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育人中日常生活的介入方式研究
2018-04-03宋殿娇王延辉
宋殿娇 ,王延辉
(辽宁大学 a.外国语学院;b.化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本质,在于通过宿舍、食堂、图书馆、社会、网络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物质载体,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并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其一生。长期以来,中国高校在开展管理育人的过程中,大多将精力集中于课堂等学习环境,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基础性教育地位。因此造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灌输”未必“入脑”,“理解”未必“接受”,“知书”未必“达理”,“知道”未必“做到”的状态。[1]180新时代,提高管理育人实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提高对高校日常生活的重视。在此通过借鉴敬坤对日常生活范畴的划分标准,[2]将日常生活界定在高校课堂、教学等正式场所之外的领域,以此进行高校管理育人的探讨。
一、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研究现状
通过日常生活进行管理育人的实践由来已久,只是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相对于正式的管理育人手段,日常生活作为一种补充,长期处于边缘性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以课堂等正式的管理育人手段已经足够应付高校管理的需要。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倾向,需求也不平衡,由此凸显了传统育人方式存在的阙漏与不足。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关于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专门性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且对此不够重视,这也导致了日常生活育人功能的扩展范畴非常有限。
发达国家在日常生活管理育人方面积累了十分成熟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较为落后。近年来,教育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正逐渐兴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如敬坤、左超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基本现状、目标系统、构成要素、现实载体、工作方法、评价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二是实践研究。如隋璐璐等从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等角度研究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陈淑芬等提出加强班级管理,要做好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建议等;三是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如于纪航认为微信作为网络沟通传播的新范式,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要适应接挑战,创新工作新思路。然而,相对于新时代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需要,这些研究才刚刚起步,仍有必要根据高校的现实情况,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探讨,对各种相关要素进行剖析,提出因应之策,以发挥日常生活在高校管理育人中的最大价值。
二、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要素分析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较为模糊,可以将课堂学习活动作为大学生的工作,将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活动现象理解为日常生活。[3]163发挥日常生活在高校管理育人中的作用,首先要对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要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主体,即“谁来育”;内容,即“育什么”;客体,即“育了谁”。对于这三者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有助于厘清各自的外延范畴,增强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实效性。
显而易见,新时代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活动的开展必然是通过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的,他们是开展活动的核心成员。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主体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专门管理人员,包括辅导员和学校其他的管理人员;二是以学生会为核心的学生自治组织。对于前者,可以说,他们是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核心成员。然而在当下,由于学生培养层次的提升以及培养内容的多元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管”的角色,进而产生了与教育角色的冲突。因此,应对此种错位关系进行调整,寻求两者的“黄金分割点”,实现管理人员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核心影响;对于后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似乎更具实效性。为此,应该在日常生活管理育人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将自己的现实感受融入管理体系中,使之成为权力的掌握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内容是连接主体与客体间的桥梁,能够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指明方向,进而实现高校育人的最终目标。简而言之,内容的设计与推进是主体与客体能否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思想的结果。由此出发,可以将新时代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内容分为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对于前者,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人期的转型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稳定,存在较大的可塑性。由此,应该以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丰富学生的个性化内涵,实现思想引导;对于后者,应当在充分理解并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引导,开展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外在行为。
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两者相辅相成。所谓管理育人的客体,即主体实施一定内容所作用的对象,对其概念进行合理的界分,了解其涵盖范畴与变化规律,是确保日常生活管理育人工作得以落实的核心基础。从本质上讲,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对象就是人,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个体或群本身,还涉及到主体部分,即包括管理教职员工。其原因在于在新形势下,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存在强烈互动甚至部分融合的趋势。由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应该以人为核心,将所有的管理培育模式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构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妥善协调客体间的关系。
三、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载体分析
学生的日常生活范围主要集中于寝室、食堂、图书馆、社团和网络五个领域。
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起居所在,也是他们在校园内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其日常性似乎更为显著。宿舍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作出及时有效、真实准确的反映,将其纳入管理育人的轨道,效果更为显著。各个室友都在同一房间内,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此种紧密的联系是每个学生都无法逃避的。鉴于宿舍这种特殊地位,确实有必要在管理育人中加以体现和实施。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学生食堂可以为学生日常生活提供高效、优质的保障,这也是学生食堂运作的基本取向与最终目标。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应该对其充分加以利用,对其进行育人设计。在用餐礼仪、设施建设、餐饮文化等方面融入与时俱进的文明成果,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向心灵健康的纵深方向发展。
