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两个基本维度
2018-04-03徐凤莉
徐凤莉
(沈阳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沈阳 110136)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向世界做出了庄严的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蕴、时代意蕴、理论意蕴和实践意蕴,它是新的历史方位、历史阶段的彰显,是我党向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做出的庄严宣告;反映的是中国历史新征程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愿望和福祉;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不同凡响的历程。
一、理论维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
1.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反射伟大的时代
理论创新是先导,“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内容,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2]18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多年改革开放和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伟大思想。要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伟大梦想,必须要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战略创新的伟大工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总钥匙、总开关、总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宣言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震撼人心的力量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以它为关键词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发端于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新的阶段。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而是特殊的社会主义,特殊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特殊在我国的发展阶段上、特殊在我国的发展方略上,它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在党的十八大后理论实践和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要判断、重要思想、重要方略,是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的科学指南,闪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和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鲜明的研究主题,有着清晰的研究主线,有一系列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内容,构成一个科学严密的思想体系,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和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并对新的形势下我国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方式、战略步骤、外部条件、内部保证等八个基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四条发展方略,生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枢纽的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紧密相连、相互贯通、浑然一体,清晰勾画了我党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将来要做的事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升到新境界、新高度和新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原创性的贡献。
回顾历史,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非凡胆识和历史担当,凸显了中国人民的绝佳勇气和高超智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理论经验的总结,是人民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理想的高度浓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概括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科学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呈献给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好的精神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吸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牢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牢固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中,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它又以兼容并蓄、开放创新的状态广纳百川,汲取世界文明的养分,以永不自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新判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历史方位上,为科学处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应运而生的理论和实践结晶。
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和使命担当。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口,在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需要完成的重要机遇期,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完成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重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把握不同的历史方位,制定不同的发展方略,不断增添马克思主义新的血液,形成了连续性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精华和实践精华,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和智慧,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从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发展方向、发展战略,还是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看,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的,都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让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逻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判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现实维度:主要矛盾的嬗变
在国家治理中,各种问题错综复杂,我们要抓住工作的“牛鼻子”,才能在制定规划时提纲挈领,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就是全党必须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主要矛盾决定着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抓住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就清晰明确,就能制定出科学的路线、纲领;对主要矛盾认识失误,所制定的路线、纲领就容易走向歧途。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表明,必须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正确表述,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态的变化,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不断满足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
回顾党史,关于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的探索是早期社会主义探索的重大理论贡献。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会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也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大上科学地对社会的主要矛盾做了阐述,指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的矛盾,这是对当时国情做出的正确判断。这表明我国在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标志着先进生产关系在中国的诞生。这一矛盾的实质即为先进的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我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尽快地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当时我国生产力的落后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不高,文盲和半文盲大量存在;劳动工具简单落后;劳动对象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科学体现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代表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在这一判断下,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革命斗争转向发展生产力,以逐步满足人民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重大决定,即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现代化建设,这主要源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我党认识到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981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科学表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概括,表明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强调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制约着人民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要把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在主要矛盾的指引下,我们科学判断了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1981年对主要矛盾的提法符合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是对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提法的肯定和延续,并在表述上更加规范。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延续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指出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6年来一贯的表述,是我党对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表明我国社会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社会的生产力仍然是落后的、不发达的,反映了我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表明我国“发展前”的历史必然。
历史在前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态是经常变化的。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虽然不变、社会发展阶段虽然不变,但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态会变动,这体现了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的观点。因为矛盾运动的特殊性,社会主要矛盾必然会依据不同时期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党中央及时做出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其内涵深邃,意义深远。
1.主要矛盾的转化内含生产力的质变
