,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评测和激励师生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手段。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与学要与人才培养标准精准对接。落实人才培养标准的一个误区是忽视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性。实际上,落实人才培养标准,教法、学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落实人才培养标准,在教学方式上,突出参与式、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学习方式上,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人才培养标准中有两大核心要素: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积极鼓励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上的教学方式,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高校要从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教育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从偏重理论知识考核转向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不仅包括显性的基本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考核学生的隐性知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要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上,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标准的实现程度。评价过程是对大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理解力、态度与价值观、实际技能及行为等方面情况的判断。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质量效果的衡量标准往往采用书面测试形式,“可以随心所欲处置的一项活动”,经常出现“讲什么就考什么”,设计课程学习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未能基于课程的内在要求。评教重点要从现在的教案、板书、教师仪表等转向教学内容、学习成效,日常环节从现在的督导随堂听课、期中检查、学生评教师等转向学期初的师生研究教学大纲、学习中的学生评价与学习收获、教师调整内容方法;评价系统要从现在的学生给教师评分、督导给教师打分转向以结果为依据评价成长度、针对学习效果而非教师本人。为此,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上,可以基于考试命题、批改考卷和成绩分级,侧重分析试卷内容设计和学生考试结果,强化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准,突出课程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在实施试卷质量评审以及评卷情况检查制度基础上,强化对照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对试卷内容设计的难度、覆盖内容的广度进行相应的审查。可以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组织专业人员考评考试命题,还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日志、教学方案等教学资料,组织专家开展实施情况的评价,从而在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统一性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善环境的新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重视本科教学质量,而强化质量意识、构建符合国情的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3-16)[2017-11-1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田延辉,邓晖.对话教育部长陈宝生: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大学[N/OL].(2016-12-29)[2017-11-11].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29/c1053-28985766.html.
[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用标准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国际共识[N].中国教育报,2013-01-31(4).
[4]陈国松,许晓东.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37-42.
[5]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贾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6]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7-11-1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EB/OL].(2012-09-14)[2017-11-1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2/201210/xxgk_143152.html.
[8]兰茹.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特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4,(20):32-35.
[9]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袁贵仁.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2-03-22)[2017-11-1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205/136253.html.
[11]李亚员.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进展与实践框架[J].中国高校科技,2017,(1):46-49.
[12]陈裕先.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84-89.
[13]罗伯特·M.戴尔蒙德.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M].黄小苹,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4]泰勒.方案评价原理·教与学文集教育评价[M].龚伟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