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解读

2018-04-02张艳丽

社科纵横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人文精神中华民族

张艳丽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民族独立危机、社会秩序混乱、家国贫弱不堪的困局,在与现代西方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中,一切具有进步性质的运动似乎都表现为对自身传统的批判和对西方文化的尊崇,从而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经济奇迹唤醒了近代以来国人因国力衰落而长期迷失的自信心。物质追求和经济成就不足以让一个民族跻身于伟大民族之列,反映民族精神、品格和智慧的民族文化之强大及其自信才是民族之魂。中国已经步入了由经济繁荣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跃进的新阶段,在该阶段,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并融入现代文明价值,以凝炼并铸造中华文化,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思路,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及其自信的深刻认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试图以自信的文化心态,通过相关概念的辨析而具体探讨“中华文化”的内涵,分析其特征,并进而从文化品格、遗传基因、内核精髓等方面解读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精神。

一、中华文化的内涵辨析与特征分析

严格说来,每一种民族文化或一种文化类型本身就包含着自信的本能意识,因为一种民族文化的存在以其内化于民族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为前提,它不仅得到了其成员的认可,而且成为其成员言行的构成性的力量。离开了成员认同和内化的民族文化是无法存在的,即使存在着,也会迅速衰落并消失,因此,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离不开成员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反过来说,民众的认同与自信也不是盲目或强力建构的,它最终来源于丰厚的文明积淀和独特的内在价值与气质。我们要理解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基础,不得不深入探讨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把握何谓中华文化,以及它的独特气质和力量所在,才能激发自信的文化情感。

在“文化”这个热点话题中,首先需要简略地说明何谓文化。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的不同角度来理解,狭义的文化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广义的文化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从语言文字到饮食服饰,从茶酒文化到节庆乡愁,从婚丧嫁娶到家风民俗,从文化典籍到诗歌乐舞,从建筑文化到科学工艺,都属于文化。文化渗透于国家、民族的全部社会生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滋养,以文化人。本文所解读的文化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它不局限于精神产品和精神成果,而是指渗透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精神与修养。

当我们对“中华文化”进行探讨时,与此相关的两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也频繁出现,并且后两个概念往往不区分地与“中华文化”交替使用。但实际上,这三个概念所指向的认同基础不同,是值得做出学理辨析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传统文化”不完全等同于“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基础和历史来源,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的、约5000年中国古代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情感的核心,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价值取向产生持久影响。但中国已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阶段性的文化形态已成过去完成时,它虽然是一座业已形成的熠熠发光的文化宝库,但我们不能满足并停留在传统文化阶段,而是要对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并积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文化:国家身份认同的标识。“中国文化”更多地与国家观念相联系,指向特定时空和特定性质的国家所秉持的文化,而国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中国文化”是从国家身份认同建构的维度来理解的。当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也就包含着它的华夏文化的历史基础,并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它是漫长历史绵延中各民族人民精神和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也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由此看来,“中国文化”通常被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文化是维系中国各民族人民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纽带,是当今中国人的共同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标识。如果说“中国文化”反映的是一种国家认同,那么“中华文化”反映的则是一种民族认同,它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可以在国家之中,也可以超越国界存在于特定国家之外。与“中国文化”相比,“中华文化”在特征上更具有国际属性,是国内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载体,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内容上更接近“中华文明”的概念,“中国文化”虽可从广义来理解,但有时候仅指文化建设,而“中华文化”倾向于从广义上来理解,如果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广阔的视野来谈文化,显然,“中华文化”则是一个更贴切、更具有社会与民族基础的概念。与“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相比,“中华文化”包容更大的外延,还具有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精神,由此看来,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蕴含着“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2]

这种反映民族身份认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直接关联的“中华文化”究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生生不息的传承性。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独立而完整的一脉相承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固有性格与特定历史地理等条件下混合而成的,其形成过程中没有经历过被强行嫁接或重新塑造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其二,深厚沉积性,中华文化是经过5000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志士仁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3]中国人无不承认中国悠久的历史并为之由衷自豪;无不认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吐故纳新的创造性。中华文化之所以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断,它内含着自我创新的活力,而当今,中华文化不断地提炼并融合现代价值。当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时,不是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立足守本和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使中华文化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4]

