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饶题材电影创作的历史与现状

2018-04-03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上饶方志敏题材

(上饶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上饶题材电影,顾名思义,指与上饶有关的故事电影,主要包括根据发生在上饶的历史事件改编及以上饶人物为主要讲述对象的影片。

上饶,因“上乘富饶”而得名,地处江西东北部,毗邻浙江、安徽、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往今来,上饶这块热土上涌现了许多历史风云人物,也发生过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之地。著名人物如詹天佑、方志敏、“网络妈妈”等,以及上饶集中营、道教胜地三清山等景区,都是上饶的名片。包括文人骚客、影视艺术家在内的许多文艺创作者聚焦此地,用各种文艺形式讲述其中的人和事,上饶题材电影创作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上饶题材电影有:《上饶集中营》(1951)、《血沃中华》(1980)、《詹天佑》(2000)、《网络妈妈》《稻花香里》(以上2008)、《可爱的中国》(2009)、《美丽的故事》《万年飘香》《万年烛光》(以上2011)、《鄱湖浪》(2012)、《桃子的爱情》《情定三清山》(以上2014)、《无法证明》《守信少年》《群工站长》《我要上学》(以上2015)、《灵山青笋》《我在这里等你》(以上2016)、《天梦》(2018),以及一些微电影,如《吊瓶法官王勇》《赋春警事》《医调》《冬花》等。可以说,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已经成了一个显著的文艺现象,俨然成为地方文化产业的一个新亮点,即使放在江西省整个影视产业的背景下观察,其创作热潮也是不可小觑。

一、20世纪上饶题材电影

(一)《上饶集中营》:上饶题材电影历史的开拓之作

1905年戏曲电影《定军山》的拍摄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帷幕。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催生的一种特殊媒介,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等都有特殊的条件和要求,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电影的发展一直局限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几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经济并不发达的上饶没有制作电影的能力,也无缘进入电影之中。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上饶才第一次进入中国电影即影片《上饶集中营》之中,而这还归因于现代历史上的一桩悲剧性事件——“皖南事变”,因为其导致了“上饶集中营”的建造。

《上饶集中营》1951年上映,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该片编剧为冯雪峰,沙蒙、张客执导,汤化达、卢敏、项堃等主演,是历史上第一部上饶题材电影。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陆续在江西上饶城南修建了周田、茅家岭、七峰岩、李村、石底等监狱,用以囚禁包括叶挺将军在内的新四军排长以上军官以及东南各省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其中有一位就是后来的影片编剧冯雪峰。原来,“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在全国各地搜捕共产党人和其他抗日爱国进步人士,冯雪峰因家乡邻村一个青年来信提及敏感事件而遭牵连被捕,后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历时2年。剧本就是冯雪峰根据亲身生活经验写成的。由此,该片具有强烈的纪实特征,兼之在内容上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阶级性,该片被誉为新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政治纪实美学风格的作品。

影片外景地是在上饶集中营原址、周田监狱旧址等地拍摄,既有一种历史与地域的特色,也有很强的真实感,强化了影片政治纪实的美学特点。电影里的人物也来自于真实原型。如遭国军士兵轮奸致残的17岁新四军女战士施珍即以革命女烈士施奇为原型,赵宏的原型则是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钱子英。这些都强化了本片的纪实美学特色。

冯雪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剧作融合了作家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使得影片具有一种诗意风格。如影片对施珍眼神的描写,就化用作者狱中所写的抒情诗《哦,我梦见的是怎样的眼睛》的构思,以深邃、明亮的眼神,显示人物的坚贞与美好;施珍躺在床上听到清晨鸟声朦胧睁开眼睛一段,则再现了作者狱中写作的《黎明》一诗的意境。因此,该片在具有政治纪实风格的同时又带有某些心理片色彩,这不仅在当时的革命历史片中,就是在新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一部风格独特之作。

影片由于较真实地揭露了早为世人传闻、但大多数人并不明了实情的上饶集中营的内幕,很符合当时新生政权的政治宣传的需要,因此,该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仅仅上海一地,该片“首映十七日内,就售出四十二万多张票”[1],后于1957年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当然,该片创作于新中国诞生之初,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还处于摸索阶段,该片还有一些缺点,如政治表白偏多、人物形象单薄、艺术性不足等。但无论怎么说,该片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制作的一部国家政治主题的电影,无可争辩地成为传统革命教育的经典影片之一,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至今很多上了年纪的外地人对上饶这个城市名还有印象,就是由于年轻时观看了这部电影。著名导演谢晋多年以后还记忆犹新地回顾:“1951 年新中国电影最好的有两部,一部是史东山导演、吕班、郭维副导演的《新儿女英雄传》,一部就是沙蒙导演的《上饶集中营》。因为过去看的大都是美国电影,这两部我们新中国自己拍摄的影片对我们这些年轻导演影响很大。”[2]于此足见该片奠定了上饶题材电影最早的光荣,已经成为上饶题材电影的经典——虽然当年影片创作者没有这一题材创作的主观意识,但是该片毕竟深深烙上了上饶印记。漫长历史的洗礼使得影片《上饶集中营》成为上饶的一张经典名片,也是一部最具知名度的上饶题材电影。