图书馆是开放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集信息、教育、文化为一体,是一个学校文化底蕴的关键体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育人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例如,图书馆的内外装潢、馆内设施的品质甚至摆放、馆内工作人员的形象与态度、图书馆的守则与管理制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而形成的互益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交友环境与情感归属,是学生课外时间较为关键的成长空间。与课堂等正式的育人方式相比,社团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几乎都是学生自愿加入的,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社团中,学生可以尽情张扬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特长,提高实践能力。社团也需要优秀文化的凝结与熏陶,这也为其管理育人功效的发挥提供现实基础。
现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很多学生有严重的电子产品依赖症,例如使用微信等虚拟空间进行社会交往,甚至部分学生在虚拟世界的活动时间正逐渐超过其在现实世界的时间。网络在为我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利影响,例如存在着较多的色情、暴力信息等,这对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是学生重要的精神家园。[4]
四、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的介入方式建议
当前,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接受能力强而理性分析能力较弱,在实践行为方面张扬个性但缺乏真正的自由个性。为此,要立足理论指向与实践指向,确立大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与地位,[5]36探讨提高高校日常生活管理育人效果的方式方法。
1.倡导柔性管理,促进宿舍管理育人
“固定教室”的缺失、班集体活动的锐减、班集体凝聚力的下降及同学间、师生间接触机会的减少等,使学生将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了宿舍。[6]141宿舍是学生的休憩场所,其生活性最为显著。宿舍在日常生活管理育人中的地位十分显著,效果也比较直接。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宿舍管理采取禁止性、强制性、惩罚性等硬性措施,行政色彩浓厚。而在新的形势下,应在宿舍管理中加入柔性化因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引导。践行以人为本,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可以有效拉近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自愿接受管理的程度,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下成长。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素养,对此,可以考虑设立便捷的反馈制度,将学生评价纳入到宿管人员考核之中,并辅之以业务能力考核等方式合理划分权重,以此为指标进行管理人员的筛选;在工作过程中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将办公室、校医院等电话在显眼处公示,对破损的设施及时进行整修;还可以开展文明宿舍之类的评选活动,以此增强室友间的凝聚力,以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宿舍育人的目的。
2.加强内外监管,促进食堂管理育人
高校食堂具有双重属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近年来,诸如“11·4广州学校打砸食堂”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大多是学校管理缺位导致的。食堂管理育人功效的发挥,重点在于加强内外监管。对于食堂内部,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安排专业人士进行执行与监督,对于违规者,进行罚款甚至直接开除。这种规定还应该涉及工作人员的着装、头发、指甲等清洁程度;有条件的还可以在食堂后厨安装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供学生观看与监督,倒逼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健康。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的监督,并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验,合理制定核算规则,确保食品价格的公正、合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优化其工作态度与服务意识,让高校食堂成为学生快乐用餐的场所。
3.实施内外并举,促进图书馆管理育人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关键场所。以图书馆为载体管理育人,主要从内在管理与外在活动两方面入手。从内在管理来看,无论是服务的提供还是规章的设计,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的方针,定时对学生进行调查,并将反馈的信息应用于管理育人中。例如,对于学生在图书馆自修占座的情况,尤其对于一人占多座、占座之后长时间不使用等现象,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甚至激化矛盾,引发冲突,损害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现在,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引入可以预选座位的电子设备,几小时内还需要重新续时,这不仅有效地化解各方冲突于无形,还可以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再如,对于学生超时还书的情况,很多高校采用建立诚信机制进行惩戒的方式代替原有的罚款制度等。此外,图书馆还应定期策划高品质的活动,保证活动“接地气”。例如,在学生准备毕业论文的关键时期,开展“电子数据库使用教程”“文献管理软件教程”等活动,实现服务育人、情境育人。
4.提高自我管理,促进社团管理育人
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社团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它是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完全自愿加入其中,能够形成文化小气候,为志向趋同的学生提供多元的素材选择。若想充分发挥社团在管理育人中的功效,完善的章程与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相关专业的老师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可以采取专业顾问的方式,以增强社团的正规性。同时,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对社团进行年度考核,综合评价其活动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为避免社团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要坚决禁止以科层管理的方式经营社团,尽可能地给予社团发展自主权。在此基础上,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团打造口号、徽标、制服等符合社团核心精神的物质载体,使社团的文化育人功效能够充分迸发。
5.挖掘网络优势,促进网络管理育人
网络空间既是公民权益由线下至线上的自然延展,又引导着社会舆论的走向。[7]12当代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使得高校网络管理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容易使学生陷入多元价值观的矛盾之中,影响他们对正确价值观的选择。[8]12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网络为管理育人提供了新的契机。首先,各个高校应该配合有关部门净化网络空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与宣传部门展开合作,通过微博帐号、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走向合理使用网络工具的正轨;最后,管理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育人方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例如,通过在线直播等方式,改革现有管理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的价值,提升网络管理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