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赏析、探究”课堂实录与反思
2018-04-02张衡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远没有达到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赏析、探究的能力要求,更有甚者经常把这三者混为一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分析关键词和手法,逐步理解、赏析、探究重要语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对话,归纳重要语句的分析原则和表述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细化语句类考题,聚焦核心方法,厘清分析指向。
教学难点:
探究重要语句的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散文阅读从学的角度概括大致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懂、会、对。阅读散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想读懂需要一定生活阅历、一定的阅读数量和系统的阅读训练。所以读懂散文,不是一两堂课能解决的。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构建从会做到做对的操作策略。学习目标是通过细化语句类考题,聚焦核心方法,厘清分析指向。
二、聚焦核心方法
师:在学案中老师把近5年语句类高考题梳理了一下,之后归纳为三类。第一类理解文中画线句子含义;第二类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第三类探究文中画线句的意蕴。这三类对应的典型试题为《浣花草堂》《四堡雕版》《比邻而居》。请同学们拿出学案,老师需要4名同学上黑板写下自己的答案。(随机提问。当这4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作业的同时,其他人自我校对。)
(一)《浣花草堂》
1.让上黑板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邻座评价补充,最后由学生概括出方法。
2.基于学生的答案,师生对话,形成板书。
3.教师分析。出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2)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生:(板书)一般化的雕像,写出了塑像的普通,但表现出了杜甫清疏的气质,贴近杜甫本来的形象,表达作者将杜甫塑像神话的赞同。
师:说一下你的思考过程?
生:我抓住“一般的塑像”和“仙化”,之后串联一下句意。
师:“没有怎样的仙气”就是没有神仙化的杜甫。可以得出“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抓住关键词语“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难得”。根据关键词、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板书:从词语到句子的分析原则。)
师:抓住“难得”。为什么难得?因为没有仙气,清疏显示出了杜甫的品格特点。后文“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由居所环境思考杜甫的品格特点。印证从原因角度更进一层。
生:老师,这是因果思维。
师:从结果转化为原因表述操作。(出示学案第二问题的答案: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生:作者在心里重新回味了自己对于草堂如梦幻的美丽景象。运用比喻将自己对其沉迷赞美与享受比作那种境界之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喜爱。
师:请说一下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我是从比喻修辞角度理解的。
师:这个句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是什么?
生:我只想到了梦游者这个喻体。
师:你试着抓住关键词语“梦游者似的”“境界”来分析。
生: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凸显草堂诗的意境特点和作者沉迷、喜爱的状态。
师:将文学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直接明了的表述。修辞手法往往强化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这是语言转化时思考的重点。把形象到具体的表述操作。(板书:根据句式特点、修辞手法,针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和把握,此处是比喻,从比喻角度辅助理解内容。从形式到内容的分析原则。)
(二)《四堡雕版》
1.让上前板演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邻座评价补充,最后由学生概括方法。
2.基于学生的答案,师生对话,形成板书。出示答案: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生:(板书)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把对四堡繁盛景象的想象比成花、锦。把想象比作灰飞烟灭。通过前后心情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失望心情。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抓住关键词语“如花似锦”“猜想”“灰飞烟灭”。把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写出来。
师:答案往往潜藏在上下文中,联系第二段可知,“猜想”是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還原为比喻形式。把概括到还原分析。
(三)《比邻而居》
1.让上前板演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邻座评价补充,最后由学生概括方法。
2.基于学生的答案,师生对话,形成板书。出示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生:(板书)结尾厨房中只有艾草一种气味,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最终归为一类,用艾草表现了生活的平和宁静,蕴含了对端午节等传统文化的认同。
师:老规矩,还是说说你的思考。
生:我抓住“艾草味”“所有的气味”“都安静”“只由”等词语,从象征出发,分析出来的。
师:“所有的气味”象征着不同的生活状态。“都安静”“只由”可以得出: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艾草味”象征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气味,都在过节);“只由”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师:文章的最后一段的位置,往往与主旨联系紧密,从文中端午出发可以联系文章主旨 ,对句子的含义进行深层挖掘。(板书:从篇章到语句的分析原则。)
师:但是题干中还有一个“探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不是还有没有挖掘到,还有一个层面没涉及。抓住“弥漫,散开”联系后文。
生:(朗读体悟)抓住关键词语“消除”“油垢”“洇染”“空气”。
师:艾草芬芳能消除油垢,洇染空气,应该是传统文化对平凡生活状态的影响和改变,让喧嚣的世俗生活归于安静。(传统文化角度)但是答案“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这句我理解为望尘莫及。
师: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这样理解作者会同意吗?