(二)《血沃中华》:上饶题材电影中的第一部人物传记片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上饶为革命斗争做出了巨大牺牲,奉献了许多革命志士。来自上饶弋阳的方志敏即是其中杰出代表。他在1935年8月牺牲后,并没有被历史遗忘,革命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各种文艺作品对其进行歌颂。1980年的电影《血沃中华》即是一例。

该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编剧方兰、周翼如、孙勃,导演尹一青,主演魏新。影片讲述方志敏被捕入狱后坚持斗争直至牺牲的这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这是上饶题材电影中的第一部上饶人物传记片,也是我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方志敏传记影像,首次在银幕上再现方志敏的革命英雄形象,是介绍和宣传方志敏精神的一次重要尝试。

该片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走出“文革”不久,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的塑造仍然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在艺术表现上还受极“左”文艺思潮的影响。电影《血沃中华》也不例外。影片突出表现了传主的革命英雄气概,着重讲述他被捕在狱中斗争的情况,由此凸显他的坚贞不屈和革命精神境界。所以,影片虚构了他启发国民党将领武耀宗,感动狱卒张怀志,亲见有身孕妻子被拷打也不投降以及蒋介石劝降失败等情节,以此种种烘托传主的崇高形象。诚然,其中的一些情节设计当年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虽然该片“存在这样的缺憾或那样的不足,但不管怎么说,它毕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方志敏烈士的形象。它在宣传和介绍方志敏烈士业绩方面所付出的心血与劳 动,以及积累的经验等,是不容忽视的;它在方志敏银幕形象塑造上所进行的开创性尝试与探索,并由此在新中国电影长廊中留下的屐痕印迹,是不能被遗忘的”[3]。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该片是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一次以上饶历史人物作为影片叙事中心的作品,是第一部上饶人物传记片,因而,在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2009年 8月,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选编的大型丛书《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中的电影卷有两本,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14部有代表性的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就有《血沃中华》。显然,这是当代对该片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肯定。

二、21世纪上饶题材电影创作

(一)《詹天佑》:第一部上饶科学家传记片

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是上饶婺源人。他在1909 年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震惊中外、大长中国人志气的一项辉煌成就,后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也是成绩斐然,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传世名篇。200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了以其为主人公的电影《詹天佑》,岳野、于力编剧,孙道临、姚寿康联合执导,冯淳超、惠娟艳等主演。该片获2000年度华表杯政府奖优秀故事片奖,2001年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第11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影片奖”。

影片故事的主题是詹天佑及一些爱国者向列强反动势力争取控制自己国家命运的故事,彰显了传主所从事的斗争的价值和意义,歌颂了他热爱祖国、科教兴国、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崇高思想境界,是一部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的主旋律作品。

这是一部迟来的影片。据编剧之一岳野回忆:早在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凌子风就想拍《詹天佑》,已经成立了摄制组,并请孙道临出演詹天佑,但未能如愿。因为开拍在即,便开始了文艺界的“四清运动”,影片被上纲至“帝王将相”题材,甚至是“卖国主义”,而被拉下马来。“文革”后,北影导演傅杰打算拍摄,但他不幸溘然逝去!再往后便是众所周知的理由“不卖钱”,一直搁浅至今[4]。可见,该片的面世来之不易,兼之是第一部以上饶科学家为主人公的传记片,因此,该片在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同寻常。

(二)《可爱的中国》:第一部上饶人物重拍片

电影文化批评理论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人被允许观看、甚至反复被观看。方志敏因其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和狱中留下的千古绝唱般爱国诗篇《可爱的中国》等,成为一个在当代中国被允许反复观看的历史人物。2009年的影片《可爱的中国》正是又一部以其为主人公的传记片。该片编剧钟韧、胡雪杨,导演胡雪杨,主演任程伟,出自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因为之前1980年“长影”制作过《血沃中华》,所以,《可爱的中国》属于一部重拍片,即重拍方志敏的影片。该片不同于前作,艺术表现手法更具现代感,如采用传主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自己艰难的革命历程,营造一种真实感。同时,为了符合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引入商业电影元素,对一些战争场面进行了好莱坞式大片的设计,呈现了惨烈悲壮的场景,令人震撼。

