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廉吏文化探源

2018-04-03曹慧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范仲淹家风苏州

曹慧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104)

有着二千五百三十多年历史的苏州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域,历史上人才辈出,官宦云集,他们既有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报国理想,又有着吴地文人的胸臆块垒、孤傲清高、廉洁自律,追求着不一样的精神生活。苏州独特的廉吏文化的源流值得探究。

一、吴文化之源,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底色

吴文化的开端应该是自泰伯、仲雍奔吴始。《史记•吴太伯世家》对这段历史记载道:“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1]1059泰伯、仲雍主动让贤,使弟弟季历接任父亲的大位,他们则来到了吴国荆蛮之地,断发文身,以示决心。史实究竟如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司马迁的记载流传了二千多年,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说明了历代吴地之人对泰伯、仲雍行为的认同,那就是为了天下,让位贤能。

泰伯、仲雍之举,既体现了六百多年之后孔子倡导的“克己复礼”,更契合了八百多年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至于孔孟思想之形成与其有没有渊源就不得而知了。

泰伯、仲雍奔吴之后,非常重视民生,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吴地,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1]1059当时吴地荆蛮之族,不但看到生产发展了,而且还看到了文明的曙光,因而对泰伯非常尊敬,觉得他有节有义,纷纷归顺于他。

这就是历史的源头,就是吴文化的价值观,用后人的话来概括,这个价值观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①出自北宋张载:《张子语录·语录中》。。这个价值观影响了苏州人三千余年。

从吴文化的源头去看苏州独有的廉吏文化传统就不难理解了。苏州历史上,走出的人才到全国各地为官者众多,外地官员来苏州主政者同样众多。从大历史角度来看,这些官员官声清正者多,贪腐庸碌者少,这既和个人修养有关,又受家风、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显示的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

二、吴文化特点是吴地廉吏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关怀天下

吴文化历史中,有两位人士非常著名,他们是北宋的范仲淹和明末的顾炎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颂千年,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回响今朝。读书人的天下其实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庙堂,一个是江湖。在庙堂,他们期盼明君,为国家社稷秉直谏疏;在江湖,为百姓衣食奔波劳累。范仲淹的高祖范隋在唐朝末年移居苏州。范仲淹出生于898年,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年幼的范仲淹改嫁山东邹平人朱文翰。范仲淹少时非常穷苦,但苦读不辍,“断齑画粥”的典故就是他发奋读书的写照。最终,27岁的范仲淹科举及第,考中了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1034年,范仲淹46岁,这一年他回到了苏州,任苏州知州。范仲淹在苏州为官虽然仅只一年,但这一年中他却做了三件影响十分深远的事:修水利、兴府学、建义庄。范仲淹通过疏浚和改扩建河道解决了太湖洪水排水不畅的问题;他在苏州城南兴办了苏州文庙府学,培养人才;他还用自己的俸禄,买下了一千亩土地,建立范氏义庄,救助贫困百姓。[2]

苏州人卷入明代朝廷政治纷争旋涡的有三人—徐有贞、申时行和王锡爵。徐有贞参与英宗复辟夺门之变,申时行和王锡爵则深度卷入张居正“丁忧”“夺情”之争,对他们三位的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但他们全部身居高位,都先后出任内阁首辅;在遇到朝廷重大事件时,他们都坚持自己的主张,虽然有些主张很迂腐,甚至是不通情理,但他们不惜冒着巨大风险,甚至违拗皇帝也依然坚持,读书人的担当可见一斑。

(二)有气节

吴文化中的气节和操守是其独有的文化内涵。《礼记》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①语出《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第一要务,百姓秉承忠孝节义,为官者则恪守公正廉明,两袖清风。

这样的气节与操守在苏州民间也被奉为圭臬。1626年,苏州百姓反抗魏忠贤专权,发生暴动,市民颜佩韦等五人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对五人的义举,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感叹道:“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清军入关之时,吴地民众的反抗相比其他地区尤为激烈,因此也损失惨重。仅发生在1645年的屠城事件就有嘉定屠城、昆山屠城、嘉兴屠城、江阴屠城、常熟屠城,如此集中的屠杀在其他区域是非常罕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抗。大家都不愿当亡国奴。

吴文化中的气节与操守到了官场就是“头上三尺有神明”,自律带来了廉洁,如履薄冰的为官心态造就了两袖清风。汉代末年是兵荒马乱的时节,乱世之中,苏州人陆绩还坚守为官操守,离任郁林太守之际,因为行李太少,就搬了块大石压舱以保护船只在风浪中平安前行,这块压舱石被后人称为“廉石”。这廉石的传说已经有了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激励着后来的为官者清正廉明。[4]

