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学科开展时政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思考

2018-04-02倪文希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学科

倪文希

(连江第一中学,福建 连江 35050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自主探索,不断发现,深入体验,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1]研究性学习具有不同于以往填鸭式、灌输式学习方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笔者学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尝试。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单纯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课堂气氛往往沉闷,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适配性,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中具有独到优势,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一、高中政治学科开展时政类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高中政治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新教材的编写紧扣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生活,与研究性学习的物质要求相贴合。

(一)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密切实际、沟通生活,为展开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政治教材的编写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再是“烦、难、枯燥无味”,而是图文并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新教材方便教师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境,引导探索,也容易让学生书本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联系日常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所见所闻。[2]例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讲的是消费问题,谈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与自己的物价体验相联系,乐于展开讨论。又如第四单元介绍了经济全球化导致的风险全球化,学生容易认识到欧美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身边的经济不景气。

(二)高中政治学科与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课程学习离不开时事观察,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契机

高中政治课程设计与考题安排,均以时事政治为背景,时事更新为政治学科开展课题型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教师将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政治课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结合教材知识,讨论、分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政治学习热情。例如就国家把中国传统节日列入节假日这一时事,笔者将其与政治模块三《文化生活》结合,开展了《从传统节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让学生更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

(三)高中政治教学形式多样,这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行性

高中政治教学形式除了一般性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十分注重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展开探究活动,有社会实践,有时事演讲、辩论赛、时事讲座等兴趣小组活动,还有政治小论文、模拟法庭等,这些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中政治学科开展时政类研究性学习的主体环节

高中政治学科特质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操作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师生配合,通过一定的合理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一)精心选择研究课题

选择课题,精心设计,共同探讨,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3]指导学生选好研究课题是成功的一半。课题选择,以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通过研究实践,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4]如在高一的经济生活的相关教学中,可围绕房价上涨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房价上涨的原因分析、房价上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房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应对房价上涨的措施等等。由于房价上涨现象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家庭生活关系密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题选择、课题组织、课题完成的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教师可根据学科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乃至于本校的具体情况,以“切口小、易操作”为基本原则,提供与高中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具有适当思维深度和探究价值的时事课题,与学生共同讨论,调整、改进研究方向,确定具体化、可操作的课题选项。

(二)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

研究计划的顺利完成,有赖于科学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合理、完善的研究方案应该包括若干主要内容:1.课题研究目的。课题研究目的要明确,要表明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积极意义。2.课题研究对象。明确选定研究课题针对的区域、人群、内容及其相关概念。3.课题研究方法。高中生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实地调查法与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过程中,充分运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手段;查阅网络、书籍、报刊等资料,利用辅助性的手段和技术等,完成分析整理。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要针对不同课题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合适的方法。4.方案实施路线。主要是方案实施步骤和程序、每个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5.最终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小论文、答辩会、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墙报、电子刊物等各种形式。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没有一定之规,但应该包括大致研究内容、资料来源、分成若干部分及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最后可能形成的结论。

(三)加强教师过程指导

研究性学习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重要原则,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教师的指导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项目选题开始,教师就开始全程介入,但教师不是“手把手”的师带徒,而是点拨式的方向性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师主要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如何运用学科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达研究的结果等等,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四)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

对于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个初步入门的学习尝试,不能苛求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对既有理论作出新阐释,或提出新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开展时政类研究性学习活动尤其重在过程,学生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训练养成勤于思考、思维开阔、逻辑严谨、表达规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课题实施过程的所思所想、动手操作、交流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收获。由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评价方法,要更着眼于学生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表现。学生是否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是否能够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是否具有严谨的研究精神,是否善于动手实践,是否乐于交流合作,针对这些方面,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5]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过程评价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有效推力。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超学科”来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