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与实话实说

2018-04-02鲍道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试高考作文考场

鲍道宏

(福建教育学院语文研修部,福建福州 350025)

王兆芳的新书《论证有道——应试背景下的作文策略》付梓在即,来电嘱我为新书写几句话。我和兆芳交往多年,因同在福建中学语文教学圈里讨生活,工作上多有往来,彼此很熟,这点小事,当然没有不应的借口。

可是,当我铺纸挥毫时,却突然感到一些不适:不是素质教育提了几十年了吗?福州一中不是素质教育闻名的百年名校吗?兆芳不是福州一中语文组领军教头吗?怎么忽然来了本《论证有道——应试背景下的作文策略》这样应试的指导书呢?

这与其说有点让我为难,不如说促使我思考:倡导素质教育是否还能谈应试问题?

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关心基础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这个话题。我们的研究,是发现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做研究呢?还是仅仅印证一个响亮的口号、空泛的理念,甚至只为这个口号找注脚?抑或躲在书斋里,从书本到书本做文字游戏?这恐怕不仅是方法问题,更应是观念问题。于是,我渐渐认识到基础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重要价值。

所谓问题,就是主体与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断。问题意识,就是主体对这种中断的敏感意识,也即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且能根据发现与实践需要,界定问题、综合问题、尝试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解决方案的意识。

兆芳是一位躬耕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学名师,身处福州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长位置,他关注毕业生走上高考语文考场能否取得高分,有什么比这件事情更正常?如果他对这件事漠视,甚至拒斥,那会怎样?如果那样,学生会怎么看自己的老师?校长会怎么看自己的员工?家长会怎么看这样的学校?

我们不必这样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下去,只要稍微拿出一点理智,也不难看到,兆芳关注高考作文,研究指导学生准备高考作文,实在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但无疑也具有一种教育质量评价的功能。这种评价功能到底有多强,不在于理论上的辩论,而取决于社会实践。不管愿不愿意看到,高考的结果都是社会对考生评价、对任教老师评价、班级或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

我们或许可以故作高深批评社会过于功利,过于庸俗。可是,只要理智一些,都不难看见,高考,仍是当今缺点最少、公平度最高的人才选拔方式,也是社会认可度最高的评价依据。

这是国家一直还坚持这样选拔性考试的社会基础,也是高考虽遭广泛诟病却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原因。

综合上述考虑,不妨说兆芳是一位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教育一线的研究者。他说,“我也希望,写作,最好是自由的、真情的、个性的、私密的,是人生的多彩展出、人生的意义寄托,甚至是生命的延续”。自由,多么令人神往!你知我知,兆芳何尝不知?但厚重的自由往往要从暂时的不自由中提取利息,个人的自由也会从对社会规范的适时适当让渡中得到补偿。所以,他很诚实地说,“应试重压下嗷嗷待哺的中学生,有福消受这种写作的乐趣吗?他们在考场上的写作自由吗?他们会在试卷上写下真情的、个性的、私密的文章吗?他们学习写作是为了体现生命的价值,还是为了钓取那一张珍贵的升学凭证?”这话或许有些偏颇,但兆芳一连串追问,的确显示出他研究时强烈的问题意识,他清楚地认清自己面临的问题,认真清理问题并严谨地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静下心读读这本如书名一样朴素的书,读者也会像我一样体会到:兆芳提出的高考作文策略,并不就是应试教育。这里牵涉两个概念的辨析,即“应试”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早已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但反对“应试教育”,并不能理所当然就反对“应试”。“应试”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合理且有必要。考试和评价,不是相互排斥的两件事,如果不能因为提倡“评价”而否定“考试”,教师对学生“应试”的指导就成了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能否取消考试,并不只是观念问题,还是一个严酷的现实问题。可以这样说,教育规模越大,所能做到的“评价”越少,所要做的“考试”“测验”相对越多。这可能是让人不太痛快的现实。

兆芳的高考作文策略指导,是实战型的指导。他清醒地认识到他眼前的莘莘学子毕业时走到一个怎样的战场接受检验,“规定的地点(考场)、规定的时间(约一个小时)、规定的要求内完成,而停留在评卷者面前却只约30秒”。行内人必知道此话非虚。面对这样的严峻,学生写作素养实力固不可缺,但应试技巧如何能不讲究?

所以,兆芳从卷面、审题立意、篇章结构与语言风貌,方方面面,结合习作例文,一一指点。尤为精彩的是,兆芳对审题立意的指导:“开篇大而化小,收尾小而化大”,这不算秘籍,也是深邃的洞见了。他阐述说,“开篇大而化小,是为了避免泛泛而谈”“收尾小而化大,是为了避免话题转移”。想必即将走上考场的学生定能在这里获得很实用的教益。

作为高考作文策略指导,固然有面对高考一招一式的指导,但作为一位中学语文名师,兆芳何尝忘了学生平时阅读、习作的重要。通读全书,也就知道他只是教导学生不可偏废,平时讲方法,战时用策略。在兆芳藏否历年试卷的挥洒中,在一篇又一篇例文的点评中,我们不仅看到兆芳的用心,也看到了他的智慧与自信。

是以为序。

猜你喜欢

应试高考作文考场
高考化学应试临考提升策略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