该片在主题侧重点上迥异于1980年的《血沃中华》。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政治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变化,党风廉政建设越来越面临严峻的挑战,党员干部的党性、纯洁性越来越受到侵蚀。在这种新形势下,方志敏的清贫精神和对“可爱的中国”坚定信仰,在人心浮躁和世风日下的大环境中显得异常珍贵。有鉴于此,影片《可爱的中国》的主创不再强调方志敏的革命大气,而是将重心放在对其“清贫廉洁奉公奉献”的精神塑造和颂扬上,试图为今天的世道人心施加正面的影响,因而,该片作为一部重拍片却也体现了“电影为时而作”的典型特征。

(三)《网络妈妈》《美丽的故事》:近10年上饶英模人物传记片的代表

自2008年以来,上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制作了一批表现上饶人物、歌颂他们美好心灵的故事电影。这些本土题材影片的主人公多是道德的榜样、精神的高地,因此,这些作品在类型上大多属于英模人物传记片。计有《网络妈妈》《稻花香里》《美丽的故事》《万年飘香》《万年烛光》《鄱湖浪》《桃子的爱情》《情定三清山》《无法证明》《守信少年》《群工站长》《我要上学》《灵山青笋》《我在这里等你》《天梦》等,其中英模人物传记片《网络妈妈》《美丽的故事》为典型代表。

《网络妈妈》,编剧赵俊梅、周勇、钟运龙、吕遥,导演周勇,执行导演蔡华,主演张剑虹,江西省广播电视局、江西省残联、上饶市委市政府等联合摄制。

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是上饶弋阳人刘焕荣。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网络妈妈”,是一位被大火烧伤高度致残的坚强女性。她坐在电脑前,用伤残的手夹着笔艰难地敲打着键盘,和网友谈人生、谈理想,帮助一个个在网络世界里迷失了方向的年轻朋友走出了困惑,重燃生活的希望。因此,该作也是一部励志电影。

影片的故事由两条主线交错构成:一是影片的主人公刘学萍(片中改为此名)的不幸命运。她因为一场无情大火,失去双手,失去了美丽容貌和做母亲的能力。在巨大的打击下,她曾一度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在母亲的鼓励下,没有向残酷的现实低头。二是讲述一位叛逆少女贺嘉沉迷网络,为了上网玩游戏,经常逃课,甚至离家出走,令母亲和家人伤心不已。后来她在网络上与“网络妈妈”刘学萍相遇,最终迷途知返,戒除了网瘾,并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爱。

影片不同于一些商业电影,节奏略显缓慢,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为迷途少女的沉迷网络而揪心,为刘学萍博大的爱而感动。该片没有明星号召,以小成本制作,由非职业演员出演,在国产片举步维艰时悄然取得骄人奇迹,在许多地方上映时还造成轰动,观众排起长龙,甚至出现集体挥泪等热烈场面。影片被观众形容为“特别温暖”,甚至媲美经典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成为一部优秀的青少年教育影片。该片使得“网络妈妈”的坚强形象深入民心,舆论反响激烈。“有教育家评价这部影片是一部励志佳作,展现了伟大的人性光辉;不少的家长也认为影片对青少年战胜灾难、重塑信心,以及学会感恩惜福有很好的感化作用;而学生们则表示他们从片中女主人公‘网络妈妈’的身上感受到了不屈不挠、永不气馁的力量,身残志坚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变得坚强。”[5]

另一部反响较大的电影是《美丽的故事》,本土作家建平、洪柳编剧,毕云琪、张今标联合执导,池华琼、周浩东主演,由本土著名书法家王维汉题写片名。影片根据全国道德模范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上饶德兴的一个普通农妇陈美丽在丈夫因救火不幸身亡之后,贴出通告帮亡夫还债的故事。该片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简单而又不平凡的诚信无疑是一笔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影片以陈美丽替亡夫还债为主线,将一个个小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一起。故事描写真实、细腻,一些处理颇有新意。如片名“美丽”二字,一指主人公名陈美丽,二指主人公外貌淳朴美丽,三为歌颂主人公内心灵魂之高尚美丽。片名可谓一语三关,令人遐想。另如配角宝生嫂,作为烘托主人公的角色,其好贪小便宜、自私自利而后思想觉悟有所转变的农家妇女形象刻画得较真实,富有情趣,也很生活化。

三、上饶题材电影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在整个中国电影史上并不处于显赫位置,但是积几十年之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并构成了自身的若干特色。

