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核心概念 提升关键能力
——从近两年高考全国生物卷看复习备考
2018-04-03叶小山林颖韬
叶小山 林颖韬
(1.长乐华侨中学,福建 福州 350200 ;2.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
从许多生物教师对高考试卷的反馈情况来看,近两年的高考全国生物卷,在能力要求、命题风格上较前些年有着较大的变化。[1]从教育部考试中心发表的《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评析》一文可以看出,近两年的高考生物试卷,更加关注立德树人的高考立场,关注深度思考、全面思考的能力,关注学科特色的体现。这些变化都离不开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个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明确提出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2]从考查目标上,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的考查。这些变化要求,仍会在今后的几年内继续指导着全国卷的高考命题。下面就如何有效应对变化,在复习备考中理解核心概念,提升关键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从上层设计看备考
对于上层设计,一线教师常常认为是太高大上的东西,与自己并无直接的关系,自己只要多了解掌握教材的内容就够了。然而,要提高复习有效性,保证备考复习效率,了解上层设计却有着重要的意义。上层设计除了上述姜钢主任提出的“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外,对生物学科教师而言,更要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生物学科杨帆研究员对生物学科的上层设计,杨帆在2017年第3期的《中国考试》发表了《高考生物:考什么、怎么考?》,其中的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对复习备考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例如在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的设计原则部分,第一条就指出试题的设计,应体现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如关注环境问题。[3]从这可以看出,生态问题必是考查的重点,虽然在近两年的试卷中,生态考查有所弱化,但作为备考复习,仍要加强,该内容是体现核心价值、社会负责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学科相关的上层设计,还包括教育部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从本次的修订内容来看,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确保内容聚焦大概念,突出核心概念的教学,通过核心概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达成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利用课程标准进行复习备考时,可从核心概念出发,依据标准中每个模块的内容要求列表,来指导概念的复习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从考试大纲看备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每年有变化,也仅是个别知识点内容要求的微调。然而在2016年,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之后,对《考试大纲》进行了较大的修订,而且颁布的时间也比往年提前了4个月。从修订基本原则看,既坚持整体稳定,又推进改革创新;本次修订体现了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体现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并要求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对生物学科而言,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上总体变化不大,但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对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的第二点中,强调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升了利用得到的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的能力;二是在获取信息能力的第二点要求上,由原来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和生物学新进展的“事件”,提升为关注“突出成就和热点问题”。这一变化从考试说明的解读上看,目的不是让考生记住历史事件,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而是要关注科学史的本真,掌握其理论、方法、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4]
三、从试卷特点看备考
从近两年的试卷的命题风格来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更加强调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对试卷的深入分析,了解试题的命题特点,是提高复习备考有效性的前提。近两年试卷具有如下的特点:
1.注重核心概念,考查理解能力
不久前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看,除了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宗旨,另一个最能体现生物学科特点的是内容聚焦大概念。通过概念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与2017版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衔接,近两年全国卷试题更加注重核心概念的考查。试题常聚焦一个概念来进行设问,由于核心概念的构建,是建立在重要概念、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化的结构体系,因此,试题的设问大体还是紧扣教材,以教材为本,要求对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深入理解,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核心概念。而不是一个松散的、片段的知识内容。如2017年全国甲卷的第29题,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结合,体现知识网络构建,也体现试题的综合性。
复习教学中,要紧扣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为保证概念体系的完整性,建议适当复习初中内容,如: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种子的结构与萌发,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等。同时也应对与概念有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拓展。近年全国卷试题出现知识拓展也很常见,如出现包含有“完全营养液、极性分子、极性有机溶剂、640~660nm波长的光、组织液生成与回流、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活性炭的作用”等内容。在知识的拓展中,还应关注知识内容的科学性表述与科学性理解,从近年的试题与答题情况看,科学性的把握对学生答题有较大的影响。对于科学性而言,并不是以中学教材上的内容描述为主,要考虑到大学教材对该内容的描述,如2016年全国乙卷对胞吞、胞吐属跨膜运输的认定;2017年以NADPH/NADH来表示还原氢;2017年全国乙卷第5题关于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概念的理解等等。
2.强化实验操作,凸显探究精神
实验与探究是生物学科的学科特点,从近年全国卷的试题看,大都从教材上呈现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出发,考查学生对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以及对实验的评价能力,同时关注实际的实验操作体验,重视实验探究活动中理性思维与科学方法的运用。
教材中所要求的实验以及验证性实验考查,多以实验的目的、方法、现象等为考查内容,但近年的试题更突出实验原理的考查,以实验原理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拓展应用。如2014年全国乙卷的第4题,试题考查的是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内容,但选项中却出现了以花瓣、黑藻为实验材料的拓展,若考生有用过该材料进行实际操作的,会很快得出答案,若未实际操作的考生,就只能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推断,得出正确答案。
科学探究是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与课标接轨,近两年探究性实验的考查得到加强。探究性实验的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具体应用,在设问上也多以写出实验思路、预测结果、推测结论的形式出现,对考生实验操作与科学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2017年全国乙卷的第29题,试题以探究一种新出现的病毒是RNA病毒还是DNA病毒为素材,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该题成为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一道题。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性实验也出现在遗传题的考查中,凸显探究精神,如2017年全国丙卷的第32题,要求设计实验判断多对的等位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同样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从多角度体现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
3.重视信息获取,引领深度思考
与前几年的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相比,近两年全国卷试题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有较大提升。通常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多体现在图表的辨识中,一份试题所包含的图表越多,对获取信息能力考查就越充分。然而,2017年全国卷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多体现在文字表述中,通过阅读来获取相关信息。如2017年全国乙卷的第29题,设计探究实验判断一种新出现的病毒是RNA病毒还是DNA病毒。难度虽大,但在题干中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信息,如“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这些信息都给解题提供足够的思路,只要正确获取了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实验设计也就简单了。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应加强解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从题干中找取关键字,提取有效信息,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
4.规范语言表达,体现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卷的试题中,常体现“知其所以然”的回答上。但从复习教学过程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关注于结果,对得出结果的推断过程不太重视。按常理来说,得出结论,理应就会知道推断的过程,明白与得出结论相关的原因、原理、方法等,但在实际考试中,考生往往却得不到高分,这与语言表达训练有很大的关系。近年全国卷的设问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更多是回答“为什么”,要求回答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体现在试卷上就是有许多长句的表述。如2016年全国乙卷的第29题第3问,问题是问一个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DNA分子,在不含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的原因。许多考生只是简单地回答半保留复制,然而试题所强调的回答是,2/n中形成2的原因,是整个论述推论的过程。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首要的是要培训学生以理科思维方式进行答题,理科思维方式答题较明显地体现在物理学科问题的回答方式上,回答应该包括:已知事实、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5]因此在训练学生答题也要包括这几个环节。例如,上述2016年全国乙卷的29题,在回答2/n的原因时,就要先说明一个噬菌体被放射性标记这个已知内容,然后叙述进行半保留复制这个推论、分析环节,最后强调得出2/n这结论。只有这样从科学思维出发,以理科思维方式答题,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答案。
[1]林颖韬.从2016年全国乙卷生物试题特点看命题风格“改变”[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8).
[2]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10-11.
[3]杨帆,李秀芹.高考生物:考什么、怎么考?[J].中国考试,2017(3).
[4]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胡孟慧,俞如旺,林颖韬.论生物学高考答题中长句表达的规范性[J].生物学教学,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