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德育生活化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2018-04-03廖怀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生活化德育

廖怀东

(厦门信息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9)

生活化的中职德育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社会生活事例、学生生活实际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习问题生活化,并能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社会生活是德育课的活水源头,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学生活化,中职德育教师应顺应这一理念,自觉地将课堂作为连结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舞台,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从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1]

一、构建中职德育课生活化课堂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德育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强、枯燥无味的学科,很多德育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学遵循的不是从理论到实践,而是从理论到理论,这种脱离实际的课堂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而一旦教师坚定“让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这种状况将大大改观,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化课堂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教与学显得更加轻松。

(二)有利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希腊学者普罗塔格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2]审视当前中职校德育课课堂教学,普遍缺乏教学实效性,原因在于教师只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情感需求、精神需求。这显然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领悟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才能够实现和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

德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感悟。因此,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融会贯通中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学会处理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的关系,最终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提升个人的发展水平。

二、构建中职德育课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堂富有实效的德育课堂必然是紧密联系生活的过程,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教学案例选择贴近生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但他们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数字时代的社会不断推陈出新,为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德育教师要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热点,将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趣性。例如在上《哲学与人生》第九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一章节时,学生们普遍认为创新太高深、太复杂,似乎只是杰出人物才能做的事情。为了改变同学们的这一刻板印象,笔者选取了今年出现在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来作为话题,出示图片向学生展示共享单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它的出现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共享单车之后,还出现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汽车等,一时间共享经济受到热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笔者顺势抛出如下问题:“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怎么产生的?”它的出现源于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一个很朴实的想法:“我想做一个产品,能够让人们在城市里随时随地骑到自行车。”在热烈地讨论过后,学生们明白:创新并不神秘,只要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奇思妙想就会在你脑子里出现。这样的案例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学生觉得“有趣”,学习的热情就被引燃了。

(二)教学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教师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精心构思、有效地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上“求职面试的技巧”这一内容时,面对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笔者在课堂上模拟了招聘面试早教教师的现场,由3位学生充当早教中心的面试官,5位学生充当求职面试者,其他学生认真感受现场气氛并观察场上学生的表现。面试结束后,笔者马上组织全班同学点评面试学生在言行举止方面的表现,通过相互指正,共同提高。这样,教师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深刻了解求职面试的技巧和作为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这种体会比教师单纯讲授面试技巧来得深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贴近生活,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中学习,提高思辨能力,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三)德育实践活动贴近生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社会生活是德育课的活水源头,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德育课迸发生机和活力,取得实效。德育实践活动可以是“走出去”的,这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和组织。例如在讲到“保护资源环境”这一章节时,笔者结合厦门市推广垃圾分类的活动,设计了社区调查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深入自己所在社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活动的知晓情况、执行情况,并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用PPT进行汇报。如此,既使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也在调查中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到学生心中,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

德育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请进来”,如讲到“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创业者应有的素养和在校期间应该如何做准备,笔者联系往届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校为学弟学妹开讲,分享他们的创业体验,校友们以过来人的体会告诉师弟师妹们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关键是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早做职业规划,心中有理想、有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努力做各项准备。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同龄人的现身说法比起教师的讲授更有说服力,也更能点燃他们就业、创业的热情。

[1]杨可平.关于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7(11):121.

[2]顾雷.创建基于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文化[J].江苏教育,2014 (34):36.

[3]陈立民.以人为本,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38.

猜你喜欢

德育课生活化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