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原本诗意

2018-04-02董一菲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诗意美的语文

编者按: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汉语是诗化的语言。以诗意语文为基点,“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领衔主持了“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特聘38位各省市大学教授、特级教师、著名教研员为工作室导师,吸纳了全国23省、4個直辖市、4个自治区500名初高中语文教师参与其中。工作室线上线下结合,打破空间限制,开展了丰富多彩而意义深远的主题活动。

目前,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已结集出版《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同课异构与点评》《名著导读》系列丛书共21册,编写了3部初中语文读本。《诗意文集:东西南北中百名中学生说语文学习的故事》《诗意文集:百名青年语文才俊谈读书往事》《向教育名家学作教师》也即将出版。现正在编写“诗意语文系列丛书”共6册(《诗意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诗意语文:问课董一菲》《百名诗意语文教师话备课》《当诗意语文教师变身父母》《诗心诗意观十二位名师课堂》《诗意语文:生成性课堂的生命之美》)。 “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正引领有情怀,有理想,有境界的语文人走向诗意的远方。

从2018年1、2期开始,我们将开设“诗意讲坛”专栏,每期选取一个研究主题,呈现工作室教师在诗意语文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希望以此为纽带,与广大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者共同探讨如何打造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

中国诗很早就出现了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钱钟书语)。《诗经》《离骚》作为诗歌的源头,一出现,就以其真实纯净,真挚热烈,丰富蕴藉,简练精粹,刻下华夏血脉永恒的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记忆。

汉字是有诗意的。史铁生说,汉字的创造充满了智慧和情趣,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故事,甚至就是一首诗。小篆里,“明”字左边是个“囧”,右边是“月”,“囧”就是窗户,意思是一轮月亮照到窗户上。

文雅风流的汉字、艺术美丽的语文,正是以诗为魂的。

少年情怀总是诗,行走在校园里满目都是最青春的锦瑟华年。当诗意的语文遭遇最靓丽的青春,该是怎样浩荡的一江春水,一城春风。被唤醒的青春,举止行径皆是诗。

诗意语文需要诗意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诗意感就在于你是美的使者,对学生做美的引领。用诗意的语言、饱满的情感、清晰的声音、大方的神情、优雅的姿态做美的展示、诗的呈现。诗意语文给教师以职业的热情,同时又要求教师以热情来坚守诗意的语文课堂。

诗意语文的课堂首先要求语言有文学气质。它是一个书底,既要站在书的高度上,还要渗透个人的理解,表达个人的情趣和品味,浸染独特的感觉体验和情感,点燃与激活诗性思维与生命激情,凝结成无形的精神。它要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精神向度,要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坚守美的信念。这是一种品位,在语文教学中呈现出一种审美抒情的境界,追求一种悠然而有余韵的优美和精神,追求语文的诗意、诗境、诗韵。

诗意语文的课堂还要有智慧的思考。与西方重科学与宗教的哲学精神不同,中国的哲学精神是道德与艺术。而中国的哲学又并不独立发展,长久以来与文学相伴相融相生,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文学承载了更为厚重深沉的思考、探索。从这个角度去观照,语文教学更是一种布道,诗意语文则是从“诗”与“美”的角度,将高蹈出世的宏观哲思人性化、生活化、生命化。

诗意语文的课堂,超越功利,关注每个学生优雅而诗意的成长,给学生整个人生铺就精神底色,引领学生用诗意的眼光领悟汉语,传承文化,给学生一个悲天悯人的情怀,给学生庄严的人间关怀。在真水无香、自然无痕的境界中叩问生命,安顿心灵,丰盈审美的灵魂。

诗意的语文,思有路,语有神,心有美,胸有境。

诗意语文,旨在坚守汉语的诗性,激扬文化的自信,唤醒生命的诗意,点燃职业的激情,丰盈审美的灵魂。

猜你喜欢

诗意美的语文
诗意地栖居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好美的雾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