明代的监察御史是言官,主要是为皇帝监督各级官员,有参奏弹劾官员的权力。明代嘉靖年间常熟就出了两名监察御史,他们分别是吴讷和钱昕。这两位清贫为官,从不贪腐私利,弹劾的贪官却不少。吴讷为官四十年,归家时两袖清风,常熟的老屋已经破败萧然,也无钱修理,在陋室中度过了晚年。[5]47-49钱昕后调任荆州太守,他廉洁自律,从常熟自带衣食赴任,荆州百姓有民谣歌颂他:“太守衣,苏州绮;太守食,苏州米。”可见他的清廉。[5]62-64

苏州走出的清官还有明代的王鏊,三朝元老,但为官清廉。明成化二十年(1484),王鏊被朝廷任命为会试考官。有位考生送来金银财宝,要请他多多关照,来人还说,内阁首辅刘吉也收了厚礼,也答应帮忙了。王鏊怒答:“当国者可,我固不可。”[5]69-73把来人轰走了。后来,刘吉把王鏊考官职务撤了,但王鏊的清节之名却在朝廷中传开了。

(三)重视廉洁家风

从古至今,苏州一直属于发达地区,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吴地又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苏州历史上共走出了六十位状元、一千五百多位进士,这在中国其他地区是绝无仅有的。重视教育,读书人多,几代读书人就形成了家风和门风。这种家风就是恪守吴文化的价值观。除了上面所说的范仲淹家族、王鏊家族,苏州的名门望族灿若星辰,从他们中间走出了多位廉吏。

翁同龢就是其中之一。翁同龢从政四十多年,虽官至一品,地位显赫,但为官严谨,官声清廉。翁同龢拒收馈赠的事情几乎有点不近常理。光绪二十一年(1895),刘鹗为了承建卢汉铁路,携五万两银子进京通路子,听闻翁同龢好书画,购得名画数十件,请翁疏通关节,最后不但被翁同龢拒收,还被斥为“邪蒿”;同年,主事津海关的盛宣怀,向恭亲王和庆亲王及一批当朝大臣送礼,除翁同龢不收外,余均收受。[5]239-245

作为三代帝师,翁同龢的操守是过硬的。而他的操守养成与他的家风有着直接关系。其父翁心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翁同龢又是三代帝师,叔侄状元,兄弟封疆大吏,三世公卿,四世翰林,翁家是江南的望族。翁同龢父亲翁心存曾立下这样的家训:“富贵不足保,唯诗书忠厚之泽可及于无穷。”简单来说,就是传承文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吴文化的因子因为家风的传承而在翁家发扬开来。与其说这是教育的力量,还不如说这是文化的力量。[6]

姑苏大阜潘家也是望族。与翁家一样,潘家同样走的是读书之路。乾隆五十八年(1793),苏州人潘世恩喜中状元,潘世恩祖上原籍徽州歙县大阜村,家族世代经商,子弟亦不忘读书。康熙初年,潘家移居苏州,至二十八世潘奕基考中进士,二十九世潘世恩中状元,经过四五代人的努力,潘氏家族完成了以经营商业为主到以读书仕进为主的转变。①《大阜潘氏支谱》,苏州博物馆藏。从此,潘家科举连第,名臣迭出。潘氏家族有自己的印书作坊,但它的目的并不是印书赚钱,而是印制家族子弟人人必读的家风家训。有一部保存在苏州博物馆的《潘文恭公遗训》就是其中之一。在《潘文恭公遗训》中,处处可见要求潘氏子弟保持谦逊、谨慎、内敛品质的教诲。②《潘文恭公遗训》,苏州博物馆藏。但潘家的谦虚、谨慎、内敛并不是永远如此,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契合了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在朝廷上,潘祖荫力保左宗棠,使其免于一死。③《潘祖荫手札》,苏州博物馆藏。抗战期间,潘家又全力保护大盂鼎、大克鼎两件国之重器,免于落入敌寇之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捐给了国家。此外,潘家还兴办慈善事业,拿出钱款建丰裕义庄,赈灾济世、施衣馈药、兴水利、凿义井、育弃婴,倡导的是一种关怀天下、体恤民众的慈善理念。

家风家训源于传统文化,又影响了文化传统的形成,通过教育,又使传承了几千年的价值观,继续滋养着今天人们的精神品格。

三、结语

千百年来,苏州人才辈出,政治清明,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传承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文化自信时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htm。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吴文化有其特有的“家国天下”的禀赋,苏州因此而形成了独特的廉吏文化,它引领着苏州人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并向未来奔去。

猜你喜欢

范仲淹家风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勤劳节俭传家风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家风伴我成长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范仲淹苦读轶事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