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初中数学问题导学的实施路径

2018-04-02吴小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导学平行四边形

吴小燕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学校 226400)

当前,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个体之间的有益交流与互动.在初中数学课堂引入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充分打开思维,变革小学阶段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学习模式,尝试寻找多个途径自主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针对教学内容的方法.学生进入数学课堂的难度降低,获得感与学习信心增强.初中数学教师应更为主动强化自身学科教学能力,在教学准备中有更多的投入,从自己所任教的学生出发,探索问题导学模式下的教学实施路径.笔者在教学中,做了这样一些探索:

一、基于情境营设问题,将学生带入课堂

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关注度需要教师的恰当情境设计,根据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教师在吸引学生关注时可基于这一特点.

如在学习人教版中整式的加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制作成对应的动画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从“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中找到自己观看动画片后的收获.因为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视频,七年级的学生对动画片大部分还是有参与兴趣的,短时间内学生就被教师顺利地带进了课堂.

再如,在学习勾股定理前,教师可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主题:最先发现勾股定理的到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自己搜索资料得出结论并说出理由.在课前的展示中,大家纷纷表示了自己的观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开展也就更为水到渠成了.

使用问题导学营设情境的主要目的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也可以让学生能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务必避免过于单一的课堂引入,必须基于学生思维及时打开的基本原则来设计问题.

二、层层递进给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对初中生而言,课堂学习应更多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思考程度而不只是记住了哪些基础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更多地让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同时,逐步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可引入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为解决存留在污水管道中的污水,购买了一台每分钟可抽出30吨水的水泵,根据估计污水管道中存留的污水在1200吨到1800吨之间,据此,请计算出使用这台新设备将污水抽出需要的时间范围.在学生解决问题后,他们就会结合教材找到课堂所学习的不等式、不等式组的概念.接下来,教师可要求学生继续使用数轴来求出所展示的若干个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进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决,最后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步骤.

再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可以调整的教学模型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具备的主要特点、判断的依据,进而继续寻找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备的主要特点,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所认识到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对照模型找到正方形四个角、对角线等等特点.

这种层层递进的问题给出会不断让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展,逐步接近课堂需要解决的知识与能力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佳境,相对较难理解的问题不知不觉中顺利得到了破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的时间要留足,不要急于发表教师的结论性观点,可以在学生思考出现卡顿时让其他同学帮忙提醒或教师适当给予提示.

三、问题引导课堂总结,整体感知新习得知识

初中数学所学习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对具体的章节和整个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均是较为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给出和学习内容对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学习内容,产生新的知识结构.

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内容后,教师会及时结合这部分知识给出导学案,要求学生对这一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做整理、分析.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具体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三个角度,对知识点做归类.要求学生整理出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若干方法并展示典型例题,根据实际生活自己尝试出和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应用题.

再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相似”这一单元内容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教师所给的模板及所给出的导学问题自己尝试绘制思维导图来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方面做一个整体呈现,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指导修改后在班级学习园地做展示,引导他们能够对问题的尝试解决中综合理解课堂所学.

总言之,问题导学是基于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探索.教师只要能够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生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参与.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指导也极为关键,“点再精当处”方能切实帮助学生实现更为全面、综合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平行四边形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2.2 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