很多人在知乎网看过林天宏一个段子。2011年福建高考阅读选了林天宏的文章,满分15分,林天宏没及格。其中有一道题,让考生分析文中两次出现大雨的原因。这一问林天宏没有答好,他说写这篇文章时窗外正好下雨。我想说这是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一部优秀作品得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自身的深刻的艺术价值,一个是巨大的多向的阐释空间。作者自己本人的认识只能是一个角度。我们做题不仅是读者,还是批评者、分析者。基于文本,逻辑成立即可。关于这一点还是毕飞宇说得好,阅读不是印证。
我们把思路拉回来,总结一下,聚焦核心方法:三个分析的原则,三个表述的操作。
三、厘清分析指向
师:下面我们的思考再深入一点。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东汉的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一起再看看这几道题的参考答案:
(一)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义(4分)
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答案: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 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二)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答案: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三)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师:(一)和(三)题都是以语句含义的面貌出现的,(一)题答案中比喻出现了,(三)题答案中的象征为什么没出现,我答案里写上对不对?
师:所谓“含义”“意蕴”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所以它更侧重于理解言语的语境意义,或者由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虽然形式上,(一)写了比喻,(三)没写象征,但它们的最终指向是一样的,即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句来体会句子的丰富意思。换句话说,寫不写手法得看它是不是能辅助理解句子的丰富意思。手法本身的分析和效果并不是这类题目答案的重点。
赏析这类题目,答案的指向就在语句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效果上。所以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就成为必给分点。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依次从下面这些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容考虑:(1)修辞手法,这是最主要的角度;(2)词语的选用,口语还是书面语等;(3)句式的选用,长句还是短句,整句还是散句,陈述句还是感叹句等;(4)语言特色,语言之美,如叠词、押韵等。在答出上述技巧后,再结合语境,结合全文内容、主旨、情感答出该技巧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凡是面貌相似而实质不同的题型,都是思维易混点。要区分清楚其题型本质。
四、结语
师:老师给大家总结了这三种语句类考题的思考与操作。(投影出示。)
理解句意:表面义
隐含义(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
赏析句子:手法 具体分析 效果
探究意蕴:表面义
隐含义(语境义、比喻义、象征义)
表达义(时代背景、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师:今天我们这堂课主要构建了从会做到做对的操作策略。通过细化语句类考题的能力层级要求,聚焦核心方法,厘清分析指向。这只是技术的层面,距离《庖丁解牛》中道的境界还很远,但我坚信“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教学反思:
用核心素养烛照语文课堂
语文核心素养应该着眼于发展,聚焦于阅读,践行于课堂,落脚于学生。这堂课试图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基于学情,注重生成,考点细化,系统构建,实操高效,在学生个体语言的建构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突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基于教学进度的同步设计
我了解到现场学生高考复习规划与我校的复习规划基本同步,正在复习散文阅读。有了前期的关于散文的讲解的基础,我可以实现一些考点的优化和整合,讲起来也更容易些。
基于学情的设计
我觉得对学情的把握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批改学生作业或当堂板演,另一个是跟学生交流自己的做题体验和想法,与学生一起分析答案的形成过程,之后寻找与高考答案的距离。让学生板演答案,同时让学生自我解剖,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发到自觉,积极地自我构建,思考总结,就是在一点点地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身上。
基于生成的设计
课堂上师生对话是思维碰撞、相辅共生的过程。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么固定的所谓“模式”。老师自己通过对试题文本的体验,唤起学生情感的涌动和思维的火花,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体悟,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师生互动的景观。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课堂气象浑厚还是寡淡。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三次提问了同一个女孩,步步追问。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和答案,培养了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掌握学习技能才是最关键的。正所谓:“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我想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课堂上留下的不是句号,而是省略号。
语文课堂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之美,应该是师生对话有景有情的生态气象。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生态语文的愉悦和谐,生命语文的厚重浑然。
这节课有两个遗憾:一是在处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这一句的探究时,限于时间,节奏太快了,没能领学生深入品读文字;二是没有仔细品读课文和题干。其实在高考阅读复习课上,读课文和读题很重要,请老师还课堂以书声琅琅,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