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历程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启示

2018-04-02

社科纵横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产力现代化体系

苏 阳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 上海 201602)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多年前的判断,也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认知。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40年后,中国成功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乃至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步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时代。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展望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伟蓝图,我们可得出宝贵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奠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基础

思想解放是最大的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回望改革开放40年风雨历程,如果没有一次次思想解放焕发的磅礴动力,就不会有改革开放今日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思想解放开启于1978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在确认:中国是以某种书本教条或权威意志来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还是应该在自己的实践中选择或创造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2]。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把人们从“本本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权威,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开始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第二次思想解放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标志,实质上是树立生产力标准的权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突破了凡事都问姓“资”还是姓“社”的禁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姓“公”还是姓“私”的所有制崇拜,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三次思想解放,在计划经济已经渗透到经济领域方方面面的大背景下,冲破重重阻力,触动了旧体制和固有利益格局,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自此中国社会敢想敢干的创新思维、开放自信的民族心理、竞争共赢的社会意识开始形成。

思想解放催生了改革开放这场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觉醒,这是我们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成为新时代指导我党继续开拓创新的宝贵思想遗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强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类资源协同创新的产业体系和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3](P29)。这较之以往的经济体系是革命性的突破和变革,必然引发原有经济体系、传统评价机制和惯性思维方式的抵抗和阻滞,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开启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时强调:“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深刻启示我们,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将坐失良机,只有依靠解放思想去大胆探索,才能在“如何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如何不断破除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束缚”、“如何以创新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等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我们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必须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的意识,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凝聚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任务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4](P11)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之所以能深层次地决定中国的发展节奏,就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成功践行。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反映了客观的规律性。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启示我们:正确的认识可以在实践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国情出发”这一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的共识,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社会矛盾,做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形成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引领我国经济取得了4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对社会矛盾做出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判断,制定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体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成功运用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九大充分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它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提出我国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的做出,成为新时代引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也成为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各项任务的基本依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任务,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3](P30)。这一主线任务的提出,从两个层面反映出我们党紧扣社会矛盾转化实际,深刻把握社会矛盾转化内涵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方面,对人民需求变化的敏感把握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新时代人民需求在深度和广度上极大拓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P11)。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体现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落脚点。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中,不变的因素是矛盾的经济属性,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替代,从范畴上来看,“以人民为中心”包含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更符合马克主义本质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虽然显著提升,但并未与居民升级型消费同步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此导致的供需错配和总量不足,是当前供给侧呈现的最大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一切矛盾的总根源。需要指出的是,在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和总量性矛盾中,前者更为突出和关键,因此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更高层次、更有效率、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是根本出路。

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挖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源泉

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在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必须紧紧依靠的阶级力量。马恩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P287)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强调: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或不自觉,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5](P255-25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反映在对重大历史变迁的推动作用上,更持久地表现在人民群众的历史自觉性和源源不绝的创造力上。列宁曾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的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6](P347)因此,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7](P57)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我们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过程中,民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1979年安徽凤阳农民的“大包干”在全国掀起的“承包热”,到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突破国家计划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从福建企业要求松绑的企业改革到个体私营经济开启的多种经济成分探索,从对外开放的“三来一补”到21世纪初山区农民首创的集体林业承包制,这些民间自发的制度创新极大彰显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焕发出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40年来经济体系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进改革的原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我们要有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激发基层的活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力,推动创新和创业在民间普及化,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同时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机制的创新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知识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四、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最终根源,又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最终表现,是马克思所谓的“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化,只有在承认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确保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能真正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要求。马恩曾深刻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实现的基础”[8](P649)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体现?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9](P130)

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同样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催生了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改革的若干突破性进展: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到乡镇企业的兴起,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城市的经济改革,从产权制度改革到新的公有制形式探索。尤其在计划经济支配中国经济的当时,冲破重重束缚和阻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具有开创性的。在马恩的设计中,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作为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社会总产品的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越性;而在现实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不可能自觉有计划、按比例的分配社会总产品,硬性靠指令进行分配,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0](P130)。如何使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产权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必须放权让利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的微观经济基础,使得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必须探索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建立多种经济成分为内容的所有制体系和新公有制的微观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深刻启示我们:对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是与非,要联系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判断,判断的依据首先是生产力标准。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或现代化导向的经济体系,是一种适应性强、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系,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现代化的统一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以下两个层面突出体现了生产力标准:一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现代化生产力为支柱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核心载体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四个协同”的产业体系,将生产要素同经济增长协同起来,通过要素质量的提升、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升级现代化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11]其中市场机制有效是核心,关键是要有产权制度完善的市场主体和市场化的要素市场,借助市场的高效运作,通过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让反映真实经济形势及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能顺利生成。微观主体有活力是动力源泉,关键是构建能激发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宏观调控有度是建立一个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而非更多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努力形成市场和政府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生动格局。

猜你喜欢

生产力现代化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