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无人机险的必要性
2018-04-03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一、无人机保险的界定
无人机以前是可望不可及的“军中神鹰”,在全球科技潮流的涌动中,日益成为人们所热衷的“拍照神器”,经过多年技术和市场的沉淀,我国跻身于无人机大国行列。据2017年韩国贸易协会披露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已突破54亿元,比去年增长了50%。无人机的亲民化,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安全隐患,坠机伤人、影响民航等事件近几年屡见不鲜,业界纷纷呼吁保险的参与。无人机消费需求的增加无形中拉动了保险行业在该领域的供给,我国无人机保险市场有望迎来春天。
(一)无人机保险分类
当前来看,我国无人机保险主要包含三类:机身损失险、意外伤害险、第三者责任险。机身险主要承保无人机飞行、滑行、停放地面时,不论任何原因(不含除外责任)造成机体的灭失或损坏,含括无人机的失踪风险;意外伤害险主要针对无人机的作业者,承保其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伤残或身故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三责险则分为“跟人”和“跟机”两种,前者以无人机为保险标的,承保不同人员操作时发生的对第三者人员及财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后者则以某一特定操作者为保险标的,承保其本人进行无人机操作时,对第三者人员和财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
(二)保障主体
无人机富有航拍、工业检测、紧急运送、边境巡逻、娱乐、农作物调查等多项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随着其消费数量的激增,极好地刺激了巨大的保险市场潜力。但是,从风险管理控制、定损赔付、配套法律,加之我国保险市场自身的局限性,开展无人机保险还存在较大的困难,这样绝大部分的传统保险公司就被限制了发展能力,眼下只有太平洋、众安、平安保险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试水,他们的具体承保方式不尽相同。
2015年2月,太平洋针对一款农用无人机,推出了专属机身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两种保障;2015年9月,无人机市场巨头大疆公司联手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针对大疆五种特定型号的无人机推出了DJI Care1保险项目(机身损失);2015年9月平安财险首推无人机责任保险,依托正隆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的产品设计技术指导,以及UFLIYING无人机联盟质量较高的数据支撑,针对运用最广泛的7公斤以下的所有机型,推出了“平安遥控模型个人责任保险”;2017年12月3日易安推出无人机第三者责任险,其承保对象只包括无人机厂商和无人机企业。
(三)保费的厘定和理赔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我国无人机数量已超过120万架,但适应行业发展的保险仍处于滞后状态,虽已有几家代表性公司现行试行,但其反应出了无人机险门槛高、理赔响应慢的弊端,先看一下之前已有的几个主要无人机险理赔方案:
再来看一下17年12月初易安新推出的三责险的保费厘定:该保险实行的是“跟机”投保模式,严格依照《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试行)规定》的划分,设定收费梯次。重量低于1.5千克的消费型无人机一年仅需27元就可畅享飞行,相比同行70元到数百元的同等保险产品,是有史以来的最低价。重量超过1.5千克但低于4千克的收费标准为54元,4到15千克定为81元,15千克至116千克收费150元,高于116千克的收费200元,这一收费梯次远低于已有的业界价格水平。其理赔响应迅速,易安设置的电话报案保险客服模式是7*24小时制,并配备无人机专家团队对核保定则给予专业指导性意见,接到报案4小时内进行初步信息审核,定责后立即开启绿色理赔通道,确保最快数小时内到账,最晚不超过7日。易安志在缓解无人机险投保门槛高、价格不亲民、理赔响应慢等难题,努力推动无人机险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发展无人机险的必要性
科技的更新换代,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无人机价格走低,运用日益普遍,拉动了无人机产业的繁荣。但保险的相对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绊脚石”,因为不论从用户还是厂家的角度来看,生产和作业过程中都无法确保风险管控,又无法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保险相应产品的缺位,会转变成无人机创新科技行业向前发展的“拖油瓶”。
(一)需求拉动供给
无人机除可进行航拍、实时新闻报道、商业运送外,还能应用于搜救、农业勘探、环保科研、防火防灾等方面,其经济、环保、便捷等优势引爆了无人机消费市场,其操作主体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极易出现失控现象,潜藏着巨大风险。
SB-DJJ无人机资讯网站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仅2016年7月就发生事故47起,其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的比率高达85%;而截止2015年底,全国无人机操作者持证人员仅有2149人,而当年无人机消费数量超过21万,这说明90%以上的操作者是“无证飞行”,其潜在安全隐患可见一斑,轻则机毁所致经济损失还可勉强负担,重则伤及他人身体及生命,这样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引入保险可有效降低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本年我国无人机民用规模已高达54亿,预计到2025年将会迎来“井喷式”的增长速度,国内无人机市场规模会达到750亿人民币,面对保险需求的大幅上升必会刺激保险供给市场的发展。
(二)保险服务的崛起
2017年中国保险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保险业定期存款余额高达1.4万亿元,是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资金的重要来源,在稳中向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保险业预计将维持稳健增长,加上保监会的从严监管,及时治理保险乱象,明确了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在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层面取得显著效果,我国保险业正沿着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前行。
(三)传统险种推陈出新的需要
无人机的机身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与汽车的车损险和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很相像,可以看作是车险衍生的推陈出新。依照当前无人机消费数量的猛增,再有我国低空空域的改革深入,与之相匹配的保险服务的不断跟进,无人机很有可能成长为类似车险级别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可挖掘潜力巨大。
为保障无人机的安全使用,我国已经在推行“持证上岗”的政策,但无人机门槛的降低,却导致了绝大多数的“黑飞”后果,技术的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事故,炸机毁损事小,伤及他人事大,从某种程度来看,可以参照车险的运行来逐步发展我国的无人机险,既可实现无人机风险的保障,带动行业的繁荣,又实现了为传统保险险种注入新鲜血液的目的,侧面来看,还能为我国的新科技行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全球无人机网.http://www.81uav.cn
[2]苏洁.无人机保险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N].中国保险报
[3]中海达无人机推出保险服务,助你安全飞行[J].测绘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