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4-02吴亚鹏闫志波
吴亚鹏, 闫志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a.建筑工程系; b.机电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办学模式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一次影响深远的理念改革和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元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3].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受到职业教育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1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办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由经济上的混合所有制概念延伸至教育领域范围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是由政府牵头推进,应用市场机制概念进行指导,采纳经济领域的混合所有制理念和实施经验,采取全新的资金引进方式学习企业合同制或契约制的形式,使不同产权主体的多种形式的资金合理有效地应用到高职院校办学当中,以带动高职院校办学模式、运营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4].混合所有制特征办学模式特点鲜明:产权构成多元化;独立办学,自主运营;利益统一,确保发展.
2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内容相对单调
传统模式下的实训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一类实训一般来说只针对一类专业,虽然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难以形成对本专业产业链条的宏观整体模拟,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背景以及前沿发展缺乏整体认识.另外,在学生实训过程中企业人员参与较少,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行业需求,体会不到激烈的行业竞争,跟不上实际生产节奏,导致实训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学理念落后
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将实训视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在实训期间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式学习.同时,部分院校考虑到实训设备的运行成本,有些比较昂贵的实训设备或实训耗材成本较高的设备学生只是象征性使用,实训效率不理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锻炼.非生产性的模拟实训操作,无法发现学生操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实训[5].真正的实训应该是学生根据所学理论或技术亲自动手实践,完成技能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实训的主体,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及时发现学生实训中的问题,给予指正、评价和总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实训基地功能单一
传统实训基地只是作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平台,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其实,实训基地在发挥学生实训功能的同时,可以作为科研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共同进行项目研发,发挥教师在科研领域的专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进行科研创新,最大程度地发挥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作用.
3 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
针对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根据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由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牵头,联合河北炫坤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丽建丽筑集成房屋有限公司、石家庄一建晶石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河北省建筑协会联合组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智能建造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力求摸索出一套全新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合作模式,转变教学理念,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1)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确保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实行协同管理机制,由各参与单位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组成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建立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中心的管理与运行;建立健全企业专家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项目规划、研究方向和管理实施等提供政策和专业咨询.协调建立企业技术人才和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向流动机制,利用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为中心的运营发展把脉,依托校内专业教师的科研特长,为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校企双方合作制定相关成套实训技术标准,促进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双主体”育人平台,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中心的实训项目由重点合作企业提供,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注意产业链条的完整性.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为载体,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项目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主要充当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指导的角色,向学生发布任务,指导学生编制实施计划、进行技术操作,验收和审核学生的任务成果.组建由学生参与的项目攻关团队,学生作为准员工,按照企业标准体验真实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既增强了学生就业质量和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认同感.
(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院通过中心引进企业真实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项目研发,成立科研中心团队.学院与6家共建单位签订了科研项目服务合同,并开展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协同研究“太阳能复合相变蓄势系统课题”“纯干法施工砼装配式低层模块化住宅系统项目研究”“透水混凝土配置技术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解决了中心合作项目的技术难题,增强了团队的项目研究协作能力,提高了学院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了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强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