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古典小说教学取向探析
——以《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为例

2018-04-02洪小蜜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典小说监生人物形象

洪小蜜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1)

古典小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表现手法,无不令人赞叹。教师在进行古典小说阅读教学时,应立足学情,针对文体特点,细细解读,把准教学取向,确定教学策略,以彰显古典小说的教学价值。《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自《儒林外史》,笔者以此篇选文为例,结合自身研究实践,谈古典小说教学的四取向。

一、关注字词,扫除障碍,加强语词的积累运用

古典小说,其本质是小说,具有小说的基本文体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叙述方式,有些采用古白话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读起来比较拗口。文中部分专业名词现在已不常用了,部分词汇的语意与现在有较大偏差。这样的字词与叙述方式,与学生有较远的时空差距,对学生读通、读顺文本,理解小说内容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学时,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字词,借由文下注释、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为读通、读顺、读懂文本扫除“拦路虎”。如此,可消除学生阅读时的畏难情绪,奠定初步的文言基础,加强语言积累。

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在揭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聚焦“监”字,读准它的两个读音并组词,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监生”意思,进而了解姓严的读书人就叫做“严监生”。然后让学生先根据文本推测词语意思,再借文中语句说说严监生病得有多重。在品读、交流后,学生调用平时积累的四字词语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如“病入膏肓、行将就木、气若游丝”等,教师再补充此类词语,学生朗读,最后自选一个摘抄下来。

本课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习,或据音定义,拓词积累,或借助注释,了解词意,或联系文本,推想意思……在了解严监生病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调用平时积累的四字词语来形容,教师再相机补充,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如上教学环节,既疏通难懂字词,又引导学习方法,既扫除阅读障碍,又有效积累运用语言。这样的教学,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欲望,是古典小说教学的基本取向,不可或缺。

二、立足环境,聚焦细节,感受人物的立体丰满

感受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永恒的旋律,古典小说亦然。在古典小说里,环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依托。只有在特定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凸显人物独特个性的一面。情节如果说是塑造古典小说人物形象的重要骨架,那么,细节就是依附其上的必不可少的血肉。唯有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才有呼之欲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唯有细节描写,才使古典小说的人物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在海量的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因此,古典小说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立足环境,聚焦细节,展开想象,透视人物内心,感受古典小说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

《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可以这样教学:请学生聚焦严监生临死前的经典动作——伸着两个指头。再联系上文,深入环境:“严监生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有这样的表现的?”全班交流,感受严监生的病情。之后,学生品读对严监生的四处细节描写,紧扣关键词,揣摩严监生内心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教师辅以课文插图,学生想象画面。学生在静思默想、交流讨论中深刻体会到严监生的绝望、无奈与恨。紧接着请学生透过细节,多样朗读,教师补充严监生家财万贯的资料,学生畅谈严监生形象。

针对文体特点,结合本单元“人物描写”主题,立足人物所处的环境,紧紧聚焦细节描写处,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想象画面、体会内心、多样朗读、补充资料等多种渠道,走入文本情境、深入内涵,体悟极具真实性的人物形象。如此教学,集中火力,有的放矢,环环相扣,层层剖析,人物形象在学生心里逐渐立体、丰满。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实践语用的匠心独具

小语教材节选的古典小说是历经时间洗礼的经典名篇,其语言精妙凝炼,字字珠玑,意韵深远;其表达手法无论是材料安排、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典藏,非常值得学习、品味、临摹。教学中,不应仅仅把目光聚焦在人物形象的品析上,还应该留出余力,引导学生琢磨技巧:“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有哪些语言、哪些表达手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教师还可以创设良好的情境,适时引导学生表达实践,在实践中感受语言美感,领会艺术匠心,学习精准用词,巧妙表达,从而提高语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在学生深入感受严监生一次比一次焦急、无奈、绝望的内心变化后,教师话锋一转:“这样的内心变化,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体现的?”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动作、神态,这时教师应做进一步点拨:“如果同学们再仔细品味,会发现:作者写‘头’,从‘摇了两三摇’到‘狠狠地摇’,再到‘闭着眼摇’;作者写‘眼’,从‘睁得滴溜圆’到‘把眼闭着’;写‘手指’,从‘指得紧’到‘指着不动’,如此具体、细腻地刻画动作、神态,就是细节描写。”紧接着引导学生透过细节描写、多样朗读、资料拓展,感受严监生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教学至此,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有另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那就是范进。”教师简介其经历,出示图片:“你看,他昏厥——飞跑——跌倒——疯走集市。”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任选镜头,展开想象,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学生练笔后,全班交流。

在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形象的同时,揣摩文本表达秘妙,学习“细节描写”这一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接着,从严监生到范进,从揣摩细节描写手法,到实践练笔,辅以背景简介、镜头呈现,学生亲自“下水”,有感而发。这样教学,表达手法在学生眼里逐渐清晰、明朗、深刻,语言实践在学生笔下慢慢实现、深入、圆融,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美好愿景,是古典小说教学的又一重要取向。

四、创设情境,多重串联,链接课内外的名著阅读

“扩宽阅读面”是《课标》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要求。教材节选的古典小说篇章,无疑承载着向古典名著延伸阅读的任务,也是教材编写的意图之一。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搭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课内古典小说阅读拓展到课外名著阅读,实现阅读拓展。

承接上例,在学生练写完范进之后,教师相机点拨:“刚才,同学们描写的范进栩栩如生,想不想知道作家吴敬梓是怎样进行细节描写刻画范进的,想不想知道范进喜极而疯后又发生了什么事?那就把《儒林外史》找出来读读吧。”此时出示《儒林外史》各版本及历史价值,精要介绍,推荐学生阅读。以古典小说的人物形象为支点,从严监生到范进,诱发学生探究作家吴敬梓是怎样抓住细节刻画范进的,后续故事如何进展,无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点。接着图文并茂,简介《儒林外史》的各个版本、各种人物、各类特色,学生思接千载,走入广阔的阅读空间。如此创设情境,多重串联,拓宽了人物形象,经典名著的魅力在学生心里熠熠生辉,阅读的兴趣达到最高点,这样的教学取向符合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伟平.小学生古典名著阅读课的育人价值与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5(27):9-10.

猜你喜欢

古典小说监生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看官”是什么官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寻找适合的解读方式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