1.历史悠久。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几乎与新中国电影发展历史同步(第一部《上饶集中营》完成于1951年),其后虽然由于国家政治影响而导致一段时间没有再生产,但总的来说是繁衍不息,纵贯两个世纪,且发展脉络清晰。因此,完全可以说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历史悠久,佳作不断。

2.成绩斐然。至今,上饶题材电影、上饶电影人均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如老电影《上饶集中营》,已经成为现代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经典,影响了几代人;《守信少年》获第十二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青少年最喜爱影片”奖;上饶市政协创作的主旋律电影《我在这里等你》,荣获加拿大欧亚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本土微电影《天梦之木槿花开》曾经亮相于北京国际电影节;来自上饶的钱雪夷凭借在微电影《盛夏的别离》中饰演白雨萍妹妹角色,年仅16岁获得2014年法国国际媒体联盟最佳新人奖,亮相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红地毯,等等。总之,上饶题材电影和上饶电影人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园地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颇受好评。上饶题材电影虽然有着地域的局限,但总的来说还是颇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不必说电影史上经典的《上饶集中营》,仅以当代英模传记片为例,如《网络妈妈》,就获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三部委第22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优秀教育影片。因为切中了千千万万家庭关注和忧虑的问题,激发起观众深刻的反思和广泛共鸣,该片被业内评价为“最原生态”“亲情盛宴”“青少年心灵鸡汤”“网瘾教育的活教材”。影片发行拷贝总计达100多个,观影人数达300多万人次,公益放映6000多场,成为低成本、最走红的主旋律电影之一。其他如《美丽的故事》《万年烛光》也都曾轰动一时。

4.类型鲜明。上饶题材电影创作类型鲜明,主要呈现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和人物传记电影这两大类型。前者以《上饶集中营》为代表,讲述发生在上饶的现代革命斗争历史的故事,歌颂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暴露国民党的黑暗与腐朽,为新生政权鼓与呼。后者数量更多,以《血沃中华》《詹天佑》《网络妈妈》为代表,讲述上饶本土历史人物和英模道德榜样的感人故事,讴歌他们的崇高精神,以净化当代中国民众的思想意识。其中近10年上饶地方政府和电影人协力创作,挖掘本土感人素材,在社会舆论、正能量引导方面做出积极努力,贡献电影佳作。

5.现实主义。上饶题材电影创作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风格。《上饶集中营》是最早一部体现革命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后来的英模人物传记片都是紧紧关注当代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电影素材。诚然,2.28 万平方公里的上饶,近700万人口,每天都在上演平凡而真实的感人故事。《网络妈妈》《美丽的故事》等都是立足现实、表达真实生活、毫无浮夸之风的现实主义作品。

虽然上饶题材电影创作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有待提高。如:选题时注重即时效应,对上饶的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挖掘不够;一些作品的宣教味过重,思想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处理还欠妥当;作品影响力不够,很多作品未能进入主流电影市场;地方资金、人才能力的局限,导致部分电影商业运作不成熟,票房低下;个别创作者只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没有艺术创作的赤子之心;急功近利,没有精品意识;等等。

目前上饶题材电影创作,急需精心打造若干个知名电影品牌。上饶目前虽然已经制作了不少本土题材电影,但标志性、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不多。拥有包括三清山、灵山、圭峰等知名旅游景点在内的上饶,至今还缺少一部经典故事电影,把优美的山水风光、曲折的情节故事和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像《庐山恋》之于江西庐山、《神秘的大佛》之于四川乐山、《红色娘子军》之于海南琼海、《少林寺》之于河南嵩山等那样。虽然个别作品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如《网络妈妈》将江西名胜风景区——圭峰生动地溶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悲情电影拍得也很温馨悦目,但还是有很多遗憾和不足。如果全市上下能够精心策划、巧妙运作,仔细打磨一部或若干既能全面展示上饶人文风光,又讲述一个情趣横生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代表上饶形象的品牌作品,那将对上饶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一股极强的催动力。

[1] 孟犁野.新中国电影史初稿(1949-195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48.

[2] 朱安平.冯雪峰与《上饶集中营》[J].党史博采,2015(6):43.

[3] 危春勇.三十年前银幕首现方志敏——我所知道的电影《血沃中华》[J].党史文苑,2010(8):55.

[4] 岳野.寻梦觅踪,重沐甘霖[M]//陈荒煤,陈播.周恩来与电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290.

[5] 劳婉平.月朗国际和制片方心手相牵让影片走进灾区 《网络妈妈》抚慰震后心灵[N].中国电影报,2008-06-19(10).

猜你喜欢

上饶方志敏题材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