3.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性。全球化时代,中国人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把不同文化对立起来不同,中国文化彰显“和”的精神,主张“和而不同”,对外来文化不是排斥、拒绝,而是过滤、吸纳,求同存异。一方面接纳它们,尊重它们,用儒家的思想对它们进行再解释;另一方面又把外来异质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加以消化、吸收,潜移默化中同化它们,充实、丰富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上,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如此,对外来的佛教文化如此,现在,对西方文化同样如此。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的品质和特征。

中国文化反映我国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而中华文化则是具有更大外延的、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概念,它反映两岸三地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这种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更使它“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5]

二、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精神解读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国家和民族凭借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之间的“基因身份证”。中国人要弘扬自己的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并对世界施加文化影响,必须对中华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精神深入解读,充分认识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精神和气质。

1.人文精神: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品格

“人文”与“精神”的概念,在中国典籍中都出现过,但没有缀成一词的先例。什么是“人文精神”?一些学者认为人文精神相当于西文里的Humanism,翻译过来就是“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有的学者把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归纳为“关注人的价值实现、弘扬人的理性与智慧及注重灵魂和肉体的和谐共存”。[6]多数学者认同,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了涉猎了文史哲这些知识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怀,其核心就是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着这种人文情怀,人文精神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品格。

人文精神表现之一,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一种忧患情结,以天下为己任,不管身居庙堂之上,还是落魄于乡野民间,始终忧国忧民,忧心忡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这些都表达了对天下苍生的无尽的挂怀;范仲淹一介布衣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宽博恢弘的政治抱负,被千百年来的仁人志士所推崇,成为脍炙人口的绝唱。这些在传统文化中熏陶和成长的古人,不管是身无半亩,还是身处衙斋,都时刻牵挂民众疾苦,担心天下安危,忧患情结镌刻在中国古人的灵魂里。

人文精神表现之二,高度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的人生态度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身处逆境时修身正心,显达时就要造福于民。顾炎武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们不以任何借口逃避责任,反而理所当然义不容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若不能身先士卒、马革裹尸,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士大夫们还承担劝谏之责,他们虽然服从皇权,为皇权服务,但如果皇帝做得不对,也要谏君,正如黄宗曦所言:“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为天下、为百姓谋福利,是中国古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品格。

2.家国认同:中华文化的遗传基因

学者朱宗震在《谁读懂了中国文化》中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在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能够在交通不发达的前提下,建立起庞大的持久统一的文治国家?”“数千年间,中国的历史记录为什么没有间断?而且是世界上惟一没有间断的古文明历史记录?”[7]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复杂问题,但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着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精神,诸如民族情感、家国认同、社会责任、道义担当等。为什么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因为每当分裂之时,就有无数志士仁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将它重新统一。治国者把统一作为自己的最大功绩,武将把收复河山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文官为它奔走呼号、不遗余力。伴随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的,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大量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诗篇,如南宋爱国将领岳飞所作的《满江红》大气磅礴、壮怀激烈;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充满浓烈的对山河破碎的痛苦和自责;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示儿》反映了他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这是何等执着而热烈的爱国激情。这些爱国主义诗篇被收录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被这种激情和情韵滋养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完全不受其影响,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本根,是中华文化的遗传基因之所在。

回顾世界历史,为什么欧亚大陆上曾先后崛起过多个统一的大帝国,但最后都分崩离析,现在也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执着并纠结于能否统一?而中国人却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将这种分离状态与中国近代国运衰败、屈辱历史联系起来,把是否能收复领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把能否实现国家统一视作治理技术的边界?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积淀着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文化诉求,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所在。

3.和合文化:中华文化的内核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从古至今,“和”字形体有变化,但意义却大体相同,“和”的原义是声音相应,“合”的原义是指上下嘴唇合拢。和合文化中,“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合”是一种凝聚与合作。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8]可见,所谓和合,就是诸多不同的、甚至冲突的元素、要素相互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形式、新事物、新生命。

和合文化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而且以文化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深厚的理论源泉。社会始终存在各种矛盾,有时矛盾很尖锐,和合文化观念让人们主动地正视问题、化解矛盾。取长补短、协调冲突,促进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更强调差异和冲突,历史上西方文化就是以一种优胜劣汰的强权形象出现在国人面前。而中华和合文化注重调和,力求冲突之各方也能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早在上个世纪初辜鸿铭在《挑战与出路》一书中就提出来,西方人如果能够研究中国文化就可以帮助现代世界解决最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拯救文明的破产。

中国和合文化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9]这就是和合文化独具魅力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崛起无疑是对西方优势的挑战,现实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中华和合文化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人类不同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人文精神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