要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必须弄清主要矛盾的变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力已经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我国已经从生产力落后国家变成世界经济大国,在很多领域也是制造业强国,已经由“发展前”的状态转变到“发展后”的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对我国新时代国情的客观描述,是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客观回应,体现了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是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认清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而对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决定着对国情的客观认识。如果不对当代中国主要矛盾变化及时做出科学回应,就会影响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无法实现。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描述,高度肯定了当代中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正视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产力的飞跃进步,无论高铁还是航天,无论是人民生活还是国家重大领域,我国生产力都得到了大幅度跃升,实现了生产力本身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正是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才促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经过多年的攻关实践取得了历史性变革,改写了生产力落后的历史命运,重新赋予新时代生产力以丰富的内涵。生产力的质变是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我党面向新的实际,瞄准新的历史方位,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做出新的战略部署,促进劳动者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生产工具质的变革,促进劳动对象科技含量的提升。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带动着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进步,使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落后的生产力被先进的生产力取代,原来物质文化的需要转换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党及时做出的回应。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192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关系全局,是我党历史性的重大判断,表明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总量上看,已经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了。当然矛盾是不断向前运动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将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向前深刻认识和判断主要矛盾的历史,就是不断向前解决主要矛盾的历史。
2.主要矛盾转化必须直面发展中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在主要矛盾的描述中在肯定生产力高度发展同时,也客观清醒地正视我国发展的现状,指出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充分的,直视我国发展的弱项和短板,瞄准我国发展的不可持续、不均衡等突出性矛盾,体现了我党的勇气和担当。我国发展已经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还不丰富、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发展态势还不够稳固,即还没有达到“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2]688其本质在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的不充分,是发展偏差和发展短视造成的。发展的不充分造成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平衡又加剧了发展的不充分。当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依然较大。我国在新时代发展中,必须秉持新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才能实现共享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更加公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新时代应对主要矛盾着力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解决发展不充分,关键要坚持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抓住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人民的幸福线,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一切社会活力与创造力,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与发展绩效,这样才能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新的历史”[2]576变成“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2]576。
3.主要矛盾转化必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使人的本质得到完整复归,才能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的本质。”[2]189需要是人的本性,体现人的本质,需要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需要是多层次的,从低级到高级,从生存到发展;需要是多方面的,从物质到精神;需要是多变性的,是动态的,是与日俱增的,当旧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促使人民的需要发生转变,已经从对数量的单纯满足转变为追求产品品质的享受;已经从物质文化的需要转化到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从维持生存的需要转向到更高发展的需要,这是需要的特性决定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2]575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必然是基本的物质需要,即衣食住行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前和初期,困扰人民的主要问题是温饱问题,因此让人民吃饱穿暖就是最终归宿。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已经实现总体的小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总体生产力的跃升,人民群众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要拓展自身的需要,不断产生精神文化的需要,要实现全面科学的发展,走向美好生活,实现更多的软需求。美好的需要产生在伟大的时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飞速发展才能促使需要得以转变,才能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转变。当然,人民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更加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导向,把服务于人民作为党工作的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大出发点,更要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以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答应、人民是否赞成作为评价标准,根据人民需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才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185才能实现“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2]185回应人民需要,就要把人民作为社会的实践主体,把人民作为社会的价值主体,使人民成为经济价值主体,享有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使人民成为政治价值的主体,人民当家作主,大家的事情由大家来商量;使人民成为文化价值的主体,不断享有文化发展的成果。新时代把主要矛盾与人民需要牢固地联系到一起,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出发点,科学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2新时代赋予主要矛盾解决的最终评价者是人民,只有人民提升了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我们的改革才落到了实处,我们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我们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主要矛盾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党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的重要实践维度,是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三、新时代两大维度的着力点:新时代的“两步走”
无论是理论维度,抑或是实践维度,都统一于新时代建设中,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统一于人民美好需要实现进程中。两大维度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主要矛盾就没法解决;没有新时代主要矛盾出现,也不会诞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决定下,新时代发展战略也在跟进。党的十九大为更好地发展,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提出了新时代发展战略的“两步走”,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再努力15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两步走”,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三步走”基础上进行的目标调整,适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在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基础上所做出的科学结论,是为中国人强起来的目标设置宏伟的蓝图纲领。我们把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到了2035年,比原定计划早了15年来完成。同时在2050年的目标中,我们强调了“美丽”,表明新时代的发展不仅仅要重视经济的富强、政治的民主、文化的自信和社会的和谐,也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作为奋斗目标。这个战略新判断的诞生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有资格、有底气、有自信、有能力;表明我们党的雄才大略,负责担当;表明我党能够对我们的奋斗目标进行微调,能够带领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发展战略中也强调了“强国”,指出到2050年,我们不仅仅是现代化国家,也是现代化强国,凸显出强大意蕴。所以,新时代,我们首先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严格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诸项要求,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坚定实施新战略,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好,从全局角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改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迎来人民满意的全面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乘势而上,奋勇前进,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一场无以伦比的历史接力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小康”的跑道上的最后一棒,是冲刺收官战;而从2020年开始,我们迎接新的一棒,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执棒者,以实现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4]“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发展,科学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5]新时代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应该“继续像以前那样前进吧!你们还将经受许多历练:要坚定,要勇敢,你们必定会获得成功,你们前进中的每一步都将为我们共同的事业,人类的事业所共有!”[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